包括基體和帶子的衣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包括基體(2)和帶子(3)的物品(1)。所述帶子(3)與所述基體(2)分離并且被設置為繞穿戴者腰部周圍放置。所述帶子(3)包括在使用期間容許所述帶子(3)沿橫向拉伸的第一彈性裝置(22)。所述基體(2)至少包括針對使用者的貼合式材料的第一層(4)。所述基體(2)包括縱向側邊(5,6)和橫向側邊(7,8)并且沿縱向被分成前部(9)、后部(10)和位于所述前部(9)與所述后部(10)之間的襠部(11)。所述基體(2)的所述前部(9)和/或所述后部(10)包括被分離第一距離(L1)的一對第一緊固裝置(12)。所述基體(2)被設置為通過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帶子(3)的外表面(18)。所述外表面(18)包括被設置為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的第二緊固裝置(19)。所述基體(2)包括與所述第一距離(L1)相關的一對第一拉伸標記(13)。所述帶子(3)包括標出當所述帶子(3)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的第二距離(L2)和當所述帶子(3)處于拉伸狀態(tài)時的預定第三距離(L3)的一對第二拉伸標記(16)。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意圖在松弛狀態(tài)下定位成與所述第二拉伸標記(16)結合或在所述第二距離(L2)內以允許所述基體(2)在松弛狀態(tài)下經(jīng)由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連接于所述帶子(3)并且允許所述帶子(3)被拉伸進入所述第三距離(L3)而不危及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的緊固。
【專利說明】包括基體和帶子的衣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包括基體和帶子的物品。帶子可與基體分離并且被設置為繞穿戴者腰部放置。帶子包括使用期間面對使用者的內表面和使用期間背對使用者的外表面。帶子包括允許在使用期間沿橫向拉伸帶子的第一彈性裝置?;w至少包括由針對使用者的舒適材料制成的第一層。基體包括縱向側邊和橫向側邊并且沿縱向被分成前部、后部和位于前部與后部之間的襠部?;w的前部和/或后部包括被分離第一距離的一對第一緊固裝置?;w被設置為通過所述第一緊固裝置可拆卸地連接于帶子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被設置為可拆卸地連接于第一緊固裝置的第二緊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褲子形狀的物品是現(xiàn)有技術的許多示例中已知的。這些物品中的某些配備有被設置為繞穿戴者腰部放置的帶子以便有利于穿戴或脫下物品。某些物品具有與基體集成的帶子,其中帶子與基體一起被丟棄。可選地,帶子可形成可拆卸地連接于基體的獨立部分。參見用于現(xiàn)有技術物品的US5971970和US5906604。
[0003]在可拆卸帶子的情形下,帶子具備連接元件,各連接元件在使用期間當帶子繞穿戴者腰部放置時彼此連接。為了將基體穿著在穿戴者身上,將基體的一個末端連接于帶子?;w的自由端隨后穿過穿戴者的腿間并且連接于帶子。
[0004]現(xiàn)有物品的一個問題在于如果帶子伸長至超過材料在基體的連接元件之間的最大可能伸長則具有基體將與帶子分離的危險。通過將基體連接于帶子并且隨后拉伸帶子,有可能在帶子的彈性達到其最大伸長之前基體內彈性件的伸長達到最大限度。那么結果可能是由于來自帶子伸長的應力,可與帶子分離的連接元件進一步伸長。這可導致物品在使用者身上變得錯位了,由此導致物品的功能降低或基體干脆脫落了。在物品是吸收性物品的情形下,這可能導致不必要的衣服污染等等。
【發(fā)明內容】
[0005]鑒于現(xiàn)有技術需要能夠校正上述問題的改進物品。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克服基體不知不覺與帶子分離問題的物品。該目標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實現(xiàn)。
[0007]本發(fā)明涉及包括基體和帶子的物品。帶子與基體分離并且被設置為用于繞穿戴者腰部放置。帶子包括使用期間面對使用者的內表面和使用期間背對使用者的外表面。帶子包括允許在使用期間沿橫向拉伸帶子的第一彈性裝置。基體至少包括由針對使用者的貼合式材料構成的第一層?;w包括縱向側邊和橫向側邊并且沿縱向被分成前部、后部和位于前部與后部之間的襠部?;w的前部或后部包括被分離第一距離的一對第一緊固裝置。基體被設置為通過所述第一緊固裝置可拆卸地連接于帶子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被設置為可拆卸地連接于第一緊固裝置的第二緊固裝置。基體包括與第一距離相關的一對第一拉伸標記。帶子包括標出當帶子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的第二距離和當帶子處于拉伸狀態(tài)時的預定第三距離的一對第二拉伸標記。第一拉伸標記意圖在松弛狀態(tài)下被定位成與第二拉伸標記相結合或在第二距離內以允許基體經(jīng)由第一緊固裝置在松弛狀態(tài)下連接于帶子并且允許帶子被拉伸進入第三距離而不危及第一緊固裝置的緊固。
[0008]通過令基體上的第一拉伸標記和帶子上的第二拉伸標記標出帶子何時處于松弛或拉伸狀態(tài),避免了將基體連接于帶子和能夠拉伸帶子超出基體彈性件容許范圍的問題。
[0009]當連接通常不具有伸長能力或具有比帶子伸長能力低的基體時,使用者連接基體以使其拉伸標記與第二拉伸標記對齊或處于第二距離內。在松弛狀態(tài)下,基體的連接于帶子的部分將在第一緊固裝置內“放松”。這里“放松”意味著第一緊固裝置之間的部分是未拉伸的并且可被折疊、坍塌、以某個曲度懸垂等等。沿基體的曲度或路徑測量第一距離,意味著當帶子被拉伸至對應于第三距離的其最大值時,基體抵靠帶子齊平,但是在松弛狀態(tài)下當沿帶子測量時第一緊固裝置之間的距離小于當沿基體測量時第一緊固裝置之間的距離。這確保了當帶子被部分地或完全地拉伸/彈性化至預定的第三距離時,松散的基體部分變得不像松弛狀態(tài)下那么松散,但是從不舒展(非彈性基體)或拉伸(彈性基體)超過第一緊固裝置之間的預定距離。因此,消除或至少根本上減少了帶子與基體分離的危險。
[0010]此外,這還允許在帶子已被設置在使用者身上時(即處于伸長狀態(tài))或在使用者穿戴物品之前基體連接于帶子時,基體安全地連接于帶子。
[0011]第一拉伸標記可被定位成與第一緊固裝置相結合。然而,拉伸標記可被置于基體上的任何地方,只有它們之間有間隔并且它們設置在基體的前和/或后部上并且拉伸標記之間的關系被認為是用于第一距離。所述關系應當使得第一緊固裝置之間的最大容許距離被認為是考慮到了上述帶子的預定最大拉伸。在第一拉伸標記設置在帶子上的期間,專注點在于緊固裝置以確保它們被恰當?shù)剡B接。將拉伸標記放置為與第一緊固裝置相結合的優(yōu)點在于減少人們將基體放置就位的專注區(qū)域。不需要人們在切換為將第一緊固裝置連接于帶子之前首先確保第一拉伸標記處于正確位置。在一次流暢的運動中完成定位和緊固。
[0012]松弛狀態(tài)下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可能大于第二距離。在拉伸狀態(tài)下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實質上等于或大于第三距離。在松弛狀態(tài)下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大于帶子的第二距離就允許護理者或使用者在穿上基體之前能夠預拉伸帶子直至一個同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和第二距離之間的差異相等的距離而不危及第一緊固裝置的緊固。此夕卜,在拉伸狀態(tài)下令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大于第三距離就允許在穿上基體之前提供了更安全的預拉伸方式而不危及第一緊固裝置的緊固。
[0013]第二距離可取決于第一彈性裝置的拉伸性。帶子內具有不同的彈性就使得可能改變第一彈性裝置的拉伸性。帶子內具有不同程度的拉伸性允許帶子可被拉伸至不同程度的伸長。改變第二距離就簡化了物品的穿著,因為第二距離適于預定的拉伸性。
[0014]基體可包括第二彈性裝置,其中當基體處于預定最大拉伸狀態(tài)時第一拉伸標記標出第四距離,其中在拉伸狀態(tài)下第四距離實質上等于或大于第三距離。基體可包括彈性裝置以便允許基體像帶子一樣伸長。通過在基體內具有第二彈性裝置,基體更容易與帶子的拉伸相一致,藉此還確保了第一緊固裝置停留就位。通過在基體內具有彈性裝置,因為基體的適配性改進了所以物品的舒適度也增加了。
[0015]第三距離可能與在拉伸狀態(tài)下帶子的預定最大拉伸值相關。
[0016]帶子可包括拉伸區(qū)域,其中當伸長至其最大程度時所述拉伸區(qū)域的外邊界之間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當基體拉伸至其最大程度時所述基體內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
[0017]帶子可為完全彈性的或僅部分彈性的。彈性件的拉伸性可能使得當帶子和基體都被最大程度地伸長時帶子在第二拉伸標記之間的伸長比基體在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小。這將進一步減小危及第一緊固裝置的緊固的危險。
[0018]當伸長至其最大程度時帶子上拉伸區(qū)域的外邊界之間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當基體拉伸至其最大程度的90%、優(yōu)選80%時所述基體上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
[0019]通過使得第二距離決不超過基體最大伸長的80-90%以上,當帶子伸長時基體彈性件可能決不達到其最大伸長。這就消除了基體伸長超出其最大程度從而第一緊固裝置可能與帶子分離的危險。
[0020]帶子的拉伸區(qū)域可包括夾在兩個實質上非彈性部件之間的彈性裝置。這是構造帶子的一種方式。帶子當然可以包括一個以上的拉伸區(qū)域。
[0021]帶子上的拉伸區(qū)域包括帶顏色區(qū)域。這樣的優(yōu)點是通過令帶子伸長的區(qū)域可視化還簡化了基體的連接。
[0022]帶子上的拉伸區(qū)域包括被添加于背對使用者身體放置的材料表面的油墨。
[0023]基體由可洗材料制成。這就能夠再使用基體,藉此提供了更經(jīng)濟和對環(huán)境無害的物品。帶子當然也可為可洗的以便令整個物品可再度使用。
[0024]基體可包括頂片、背片和置于頂片與背片之間的吸收芯。
[0025]物品可被用作吸收性物品。包括被置于頂片與背片之間的吸收芯的吸收性包裝可與基體組合或可被設置為基體內的插入物。使用其它種類的插入物則物品也可用于其它目的或用作一種衣物。
[0026]第一緊固裝置可包括鉤材料并且第二緊固裝置可包括環(huán)材料,或反之亦然。
[0027]整個帶子可為彈性化的。
[0028]基體上的第一拉伸標記可包括兩個彼此分離的橫向延伸標記。當然可以想象其它種類的標記,基體也可包括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帶顏色區(qū)域或具有形為幾何圖形或其它圖形的其它種類的標記。
[0029]應當注意到,材料的預定最大拉伸指的是當材料被拉伸至其無動力(dumb)為止。【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包括基體和帶子的物品,
[0031]圖2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包括基體和帶子的物品,
[0032]圖3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方面包括基體和帶子的物品,
[0033]圖4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方面包括基體和帶子的物品,
[0034]圖5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方面的基體,
[0035]圖6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六方面的帶子,
[0036]圖7示意性地示出在基體連接于帶子之前包括基體和帶子的物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圖1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包括基體2和帶子3的物品I。從背對穿戴者一側可見圖1中的基體I?;w2至少包括第一層4,第一層4優(yōu)選是針對使用者的貼合式材料。液體可滲透材料的示例是無紡布、穿孔塑料膜、塑料或紡織料幅和可透水的泡沫材料。還已知使用通過薄連續(xù)纖維構成的實質上沿物品的縱向或橫向具有伸長的可透水材料。還已知包括兩個或更多上述材料的層合件。還已知在物品的不同區(qū)域內不同材料的組合?;w可被構造為支撐獨立的吸收芯(圖1中未示出)或具有設置在頂片與背片之間的吸收芯。在獨立芯的情形下,所述芯被置于基體2內,直接地位于面對使用者的表面頂部上或位于被設計成為保持吸收芯的口袋內。下面將詳述具有置于頂片與背片之間的吸收芯的基體。
[0038]被構造為支撐獨立吸收芯或具有置于液體可滲透的頂片與液體不可滲透的背片之間的吸收芯的基體2的這兩種設計是本領域公知的。基體2也可包括兩個或更多層的層合件。構成基體2的材料優(yōu)選是可洗的從而基體2可被使用不止一次。
[0039]基體2沿其縱向X和橫向Y延伸?;w2還包括第一縱向側邊5、第二縱向側邊
6、第一橫向側邊7和第二橫向側邊8?;w2沿縱向分為前部9和后部10并且襠部11位于前部9與后部10之間。在圖1中,后部10包括第一緊固裝置12以使基體可拆卸地連接于帶子。圖1示出后部10包括多個第一緊固裝置12。各第一緊固裝置12被分開第一距離LI?;w2可為縱向對稱和橫向對稱的,從而基體2能夠在前部9和/或后部10處連接于帶子3。
[0040]基體2包括第一拉伸標記13。在圖1中,使用一對拉伸標記??捎脙蓚€以上的拉伸標記作為第一拉伸標記13。第一拉伸標記13在橫向上沿基體2的第一橫向側邊7和/或第二橫向側邊8定位。第一拉伸標記13相對于第一距離LI被放置。這意味著第一拉伸標記13總是置于距第一緊固裝置12特定距離處。該特定的距離可能取決于各種參數(shù),例如基體的柔性,但主要目的是直接或間接地標記第一緊固裝置12的位置。如果特定的距離是零,那么第一拉伸標記13被設置在與第一緊固裝置12相同的位置處并且藉此直接標記第一緊固裝置12的位置。當特定的距離是零時,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等于第一距離LI。這在圖2和3中示出。第一緊固裝置12可構成第一拉伸標記13。第一緊固裝置12和第一拉伸標記13可被著色為不同顏色。第一拉伸標記可包括彼此分離的至少兩個縱向延伸的標記或彼此分離的至少兩個橫向延伸的標記或兩個對角線延伸的標記。其它形狀的拉伸標記是可能的,例如箭頭、三角形、圓、彎曲部或其它適宜的幾何或圖示形狀。
[0041]部分地示出圖1中的帶子3,示出帶子可被制造為不同長度并且?guī)ё?的長度不一定與基體2的橫向側邊7、8的尺寸相關。帶子3包括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帶子3包括當帶子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標出第二距離L2的第二拉伸標記16。圖1示出兩個虛線,其表示基體上的第一拉伸標記13應當被置于第二距離L2內,但也可被定位為與第二拉伸標記結合或在第二拉伸標記上。本發(fā)明基于以下:第一距離LI沿著基體取得,并且在非拉伸狀態(tài)下連接于帶子時第一距離LI賦予基體充分的松弛度,從而帶子可被拉伸以減少該松弛度,但未達到帶子的拉伸長度大于第一距離LI的程度。這意味著第一拉伸標記13與第一連接裝置12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得根據(jù)帶子3的特征(即例如拉伸性)可能將第二拉伸標記16設置在帶子上,從而第一拉伸標記13可被設置在第二拉伸標記16上或第二距離L2內并且隨后將第一緊固裝置12連接于帶子3而不會當拉伸帶子時導致第一緊固裝置12變得松脫。
[0042]帶子3還包括使用期間面對使用者的內表面17和使用期間背對使用者的外表面18。帶子的外表面18包括被設置為與第一緊固裝置12協(xié)作的第二緊固裝置19從而將基體可拆卸地連接于帶子。例如將基于基體2與帶子3之間經(jīng)由鉤元件和環(huán)元件的鉤-環(huán)連接來說明基體2的第一緊固裝置12和帶子的第二緊固裝置19。應當理解,鉤-環(huán)連接僅為說明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事實上,鉤元件可被粘合帶所替代,同時通過可連接于粘合帶的承坐面替代相應的環(huán)元件??赡軐^元件設置在基體2上并且將環(huán)元件設置在帶子3上,反之亦然。
[0043] 優(yōu)選地而非必要地,鉤材料是來自Velcro的“Moulded hook Faster”類型(參見 http: // www.fasteningsystems.com/ultra_mate_hth_hook.html)。所述鉤具有“掠櫚樹形狀”(參見 http: //www.velcro, com/index, php ? page = business-products-al 1-ultra-mate)。鉤密度是140± 14個鉤/cm2。供應商是Velcro并且物品代碼是“ULTRA-MATE HTH847?”。帶子材料(環(huán)材料)可為包括環(huán)層和支撐層的層合件。環(huán)層(從鉤環(huán)連接的觀點來看是重要層)包括帶子3的外表面18。環(huán)層是2.2dtex、100%的PP纖維制成的30g/m2的粗梳無紡布。粗梳的環(huán)層可以Trie Trac圖案粘合。朝穿戴者定向的是由100% PP纖維紡粘物制成的支撐層,具有50g/m2的表面重量。所述支撐層包括內表面17。構成層合件的雙層被超聲波點結合在一起,點之間約為4mm。層合件的供應商是Fiberweb Tenotex0作為上述的可選方案,帶子3可由作為環(huán)材料的無紡布形成,從而使用帶子自身作為環(huán)元件。
[0044]帶子3還包括設置在帶子的第一端14的第三緊固裝置20和設置在帶子3的第二端15的第四緊固裝置21。第三和第四緊固裝置20、21用于圍繞穿戴者的腰部固定帶子3。第三和第四緊固裝置20、21可與第一和第二緊固裝置12、19為相同類型或者第三和第四緊固裝置20、21可與第一和第二緊固裝置12、19不同。帶子3的整個外表面可被環(huán)材料覆蓋,其中第二緊固裝置19和第四緊固裝置21可由相同的環(huán)材料制成。
[0045]帶子3包括允許在使用期間沿橫向拉伸帶子的第一彈性裝置22。如上所述,帶子3可為由至少兩層形成的層合件。帶子3的面對穿戴者的層也被稱為“支撐層”,應當是令皮膚感到柔軟的、不扎人的和舒適的。帶子的面對衣服的層即最外層由無紡材料構成。最外層自身可用作整體的環(huán)元件并且通過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方式例如超聲波焊接、熱焊接、粘結等等結合于支撐層。面對穿戴者的層和面對衣服的層均可由無紡材料制成。第一彈性裝置可被夾在層合件的兩層之間。帶子也可被構造為使得帶子僅包括單層材料。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彈性裝置22連接于帶子3的外表面18。第一彈性裝置可以是彈性線、彈性泡沫、彈性層合件或料幅。在圖1中,帶子3沿帶子整個長度是彈性化的。如下所述有可能僅彈性化帶子3的一部分。
[0046]應當注意到,前部9也配備有緊固裝置12并且第一拉伸標記13可被設置在前部中并且以與背部10相關聯(lián)描述的相應方式而與緊固裝置12相關聯(lián)。此外,前部和背部均可配備有第一拉伸標記13。
[0047]圖2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包括基體2和帶子3的物品I。圖1所述的基體與圖2所述的基體之間的差異在于第一拉伸標記13實質上被放置為與第一緊固裝置12相結合。圖2還示出帶子處于拉伸狀態(tài)并且第二拉伸標記16現(xiàn)在標出了其間的第三距離L3。
[0048]無論第一拉伸標記13的位置如何,當帶子3處于松弛或拉伸狀態(tài)時第一拉伸標記13被設置在第二拉伸標記上或內側。此外,在松弛狀態(tài)下,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距離L2并且在最大拉伸狀態(tài)下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大于第三距離L3。這就導致當帶子3回到其松弛狀態(tài)時略微皺縮基體2的連接于帶子3的前部9和/或后部10。當帶子3被拉伸至拉伸狀態(tài)時,基體2的連接于帶子3的前部9和/或后部10就將回到實質上平面的狀態(tài)。
[0049]圖3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方面包括基體2和帶子3的物品I。在圖3中,第一拉伸標記13以與圖2所示相同的方式被設置在與第一緊固裝置12相同的位置。然而,就圖3所述的示例中也可以參考其中第一拉伸標記13根據(jù)圖1定位的基體。在圖3中,帶子3被拉伸出至其最大伸長。這意味著距離L3已經(jīng)達到其預定的最大長度。
[0050]除第一拉伸標記13的位置外,圖1與圖2的差異在于圖3中的基體2包括沿前和/或后部10定位的第二彈性裝置23,即所述的腰部彈性件。第二彈性裝置23可為通過縫紉、膠粘、熱焊接等等插入基體的頂片與背片之間的松緊絲、繩子、條帶、線等等,因此當腰部彈性件松弛時頂片和背片被打褶??蛇x地,第二彈性裝置23也可為拉伸或頸縮的彈性處理的非彈性無紡材料,或可為通過層合彈性層和非彈性層形成的層合件。雖然第二彈性裝置23如上所述為頂片與背片之間的基體2的組成部分,但是它也可為獨立制造的細長形腰部彈性件并且隨后在兩個連接元件設置在獨立腰部彈性件的兩端內的狀態(tài)下在其一個或兩個橫向側邊7,8處通過現(xiàn)有技術已知的方式例如縫紉、熱焊接等等連接于基體。
[0051]在圖3中,基體2的第二彈性裝置23被拉伸出。這就導致距離LI增加并且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相應地增加了。當?shù)诙椥匝b置23被拉伸至其最大程度時,第一拉伸標記之間的距離標出了第四距離L4。第四距離L4實質上等于或大于帶子3在其最大拉伸狀態(tài)下的第三距離L3。在圖3中,第一緊固裝置12之間的距離被示為被拉伸至其最大距離L4。
[0052]在圖3中,第一拉伸標記13被置于第二拉伸標記16上或內側,這表明帶子3的最大伸長與基體2的預定伸長重合。第一拉伸標記13和第二拉伸標記也可被設置為當基體2和帶子3都被拉伸至其相應的最大伸長時成一直線。
[0053]就圖3所述的第二彈性件23可被用于就圖1和2所述的基體上。
[0054]圖4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方面包括基體2和帶子3的物品I。結合圖4所述的基體2與圖1-3所示的基體之間的差異在于在圖4中第一拉伸標記13被置于第一緊固裝置12外側。第一拉伸標記13與第二拉伸標記16之間的關系與結合之前所述的方面相同。在圖4中,沿第二側邊緣8定位的第一緊固裝置12被分離的距離LI與沿第一側邊緣7定位的第一緊固裝置12不同。沿第一和第二側邊緣定位的第一緊固裝置12之間的距離可以是相同的或如圖4所示為不同的。
[0055]圖4未示出結合圖3所述的基體2上的第二彈性裝置,但是圖4中的基體2可配備有這種結合圖3所示的第二彈性裝置。
[0056]圖5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方面的基體2。在該方面中,基體2包括置于頂片25與背片26之間的吸收芯24。頂片25是當芯處于使用中時與穿戴者身體接觸的層。因而它應當是相對皮膚柔軟、不扎人的和舒適的并且體液能夠無妨礙地穿過它。頂片25可由例如紡粘、熔噴、粗梳、水刺交纏、濕法成網(wǎng)等等的無紡材料構成。適宜的無紡材料可由天然纖維例如木漿或棉纖維,人造纖維例如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等等構成,或可由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構成。頂片25還可由可以結合圖案彼此結合的纖維絲束組成。適于頂片的材料的其它示例是多孔泡沫、帶孔塑料膜等等。
[0057]該構型中基體2的背片26是當基體2在使用中時距離穿戴者身體最遠的層。為了保護穿戴者的衣物免受污染,它應當是液體不可滲透的,但優(yōu)選是氣體可滲透的(即透氣的)以允許空氣和蒸汽進出所述芯,從而減少了可能出現(xiàn)在芯中的溫暖、潮濕條件。典型地,背片26是液體不可滲透的材料如薄塑料膜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膜、涂覆有液體不可滲透材料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滲透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包括塑料膜和無紡材料的層合件。透氣背片材料的示例是多孔聚合膜、紡粘和熔噴層的無紡層合件、多孔聚合膜和無紡布的層合件。
[0058]該構型中基體2的吸收芯24作用為接收和容納液體以及其它身體分泌物并且可為任何常規(guī)類型。因而,它典型地包括吸性材料。通常想到的吸性材料的示例是纖維素短纖漿、棉紙層、高吸收聚合物(所謂的超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等等。將纖維素短纖漿與超吸收體組合在吸收體內是很常見的。具有包括帶有就液體接收能力、液體分布能力和存儲能力而論的不同特性的不同材料層的吸收芯也是常見的。例如在嬰兒尿布和失禁防護物中很常見的薄吸收芯常常包括纖維素短纖漿和超吸收體的壓縮混合或分層結構。吸收芯24可包括被設計成能改進身體廢物轉運的一層或多層。這種層被設計成能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液體并且分布液體。它們可以包括所謂的傳送、分布、浪涌或采集層,并且通常定位在頂片25與吸收芯24之間。頂片25和背片26通常在基體的平面內具有類似的延伸幅度,同時吸收芯24具有略小的延伸幅度。頂片25和背片26圍繞吸收芯24的周邊彼此接合,從而所述芯被封閉在由頂片25和背片26形成的封套內。吸收芯24至少定位在基體的襠部11內,并且也可略微延伸進入前部9和后部10內。頂片25和背片26可通過現(xiàn)有技術公知的任何方式彼此接合,例如超聲波焊接、熱焊接或膠合。
[0059]基體2可包括或不包括腿部彈性件。在圖5中,示意性地示出腿部彈性件27。腿部彈性件27可為本領域已知的任何適宜的彈性件。
[0060]圖3所述的基體2可被用于結合圖1-4所述的任何示例中。第一拉伸標記13隨后可相應地設置并且基體2可能配備有如圖3所述的第二彈性裝置23。
[0061]圖6示意性地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六方面的帶子3。在圖6中,帶子3包括通過陰影區(qū)域示出的第一拉伸區(qū)域28。在圖6中,帶子3僅沿第一拉伸區(qū)域28是彈性的。帶子3的剩余部分實質上是非彈性的。第一拉伸區(qū)域28因而被夾在兩個實質上非彈性部件29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帶子當然可以具有一個以上的拉伸區(qū)域28。帶子于是將具有其中帶子為彈性的不連續(xù)區(qū)域,其中每個區(qū)域被夾在兩個實質上非彈性部件之間。第一拉伸區(qū)域28可以包括帶顏色區(qū)域30。帶顏色區(qū)域30可以包括被添加于帶子3的背對使用者身體的外表面18的油墨。圖6所示的帶子3可與結合圖1-5的上述基體2的任何構造一同使用。第一拉伸區(qū)域28的外邊界隨后與圖1-4中的帶子3的第二拉伸標記16起相同作用。在第一拉伸區(qū)域28不包括帶顏色區(qū)域的情形下,通過類似于圖1-4的第二拉伸標記的某種標記可示出第一拉伸區(qū)域28的外邊界。
[0062]圖7示意性地示出在基體2連接于帶子3之前的基體2和帶子3。在圖7中,帶子3被彎曲以示意性地示出圍繞穿戴者腰部放置的適宜形狀。在使用期間,當然使用第三和第四緊固裝置20、21來閉合帶子3。帶子3包括帶子3的背對穿戴者的外表面18上的帶顏色區(qū)域30。帶顏色區(qū)域30標出了圖6中所述的拉伸區(qū)域28。在圖7中,帶子3處于拉伸狀態(tài)如同其準備圍繞穿戴者腰部放置。為簡單起見,示出了在基體2被置于距圖6中的帶子3 —定距離處的狀態(tài)下基體2相對于帶子3的位置。事實上,基體2將被置于帶子3上??梢钥闯?,第一拉伸標記13被置于帶顏色區(qū)域30外部以便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
[0063]在結合圖1-7所述的所有示例中,僅描述了一對第一拉伸標記13。然而,在所有示例中,可能具有包括若干對第一拉伸標記的基體,每對標記之間的距離各不相同。例如,第一對第一拉伸標記可能間隔第一長度并且第二對第一拉伸標記可能間隔大于第一長度的第二長度。第一對第一拉伸標記因此可與第二拉伸標記一同用于更瘦的使用者并且第二對用于體型更大的使用者,因為對于瘦的使用者來說帶子拉伸的更少并且對于體型更大的使用者來說拉伸的更多。在另一個示例中,帶子可包括間隔第一長度的第一對第二拉伸標記和間隔大于第一長度的第二長度的第二對第二拉伸標記。第一對第二拉伸標記隨后可與第一拉伸標記一同用于更瘦的使用者并且第二對用于體型更大的使用者,因為對于瘦使用者來說帶子拉伸的更少并且對于體型更大的使用者來說拉伸的更多。在又一個示例中,基體和帶子均可包括若干對拉伸標記,其根據(jù)例如使用者的尺寸、基體的尺寸和基體的類型彼此匹配。
[0064]權利要求提及的附圖標記不應當被視為限制權利要求所保護的主題名稱的范圍,并且它們的唯一功能是令權利要求更容易理解。
[0065]要明白的是,本發(fā)明能夠在各種顯而易見的方面改進,它們均未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因此,附圖及對其的描述將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如第一拉伸標記可被置于沿基體的前部和/或后部的任何地方。帶子的第二拉伸標記可被調整為適應使用者腰部的不同尺寸。
【權利要求】
1.一種包括基體(2)和帶子(3)的物品(I),所述帶子(3)與所述基體(2)分離并且被設置為繞穿戴者腰部放置;所述帶子(3)包括在使用期間面對使用者的內表面(17)和在使用期間背對使用者的外表面(18);所述帶子(3)包括允許所述帶子(3)在使用期間沿橫向拉伸的第一彈性裝置(22);所述基體(2)至少包括由針對使用者的貼合式材料構成的第一層⑷;所述基體⑵包括縱向側邊(5,6)和橫向側邊(7,8)并且沿縱向被分成前部(9)、后部(10)和位于所述前部(9)與所述后部(10)之間的襠部(11);所述基體(2)的所述前部(9)和/或所述后部(10)包括鄰近所述縱向側邊(5,6)設置且被分開第一距離(LI)的一對第一緊固裝置(12);所述基體(2)被設置為通過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帶子⑶的所述外表面(18),所述外表面(18)包括被設置為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的第二緊固裝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2)包括與所述第一距離(LI)相關的一對第一拉伸標記(13)并且所述帶子(3)包括當所述帶子(3)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標出第二距離(L2)且當所述帶子(3)處于拉伸狀態(tài)時標出預定第三距離(L3)的一對第二拉伸標記(16),其中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意圖被定位成與所述第二拉伸標記(16)相結合或在所述第二距離(L2)內以允許所述基體(2)經(jīng)由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連接于所述帶子(3)并且允許所述帶子(3)被拉伸到所述第三距離(L3)而不危及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的緊固。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被定位成與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相結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I),其中在松馳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二距離(L2),并且其中,在拉伸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實質上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三距離(L3)。
4.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第二距離(L2)取決于第一彈性裝置(22)的拉伸性。
5.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基體(2)包括第二彈性裝置(23),其中當所述基體(2)處于預定最大拉伸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標出第四距離(L4),其中在拉伸狀態(tài)下所述第四距離(L4)實質上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三距離(L3)。
6.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第三距離(L3)與所述帶子(3)在拉伸狀態(tài)下的預定最大拉伸值相關。
7.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帶子(3)包括第一拉伸區(qū)域(28),其中當伸長至其最大程度時所述第一拉伸區(qū)域(28)的外邊界之間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當所述基體(2)被拉伸至其最大程度時所述基體(2)內的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I),其中當伸長至其最大程度時所述帶子(3)上所述第一拉伸區(qū)域(28)的外邊界之間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當所述基體(2)被拉伸至其最大程度的90%、優(yōu)選其最大程度的80%時在所述基體(2)上的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之間的距離。
9.根據(jù)權利要求7-8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帶子(3)的所述第一拉伸區(qū)域(28)包括夾在兩個實質上非彈性部件之間的彈性裝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9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帶子(3)上的所述第一拉伸區(qū)域(28)包括帶顏色區(qū)域(30)。
11.根據(jù)權利要求7-10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帶子(3)上的所述第一拉伸區(qū)域(28)包括被添加于放置成遠離使用者身體的所述材料外表面的油墨。
12.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基體(2)和/或所述帶子(3)由可洗的材料制成。
13.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基體(2)包括頂片(25)、背片(26)和被置于所述頂片(25)與所述背片(26)之間的吸收芯(24)。
14.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第一緊固裝置(12)包括環(huán)材料并且所述第二緊固裝置(19)包括鉤材料,或反之亦然。
15.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整個所述帶子(3)被彈性化。
16.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任意一項所述的物品(I),其中所述基體(2)上的所述第一拉伸標記(13)包括兩個 彼此分離的橫向延伸標記。
【文檔編號】A61F5/457GK103987288SQ201180075386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fā)明者】R·漢松, N·斯文松 申請人:Sca衛(wèi)生用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