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鋼按扣防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扣,具體屬于一種塑鋼按扣防滑裝置。
各式用途及不同材質之布料制成的產(chǎn)品愈來愈多,也日愈普及,例如光滑面(雨衣)、質薄(衣料)、質輕(衣服)者,其上通常都需要使用按扣達到扣衣目的,但是,由于上述材質的特性無法將鈕扣直接縫固于材料上,所以須藉由一種按扣結構組配其上,如
圖1、2所示,按扣結構1設有一個公扣組體10及一個母扣組體15,該公扣組體10是由一個飾扣體101及一個公卡扣體102所構成,該飾扣體101凹設一個凹置槽1011且中心設一凸肋1012,而可置入該公卡扣體102并以凸肋1012穿置于其中心孔1021,再熱熔該凸肋1012,就可牢固扣組該公卡扣體102,且該公卡扣體102是呈圓柱體狀,且在其自由端緣向外凸設一個環(huán)外凸唇緣1022,該母扣組體15是由一個飾扣體151及一母卡扣體152所構成,該飾扣體151設一個凹置槽1511且中心凸設一個凸肋1512,而可置入該母卡扣體152并以凸肋1512穿置于其中心孔1521,再熱熔該凸肋1512,就可牢固扣組該母卡扣體152,且該母卡扣體152中心設一容設凹槽1523,在該容設凹槽1523自由端緣向內(nèi)凸設一個環(huán)內(nèi)凸唇緣1522,且該容設凹槽1523是呈六角形,這是為了配合該公卡扣體102呈圓柱體形狀,以方便兩者較容易套組、拆解(因為如果兩者都是圓形的設計,在套組及拆解的操作上會非常不容易、困難,所以藉由該容設凹槽1523呈六角形設計,可藉其六個點達成牢固套組又方便拆解的操作)。
組合操作時,先將衣料一側緣置于該公扣組體10的飾扣體101及公卡扣體102之間,該飾扣體101的凹置槽1011中心凸肋1012穿置入該公卡扣體102之中心孔1021,再熱熔該凸肋1012就可使該飾扣體101牢固扣組該公卡扣體102,而組成一公扣組體10,并組配在衣料上,然后,將衣料另一側緣置于該母扣組體15的飾扣體151及公卡扣體152之間,該飾扣體151的凹置槽1511中心凸肋1512穿置在該公卡扣體152的中心孔1521,再熱熔該凸肋1512就可使該飾扣體151牢固組配該母卡扣體152,而組成一母扣組體15,并組配在衣料上,藉此,該公扣組體10可以公卡扣體102穿入該母扣組體15的母卡扣體152內(nèi),并以該外凸唇緣1022卡扣該內(nèi)凸唇緣1522,就可達到扣合的目的。
但是,上述以往的按扣結構雖然能達到適用組配在一般光滑面、質薄、質輕的雨衣、衣料、衣服上面,但是卻仍具有以下的缺點無法有效地定位該飾扣體,會有定點旋動的缺點,因為該按扣構造,主要是用于一般具光滑面、質薄、質輕的化纖材質制成的衣物,藉由該公扣組體10的飾扣體101及公卡扣體102將衣料夾固其間,而該母扣組體15以飾扣體151及母卡扣體152將衣料夾固其間,但因該飾扣體101與公卡扣體102或飾扣體151與母卡扣體152的組合,是藉由該凸肋1012(1512)以熱熔方式成為口徑比中心孔1021(1521)大的限制頭,而達到完成組配,所以該飾扣體101(151)并無被固定,在組合后就會作定點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牢固定位飾扣體避免旋動,提高組配定位效果,具有較佳定位、防滑動效果的塑鋼按扣防滑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塑鋼按扣防滑裝置,具有一個按扣裝置,其特點是該塑鋼按扣防滑裝置還包含數(shù)個設在該按扣構造上的卡制防滑結構;該按扣構造設有可相組配并能將待組物夾置其間的一個飾扣體與一個卡扣體;這些卡制防滑結構分別位在該飾扣體與卡扣體兩者的相對內(nèi)壁上,且各設有呈凹凸交錯對應的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
上述的塑鋼按扣防滑裝置,其中該卡制防滑結構是一齒輪,該卡制凸起部為卡制凸起峰,而該卡制凹置部為卡制凹置谷。
上述的塑鋼按扣防滑裝置,其中該卡制防滑結構是數(shù)個并排排列的凸起尖齒,該卡制凸起部為卡制凸起尖齒,而該卡制凹置部為卡制凹置縫。
包含一個公扣組體及一個母扣組體,各由一個飾扣體及一個卡扣體所構成,該公扣組體及母扣組體可藉該飾扣體與該公卡扣體或該飾扣體與該母卡扣體將待組物(例如衣料)夾置其間,該公扣組體及母扣組體分別設有卡制防滑結構,卡制防滑結構是設在相組配的飾扣體與公卡扣體,及飾扣體與母卡扣體相對兩內(nèi)壁面上,且設有連續(xù)凹凸并呈相互交錯錯開的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可增加該飾扣體相對應的公卡扣體或母公卡扣體的咬合面積及咬合深度。
另外,該卡制防滑結構在該飾扣體與該公卡扣體及該飾扣體與該母卡扣體,兩者相對內(nèi)面上可以是齒輪狀,呈連續(xù)凹凸且呈相互交錯錯開的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當該飾扣體與卡扣體相組合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部對應卡制凹置部,使兩者組合后達到定位不滑動的功效,并且該卡制防滑結構在該飾扣體與該公卡扣體及該飾扣體與該母卡扣體,兩者相對內(nèi)面上也可以是數(shù)個并排排列的凸起尖齒,為連續(xù)凹凸且呈相互交錯錯開形成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當該飾扣體與卡扣體相組合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部對應卡制凹置部,使兩者組合后達到定位不滑動功效。
本實用新型塑鋼按扣防滑裝置由于在可將待組物夾置其間的飾扣體與卡扣體的兩者相對內(nèi)面上設一卡制防滑結構,包括相互交錯的卡制凸起部和與其對應的卡制凹置部,由此可增加飾扣體與卡扣體的咬合面積及咬合深度,從而,可提高兩者配置在待組物上的牢固定位效果。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以往按扣構造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公、母卡扣體的背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公卡扣體與飾扣體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母卡扣體與飾扣體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公、母卡扣體的另一背面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公、母卡扣體的又一背面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包含一個公扣組體及一個母扣組體,各由一個飾扣體及一個卡扣體所構成,該公扣組體及母扣組體可藉該飾扣體與該公卡扣體或該飾扣體與該母卡扣體將待組物(例如衣料)夾置其間,該公扣組體及母扣組體分別設有卡制防滑結構,卡制防滑結構是設在相組配的飾扣體與公卡扣體,及飾扣體與母卡扣體相對兩內(nèi)壁面上,且設有連續(xù)凹凸并呈相互交錯錯開的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可增加該飾扣體相對應的公卡扣體或母公卡扣體的咬合面積及咬合深度。
另外,該卡制防滑結構在該飾扣體與該公卡扣體及該飾扣體與該母卡扣體,兩者相對內(nèi)面上可以是齒輪狀,呈連續(xù)凹凸且呈相互交錯錯開的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當該飾扣體與卡扣體相組合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部對應卡制凹置部,使兩者組合后達到定位不滑動的功效,并且該卡制防滑結構在該飾扣體與該公卡扣體及該飾扣體與該母卡扣體,兩者相對內(nèi)面上也可以是數(shù)個并排排列的凸起尖齒,為連續(xù)凹凸且呈相互交錯錯開形成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當該飾扣體與卡扣體相組合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部對應卡制凹置部,使兩者組合后達到定位不滑動功效。
如圖3、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塑鋼按扣防滑裝置是以不導電的塑鋼材質制成,具有一個按扣裝置2,該按扣裝置2包含一個公扣組體20及一個母扣組體30。
該公扣組體20是由一個飾扣體21及一個公卡扣體22所構成,該飾扣體21凹設有一個凹置槽211,該凹置槽211中心并凸設一個凸肋212,該公卡扣體22在本實施例中是呈圓柱體狀,且在圓柱體底壁貫設一個中心孔221,而其自由端緣向外凸設一個環(huán)外凸唇緣222,所以,呈圓柱體狀的該公卡扣體22置于該飾扣體21的凹置槽211內(nèi),并以該中心孔221穿入該飾扣體21的凸肋212,再熱熔該凸肋212就可牢固扣組該公卡扣體22在該飾扣體21的凹置槽211內(nèi),以達到組配成該公扣組體20。
該母扣組體30是由一個飾扣體31及一個母卡扣體32所構成,該飾扣體31凹設一個凹置槽311,該凹置槽311中心設一個凸肋312,而該母卡扣體32在本實施例中設有一個中空容設凹槽321而可容置該公扣組體20的公卡扣體22,該容設凹槽321的自由端緣向內(nèi)凸設一環(huán)狀排列的內(nèi)凸唇緣322,且使環(huán)狀排列的內(nèi)凸唇緣322呈六角形,該容設凹槽321槽底壁貫設一個中心孔323,所以,該母卡扣體32可置入該飾扣體31的凹置槽311內(nèi),并可以該中心孔323穿入該凸肋312,再熱熔該凸肋312就可牢固扣組該母卡扣體32在該飾扣體31的凹置槽311內(nèi),以達到組配成該母扣組體30。
配合圖5、6所示,組合操作時,先將衣料一側緣置放該公扣組體20的飾扣體21及公卡扣體22之間,該飾扣體21的凹置槽211的凸肋212穿入該公卡扣體22的中心孔221,再熱熔該凸肋212,以達到該飾扣體21牢固扣組于該公卡扣體22的凹置槽211內(nèi),而組成一公扣組體20,并組配在衣料一側緣上;再將衣料另一側緣置放該母扣組體30的飾扣體31及母卡扣體32之間,該飾扣體31的凹置槽311中心凸肋312穿置在該公卡扣體32的中心孔323,再熱熔該凸肋323,以達到該母卡扣體32牢固組配在該飾扣體31的凹置槽311內(nèi),而組成一個母扣組體30,并組配在衣料另一側緣上。所以,該公扣組體20可以公卡扣體22扣入該母扣組體30的母卡扣體32內(nèi),并以該外凸唇緣222卡扣該內(nèi)凸唇緣322,以達到扣合的目的。
此外,本實用新型塑鋼按扣防滑裝置中,該公扣組體20及母扣組體30分別設有卡制防滑結構40、40′、50、50′,該卡制防滑結構40、40′是設在該公扣組體20用以相組配的飾扣體21與公卡扣體22相對側面上,該卡制防滑結構50、50′設在該母扣組體30用以相組配的飾扣體31與母卡扣體32相對側面上,各卡制防滑結構40、40′、50、50′具有呈連續(xù)凹凸并相互交錯的卡制凸起部41、41′、51、51′及卡制凹置部42、42′、52、52′,且該公扣組體20的卡制防滑結構40、40′與該母扣組體30的卡制防滑結構50、50′是交錯錯開設計,也就是該公扣組體20的卡制凸起部41、41′、卡制凹置部42、42′是交錯對應該母扣組體30的卡制凹置部52、52′、卡制凸起部51、51′,當該公扣組體20的飾扣體21與該公卡扣體22及該母扣組體30的飾扣體31與該母卡扣體32相組配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部41、41′、51、51′對應卡制凹置部42、42′、52、52′,增加該公卡扣體22與該飾扣體21及該母公卡扣體32與該飾扣體31的咬合面積及咬合深度。
所以,藉上述構造的組合操作,使該公扣組體20及母扣組體30可藉該飾扣體21與該公卡扣體22或該飾扣體31與該母卡扣體32,而將該待組物(例如衣料)夾置其間,也就是當該公扣組體20的飾扣體21與該公卡扣體22及該母扣組體30的飾扣體31與該母卡扣體32相組配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部41、41′、51、51′對應卡制凹置部42、42′、52、52′,增加該公卡扣體22與該飾扣體21及該母卡扣體32與該飾扣體31的咬合面積及咬合深度,增加兩者扣合組配在該待組物上后的牢固定位又具有防滑動的功效,有效達到牢固定位的扣合組配,避免該飾扣體21、31旋動的功效。
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卡制防滑結構40、40′、50、50′在相對內(nèi)壁面上也可設為連續(xù)凹凸的齒輪狀(圖中是顯示卡制防滑結構40′、50′),并環(huán)繞在該凸肋212(312)與該中心孔221(323)外周圍,使該卡制凸起部41、41′、51、51′是卡制凸起峰(自由端緣為圓弧狀),而該卡制凹置部42、42′、52、52′為卡制凹置谷,并使該公、母扣組體20、30的卡制防滑結構40、40′、50、50′相互交錯,當該飾扣體21、31與卡扣體22、32相組合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峰41、41′、51、51′對應卡制凹置谷42、42′、52、52′,使兩者組合后達到定位不滑動的功效。
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塑鋼按扣防滑構造的卡制防滑結構40、40′、50、50′還可設為成凸起尖齒,在相對內(nèi)壁面上設為數(shù)個并排排列且圍繞在該凸肋212(312)與該中心孔221(323)外周圍,使該卡制凸起部41、41′、51、51′為卡制凸起尖齒(其自由端緣呈尖齒狀),而該卡制凹置部42、42′、52、52′成為卡制凹置縫,且使該公、母扣組體20、30的卡制防滑結構40、40′、50、50′相互交錯,當該飾扣體21、31與卡扣體22、32相組合時,可藉其上的卡制凸起尖齒41、41′、51、51′對應卡制凹置縫42、42′、52、52′,使兩者組合后達到定位不滑動的功效,所以當衣料位于該卡扣體22、32與飾扣體21、31之間時,會被該卡制凸起尖齒41、41′、51、51′所刺穿,而可達到牢固組配定位、不滑動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塑鋼按扣防滑裝置,具有可增加該飾扣體與該卡扣體咬合面積及咬合深度,而提高兩者組配在待組物上之后的牢固定位的效果,且組配后相互咬合定位,使結合后的飾扣體不會有定位環(huán)動現(xiàn)象。
權利要求1.一種塑鋼按扣防滑裝置,具有一個按扣裝置,該按扣裝置設有可相組配并能將待組物夾置其間的一個飾扣體與一個卡扣體,其特征在于該塑鋼按扣防滑裝置還包含數(shù)個設在該按扣裝置上的卡制防滑結構;所述卡制防滑結構分別位于該飾扣體與卡扣體兩者的相對內(nèi)壁上,且各設有呈凹凸交錯對應的卡制凸起部及卡制凹置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按扣防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制防滑結構是一齒輪,該卡制凸起部為卡制凸起峰,而該卡制凹置部為卡制凹置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鋼按扣防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制防滑結構是數(shù)個并排排列的凸起尖齒,該卡制凸起部為卡制凸起尖齒,而該卡制凹置部為卡制凹置縫。
專利摘要一種塑鋼按扣防滑裝置,使用于化纖材質制成的具光滑面、厚度較薄的衣物,并提供不導電材質制成且具有防滑效果可牢固定位的組配件,該按扣裝置設有可將待組物夾置其間的飾扣體與卡扣體,兩者相對內(nèi)面設一卡制防滑結構,卡制防滑結構設有相互交錯對應的卡制凸起部對應卡制凹置部,可增加飾扣體與卡扣體的咬合面積及咬合深度,提高兩者配置在待組物上的牢固定位效果。
文檔編號A41F1/00GK2340231SQ9821997
公開日1999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王國策 申請人:王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