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沖泡茶類飲品制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竹葉清茶。
背景技術:
茶是一種起源于中國的由茶樹植物葉或芽制作的飲品,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制的飲料,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鐵觀音”等。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茶類飲品多元化需求越來越旺盛,市場上現(xiàn)有的茶飲品不單單指綠茶類飲品,像利用谷物如大麥、薏仁等、利用植物如荷葉、番瀉葉等、利用花果如玫瑰花、枸杞等多元化茶類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但目前茶類飲品生產(chǎn)商在制作茶類飲品時很難從原材上進行把控,而且所生產(chǎn)的茶類飲品多為單一品類,難以從保健方面合理搭配,導致市場上的茶類飲品質量參差不齊,保健功效不能有效發(fā)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背景技術中所闡述的現(xiàn)有茶類飲品制作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竹葉清茶。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竹葉清茶,
該竹葉清茶以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佛手為原料制得;
具體制作時,分為以下管理步驟:
(1)原材把控:
茶葉取材把控:從有機茶葉種植基地采摘茶葉,將當天采摘得到的茶葉立即送入發(fā)酵室內發(fā)酵,控制發(fā)酵室內溫度為22-24℃,濕度在58-60%,將茶葉平攤在網(wǎng)狀透氣發(fā)酵平臺上,攤涼厚度為0.5-0.8cm,在茶葉表層噴涂一層促發(fā)酵液,在茶葉上層覆蓋一層網(wǎng)狀透氣保溫層,所述促發(fā)酵液由甘草酸苷與清米酒按1:350-400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發(fā)酵時間為80-90小時;
荷葉取材把控:從無污染水塘中采摘荷葉,荷葉直徑小于10cm時,全面在荷葉表面噴涂一次0.5%氨基寡糖素水劑,最終收獲直徑大于25cm的荷葉;
決明子取材把控:從有機種植基地采摘成熟決明子;
竹葉取材把控:每年4月份,從有機毛竹種植園采摘毛竹葉,每年2月份,在毛竹根系處澆灌一次2-3%螯合鐵水劑;
佛手取材把控:從有機茶園采摘未開展的佛手瓜;
(2)原材處理:
茶葉處理:將發(fā)酵得到的茶葉理條后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茶葉填充厚度為1-1.5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50-55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52-55℃,保持80-100分鐘,迅速升溫至160-170℃,保持4-5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茶葉取出;
荷葉處理:將荷葉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荷葉填充厚度為0.5-0.7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60-68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40-46℃,保持150-160分鐘,迅速升溫至140-145℃,保持10-12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荷葉取出,粉碎呈片狀;
決明子處理:將決明子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決明子單層鋪放,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90-95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70-74℃,保持50-55分鐘,迅速升溫至190-192℃,保持3-4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決明子取出;
竹葉處理:將竹葉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竹葉填充厚度為1.2-1.5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58-60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50-53℃,保持110-118分鐘,迅速升溫至150-158℃,保持10-12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竹葉取出;
佛手處理:將佛手瓜內部肉質掏空,留0.2-0.3cm厚皮層,置于熱蒸汽中蒸制10-13分鐘,用烘干機在68-75℃的條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保持在38-40%之間;
(3)綜合處理:
將處理得到的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混合,填充于佛手瓜空腔內,將佛手瓜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佛手瓜單層鋪放,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115-120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45-50℃,直至烘干至佛手瓜含水量在10-12%之間。
優(yōu)選的,茶葉采摘標準為1芽二-三葉;
優(yōu)選的,收獲直徑在25-30cm之間的荷葉;
優(yōu)選的,采摘長度在13-15cm未開展的佛手瓜;
優(yōu)選的,將處理得到的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按1-3:0.2:0.5:1的重量比混合,按20-25%的重量比填充于佛手瓜空腔內;
優(yōu)選的,壓片前在兩層壓片板內層涂抹一層蝸牛粘液。
從有機茶園采摘茶葉,并限定采摘標準,目的是嚴格把控產(chǎn)品質量,將茶葉送入發(fā)酵室內發(fā)酵,經(jīng)噴涂由甘草酸苷與清米酒按1:350-400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的發(fā)酵液發(fā)酵后的茶葉中茶氨酸及茶紅素含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發(fā)酵后茶葉中茶氨酸含量在8.25-8.68mg/g、茶黃素3.41-3.50mg/g,發(fā)酵前茶氨酸含量僅為33.9-35.2mg/g、茶黃素含量僅為0.25-0.29mg/g,其中,將甘草酸苷添加于清米酒中能提高茶葉中各酶菌活力,加速發(fā)酵進程;
荷葉直徑小于10cm時,全面在荷葉表面噴涂一次0.2%氨基寡糖素水劑,能夠顯著提高荷葉中荷葉堿的含量,經(jīng)對比試驗驗證,相鄰無污染水塘中,荷葉直徑小于10cm時,全面在荷葉表面噴涂一次0.5%氨基寡糖素水劑水塘中所產(chǎn)直徑在25-30cm之間的荷葉中荷葉堿含量為0.68-0.83mg/g,而未經(jīng)噴涂相鄰水塘中所產(chǎn)直徑在25-30cm之間的荷葉中荷葉堿含量僅為0.26-0.35mg/g;
每年2月份,在毛竹根系處澆灌一次2-3%螯合鐵水劑,能有效提高竹葉中總黃酮含量,同一種植園中同一品系毛竹,2月份,在毛竹根系處澆灌一次2-3%螯合鐵水劑的毛竹經(jīng)4月采收得到的嫩葉中總黃酮含量在8.45-9.02mg/g,而未經(jīng)澆灌螯合鐵水劑的空白對照組經(jīng)4月采收得到的嫩葉中總黃酮含量僅為1.22-1.30mg/g;
原料處理時,將所得到的茶葉、荷葉、決明子、竹葉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處理,根據(jù)各自特質限定壓片壓力,加熱處理溫度及時間,保證壓片的同時對物料進行均勻烘干,該烘干方式有效保留了各原材的營養(yǎng)成分,并充分保留烘干所產(chǎn)生的香味物質;
壓片前在兩層壓片板內層涂抹一層蝸牛粘液,對各原材原有色澤起到較好保護,保證壓片得到的各原材色素氧化率低于8%,損失率低于12%;
佛手處理時,將佛手瓜內部肉質掏空,留0.2-0.3cm厚皮層,用于填充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置于熱蒸汽中蒸制10-13分鐘,軟化佛手瓜,利于后續(xù)壓片,用烘干機在68-75℃的條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保持在38-40%之間的佛手瓜皮質較軟,極易壓片;
綜合處理時,將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按1-3:0.2:0.5:1的重量比混合,按20-25%的重量比填充于佛手瓜空腔內,進行壓片,提高各原料之間結合度,最終得到的產(chǎn)品可按需求進行切片,切片不散落,沖泡不分離,湯色清亮,觀賞性極好,可反復沖泡4-5次,每次沖泡均會產(chǎn)生不同香氣和口感,各成分協(xié)調作用,凸顯清熱、利尿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竹葉清茶,具體步驟如下,
該竹葉清茶以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佛手為原料制得;
具體制作時,分為以下管理步驟:
(1)原材把控:
茶葉取材把控:從有機茶葉種植基地采摘茶葉,采摘標準為1芽二-三葉,將當天采摘得到的茶葉立即送入發(fā)酵室內發(fā)酵,控制發(fā)酵室內溫度為22℃,濕度在58%,將茶葉平攤在網(wǎng)狀透氣發(fā)酵平臺上,攤涼厚度為0.5cm,在茶葉表層噴涂一層促發(fā)酵液,在茶葉上層覆蓋一層網(wǎng)狀透氣保溫層,所述促發(fā)酵液由甘草酸苷與清米酒按1:350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發(fā)酵時間為80小時;
荷葉取材把控:從無污染水塘中采摘荷葉,荷葉直徑小于10cm時,全面在荷葉表面噴涂一次0.5%氨基寡糖素水劑,最終收獲直徑在25-30cm之間的荷葉;
決明子取材把控:從有機種植基地采摘成熟決明子;
竹葉取材把控:每年4月份,從有機毛竹種植園采摘毛竹葉,每年2月份,在毛竹根系處澆灌一次2%螯合鐵水劑;
佛手取材把控:從有機茶園采摘長度在13-15cm未開展的佛手瓜;
(2)原材處理:
茶葉處理:將發(fā)酵得到的茶葉理條后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茶葉填充厚度為1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50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52℃,保持80分鐘,迅速升溫至160℃,保持4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茶葉取出;
荷葉處理:將荷葉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荷葉填充厚度為0.5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60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40℃,保持150分鐘,迅速升溫至140℃,保持10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荷葉取出,粉碎呈片狀;
決明子處理:將決明子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決明子單層鋪放,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90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70℃,保持50分鐘,迅速升溫至190℃,保持3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決明子取出;
竹葉處理:將竹葉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竹葉填充厚度為1.2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58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50℃,保持110分鐘,迅速升溫至150℃,保持10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竹葉取出;
佛手處理:將佛手瓜內部肉質掏空,留0.2-0.3cm厚皮層,置于熱蒸汽中蒸制10分鐘,用烘干機在68℃的條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保持在38%之間;
(3)綜合處理:
將處理得到的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按1:0.2:0.5:1的重量比混合,按20%的重量比填充于佛手瓜空腔內,將佛手瓜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佛手瓜單層鋪放,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115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45℃,直至烘干至佛手瓜含水量在10%之間。
實施例2:一種竹葉清茶,具體步驟如下,
該竹葉清茶以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佛手為原料制得;
具體制作時,分為以下管理步驟:
(1)原材把控:
茶葉取材把控:從有機茶葉種植基地采摘茶葉,采摘標準為1芽二-三葉,將當天采摘得到的茶葉立即送入發(fā)酵室內發(fā)酵,控制發(fā)酵室內溫度為24℃,濕度在60%,將茶葉平攤在網(wǎng)狀透氣發(fā)酵平臺上,攤涼厚度為0.8cm,在茶葉表層噴涂一層促發(fā)酵液,在茶葉上層覆蓋一層網(wǎng)狀透氣保溫層,所述促發(fā)酵液由甘草酸苷與清米酒按1:400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發(fā)酵時間為90小時;
荷葉取材把控:從無污染水塘中采摘荷葉,荷葉直徑小于10cm時,全面在荷葉表面噴涂一次0.5%氨基寡糖素水劑,最終收獲直徑在25-30cm之間的荷葉;
決明子取材把控:從有機種植基地采摘成熟決明子;
竹葉取材把控:每年4月份,從有機毛竹種植園采摘毛竹葉,每年2月份,在毛竹根系處澆灌一次3%螯合鐵水劑;
佛手取材把控:從有機茶園采摘長度在13-15cm未開展的佛手瓜;
(2)原材處理:
茶葉處理:將發(fā)酵得到的茶葉理條后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茶葉填充厚度為1.5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55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55℃,保持100分鐘,迅速升溫至170℃,保持5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茶葉取出;
荷葉處理:將荷葉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荷葉填充厚度為0.7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68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46℃,保持160分鐘,迅速升溫至145℃,保持12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荷葉取出,粉碎呈片狀;
決明子處理:將決明子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決明子單層鋪放,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95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74℃,保持55分鐘,迅速升溫至192℃,保持4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決明子取出;
竹葉處理:將竹葉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竹葉填充厚度為1.5cm,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60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初始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53℃,保持118分鐘,迅速升溫至158℃,保持12秒,停止加熱,待壓片板降至常溫時,將竹葉取出;
佛手處理:將佛手瓜內部肉質掏空,留0.2-0.3cm厚皮層,置于熱蒸汽中蒸制13分鐘,用烘干機在75℃的條件下烘干至含水量保持在40%之間;
(3)綜合處理:
將處理得到的綠茶、荷葉、決明子、竹葉按3:0.2:0.5:1的重量比混合,按25%的重量比填充于佛手瓜空腔內,將佛手瓜送入上下兩層壓片板中進行壓片,壓片佛手瓜單層鋪放,壓片時,上層壓片板施加壓力為120kn,壓片同時對兩層壓片板進行電加熱,加熱使壓片板中心溫度保持在50℃,直至烘干至佛手瓜含水量在12%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