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材栽培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陜西鳳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黨參為桔??贫嗄晟参铮~互生在主莖及側(cè)枝上,在小枝上近于對生,葉片卵圓形或狹卵形,端鈍,葉基圓形或楔形。黨參的根為常用中藥,味甘性平,具補氣,益血,生津的功能,在我國各地皆有出產(chǎn),各地產(chǎn)的的黨參質(zhì)量差異較大,以山西潞黨、臺黨,甘肅紋黨、四川晶黨、陜西鳳黨等質(zhì)量優(yōu)良而馳名中外。
陜西省鳳縣產(chǎn)的黨參稱為"鳳黨"。鳳縣所產(chǎn)黨參,蘆頭蜂窩狀,俗稱“獅子盤頭”;蘆下密集橫紋,稱“蠶項”;皮松肉緊,質(zhì)地柔潤,有彈性而易折,斷面黃白相間,中間黃色,曲折環(huán)繞有裂隙和放射狀花紋,稱“菊花心”。氣清香,味甜,口嚼粘牙,無渣,為黨參中上品。據(jù)《鳳縣志》和《鳳縣民國志》等資料記載:野生鳳黨以名貴質(zhì)優(yōu)享譽遠銷于東南亞、日、韓等地。清末時是朝廷的上等貢品,1964年鳳縣被省上列為鳳黨出口商品基地縣;1987年鳳黨被陜西省作為名優(yōu)地方產(chǎn)品推薦參加上海"中國首屆中醫(yī)藥國際學(xué)術(shù)及展覽會"。
陜西鳳黨主要分布于陜西鳳縣和太白縣境內(nèi),叫其他地區(qū)黨參別具一格,具有“獅子頭”,“蠶頸”、“菊花心”等特征。由于過度采挖,鳳黨野生資源已瀕臨絕跡,人工種植面積近年來不斷擴大,目前鳳黨種植作為當(dāng)?shù)氐囊豁椫匾a(chǎn)業(yè)亟需解決栽培過程中出現(xiàn)的產(chǎn)量低、病害多等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提高陜西鳳黨的品質(zhì)及產(chǎn)量,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陜西鳳黨的栽培方法,本發(fā)明包括如下步驟:
(一)選種育苗
在4月中、下旬,選擇育苗種子,以籽粒飽滿,無蟲蛀、無霉變的上一年新采收的種子為佳,將種子放在通氣的布袋中保存,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小時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晾干,結(jié)合整地施入適量磷酸二銨和尿素,精細耙耱,進行播種。
(二)選地整地,
選擇排水良好,靠陰、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有機質(zhì)豐富的地塊,土壤ph值在6—7.5,前茬以豆類、禾本科作物;所述移栽地塊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滅茬深翻、曬垡、納雨,9月上旬深耕30~45㎝,施入基肥,每畝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ml,兌水8~10㎏均勻拌入農(nóng)家肥一并施入底肥。
優(yōu)選地所述基肥為一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土糞)2500~3000㎏,或腐熟有機肥(精肥)1000~1500㎏。
優(yōu)選地所述基肥為腐熟油渣100~150㎏,尿素25㎏,過磷酸鈣40㎏,硫酸鉀2.5㎏,或尿素20㎏,磷酸二銨12㎏,氯化鉀3㎏。
(三)移栽種苗
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生長健壯、均勻,側(cè)根少、頭稍尾完整、頭部留有1~2個芽眼,根長10㎝以上、直徑1.0~2.0㎜標(biāo)準(zhǔn)的種苗進行在上述移栽地塊進行移栽,用鐵锨開溝,溝深25~35㎝,坡度50~60度,耙細溝前坡土塊,以株距5~7㎝將參苗擺入溝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參頭距地表2~3㎝,栽完一行后,以行距20㎝再開溝,取土覆蓋前溝,依次進行,畝栽苗5~6萬株左右,栽完3~4行后,及時耙平地面并進行拍打鎮(zhèn)壓。
(四)田間管理
1、追肥2-3次,第一次在7~8月,選擇降雨后畝施尿素5~10㎏,第二次用磷酸二氫鉀1200倍液,動力20031200倍液,或云大1201500倍液,于7月上旬開始進行葉面噴施追肥,每隔20天噴1次,連噴3次。
2、灌溉排水,以天然降雨為主,一般不需人工灌水。若遇持續(xù)干旱氣候,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補灌2~3次,以地面不積水為宜。整個生長期內(nèi),雨季要經(jīng)常注意田間排水,確保雨水通暢排出。
3、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株高6~9㎝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不宜深鋤,以免損害根部,松土深度5~7㎝,破除板結(jié),鏟除雜草,離苗太近的雜草,用手拔除,以免帶出參苗,以后每隔1月除一次草,當(dāng)黨參地上莖蔓交互占滿地表時,只拔出大草即可。
4、打尖,在黨參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中旬,對苗高30~35㎝的植株,在距地面15㎝左右處打尖,一般打尖2次。
(五)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防治方法:(1)、種子進行消毒,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小時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晾干后播種;(2)、育苗地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667㎡+50%辛硫磷乳油250ml/667㎡,均勻拌于100㎏細土中,2/3的藥土在播種前7~10天結(jié)合整地均勻施于耕作層內(nèi),剩余1/3待種子撒好后,施于表面,后鋪2㎝細砂;移栽時,選無病無傷口的壯苗,栽植前將苗均勻擺放在拌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藥土的濕土中假植5~7天,然后移栽;(3)、藥劑防治,苗期初見病株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7~10天1次,共2~3次;
(2)銹病,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一次,連噴2~3次;
(3)紫紋羽病,防治方法: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處理土壤,每m2澆灌5㎏;移栽前,可用40%多菌靈膠懸劑300倍液浸泡參根30分鐘,稍晾干后栽植。
(4)地下害蟲,防治方法:將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ml,兌水8~10㎏均勻拌入較大容量的土糞等有機肥中,結(jié)合耕翻施底肥施入耕作層內(nèi)。
(六)采挖與加工
(1)采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莖葉,后熟10~15天啟挖參根;
(2)晾曬:將挖出的參根,按直徑大小分成三至四級,頭尾理齊,橫行排列,,至表皮略濕發(fā)軟時,用線沿根頭細頸處串起,卷成直徑15~20㎝小捆,置木板上用手輕度搓揉2~3遍,攤于或懸掛于太陽下,或干燥、溫暖的室內(nèi)曬干或晾干,八成干時取下,整齊堆放,高70~100㎝,鎮(zhèn)壓7~10天,使黨參變直,然后扎成直徑8~10㎝的錐形小把,晾至全干時打開扎把,下串,用清水沖洗,洗去外皮泥土、須根,棄除傷疤、病斑、掐尾、打叉、分級,用橡皮筋沿黨參條變細處扎成直徑8~10㎝小把,倒立于干凈曬場,在太陽下曬干至含水量11~12%,裝箱。
(3)加工:可加工為條、寸節(jié)、片三種,條一般由特等、一等、二等品加工,長度不少于10㎝;寸節(jié)由一等、二等加工,將黨參去頭去尾,保留3㎝長;片多由三等品加工,因黨參為肉質(zhì)根,含糖分較多,加工的片大多為圓片,即將參根橫切成厚0.2㎝薄片,用真空塑封包裝和鋁鉑壓膜包裝,有50g、200g、500g包裝。
(3)貯藏
短期貯存于干燥、通風(fēng)、清潔的陰涼處,長期貯藏時用生石灰撒涂于倉庫四周消毒,用清潔干燥麥秸、谷草或木板覆地防潮,保持藥材與周圍墻壁距離1~2m,藥材堆放體積5×5×5m3,堆間距1m,層間用椽木或木板隔開,庫內(nèi)干燥,陰蔽,6~7月翻曬一次殺菌消毒,庫內(nèi)溫度保持在5~10℃,可安全貯存1~2年。
采用本發(fā)明方法栽培的陜西鳳黨,品質(zhì)優(yōu)良,產(chǎn)量高,病蟲害少,解決了鳳黨大面積人工種植的技術(shù)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陜西鳳黨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選種育苗
在4月中、下旬,選擇育苗種子,以籽粒飽滿,無蟲蛀、無霉變的上一年新采收的種子為佳,將種子放在通氣的布袋中保存,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小時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晾干,結(jié)合整地施入適量磷酸二銨和尿素,精細耙耱,進行播種。
(二)選地整地,
選擇排水良好,靠陰、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有機質(zhì)豐富的地塊,土壤ph值在6—7.5,前茬以豆類、禾本科作物;所述移栽地塊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滅茬深翻、曬垡、納雨,9月上旬深耕30~45㎝,施入基肥,每畝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ml,兌水8~10㎏均勻拌入農(nóng)家肥一并施入底肥。
所述基肥為一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土糞)2500~3000㎏,或腐熟有機肥(精肥)1000~1500㎏。
(三)移栽種苗
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生長健壯、均勻,側(cè)根少、頭稍尾完整、頭部留有1~2個芽眼,根長10㎝以上、直徑1.0~2.0㎜標(biāo)準(zhǔn)的種苗進行在上述移栽地塊進行移栽,用鐵锨開溝,溝深25~35㎝,坡度50~60度,耙細溝前坡土塊,以株距5~7㎝將參苗擺入溝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參頭距地表2~3㎝,栽完一行后,以行距20㎝再開溝,取土覆蓋前溝,依次進行,畝栽苗5~6萬株左右,栽完3~4行后,及時耙平地面并進行拍打鎮(zhèn)壓。
(四)田間管理
1、追肥2-3次,第一次在7~8月,選擇降雨后畝施尿素5~10㎏,第二次用磷酸二氫鉀1200倍液,動力20031200倍液,或云大1201500倍液,于7月上旬開始進行葉面噴施追肥,每隔20天噴1次,連噴3次。
2、灌溉排水,以天然降雨為主,一般不需人工灌水。若遇持續(xù)干旱氣候,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補灌2~3次,以地面不積水為宜。整個生長期內(nèi),雨季要經(jīng)常注意田間排水,確保雨水通暢排出。
3、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株高6~9㎝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不宜深鋤,以免損害根部,松土深度5~7㎝,破除板結(jié),鏟除雜草,離苗太近的雜草,用手拔除,以免帶出參苗,以后每隔1月除一次草,當(dāng)黨參地上莖蔓交互占滿地表時,只拔出大草即可。
4、打尖,在黨參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中旬,對苗高30~35㎝的植株,在距地面15㎝左右處打尖,一般打尖2次。
(五)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防治方法:(1)、種子進行消毒,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小時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晾干后播種;(2)、育苗地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667㎡+50%辛硫磷乳油250ml/667㎡,均勻拌于100㎏細土中,2/3的藥土在播種前7~10天結(jié)合整地均勻施于耕作層內(nèi),剩余1/3待種子撒好后,施于表面,后鋪2㎝細砂;移栽時,選無病無傷口的壯苗,栽植前將苗均勻擺放在拌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藥土的濕土中假植5~7天,然后移栽;(3)、藥劑防治,苗期初見病株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7~10天1次,共2~3次;
(2)銹病,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一次,連噴2~3次;
(3)紫紋羽病,防治方法: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處理土壤,每m2澆灌5㎏;移栽前,可用40%多菌靈膠懸劑300倍液浸泡參根30分鐘,稍晾干后栽植;
(4)地下害蟲,防治方法:將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ml,兌水8~10㎏均勻拌入較大容量的土糞等有機肥中,結(jié)合耕翻施底肥施入耕作層內(nèi)。
(六)采挖與加工
(1)采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莖葉,后熟10~15天啟挖參根;
(2)晾曬:將挖出的參根,按直徑大小分成三至四級,頭尾理齊,橫行排列,,至表皮略濕發(fā)軟時,用線沿根頭細頸處串起,卷成直徑15~20㎝小捆,置木板上用手輕度搓揉2~3遍,攤于或懸掛于太陽下,或干燥、溫暖的室內(nèi)曬干或晾干,八成干時取下,整齊堆放,高70~100㎝,鎮(zhèn)壓7~10天,使黨參變直,然后扎成直徑8~10㎝的錐形小把,晾至全干時打開扎把,下串,用清水沖洗,洗去外皮泥土、須根,棄除傷疤、病斑、掐尾、打叉、分級,用橡皮筋沿黨參條變細處扎成直徑8~10㎝小把,倒立于干凈曬場,在太陽下曬干至含水量11~12%,裝箱;
(3)加工:可加工為條、寸節(jié)、片三種,條一般由特等、一等、二等品加工,長度不少于10㎝;寸節(jié)由一等、二等加工,將黨參去頭去尾,保留3㎝長;片多由三等品加工,因黨參為肉質(zhì)根,含糖分較多,加工的片大多為圓片,即將參根橫切成厚0.2㎝薄片,用真空塑封包裝和鋁鉑壓膜包裝,有50g、200g、500g包裝。
(3)貯藏
短期貯存于干燥、通風(fēng)、清潔的陰涼處,長期貯藏時用生石灰撒涂于倉庫四周消毒,用清潔干燥麥秸、谷草或木板覆地防潮,保持藥材與周圍墻壁距離1~2m,藥材堆放體積5×5×5m3,堆間距1m,層間用椽木或木板隔開,庫內(nèi)干燥,陰蔽,6~7月翻曬一次殺菌消毒,庫內(nèi)溫度保持在5~10℃,可安全貯存1~2年。
優(yōu)選地所述基肥為一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土糞)2500~3000㎏,或腐熟有機肥(精肥)1000~1500㎏。
優(yōu)選地所述基肥為腐熟油渣100~150㎏,尿素25㎏,過磷酸鈣40㎏,硫酸鉀2.5㎏,或尿素20㎏,磷酸二銨12㎏,氯化鉀3㎏。
實施例2
一種陜西鳳黨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選種育苗
在4月中、下旬,選擇育苗種子,以籽粒飽滿,無蟲蛀、無霉變的上一年新采收的種子為佳,將種子放在通氣的布袋中保存,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小時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晾干,結(jié)合整地施入適量磷酸二銨和尿素,精細耙耱,進行播種。
(二)選地整地,
選擇排水良好,靠陰、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有機質(zhì)豐富的地塊,土壤ph值在6—7.5,前茬以豆類、禾本科作物;所述移栽地塊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滅茬深翻、曬垡、納雨,9月上旬深耕30~45㎝,施入基肥,每畝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ml,兌水8~10㎏均勻拌入農(nóng)家肥一并施入底肥。
所述基肥為每畝腐熟油渣100~150㎏,尿素25㎏,過磷酸鈣40㎏,硫酸鉀2.5㎏,或尿素20㎏,磷酸二銨12㎏,氯化鉀3㎏。
(三)移栽種苗
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生長健壯、均勻,側(cè)根少、頭稍尾完整、頭部留有1~2個芽眼,根長10㎝以上、直徑1.0~2.0㎜標(biāo)準(zhǔn)的種苗進行在上述移栽地塊進行移栽,用鐵锨開溝,溝深25~35㎝,坡度50~60度,耙細溝前坡土塊,以株距5~7㎝將參苗擺入溝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參頭距地表2~3㎝,栽完一行后,以行距20㎝再開溝,取土覆蓋前溝,依次進行,畝栽苗5~6萬株左右,栽完3~4行后,及時耙平地面并進行拍打鎮(zhèn)壓。
(四)田間管理
1、追肥2-3次,第一次在7~8月,選擇降雨后畝施尿素5~10㎏,第二次用磷酸二氫鉀1200倍液,動力20031200倍液,或云大1201500倍液,于7月上旬開始進行葉面噴施追肥,每隔20天噴1次,連噴3次。
2、灌溉排水,以天然降雨為主,一般不需人工灌水。若遇持續(xù)干旱氣候,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補灌2~3次,以地面不積水為宜。整個生長期內(nèi),雨季要經(jīng)常注意田間排水,確保雨水通暢排出。
3、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株高6~9㎝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不宜深鋤,以免損害根部,松土深度5~7㎝,破除板結(jié),鏟除雜草,離苗太近的雜草,用手拔除,以免帶出參苗,以后每隔1月除一次草,當(dāng)黨參地上莖蔓交互占滿地表時,只拔出大草即可。
4、打尖,在黨參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中旬,對苗高30~35㎝的植株,在距地面15㎝左右處打尖,一般打尖2次。
(五)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防治方法:(1)、種子進行消毒,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小時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晾干后播種;(2)、育苗地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667㎡+50%辛硫磷乳油250ml/667㎡,均勻拌于100㎏細土中,2/3的藥土在播種前7~10天結(jié)合整地均勻施于耕作層內(nèi),剩余1/3待種子撒好后,施于表面,后鋪2㎝細砂;移栽時,選無病無傷口的壯苗,栽植前將苗均勻擺放在拌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藥土的濕土中假植5~7天,然后移栽;(3)、藥劑防治,苗期初見病株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7~10天1次,共2~3次;
(2)銹病,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一次,連噴2~3次;
(3)紫紋羽病,防治方法: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處理土壤,每m2澆灌5㎏;移栽前,可用40%多菌靈膠懸劑300倍液浸泡參根30分鐘,稍晾干后栽植。
(4)地下害蟲,防治方法:將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ml,兌水8~10㎏均勻拌入較大容量的土糞等有機肥中,結(jié)合耕翻施底肥施入耕作層內(nèi)。
(六)采挖與加工
(1)采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莖葉,后熟10~15天啟挖參根;
(2)晾曬:將挖出的參根,按直徑大小分成三至四級,頭尾理齊,橫行排列,,至表皮略濕發(fā)軟時,用線沿根頭細頸處串起,卷成直徑15~20㎝小捆,置木板上用手輕度搓揉2~3遍,攤于或懸掛于太陽下,或干燥、溫暖的室內(nèi)曬干或晾干,八成干時取下,整齊堆放,高70~100㎝,鎮(zhèn)壓7~10天,使黨參變直,然后扎成直徑8~10㎝的錐形小把,晾至全干時打開扎把,下串,用清水沖洗,洗去外皮泥土、須根,棄除傷疤、病斑、掐尾、打叉、分級,用橡皮筋沿黨參條變細處扎成直徑8~10㎝小把,倒立于干凈曬場,在太陽下曬干至含水量11~12%,裝箱。
(3)加工:可加工為條、寸節(jié)、片三種,條一般由特等、一等、二等品加工,長度不少于10㎝;寸節(jié)由一等、二等加工,將黨參去頭去尾,保留3㎝長;片多由三等品加工,因黨參為肉質(zhì)根,含糖分較多,加工的片大多為圓片,即將參根橫切成厚0.2㎝薄片,用真空塑封包裝和鋁鉑壓膜包裝,有50g、200g、500g包裝。
(3)貯藏
短期貯存于干燥、通風(fēng)、清潔的陰涼處,長期貯藏時用生石灰撒涂于倉庫四周消毒,用清潔干燥麥秸、谷草或木板覆地防潮,保持藥材與周圍墻壁距離1~2m,藥材堆放體積5×5×5m3,堆間距1m,層間用椽木或木板隔開,庫內(nèi)干燥,陰蔽,6~7月翻曬一次殺菌消毒,庫內(nèi)溫度保持在5~10℃,可安全貯存1~2年。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發(fā)明實施范圍,故凡以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所述內(nèi)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yīng)包括在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