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魚種的培育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泥鰍被譽為“水中人參”,其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據(jù)分析,每百克泥鰍肉中含蛋白質18. 4克、脂肪2. 9克,維生素B1、A、C含量比其他魚類都高。此外,泥鰍性平、味甘、入肝脾腎,在醫(yī)藥上也具有較高的價值,因此,近年來泥鰍出口貿易量逐年增加,國內泥鰍的消費量也呈上升趨勢。由于天然泥鰍資源已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因此泥鰍養(yǎng)殖業(yè)也開始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同時,泥鰍因其適應性強、疾病少、成活率高、餌料易得,已成為重要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對象。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泥鰍人工培育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其人工繁殖技術有了突破。然而,實際應用中發(fā)現(xiàn),泥鰍從魚苗到夏花魚種(3.0厘米以上)的培育成活率一直較低,有的培育池夏花魚種的培育成活率甚至低于10%以下。此外,為了培育適口餌料,培育池要施用基肥,夏花魚種培育期間還要潑灑豆?jié){等進行肥水,在夏花魚種培育后期,較肥的水質、殘留的餌料等易產(chǎn)生NH4等氣,泥鰍吞食氣泡后,會造成泥鰍苗出現(xiàn)“氣泡病”而大量死亡。因此,開發(fā)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以提高其培育成活率,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以提高其培育成活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
在夏花魚種培育前期及中期,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小于2. 0 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M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4. 0 mg/L以上;
在夏花魚種培育后期,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大于2. 0 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22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3. 0 mg/L 以上。上述技術方案中,利用微孔增氧方法在培育池進行增氧。所述微孔增氧方法是現(xiàn)有技術,如可以利用微孔增氧管進行增氧,提高夏花魚種培育塘口的溶解氧水平;同時有效降低養(yǎng)殖水體中的NH4等有毒氣體的濃度。本發(fā)明的工作機理為泥鰍在呼吸機制方面與其它常規(guī)魚類不一樣,具體表現(xiàn)為 泥鰍在全長小于2. 0厘米時主要以鰓呼吸為主,在全長大于2. 0厘米以后開始以腸呼吸為主;因此,夏花魚種培育早期泥鰍苗對培育池中的溶解氧依賴度較高;而夜間由于泥鰍苗
3本身、水體中的其它生物均要消耗水中的氧氣,因此夜間要適度增氧,由于泥鰍體表布滿粘液,水體中過飽和的氧及其它氣體形成氣泡后,會粘附于泥鰍體表尤其是尾部,此時,泥鰍會由于浮力作用導致身體倒懸于水體表面,在白天太陽光的強烈照射下,會引起大批死亡; 而在夏花魚種培育后期,當泥鰍魚苗全長大于2.0 cm時,泥鰍苗以腸呼吸為主,會吞食水體中的氣體,因此該階段也只進行晚上增氧,若增氧方法操作不當反而會導致泥鰍氣泡病的發(fā)生,主要表現(xiàn)為泥鰍誤食大量氣泡,由于浮力作用,魚體失去平衡,浮于水面,并最終導致大量死亡。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開發(fā)了一種新的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專門針對泥鰍夏花魚種, 實驗證明,采用本發(fā)明的培養(yǎng)方法獲得的泥鰍夏花魚種的培育成活率高達60%以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2.本發(fā)明培育方法簡單易行,操作簡便,適于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
在夏花魚種培育前期及中期,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小于2. 0 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M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4. 0 mg/L ;白天不增氧;
在夏花魚種培育后期,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大于2. 0 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22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3. 0 mg/L ; 白天不增氧。上文中,利用微孔增氧系統(tǒng)在培育池進行增氧;所述微孔增氧系統(tǒng)包括增氧主機、 主管道和充氣管道等設施;增氧主機為羅茨鼓風機,主管道都采用PVC管,內徑為km,充氣管道由微孔增氧盤(直徑80cm)、塑料軟管、直通組成;每4000 m2池塘水面配置1臺1. 5 KW 的羅茨鼓風機,每667 m2水面配備5個微孔增氧盤。配置了微孔增氧系統(tǒng)后,其合理開啟是關鍵技術,主要操作如下
(1)開啟時間一般在夜里00時左右開始,培育前中期開至早上500時左右結束, 培育后期開至第二天早上7 00時左右結束;
(2)如果早一天白天是陰天或雨天,夜里開機時間應提前至22:00時;
(3)白天一般不開機,開機后反而會導致氣泡病的發(fā)生。2011年6月在蘇州大學泥鰍育種科研基地進行了泥鰍夏花魚種培育,試驗塘口 15 個,共45畝水面,試驗池塘泥鰍夏花培育成活率平均達到61. 2%以上。對比例一
采用現(xiàn)有的普通培育方法,不采用增氧技術,其他條件與實施例一相同,對照塘口 3 個,共9畝水面,試驗池塘泥鰍夏花培育成活率平均為45. 7%。
由上述實施例一和對比例一可見,采用本發(fā)明的培育方法,泥鰍夏花魚種的培育成活率高達60%以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小于2. 0 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M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4. 0 mg/L以上;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大于2.0 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22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3. 0 mg/L以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孔增氧方法在培育池進行增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泥鰍魚苗到夏花魚種的培育方法,在夏花魚種培育前期及中期,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小于2.0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24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4.0mg/L以上;在夏花魚種培育后期,當泥鰍魚苗的全長大于2.0cm時,在培育池進行晚上增氧,增氧時間為晚上22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使培育池內養(yǎng)殖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3.0mg/L以上。實驗證明,采用本發(fā)明的培養(yǎng)方法獲得的泥鰍夏花魚種的培育成活率高達60%以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405865SQ2011103165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18日
發(fā)明者凌去非 申請人: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