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型手扶耕耙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微型手扶耕耙機。
背景技術:
目前山地地塊的耕翻,多數(shù)還是人工镢刨、鐵锨鏟,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現(xiàn)有的小型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懸掛二鏵或單鏵犁作業(yè),因機型地頭回轉半徑大,耕地出現(xiàn)坰溝、伏背,作業(yè)質量差,難以大面積推廣;園田機帶旋耕器,雖能適宜在山區(qū)地塊作業(yè),但也因旋耕深度淺,達不到農(nóng)藝要求,而且旋耕器安裝費時費力,也不受機手的歡迎。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重量輕、轉彎靈活、翻土雙向、深度可調、隨耕隨耙能提高作業(yè)質量的微型手扶耕耙機。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微型手扶耕耙機,由微型手扶拖拉機、左、右犁構成,其特征在于左、右犁的犁柄上端分別與翻轉機構連接,通過翻轉機構實現(xiàn)左、右犁換向耕作,實現(xiàn)無坰溝作業(yè),向一個方向翻土,翻轉機構通過左、右擺動架連接在微型手扶拖拉機的內、外齒離合器的殼體上,通過左、右擺動架的調整,可使犁耕至地邊,內、外齒離合器兩側與微型手扶拖拉機輪軸連接,通過內、外齒離合器實現(xiàn)無回轉半徑轉向,在右犁的右犁柄上設有犁后耙,實現(xiàn)隨耕隨耙,每耕一個來回耙一次,犁耙一體能達到提高作業(yè)質量和保墑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翻轉機構,由左犁的犁柄插入固定套、右犁的犁柄插入固定套、銷軸、銷軸套、拉動手柄、活動連桿、固定圓盤構成,左、右犁的犁柄插入固定套與銷軸套焊接為一體,拉動手柄下端用螺栓連接在左、右犁的犁柄插入固定套的中間外殼上,銷軸穿過銷軸套與拉動手柄上的活動連桿相接,在銷軸套內還裝有銷軸的復位彈簧,固定圓盤前端焊接在左、右擺動架的后固定框上,并在固定圓盤上設轉向固定孔,通過拉動手柄使銷軸固定在相應的轉向定位孔內,實現(xiàn)左犁耕或右犁耕的控制,轉向定位孔可設三個,當銷軸插入右側的一個轉向定位孔時,右犁耕耙,當銷軸插入左側的一個轉向定位孔時,左犁耕作,當銷軸插入中間的一個轉向定位孔時,左、右犁均不耕作,在左、右犁固定套上還設耕深調節(jié)螺栓及犁柄固定螺栓;所述的內、外齒離合器,由主動輪、離合器、左半軸、右半軸、撥叉、軸承構成,主動輪和離合器分別設內、外齒,左、右半軸的一端設花鍵,另一端與微型手扶拖拉機的驅動輪連接,主動輪的外齒用鏈條與變速箱相接,內齒與離合器的外齒嚙合,離合器內齒與右半軸的花鍵滑動接合,撥叉卡入離合器槽內,軸承安裝在主動輪的內孔內,左半軸結構同右半軸相同;所述的左、右擺動架為平行四邊形框架,由左、右擺桿、前、后固定框構成,四個角部分別用轉動軸連接,在前固定框上還設擺位固定板,在左擺桿上固定上擺動柄,擺動柄的前端卡在擺位固定板的卡口內,擺位固定板上的卡口可設三個,耕右地邊時,擺動柄的前端卡在擺位固定板右側的卡口內,耕左地邊時,擺動柄的前端卡在擺位固定板左側的卡口內,在前固定框的前端面上設與微型手扶拖拉機的連接銷軸套;所述的犁后耙,由耙柄、耙齒、插接柄構成,耙齒與耙柄呈后斜角焊接固定,在耙柄的內端設與右犁犁柄的插接柄,犁柄的長與二犁翻土的寬度一致,耙齒可設6-7根;在左、右犁的犁柄下端還設限深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目前的耕作機相比,該機既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重量輕、轉向靈活的優(yōu)點,又具有翻土雙向、深度可調、隨耕隨耙、提高作業(yè)質量和保墑的功能,特別適用于山區(qū)地塊的耕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右犁與左、右擺動架裝配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外齒離合器剖視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左、右擺動架俯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犁后耙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3、4、5制作本實用新型。該微型手扶耕耙機,由微型手扶拖拉機1、左、右犁2、2′構成,左、右犁2、2′的犁柄上端分別與翻轉機構3連接,翻轉機構3通過左、右擺動架9連接在微型手扶拖拉機1的內、外齒離合器4的殼體上,內、外齒離合器4兩側與微型手扶拖拉機1輪軸連接,在右犁2′的右犁柄上設有犁后耙6。所述的翻轉機構3,由左犁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a、右犁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b、銷軸3c、銷軸套3d、拉動手柄3e、活動連桿3f、固定圓盤3g構成,左、右犁2、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a、3b與銷軸套3d焊接為一體,拉動手柄3e下端用螺栓連接在左、右犁2、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a、3b的中間外殼上,銷軸3c穿過銷軸套3d與拉動手柄3e上的活動連桿3f相接,在銷軸套3d內還裝有銷軸3c的復位彈簧,固定圓盤3g前端焊接在左、右擺動架9的后固定框8上,并在固定圓盤3g上設轉向定位孔12,轉向定位孔12可設三個,當銷軸3c插入右側的一個轉向定位孔12時,右犁2′耕耙,當銷軸3c插入左側的一個轉向定位孔12時,左犁2耕作,當銷軸3c插入中間的一個轉向定位孔12時,左、右犁2、2′均不耕作,左、右犁固定套3a、3b上還設耕深調節(jié)螺栓10及犁柄固定螺栓11;所述的內外齒離合器4,由主動輪4a、離合器4b、左半軸4c、右半軸4d、撥叉4e、軸承4f構成,主動輪4a和離合器4b分別設內、外齒4a′、4a″、4b′、4b″,左、右半軸4c、4d的一端設花鍵4c′、4d′,另一端與微型手扶拖拉機1的驅動輪連接,主動輪4a的外齒4a″用鏈條與變速箱相接,內齒4a′與離合器4b的外齒4b″嚙合,離合器4b內齒4b′與右半軸4d的花鍵4d′滑動接合,撥叉4e卡入離合器4b槽內,軸承4f安裝在主動輪4a的內孔內,左半軸4c結構同右半軸相同;所述的左、右擺動架9為平行四邊形框架,由左、右擺桿9a、9b、前、后固定框7、8構成,四個角部分別用轉動軸9c連接,在前固定框7上還設擺位固定板9d,在左擺桿9a上固定上擺動柄9e,擺動柄9e的前端卡在擺位固定板9d的卡口內,擺位固定板9d上的卡口可設三個,耕右地邊時,擺動柄9e的前端卡在擺位固定板9d右側的卡口內,耕左地邊時,擺動柄9e的前端卡在擺位固定板9d左側的卡口內,在前固定框7的前端面上設與微型手扶拖拉機1的連接銷軸套9f;所述的犁后耙6,由耙柄6a、耙齒6b、插接柄6c構成,耙齒6b與耙柄6a呈后斜角焊接固定,在耙柄6a的內端設與右犁2′犁柄的插接柄6c,犁柄6a的長與二犁翻土的寬度一致,耙齒6b可設6-7根;在左、右犁2、2′的犁柄下端還設限深輪5。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手扶耕耙機,由微型手扶拖拉機(1)、左、右犁(2、2′)構成,其特征在于左、右犁(2、2′)的犁柄上端分別與翻轉機構(3)連接,翻轉機構(3)通過左、右擺動架(9)連接在微型手扶拖拉機(1)的內、外齒離合器(4)的殼體上,內、外齒離合器(4)兩側與微型手扶拖拉機(1)輪軸連接,在右犁(2′)的右犁柄上設有犁后耙(6)。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手扶耕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轉機構(3),由左犁(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a)、右犁(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b)、銷軸(3c)、銷軸套(3d)、拉動手柄(3e)、活動連桿(3f)、固定圓盤(3g)構成,左、右犁(2、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a、3b)與銷軸套(3d)焊接為一體,拉動手柄(3e)下端用螺栓連接在左、右犁(2、2′)的犁柄插入固定套(3a、3b)的中間外殼上,銷軸(3c)穿過銷軸套(3d)與拉動手柄(3e)上的活動連桿(3f)相接,在銷軸套(3d)內還裝有銷軸(3c)的復位彈簧,固定圓盤(3g)前端焊接在左、右擺動架(9)的后固定框(8)上,并在固定圓盤(3g)上設轉向定位孔(1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手扶耕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外齒離合器(4),由主動輪(4a)、離合器(4b)、左半軸(4c)、右半軸(4d)、撥叉(4e)、軸承(4f)構成,主動輪(4a)和離合器(4b)分別設內、外齒(4a′、4a″、4b′、4b″),左、右半軸(4c、4d)的一端設花鍵(4c′、4d′),另一端與微型手扶拖拉機(1)的驅動輪連接,主動輪(4a)的外齒(4a″)用鏈條與變速箱相接,內齒(4a′)與離合器(4b)的外齒(4b″)嚙合,離合器(4b)內齒(4b′)與右半軸(4d)的花鍵(4d′)滑動接合,撥叉(4e)卡入離合器(4b)槽內,軸承(4f)安裝在主動輪(4a)的內孔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手扶耕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擺動架(9)為平行四邊形框架,由左、右擺桿(9a、9b),前、后固定框(7、8)構成,四個角部分別用轉動軸(9c)連接,在前固定框(7)上還設擺位固定板(9d),在左擺桿(9a)上固定上擺動柄(9e),擺動柄(9e)的前端卡在擺位固定板(9d)的卡口內,在前固定框(7)的前端面上設與微型手扶拖拉機(1)的連接銷軸套(9f)。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手扶耕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后耙(6),由耙柄(6a)、耙齒(6b)、插接柄(6c)構成,耙齒(6b)與耙柄(6a)呈后斜角焊接固定,在耙柄(6a)的內端設與右犁(2′)犁柄的插接柄(6c),在左、右犁(2、2′)的犁柄下端還設限深輪(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型手扶耕耙機,由微型手扶拖拉機1、左、右犁2、2′構成,左、右犁2、2′的犁柄上端分別與翻轉機構3連接,翻轉機構3通過左、右擺動架9連接在微型手扶拖拉機1的內、外齒離合器4的殼體上,內、外齒離合器4兩側與微型手扶拖拉機1輪軸連接,在右犁2′的右犁柄上設有犁后耙6。該微型手扶耕耙機,既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重量輕、轉向靈活的優(yōu)點,又具有翻土雙向、深度可調、隨耕隨耙、提高作業(yè)質量和保墑的功能,特別適用于山區(qū)地塊的耕作。
文檔編號A01B13/00GK2755915SQ200420098939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王會芝, 畢于常 申請人:王會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