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梁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的改進。
橋式起重機是橋架在高架軌道上運行的一種橋架型起重機,又稱天車。橋式起重機的 橋架沿鋪設在兩側高架上的軌道縱向運行,起重小車沿鋪設在橋架上的軌道橫向運行,構 成一矩形的工作范圍,就可以充分利用橋架下面的空間吊運物料,不受地面設備的阻礙。 橋式起重機一般應用在室內外倉庫、廠房、碼頭和露天貯料場等處。
橋式起重機安裝在工業(yè)廠房內時,對廠房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而廠房過高,則增加 了建造成本,目前我國標準的起重機小車的結構是采用兩根端粱和多根橫梁組成的框架結
構,上面鋪以鋼板,該種結構復雜,自重大,重心高a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以滿足工業(yè)企業(yè)對起重機小車的輕型化、小型化、超凈 空化的要求,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體積小、重量輕的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包括小車橋架、小車車輪、電機、減速機、巻筒、制動器、滑 輪組,小車橋架由兩根端梁和一根或兩根主粱組成的I字型或II字型結構,巻筒布置在主 梁一側,一端與減速機低速軸相連接;電機和制動器布置在主粱上或主梁另一側,減速機 高速軸與電機傳動軸通過聯(lián)軸器相連,聯(lián)軸器為制動器的制動輪;主粱上安裝有定滑輪, 通過鋼絲繩與下方的動滑輪及巻筒相連接。減速機可布置在端梁上或端梁外側。
所述的定滑輪釆用兩種安裝方式 一種是定滑輪安裝在主梁兩側,繩槽與滾筒軸線平 行,倍率為偶數(shù);另一種是定滑輪安裝在主梁內部,定滑輪與動滑輪均設置為兩排。
所述的小車車輪直徑為2加-400鵬;所述的主梁和端粱為箱型結構,采用U型鋼制成。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小車橋架采用兩根端梁和一根或兩根主梁的組合形式,可使設計者根據(jù)用戶對小 車的髙度、重量、外形輪廓的不同要求,進行隨機設計,小車架各承力點明顯,軌距、輪
距、髙度可靈活調整,減少了焊接和機加工序,為提高制造工藝水平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可 方便地對整個橋架主要基準實現(xiàn)一次性裝卡,進行一次性機械加工,從根本上提高了小車 的裝配精度和傳動效率。
2) 組對方式靈活,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可對主梁和端梁采取三種焊接方式,有效地保 證了小車框架的質量。
3) 主梁和端粱為箱型結構,采用U型鋼制成,外形美觀。
4) 容易實現(xiàn)低凈空和超低凈空。
5) 和以往滑輪配置比較,選擇同樣倍率,滑輪軸可以縮短近一半,減少了軸徑和軸 承尺寸,為安裝檢修提供了方便。避免了鋼絲繩反向彎折現(xiàn)象,輯離了鋼絲繩的使用壽命。 同時鋼絲繩受力降低一倍,可以縮小鋼絲繩直徑、滑輪直徑和巻筒。
6) 小車的橋架體現(xiàn)了受力的柔性化,使輪壓設計趨于均勾和對稱,提高了各部驅動 系統(tǒng)的運行質量,
附國說明
圖1為單鉤普通型起重機小車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單鉤低凈空型主視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單鉤超低凈空型主視圖
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圖7為雙鉤普通型起重機小車主視圖
圖8為圖7的俯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雙鉤低凈空型主視圖 圖W為圖9的俯視圖
圖U為本實用新型的雙鉤超低凈空型主視圖 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
圖13和圖14為本實用新型定滑輪安裝在主梁兩側的結構示意圖 圉15和圖16為本實用新型定滑輪安裝在主粱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端梁2、減速機2'減速機3、巻筒3'、巻筒4、主梁4'、主梁5、 電機5'、電機6、制動器7、高速軸8、低速軸9、定滑輪9'定滑輪10、動滑
見圖1-圖16,橋式起重機新型小牟,包括由兩根端梁1和一糧或兩根主梁4組成小 車橋架、小車車輪、電機5、減速機2、巻筒3、制動器6、高速軸7、低速軸8、定滑輪 9、動滑輪10,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單鉤由兩根端梁1和一根箱型主梁4組成,成I字型 結構(圖l-圖6)。雙鉤由兩根端梁1和兩根箱型主梁組成(主梁4和主梁4'),成II字 型結構(圖7-圖12)。其中,箱型主梁4和主粱4'、端梁1采用U型鋼制成,可實現(xiàn)一 次性裝卡進行機械加工,提高小車的裝配精度和傳動效率。
小車車輪直徑為200-400咖,不用傳統(tǒng)的角軸承箱,通過對端梁的機械加工直接裝配 到端梁上,有效地降低起重機小車軌道與端梁上面的凈空度,從而降低了小車的凈空度。
端梁1和主粱4的連接可采用端梁1和主粱4組對焊接、主梁4和端梁1蓋板互搭焊 接、主梁4和端粱1螺栓把合連接三種方式,其中,端梁1和主粱4對接焊縫釆用鋼板對 角焊縫,提高了焊縫強度,降低了焊接應力集中,縮小了焊接變形螺栓把合連接全部選 用髙強度螺栓,大大的提高了端梁1與主梁4對接質量。
巻筒3布覽在主梁4 —側, 一端與減速機低速軸8相連接;電機5和制動器6布置在 主梁4上(圖2、圖4、圖8、圖IO)或主梁另一側(圖6、圖12),減速機高速軸7與電 機5的傳動軸通過聯(lián)軸器相連,聯(lián)軸器為制動器6的制動輪見圖卜圖12,主梁4上安裝 有定滑輪9,通過鋼絲繩與下方的動滑輪10及巻筒3相連接。見圖7-圖12,在雙鉤結構 中,主梁4'上設有電機5',通過減速機2'連接巻筒3'。
布賈驅動裝置時,根據(jù)小車架的結構形式,可將減速機2布置在端梁1上(圖2、圖 8、)或端粱l外側(圖4、圖6、圖IO、圖12)。降低起重機小車的凈空度。當減速機2 布置在端梁i上頂面時,可以選用三支點減速機2,使主梁4與電機5與制動器6—起降 低,此種方法對不同功率的減速機2 (起重量在80以下的小車),由小到大,可以降下最 大100mm至200fflm不等,但巻筒3不能下降。如果將減速機2布置在端梁1外側,電機5 和制動器6布置在主梁4一側,那么巻筒3,減速機2,電機5,制動器6可以一起下降, 下降最大值可以達到端粱1的高度值。
巻筒3與減速機2的連接可采用兩種形式:一種是巻筒軸與減速機低速端套裝式連接, 另一種是傳統(tǒng)式齒盤式連接主梁4上安裝有定滑輪9,定滑輪9通過鋼絲繩分別與下方 的動滑輪10和側上方的巻筒3相連。定滑輪9直徑設計為D/d》10, D/dwl6,定滑輪9
可采用兩種安裝形式,見圖i3、圖14,定滑輪9安裝在主梁4兩側,繩槽與滾筒軸線平 行,倍率為偶數(shù),定滑輪9與動滑輪之間不出現(xiàn)交叉纏繞現(xiàn)象;見圖15、圖16,定滑輪 9安裝在主粱4內部,不論是定滑輪9還是動.滑輪10都為兩排,這樣將主梁4的集中載 荷分為兩處相等的受力點,降低了主梁4的最大彎矩值。
由于對定滑輪機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將倍率比傳統(tǒng)規(guī)定做了適當增加,巻筒加長, 鋼絲繩直徑減小,電動機啟動轉矩降低,這樣可以選用機座號小的電機,有利于降低小車 的高度和驅動裝置的布置,
本實用新型小車根據(jù)需要可采用低凈空和超低凈空兩種安裝方式低凈空的安裝,僅 降低主梁4高度,減速機2的高速軸7設在主粱4上方;超低凈空,減速機2的高速軸7 和低速軸8設置在主粱4兩側,并將高度降到所需位置。通過采用這兩種方式,使小車高 度有效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工作需求,
為了減輕重量,增加可靠性,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鋼制巻筒3,由鋼管焊接而成。巻筒 3與減速機2的連接形式,一種是巻筒3軸與減速機2低速端套裝式連接,另一種是傳統(tǒng) 式齒盤式連接,我們將巻筒3的擠壓應力控制在12000M以下。根據(jù)用戶要求的不同條件, 可以隨機設計巻筒3的各部尺寸,達到所需要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三合一單組或雙組驅動系統(tǒng),充分利用小車架的空間。輸出軸采用套 裝式,容易安裝-車輪直徑比傳統(tǒng)規(guī)定要小得多,體現(xiàn)起重機新型小車體積小.重量輕的 特點。
權利要求1、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包括小車橋架、小車車輪、電機、減速機、卷筒、制動器、滑輪組,其特征在于,小車橋架由兩根端梁和一根或兩根主梁組成的I字型或II字型結構,卷筒布置在主梁一側,一端與減速機低速軸相連接;電機和制動器布置在主梁上或主梁另一側,減速機高速軸與電機傳動軸通過聯(lián)軸器相連,聯(lián)軸器為制動器的制動輪;主梁上安裝有定滑輪,通過鋼絲繩與下方的動滑輪及卷筒相連接。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其特征在于,減速機可布置在端梁 上或端梁外側》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輪采用兩 種安裝方式一種是定滑輪安裝在主梁兩側,繩槽與滾筒軸線平行,倍率為偶數(shù)另一種 是定滑輪安裝在主梁內部,定滑輪與動滑輪均設置為兩排,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粱和端梁為 箱型結構,采用U型鋼制成。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車車輪直徑 為200—幼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梁橋式起重機新型小車,包括小車橋架、小車車輪、電機、減速機、卷筒、制動器、滑輪組,小車橋架由兩根端梁和一根或兩根主梁組成的I字型或II字型結構,卷筒布置在主梁一側,一端與減速機低速軸相連接;電機和制動器布置在主梁上或主梁另一側,減速機高速軸與電機傳動軸通過聯(lián)軸器相連,聯(lián)軸器為制動器的制動輪;主梁上安裝有定滑輪,通過鋼絲繩與下方的動滑輪及卷筒相連接。減速機可布置在端梁上或端梁外側。該結構涉及滿足了工業(yè)企業(yè)對起重機小車的輕型化、小型化、超凈空化的要求,體積小、重量輕。
文檔編號B66C11/00GK201190085SQ20082001213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4月16日
發(fā)明者張曉明 申請人: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