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扣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扣持裝置,尤其一種適配卡的一件式扣持裝置。
背景技術(shù):
適配卡是計算機主板與接口設備溝通的橋梁,由于可攜式電子裝置不斷追求體積上的薄型化,適配卡也不斷的朝小型化發(fā)展。
目前,以廣泛應用于筆記本計算機的Mini PCI規(guī)格的適配卡為例,即采用橫插式設計,讓適配卡插接于連接器后呈平貼于機板的底面,以大幅縮小占用的高度。
除了提高連接器本身提供的加持力外,通常主機板上也另外提供適配卡輔助性的扣持裝置,以避免適配卡因外力碰撞或搖晃即輕易發(fā)生與連接器的松脫,但目前所見的設計扣持裝置都相當復雜,制造困難,成本較高,在操作上也頗為麻煩,且在頻頻使用中扣合部容易變形,使其固定適配卡時扣持不牢固,適配卡易脫落,再者就是扣持裝置與適配卡上兩通孔相固持的凸出部不能有效固持適配卡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在碰撞或振動中容易在水平方向發(fā)生移動,而影響適配卡的正常使用。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型的扣持裝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在豎直和水平方向都能有效固定待扣物的扣持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創(chuàng)作目的,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包括可固定在電路板上的基部及與待扣物一端相扣合的扣合部,該扣持裝置還包括可定位待扣物兩側(cè)壁的定位部。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設有可定位待扣物兩側(cè)壁的定位部,故在水平方向不會移動,定位效果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另一方向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的主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的俯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的左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與卡緣連接器及適配卡組合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第二實施例立體圖;圖8是圖7的俯視圖;圖9是圖7所示扣持裝置與卡緣連接器及適配卡組合圖;圖10圖7所示扣持裝置和卡緣連接器以并排方式安裝于電路板上;圖11是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第三實施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1可固定在電路板(圖未示)上,用于扣持適配卡6(當然,也可為其它對接組件,如電路板等),是與安裝于電路板上的卡緣連接器7一起使用的,適配卡6的第一端61與卡緣連接器7相連接,扣持裝置1固定于適配卡6上與第一端61相對的第二端62,并且朝向適配卡6的第一端61延伸并與所述的第二端62相卡合。
扣持裝置1是由一片狀金屬材質(zhì)所沖壓并彎折而成的,其主要包括有一基部10,基部兩端向前延伸設有焊接部11,用以與電路板(圖未示)焊接,而將扣持裝置固1定在電路板上,由基部10內(nèi)側(cè)向上垂直延伸呈“>”形的兩活動臂12,每一活動臂12上端外側(cè)向前彎折設有扣合部14,該扣合部14垂直活動臂12所在平面及適配卡6所在平面,用以扣合適配卡6的第二端62,由于該扣合部14是在橫向彎折成型的,故不會在豎直方向變形,所以能穩(wěn)固適配卡6,防止適配卡6從卡緣連接器7中脫落;扳動部13位于活動臂12上兩扣合部14之間的中央位置,與活動臂12連接且水平向后延伸形成,扳動部13中央上表面為光滑平整表面,可用作自動化安裝設備(圖未示)將扣持裝置1安裝在電路板(圖未示)上的過程中的真空吸附表面。
扣持裝置1還包括由基部10兩側(cè)向上延伸設置的兩側(cè)壁20,每一側(cè)壁20上設有由其向內(nèi)延伸再向下延伸可防止活動臂12過度后移的限位部201,限位部201位于活動臂12后面,當活動臂過度后移時,限位部201可通過限制活動臂12上的扳動部13兩端而阻止活動臂過度后移。兩側(cè)壁20前端向下凸設有定位柱22,用以將扣持裝置1定位于電路板(圖未示)上,由兩側(cè)壁20前端向外延伸后再向上延伸形成定位部21,該定位部21由水平部分211和豎直部分212組成,適配卡6第二端62的兩側(cè)壁可固持于上述定位部中,適配卡6的下表面與水平部分211相接觸并保持水平狀態(tài),適配卡6的兩側(cè)壁被豎直部分212所固持,使其在水平方向不能發(fā)生移動。
安裝適配卡6時,先將適配卡6的第一端61插入卡緣連接器7中,第二端62放置于兩定位部間,然后,施力于適配卡6的第二端62向下壓,當達到扣合部14時,扣合部14由于受力會往后移動,適配卡6的第二端62被扣持于兩扣合部14下,且兩側(cè)壁被定位部21所固定,使適配卡6穩(wěn)固的固定于電路板上??酆蠣顟B(tài)時,適配卡6基本平行于電路板。若要拔出適配卡6,只需用力向后扳動扳動部13,使扣合部14向后移動,即可取出所扣持的適配卡6。因此操作極為方便,且因為兩側(cè)壁20上設有限位部201可防止活動部過度位移所引起的變形。
請參照圖7至圖10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的第二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該扣持裝置3由塑膠一體注塑成型,包括基部30,由基部30外側(cè)向上延伸形成兩活動臂32,每一活動臂32上端外側(cè)向前突設有扣合部34,用以扣合適配卡6的第二端62,扳動部33位于活動臂上兩扣合部14之間的中央位置,在扳動部中間位置向下突設一擋止塊331;基部10兩側(cè)向上突設兩呈階梯狀的定位部35,兩定位部35位于基部兩側(cè)在縱向相互錯開且可避免相鄰兩扣持裝置定位部相干涉的位置,即在縱向錯開一段大于兩定位部35在縱向的平均長度的距離,使兩定位部在縱向存在一間隙t,當扣持裝置3和卡緣連接器7以并排方式安裝于電路板5上時,能有效節(jié)省空間(如圖10所示);由基部30外側(cè)中間位置向上突設有一限位部36,當活動臂32過度后移時,限位部36可通過限制活動臂32上的擋止塊331而阻止活動部過度后移,基部底面上還設有與電路板相固定的定位柱37,定位柱37末端帶有突臺。在扣持裝置與電路板連接后,安裝及取出適配卡與上述實施例相同。
請參照圖1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的第三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其定位部44由基部40兩側(cè)前端凹陷形成,活動臂41由基部40向前延伸形成,扣合部42由活動臂41中間位置上端向前突出形成,扳動部43位于扣合部42后且與活動臂41連接。但在使用過程中也可達到上述實施例所述目的。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扣持裝置,包括可固定在電路板上的基部及與待扣物一端相扣合的扣合部,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還包括可定位待扣物兩側(cè)壁的定位部。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由金屬沖壓而成,在基部兩側(cè)向上延伸設有兩側(cè)壁,每一側(cè)壁前端向外延伸后再向上延伸形成上述定位部。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由塑膠一體注塑成型,在基部兩側(cè)向上突設兩呈階梯狀的定位部。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由塑膠一體注塑成型,其定位部由基部兩側(cè)前端凹陷形成。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定位部位于基部兩側(cè)在縱向相互錯開且可避免相鄰兩扣持裝置的定位部相干涉的位置。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還包括至少一活動臂,活動臂由基部延伸形成,扣合部位于活動臂上。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還包括連接各活動臂的扳動部。
8.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設有可防止活動臂過度后移的限位部。
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持裝置是與安裝于電路板上的電連接器一起使用的,待扣物的第一端與電連接器連接,第二端扣持于該扣持裝置的扣合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包括可固定在電路板上的基部及與待扣物一端相扣合的扣合部,該扣持裝置還包括可定位待扣物兩側(cè)壁的定位部。本實用新型扣持裝置設有可定位待扣物兩側(cè)壁的定位部,故在水平方向不會移動,定位效果好。
文檔編號H05K7/12GK2819288SQ200520059650
公開日2006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6月13日
發(fā)明者張文昌, 郭世家 申請人: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