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提升機的制作方法
發(fā)明的背景發(fā)明的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提升機,它可以利用驅動設備使螺紋連接在與負荷滑輪聯(lián)動的聯(lián)動軸上的轉動體進行正轉/反轉來驅動負荷滑輪,并使掛設或卷設在該負荷滑輪上的索狀體向長度方向移動。
背景技術:
的說明提升機中,具有可實行手動移動操作的鏈條或可實行手動轉動操作的杠桿體的手動型和具有馬達的電動型的提升機已廣為人知。該手動型和電動型的提升機,其不同之處是驅動負荷滑輪的驅動設備是鏈條或杠桿體還是馬達,其他的基本構成幾乎都一樣。
另外,已知手動型提升機分為大型和小型提升機,大型提升機的結構是使鏈條或杠桿體的操作產(chǎn)生的驅動力通過減速機構傳動到負荷滑輪,小型的結構是使鏈條或杠桿體的操作產(chǎn)生的驅動力不通過減速機構直接傳動到負荷滑輪。
圖9是現(xiàn)有的小型的提升機的剖面圖。
該小型的提升機如特開平11-29296號公報所述,其構成包括使負荷鏈條等索狀體向長度方向移動的轉動自如的負荷滑輪100;與該負荷滑輪100的一端形成一體、在外周具有制動鍔部101及螺紋部102的聯(lián)動軸103;螺紋連接在該聯(lián)動軸103的螺紋部102上并可以實行正轉/反轉的轉動體104;配置在該轉動體104及上述制動鍔部101之間、把轉動體104的正轉傳動到上述聯(lián)動軸103及向該聯(lián)動軸103的反轉施加制動力的制動機構105;嵌合在上述轉動體104的外周面上的杠桿體106;及支持上述負荷滑輪100的殼體107,它能夠利用對杠桿體106的角轉動操作使轉動體104進行正轉或反轉,通過制動機構105及聯(lián)動軸103對負荷滑輪100進行驅動。
制動機構105包括在上述制動鍔部101和轉動體104之間轉動自如地嵌合在聯(lián)動軸103的周圍的制動齒輪108及一對摩擦片109、110;及樞支在上述殼體107上、與上述制動齒輪108的齒配合的制動爪111。
而且,在提升時等轉動體104正轉時,該轉動體104向摩擦片109、110、制動齒輪108及制動鍔部101側擠壓,使轉動體104、摩擦片109、110、制動齒輪108及制動鍔部101形成一體,轉動體104的正轉傳動到聯(lián)動軸103及負荷滑輪100,并能夠進行提升。另外,通過停止轉動體104的正轉,制動爪111使制動齒輪108的轉動停止,對聯(lián)動軸103的轉動進行制動。因此,通過反復實行轉動體104的正轉操作,能夠根據(jù)轉動體104的正轉操作量連續(xù)進行提升。
另外,在下落時等轉動體104反轉時,該轉動體與摩擦片109離開,解除對摩擦片109、110及制動齒輪108的擠壓,轉動體104及摩擦片109之間產(chǎn)生制動間隙,所以能夠通過負荷滑輪100,利用加在連動軸103上的負荷使該聯(lián)動軸103反轉,同時產(chǎn)生使轉動體104向摩擦片109移動的推力,利用該推力轉動體104向摩擦片109移動,向摩擦片109、110及制動齒輪108進行如前所述的擠壓,對聯(lián)動軸103進行制動。因此,反復實行轉動體104的反轉操作,能夠根據(jù)轉動體104的反轉操作量連續(xù)進行下落。
下落時的制動是在處于驅動設備產(chǎn)生的轉動體104的反轉速度與負荷產(chǎn)生的聯(lián)動軸103的反轉速度的關系中實施的,轉動體104的反轉速度比負荷產(chǎn)生的聯(lián)動軸103的反轉速度快時,產(chǎn)生上述制動間隙,聯(lián)動軸103的制動被解除,利用負荷(吊物自重)使聯(lián)動軸103反轉,進而,該聯(lián)動軸103的反轉速度比上述轉動體104的反轉速度快時,上述轉動體104移動,上述間隙消除,進行制動。
然而,在現(xiàn)有的提升機中,通過負荷鏈條等索狀體在負荷滑輪上吊有吊物的狀態(tài)下,利用驅動設備使轉動體104進行反轉操作(下落操作)的瞬間產(chǎn)生上述制動間隙,吊物的自重下落使聯(lián)動軸103的反轉速度產(chǎn)生加速度上升后,上述轉動體104對于該聯(lián)動軸103移動,上述制動間隙消除,因此,驅動設備產(chǎn)生的轉動體104的反轉速度及吊物的重量使下落中途的下落速度的變動變得比較大。結果,不具備轉動體104的很小的操作量就產(chǎn)生很大的制動間隙的減速機構的小型提升機,在進行急劇的下落操作時,吊物的自重下落量變多,形成伴有抖動的下落。
另外,轉動體104的最大反轉量是有限的,在轉動體104進行反轉達到該最大反轉量的場合下,上述制動間隙變得最大,在消除該制動間隙期間吊物的自重下落速度加快,對該吊物的自重下落進行制動的制動力變得很大,因此需要比較大的制動接觸面,制動機構乃至于提升機整體都會形成大型化。另外,因為是以比較大的制動力進行制動,換言之,因為轉動體104過多地擠壓摩擦片109,所以要使轉動體104反轉需要比較大的操作力,有時很難進行下落操作。
進而,在聯(lián)動軸103的螺紋部和轉動體104的螺紋部生銹,轉動體104及聯(lián)動軸103的相對轉動性降低的場合下,轉動體104的反轉操作即使處于停止時,轉動體104有時也因慣性而轉動,轉動體104的實際反轉量對于轉動體104的反轉操作量就會變多。
另外,在具有可以手動轉動操作的杠桿體106的手動型提升機中,在對負荷滑輪不加負荷的無負荷狀態(tài)下,利用杠桿體106的角轉動操作(往復操作)使負荷鏈條向提升方向移動時,有時轉動體104對摩擦片109的擠壓力不足,摩擦片109與轉動體104形成一起轉動,不能使負荷鏈條向提升方向移動。
另外,如上所述,因為產(chǎn)生制動間隙,有時塵埃等異物會侵入該制動間隙中,出現(xiàn)該異物對制動接觸面造成損傷等弊端,另外,在經(jīng)長年使用制動接觸面產(chǎn)生磨損的情況下,上述制動間隙變得過大,制動機構105的制動性會發(fā)生變化。
發(fā)明的概述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升機,它能夠利用設有抑制轉動體的反轉的抑制部件抑制制動間隙的發(fā)生并同時進行下落。
另外,還在于提供一種提升機,它以板簧等彈性體為抑制部件,能夠簡單地形成具有抑制部件的結構。另外,還在于提供一種手動型的提升機,它的驅動部件具有嵌合在轉動體的外周面上的傳動環(huán)和使該傳動環(huán)轉動的杠桿體,在該驅動部件的上述傳動環(huán)和轉動體之間通過上述彈性體,能夠不產(chǎn)生制動間隙實施下落。
進而,還在于提供一種手動型的提升機,它利用在限制轉動體的反轉的限制體和轉動體之間設有的彈性體,在下落時不產(chǎn)生制動間隙。
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其特征為,在包括使索狀體向長度方向移動的負荷滑輪;與該負荷滑輪聯(lián)動的聯(lián)動軸;螺紋連接在該聯(lián)動軸上可進行正轉/反轉的轉動體;把該轉動體的正轉傳動到上述聯(lián)動軸及對該聯(lián)動軸的反轉施加制動力的制動機構;及使上述轉動體轉動的驅動部件的提升機中,具有抑制上述轉動體反轉的抑制部件。
根據(jù)這樣的構成,在利用下落的驅動部件使轉動體反轉時,該轉動體的反轉被抑制部件所抑制,所以能抑制制動間隙的產(chǎn)生,同時使轉動體進行反轉。結果,不受驅動部件產(chǎn)生的轉動體的反轉速度及吊物的重量的影響,能在不產(chǎn)生制動間隙的狀態(tài)下進行下落,并能減少下落中途的下落速度的變動。而且,因為能抑制吊物的自重下落,對聯(lián)動軸的轉動進行制動和進行下落,所以能實行不帶有抖動的下落,同時能以比較小的制動接觸面進行制動,制動機構乃至提升機整體都能實現(xiàn)小型化。另外,因為能防止轉動體的擠壓過度,所以能避免使轉動體反轉需要過大的操作力的情況,使下落操作容易進行。進而,即使在聯(lián)動軸的螺紋部和轉動體的螺紋部生銹,轉動體及聯(lián)動軸的相對轉動性降低時,也能消除轉動體的慣性,使轉動體的實際反轉量與轉動體的反轉操作量相等。另外,具有杠桿體的手動型提升機在無負荷狀態(tài)下使索狀體向提升方向移動時,也能避免索狀體不能向提升方向移動的情況,另外還能消除異物侵入到制動接觸面。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抑制部件最好是彈性體。
根據(jù)這樣的構成,能形成較簡易的構成,利用彈性體的彈性恢復力能抑制轉動體的反轉,抑制制動間隙的產(chǎn)生,同時進行下落。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上述驅動部件優(yōu)選具有嵌合在上述轉動體的外周面且可向長度方向移動的傳動環(huán)和使上述傳動環(huán)轉動的杠桿體,在上述傳動環(huán)和上述轉動體之間夾有上述彈性體。
根據(jù)這樣的構成,能通過對一般的手動型的杠桿體支持部的改進,組裝抑制部件。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提升機,旋轉具有對上述轉動體的反轉量進行限制的限制體,在該限制體和上述轉動體之間夾有上述彈性體。
根據(jù)這樣的構成,能通過對普通的手動型的限制體部分進行改進,組裝抑制部件。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優(yōu)選具有轉動自如地支持上述負荷滑輪的支持體,使上述制動機構在上述轉動體和上述支持體之間可以與上述聯(lián)動軸一體轉動,并具有外嵌在該聯(lián)動軸上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移動的傳動筒體,在該傳動筒體和上述支持體之間夾有上述彈性體。
根據(jù)這樣的構成,利用彈性體的彈性恢復力使制動機構的傳動筒體向轉動體移動,把彈性體的彈性恢復力加在轉動體上,能抑制該轉動體的反轉。而且,因為外嵌在聯(lián)動軸上的傳動筒體和支持體之間夾有彈性體,所以與把彈性體配置在轉動體的外周的場合相比,能使彈性體小型化,減低彈性體乃至提升機的成本。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上述彈性體優(yōu)選為板簧。
根據(jù)這樣的構成能加大對轉動體的抑制力,進一步縮小抑制部件占有的空間。
附圖的簡述
圖1是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正視圖。
圖2是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放大縱剖面?zhèn)纫晥D。
圖3是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省略杠桿體的透視圖。
圖4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實施例2的構成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5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實施例3的構成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6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實施例4的構成的欠缺一部分的正視圖。
圖7是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實施例5的構成的剖面圖。
圖8是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實施例6的構成的剖面圖。
圖9是現(xiàn)有的小型提升機的剖面圖。
實施例1圖1是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正視圖。圖2是提升機的放大縱剖面?zhèn)纫晥D。圖3是提升機的省略杠桿體的透視圖。
該提升機是不帶減速機構的小型提升機,驅動部件是對使用杠桿體的手動型進行改進的部件,它包括使負荷鏈條A等索狀體向長度方向移動的略呈圓柱形的負荷滑輪1;與該負荷滑輪的一端形成一體、在外周具有制動鍔部21及螺紋部22的聯(lián)動軸2;螺紋結合在該聯(lián)動軸2的螺紋部上、可以進行正轉/反轉的轉動體3;配置在該轉動體3的一側面及上述制動鍔部2 1之間、把轉動體3的正轉傳動到上述聯(lián)動軸2及向聯(lián)動軸2的反轉施加制動力的制動機構4;嵌合在上述轉動體3的外周面的操作桿5;抑制上述轉動體3的反轉的抑制部件碟形彈簧6;轉動自如地支持負荷滑輪1、能用單手把持的小型殼體7;和把該殼體7裝在靜止部件上的鉤子8。
負荷滑輪1的軸長方向的兩端部轉動自如地嵌合、支持在上述殼體7內(nèi),在軸長方向的中央部設有懸掛連接負荷鏈條A的鏈條掛接部1a。
聯(lián)動軸2在從負荷滑輪1向外方伸出的一端部上有制動鍔部21,另一端部上有螺紋部22及凹設在軸長方向的螺紋孔23,在該螺紋孔23上螺紋結合有螺絲體10,它是裝配限制上述轉動體3的最大反轉量用的限制體9用的。
轉動體3在內(nèi)周面上有螺紋孔31,是以外周面為例如6角形的非圓形的嵌合部32的筒形,在一側部上設有擠壓鍔部33,另一側面與上述限制體9相對。
制動機構4包括轉動自如地嵌合、支持在上述聯(lián)動軸2的制動鍔部21和螺紋部22之間、其外周面有齒的制動齒輪41及相接于該齒輪41的兩側面的一對摩擦片42、43,通過樞支軸44樞支在上述殼體7上、配合在上述制動齒輪41的齒上對制動齒輪41的反轉進行制動、容許制動齒輪41正轉的制動爪45。一個摩擦片42接觸上述擠壓鍔部33,另一個的摩擦片43接觸上述制動鍔部21,利用轉動體3的正轉,在擠壓鍔部33和制動鍔部21之間使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受到擠壓,利用轉動體3的反轉使擠壓力降低。另外,上述制動爪45利用施力彈簧46向制動齒輪41的齒施力。
操作桿5包括嵌合在上述轉動體3的嵌合部32上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相對移動、在其外周面的軸長方向中央部上有多數(shù)的齒51a的傳動環(huán)51;及轉動自如地嵌合在該傳動環(huán)51的兩側部上、使傳動體51轉動的杠桿體52,傳動環(huán)51的另一側面利用與上述限制體9相接,防止從上述轉動體3脫離。另外,杠桿體52包括被樞支且可以向該杠桿體52的轉動方向轉動、在轉動方向的兩端有爪部的傳動爪53;及使該傳動爪53向轉動方向的一方或另一方有選擇地施力的施力彈簧54,利用使該傳動爪53向上述的一方或另一方進行切換,使一方的爪部配合在上述傳動環(huán)51的齒51a上,將杠桿體52的操作力通過傳動環(huán)51從傳動爪53傳動到轉動體3上,使該轉動體3進行正轉/反轉。
抑制部件碟形彈簧6按在上述轉動體3的擠壓鍔部33和上述傳動環(huán)51的一側面之間使其內(nèi)周部離開重疊配置2個,使上述擠壓鍔部33向上述摩擦片42施力。
殼體7包括收容上述負荷滑輪1的收容部71;把掛設在上述負荷滑輪1的負荷鏈條A引向負荷滑輪1的鏈條導向體72;上述制動齒輪41及覆蓋摩擦片42、43的外周部的圓弧形的保護壁73。
這樣構成的提升機,把樞支在殼體7上的鉤子8掛在靜止部件上,在掛在負荷滑輪1的負荷鏈條A的鉤子上吊掛吊物等。
提升時,操作桿5的傳動爪53向提升側切換,在使一方的爪部配合在傳動爪51的齒51a上的狀態(tài)下,通過使杠桿體52向提升方向進行角轉動操作,杠桿體52的操作力通過傳動爪53及傳動環(huán)51傳動到轉動體3上,該轉動體3正轉,擠壓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轉動體3、制動齒輪41、摩擦片42、43及制動鍔部21形成一體,聯(lián)動軸2正轉,同時負荷滑輪1向提升方向轉動,負荷鏈條A向長度方向移動,能夠進行提升。而且,使向提升方向進行角轉動操作的杠桿體52實行返回操作時,上述傳動爪53和齒51a的配合解除,能夠不使傳動環(huán)51轉動,使杠桿體52進行返回操作。另外,該杠桿體51進行返回操作時,制動爪45配合在制動齒輪41的齒上,制動齒輪41及聯(lián)動軸2的轉動被制動,能夠保持提升狀態(tài),因此,通過杠桿體52反復向提升方向進行角轉動操作,能夠對應杠桿體52的正轉操作量連續(xù)進行提升。
另外,利用碟形彈簧6抑制轉動體3的反轉,使該轉動體3向摩擦片42施力,所以在不向負荷滑輪1加負荷的無負荷狀態(tài)下,通過杠桿體52向提升方向進行角轉動操作,使負荷鏈條A向提升方向移動時,能使摩擦片42不與轉動體3一起轉動,能夠確實使負荷鏈條A向提升方向移動。
在下落的場合下,在使操作桿5的傳動爪53向下落側切換,另一側的爪部配合在傳動環(huán)51的齒51a上的狀態(tài)下,通過使杠桿體2向下落方向進行角轉動操作,杠桿體52的操作力通過傳動爪53及傳動環(huán)51傳動到轉動體3,該轉動體3超過碟形彈簧6的彈性恢復力進行反轉,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的夾壓力下降,通過負荷鏈條A及負荷滑輪1,利用加在聯(lián)動軸2的負荷,該聯(lián)動軸2進行反轉,同時產(chǎn)生使轉動體3向摩擦片42移動的推力,利用該推力轉動體3向摩擦片42移動,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的夾壓力升高,轉動體3、制動齒輪41、摩擦片42、43及制動鍔部21形成一體,利用制動爪45及制動齒輪41能夠對聯(lián)動軸2的反轉進行制動。而且,對向下落方向進行角轉動操作的杠桿體52進行返回操作時,上述傳動爪3與齒51a的配合解除,能夠不使傳動環(huán)51轉動使杠桿體52進行返回操作。因此,通過杠桿體52反復進行下落方向的角轉動操作,能夠對應杠桿體52的反轉操作量連續(xù)進行下落。
在這樣下落的場合下,利用碟形彈簧6對轉動體3的反轉進行抑制,使該轉動體3向摩擦片42施力,所以能夠使轉動體3與摩擦片42之間不產(chǎn)生制動間隙,使轉動體3進行反轉。結果,能夠不受杠桿體52產(chǎn)生的轉動體3的反轉速度及吊物的重量的影響,使轉動體3與摩擦片42之間不產(chǎn)生制動間隙進行下落,并能減少下落中途的下落速度的變動。而且,能抑制吊物的自重下落,對聯(lián)動軸2的反轉進行制動,同時進行下落,所以能進行無抖動的下落,同時以比較少的制動接觸面進行制動,換言之,能使上述制動鍔部21、擠壓鍔部33、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的接觸面積比較少,使制動機構4乃至提升機整體實現(xiàn)小型化。另外,因為能防止轉動體3的擠壓過度,所以能避免使轉動體3反轉需要過大的操作力的情況,使下落操作容易進行。進而,即使在聯(lián)動軸2的螺紋部22和轉動體3的螺紋部22上生銹,轉動體3及聯(lián)動軸2的相對轉動性降低時,也能利用碟形彈簧6消除轉動體3的慣性,使轉動體3的實際反轉量與轉動體3的反轉操作量相等。
另外,如上所述,因為能消除制動間隙,所以可以防止異物侵入到制動接觸面,避免產(chǎn)生異物傷及制動接觸面的狀況。進而,利用碟形彈簧6抑制轉動體3的反轉,使該轉動體3向摩擦片42施力,所以即使是常年使用使制動接觸面產(chǎn)生磨損的場合,也能避免產(chǎn)生上述制動間隙,減少制動機構的制動性能的變化。此時,因為抑制部件碟形彈簧6在彈簧恢復力消失之前向摩擦片42施力,所以直到制動接觸面的磨損量變得比較大之前,能夠消除上述制動間隙。
實施例2圖4是表示提升機的實施例2的構成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該實施例2的提升機抑制部件使用4個碟形彈簧6,2個碟形彈簧6重疊配置并使其內(nèi)周部分離。
其他的構成及作用與實施例1相同,所以同樣的部件付與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的說明及作用效果的說明。
實施例3圖5是表示提升機的實施例3的構成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該實施例3的提升機抑制部件使用多個碟形彈簧6,并使全部碟形彈簧相接觸進行重疊配置。
其他的構成及作用與實施例1相同,所以同樣的部件付與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的說明及作用效果的說明。
而且,在以上說明的實施例中,轉動體3和操作桿5的傳動環(huán)51之間夾有抑制部件,但是,此外,例如轉動體3和上述限制體9之間,或操作桿5的傳動環(huán)51和上述限制體9之間也可以夾有抑制部件。在后者的場合下,傳動環(huán)51的一側面與轉動體3的擠壓鍔部33接觸。
實施例4圖6是表示提升機的實施例4的構成的欠缺一部分的正視圖。
該實施例4的提升機包括轉動自如地支持上述負荷滑輪1的2個支持板11、12;嵌合在與負荷滑輪1形成一體的聯(lián)動軸2上并與該聯(lián)動軸2可以一體轉動、有制動鍔部21的支持環(huán)24;在對該支持環(huán)24可以保持相對轉動的上述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螺紋連接在聯(lián)動軸2的螺紋部22上的上述轉動體3;支持在該轉動體3的外周面上的上述操作桿5;固定在一個上述支持板11上、覆蓋上述制動機構4的蓋體13。
該蓋體13包括覆蓋上述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的外周的筒部13a;從該筒部13a的一端向徑向方向外側延長伸出的安裝板部13b;從筒部13a的另一端向徑向方向內(nèi)側延長伸出的側面覆蓋部13c,在該側面覆蓋部13c和上述轉動體3的擠壓鍔部33之間夾有抑制部件上述碟形彈簧6。
在該實施例4中,轉動體3的最大反轉量受到碟形彈簧6及蓋體13的限制。
其他的構成及作用與實施例1相同,所以同樣的部件付與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的說明及作用效果的說明。
而且,上述碟形彈簧6也可以夾在上述側面覆蓋部13c的外側面和上述操作桿5的傳動環(huán)51之間,抑制上述轉動體3的反轉。
另外,實施例4的碟形彈簧6也可以與實施例2、3的構成一樣。
實施例5圖7是表示實施例5的構成的剖面圖。
該實施例5的提升機是對一般的手動型進行改進的提升機,它包括在其轉動中心部有貫通孔14a的負荷滑輪14;轉動自如地插入和支持在上述貫通孔14a上、通過減速機構15與上述負荷滑輪14聯(lián)動的聯(lián)動軸16;螺紋連接在該聯(lián)動軸16的一端部且可以正轉/反轉的轉動體18;螺紋連接在聯(lián)動軸16上的轉動體18和負荷滑輪14之間的傳動筒體17;夾在轉動體18的一側面及上述傳動體17的一側面之間的上述制動機構4;限制上述轉動體18的最大反轉量的限制體19,在上述轉動體18和限制體19之間設有抑制部件碟形彈簧6。
該碟形彈簧6和上述制動機構4與實施例1的構成一樣,另外,轉動體18除在外周部有鏈條掛設部18a,在該鏈條掛設部18a上掛設驅動部件手動操作用的鏈條外,與實施例1的構成一樣。
另外,在上述聯(lián)動軸16的一端部上螺紋連接防止上述限制體19退出的止退螺母20,在限制體19和上述轉動體18的另一側面之間夾有抑制部件碟形彈簧6。
在實施例5中,除通過移動操作掛設在上述轉動體18的鏈條掛設部18a上掛設的手動操作用鏈條(未圖示),使轉動體18進行正轉/反轉以外,與實施例1的作用效果一樣,所以省略對實施例5的作用效果的說明。
實施例6圖8是表示提升機的實施例6的構成的剖面圖。
該實施例6的提升機包括在其一端與聯(lián)動軸2結合為一體的負荷滑輪1;轉動自如地支持該負荷滑輪1的兩端部的支持體30;螺紋結合在上述聯(lián)動軸2的中途的轉動體3;具有夾在該轉動體3及上述支持體30之間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移動的傳動筒體47的制動機構4;外嵌和支持在上述轉動體3上的上述操作桿5;配置在上述傳動筒體47及上述支持體30之間對傳動筒體47施力,使該傳動筒體47支持的摩擦片42、43的摩擦片42向轉動體3擠壓的彈性體碟形彈簧6。
在實施例6中,支持體30包括具有嵌和負荷滑輪1的兩端部的嵌合孔、隔離配置的2個支持板30a、301b,和連接該支持板30a、30b的多只螺栓等連接部件30c。
聯(lián)動軸2從負荷滑輪1側依次設有第1花鍵軸部25、第1螺紋部22、第2花鍵軸部26、及第2螺紋部27。在第1花鍵軸部25上花鍵嵌合上述傳動筒體47,在第1螺紋部22上螺紋結合上述轉動體8,在第2花鍵軸部26上花鍵嵌合具有鍔部的止退筒體40,防止該止退筒體40退出用的止退螺母50螺紋連接在第2螺紋部27上。
上述傳動環(huán)51外嵌在轉動體3上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相對移動,上述止退筒體40防止該傳動環(huán)51退出。
制動機構4包括其一端部有制動鍔部47a、花鍵嵌合在第1花鍵部25上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移動的傳動筒體47,和支持在該傳動筒體47上且可以相對轉動的上述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在制動鍔部47a和上述支持板30a之間夾有上述碟形彈簧6。該碟形彈簧6的彈性恢復力通過制動鍔部47a、摩擦片43、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加在轉動體3上,抑制該轉動體3的反轉。此時,轉動體3的螺紋孔31和第1螺紋部22之間的摩擦阻力增加,能夠抑制轉動體3的反轉。
彈性體碟形彈簧6支持在負荷滑輪1的一端部。而且,雖然設有一個碟形彈簧6,但此外也可以與實施例1~5一樣,采用具有多個碟形彈簧的結構。
在實施例6中,利用碟形彈簧6的彈性恢復力,傳動筒體47向軸長方向施力,支持在該傳動筒體47上且可以相對轉動的摩擦片42、43的摩擦片42向轉動體3擠壓,所以在無負荷狀態(tài)下利用操作桿5的角轉動操作使轉動體3正轉/反轉時,能夠使摩擦片42不與轉動體3一起轉動,另外在無負荷狀態(tài)下利用操作桿5的角轉動操作使轉動體3進行正轉/反轉時,能夠使轉動體3和摩擦片42之間不產(chǎn)生制動間隙,使轉動體3進行反轉。
其他的構成及作用與實施例1相同,所以同樣的部件付與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的說明及作用效果的說明。
而且,在實施例6中,也可以夾在傳動筒體47的制動鍔部47a和負荷滑輪1的一端部之間。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例中,抑制部件使用碟形彈簧6,此外也可以使用波形彈簧等板簧、盤簧等彈性體、或橡膠板等彈性體,對抑制部件的構成沒有特別限制,另外,該抑制部件的構成是,在轉動體3、18夾壓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時,對轉動體3、18施力,抑制該轉動體3、18的反轉,此外該抑制部件也可以在轉動體3、18夾壓制動齒輪41及摩擦片42、43時,不對轉動體3、18施力,該轉動體3、18反轉時,產(chǎn)生彎曲,利用彈性恢復力抑制轉動體3、18的反轉。
另外,在以上說明的實施例中,其構成包括外嵌在轉動體3上、有齒51a的傳動環(huán)51和外嵌在該傳動環(huán)51上、有傳動爪53的杠桿體52,此外操作桿5也可以由具有傳動爪53的杠桿體52構成。此時,上述齒51a設在上述轉動體3上。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驅動設備是使用操作桿5、鏈條的手動型,此外驅動設備也可以是使用馬達的電動型。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負荷滑輪1的構造是讓使用負荷鏈條A的索狀體向長度方向移動,此外也可以是讓使用皮帶的索狀體向長度方向移動的構造,對負荷滑輪1的構造沒有特別限制。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不僅用于提升、下落,還用于吊物的牽引、吊物捆扎等。
另外,有關本發(fā)明的提升機的構成為轉動體3直接螺紋連接在聯(lián)動軸2上,此外其構成也可以是螺紋連接在外嵌在聯(lián)動軸2上且可以與該聯(lián)動軸2一體轉動的傳動筒體等轉動部件上,換言之,也可以是通過可以與聯(lián)動軸2一體轉動的外嵌的傳動筒體等轉動部件,間接螺紋連接在聯(lián)動軸2上。
而且,上述說明雖然提供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舉例,但這不過是單純的舉例,不應作限定性的解釋。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提出的本發(fā)明的顯而易見的變化例,包含在后述的權利要求的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提升機,其特征為,在包括使索狀體在長度方向移動的負荷滑輪;與該負荷滑輪聯(lián)動的聯(lián)動軸;螺紋連接在該聯(lián)動軸上且可以進行正轉/反轉的轉動體;把該轉動體的正轉傳動到上述聯(lián)動軸及向聯(lián)動軸的反轉施加制動力的制動機構;及使上述轉動體轉動的驅動設備的提升機中,具有抑制上述轉動體的反轉的抑制部件。
2.權利要求1記述的提升機,上述抑制部件是彈性體。
3.權利要求2記述的提升機,上述驅動設備包括嵌合在上述轉動體的外周面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相對移動的傳動環(huán)和使該傳動環(huán)轉動的杠桿體,在上述傳動環(huán)和上述轉動體之間夾有上述彈性體。
4.權利要求2記述的提升機,包括限制上述轉動體的反轉量的限制體,在該限制體和上述轉動體之間夾有上述彈性體。
5.權利要求2記述的提升機,包括轉動自如地支持上述負荷滑輪的支持體,上述制動機構可以在上述轉動體和上述支持體之間與上述聯(lián)動軸一體轉動,并具有外嵌在該聯(lián)動軸上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移動的傳動筒體,在該傳動筒體和上述支持體之間夾有上述彈性體。
6.權利要求2記述的提升機,上述彈性體是板簧。
全文摘要
為了提供在利用正轉/反轉進行提升、下落用的轉動體和制動機構之間不產(chǎn)生制動間隙能進行下落的提升機,在包括使負荷鏈條在長度方向移動的負荷滑輪;與該負荷滑輪聯(lián)動的聯(lián)動軸;螺紋連接在該聯(lián)動軸上且可以進行正轉/反轉的轉動體;把該轉動體的正轉傳動到上述聯(lián)動軸及向該聯(lián)動軸的反轉施加制動力的制動機構;嵌合及支持在上述轉動體的外周面且可以向軸長方向相對移動的傳動環(huán);嵌合及支持在該傳動環(huán)的外周面的杠桿體的一般的手動型提升機中,在上述轉動體和傳動環(huán)之間設有抑制轉動體的反轉的碟形彈簧,使制動機構的摩擦片和轉動體之間不產(chǎn)生間隙。
文檔編號B66D3/14GK1449988SQ03124378
公開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正木一隆 申請人:象印鏈滑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