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裝置、基站裝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基站裝置、終端裝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電路。
【背景技術】
[0002]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Generat1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正在研宄蜂窩移動通信的無線接入方式以及無線網絡(以下,稱為“長期演進(Long TermEvolut1n(LTE)) ” 或者“演進的通用陸地無線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1 Access:EUTRA) ”)。在LTE中,作為下行鏈路的通信方式,使用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1n Multiplexing:0FDM)方式。在 LTE 中,作為上行鏈路的通信方式,使用 SC-FDM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1n Multiple Access:單載波頻分多址)方式。在LTE中,也將基站裝置稱為eNodeB (evolved NodeB:演進的節(jié)點B),將移動臺裝置稱為UE(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LTE是將基站裝置覆蓋的區(qū)域以小區(qū)狀配置多個的蜂窩通信系統(tǒng)。單一的基站裝置也可以管理多個小區(qū)。
[0003]LTE對應于時分雙工(Time Divis1n Duplex:TDD)。也將采用了 TDD方式的LTE稱為TD-LTE或者LTE TDD0 TDD是通過將上行鏈路信號和下行鏈路信號進行時分復用,從而能夠在單一的頻域中進行全雙工通信(full duplex communicat1n)的技術。此外,LTE對應于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1n Duplex:FDD)。
[0004]在TD-LTE中,正在研宄根據上行鏈路的業(yè)務量和下行鏈路的業(yè)務量來變更上行鏈路資源和下行鏈路資源的比率的業(yè)務量自適應(Traffic Adaptat1n)技術和干擾減輕技術(DL-UL 干擾管理和業(yè)務量自適應(DL-U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Adaptat1n))。在應用了業(yè)務量自適應技術的情況下,與不變更上行鏈路資源和下行鏈路資源的比率的情況相比,能夠在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獲得大的吞吐量的改善。
[0005]在非專利文獻I中,提示了使用靈活子幀(flexible subframe)的方法作為實現(xiàn)業(yè)務量自適應的方法?;狙b置能夠在靈活子幀中進行下行鏈路信號的發(fā)送或者上行鏈路信號的接收。終端裝置只要沒有被基站裝置指示上行鏈路信號的發(fā)送,則將靈活子幀當作下行鏈路子幀。這里,也將業(yè)務量自適應技術稱為動態(tài)TDD。
[0006]在非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基于新導入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UL-DL配置(UL-DL configurat1n))來決定與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對應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復請求)定時,基于最初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來決定與PUSCH(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I))對應的 HARQ 定時。
[0007]在非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a)導入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參考設定(UL/DL參考配置(UL/DL Reference Configurat1n)) ; (b)通過來自調度器的動態(tài)?許可/分配,能夠為了上行鏈路或者下行鏈路中的任一個來調度若干個子幀。
[0008]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9]非專利文獻
[0010]非專利文獻1:"On standardizat1n impact of TDD UL-DLadaptat1n", Rl-122016, 3GPP TSG-RAN WGlMeeting#69, 21st-25th May 2012.
[0011]非專利文獻2-"Signalling support for dynamic TDD", Rl-130558, 3GPPTSG-RAN WGlMeeting#72, 28th January-1st February 2013.
【發(fā)明內容】
[0012]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3]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沒有記載在終端裝置進行上行鏈路信號的發(fā)送時的具體的順序。例如,沒有記載基于基站裝置的調度,終端裝置進行上行鏈路信號的發(fā)送時的具體的順序。
[0014]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的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基于基站裝置的調度,終端裝置進行上行鏈路信號的發(fā)送、更有效率地進行通信的基站裝置、終端裝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電路。
[0015]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6](I)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了如以下的手段。B卩,本發(fā)明的終端裝置是與基站裝置進行通信的終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定部,設置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以及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接收部,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中,對伴隨在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調度中使用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進行監(jiān)視,該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請求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以及發(fā)送部,在子幀η中檢測出請求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的情況下,若由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上行鏈路子幀,則發(fā)送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若由所述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則丟棄所述探測參考信號,在子幀n+k中發(fā)送針對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的HARQ-ACK,該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基于伴隨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的檢測而被指示,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上行鏈路子幀、在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下行鏈路子幀的子幀在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能夠用作上行鏈路子幀或者下行鏈路子幀。
[0017](2)此外,一種與終端裝置進行通信的基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定部,設置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以及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發(fā)送部,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中,通過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而發(fā)送在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調度中使用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該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請求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以及接收部,在子幀η中發(fā)送了請求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的情況下,若由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上行鏈路子幀,則接收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若由所述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則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當作丟棄,在子幀n+k中接收針對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的HARQ-ACK,該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基于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中的發(fā)送,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上行鏈路子幀、在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下行鏈路子幀的子幀在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能夠用作上行鏈路子幀或者下行鏈路子幀。
[0018](3)此外,一種與基站裝置進行通信的終端裝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以及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中,對伴隨在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調度中使用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進行監(jiān)視,該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請求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在子幀η中檢測出請求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的情況下,若由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上行鏈路子幀,則發(fā)送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若由所述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則丟棄所述探測參考信號,在子幀n+k中發(fā)送針對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的HARQ-ACK,該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基于伴隨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的檢測而被指示,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上行鏈路子幀、在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下行鏈路子幀的子幀在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能夠用作上行鏈路子幀或者下行鏈路子幀。
[0019](4)此外,一種與終端裝置進行通信的基站裝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以及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中,通過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而發(fā)送在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調度中使用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該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請求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在子幀η中發(fā)送了請求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的情況下,若由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上行鏈路子幀,則接收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若由所述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則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當作丟棄,在子幀n+k中接收針對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的HARQ-ACK,該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基于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中的發(fā)送,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上行鏈路子幀、在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下行鏈路子幀的子幀在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能夠用作上行鏈路子幀或者下行鏈路子幀。
[0020](5)此外,一種搭載在與基站裝置進行通信的終端裝置的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終端裝置發(fā)揮如下功能:設置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以及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功能;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中,對伴隨在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調度中使用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進行監(jiān)視的功能,該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請求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以及在子幀η中檢測出請求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的情況下,若由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上行鏈路子幀,則發(fā)送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若由所述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則丟棄所述探測參考信號,在子幀n+k中發(fā)送針對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的HARQ-ACK的功能,該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基于伴隨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的檢測而被指示,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上行鏈路子幀、在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下行鏈路子幀的子幀在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能夠用作上行鏈路子幀或者下行鏈路子幀。
[0021](6)此外,一種搭載在與終端裝置進行通信的基站裝置的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裝置發(fā)揮如下功能:設置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以及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功能;在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中,通過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而發(fā)送在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調度中使用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功能,該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包括請求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以及在子幀η中發(fā)送了請求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的發(fā)送的信息的情況下,若由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上行鏈路子幀,則接收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若由所述上位層設定、且滿足n+k(k ^ 4)的最初的子幀為基于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下行鏈路子幀,則所述探測參考信號當作丟棄,在子幀n+k中接收針對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的HARQ-ACK的功能,該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中的發(fā)送基于所述子幀η中的所述下行鏈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中的發(fā)送,所述k基于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而提供,在所述第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上行鏈路子幀、在所述第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設定為下行鏈路子幀的子幀在所述第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中能夠用作上行鏈路子幀或者下行鏈路子幀。
[0022]發(fā)明效果
[0023]根據本發(fā)明,能夠基于基站裝置的調度,終端裝置進行上行鏈路信號的發(fā)送、更有效率地進行通信。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例的圖。
[0025]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無線幀的結構的例的圖。
[0026]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時隙的結構的例的圖。
[0027]圖4是表示下行鏈路子幀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號的映射的例的圖。
[0028]圖5是表示上行鏈路子幀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號的映射的例的圖。
[0029]圖6是表示特殊子幀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號的映射的例的圖。
[0030]圖7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終端裝置I的結構的概略框圖。
[0031]圖8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基站裝置3的結構的概略框圖。
[0032]圖9是表示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設定的例的表。
[0033]圖10是用于說明第一設定的圖。
[0034]圖11是用于說明第一設定的另一圖。
[0035]圖12是用于說明第一設定的另一圖。
[0036]圖13是用于說明第二設定的圖。
[0037]圖14是表示使用第一設定、第二設定以及第三設定而指示的子幀的關系的圖。
[0038]圖15是用于說明第二 SRS的發(fā)送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以下,說明本發(fā)明中的第一實施方式。
[0040]本實施方式能夠在對終端裝置設定的單一的小區(qū)中應用。此外,也可以在對終端裝置設定的多個小區(qū)的每個中應用。此外,也可以在對終端裝置設定的多個小區(qū)的一部分中應用。這里,將終端裝置在多個小區(qū)中進行通信的技術稱為小區(qū)聚合或者載波聚合。這里,也將對終端裝置設定的小區(qū)稱為服務小區(qū)。
[0041]在本實施方式中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至少應用(支持)TDD(時分雙工(TimeDivis1n Duplex))方式。此外,在應用(支持)小區(qū)聚合的情況下,也可以在多個小區(qū)的每個中應用TDD方式。此外,在應用TDD方式的小區(qū)和應用FDD (頻分雙工(FrequencyDivis1n Duplex))方式的小區(qū)聚合的情況下,也可以對應用TDD方式的小區(qū)應用本實施方式。
[0042]在本實施方式中,“X/Y”包括“X或者Y”的含義。在本實施方式中,“X/Y”包括“X以及Y”的含義。在本實施方式中,“X/Y”包括“X和/或Y”的含義。
[0043]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例的圖。在圖1中,無線通信系統(tǒng)包括終端裝置IA?IC以及基站裝置3。以下,也將終端裝置IA?IC記載為終端裝置I。
[0044]本實施方式也可以對通過基站裝置3而被設定動態(tài)TDD (與動態(tài)TDD相關聯(lián)的設定(發(fā)送模式))的終端裝置I應用。
[0045]在圖1中,在從終端裝置I向基站裝置3的上行鏈路的無線通信中,至少使用以下的上行鏈路物理信道。上行鏈路物理信道用于發(fā)送從上位層輸出的信息。
[0046].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鏈路控制信道)
[0047].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
[0048].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隨機接入信道)
[0049]PUCCH 用于發(fā)送上行鏈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1n:UCI)。這里,上行鏈路控制信息包括針對下行鏈路數據(下行鏈路傳輸塊、下行鏈路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d Channel:DL_SCH))的ACK(確認(an ACKnowledgement))或者NACK(否定確認(a Negative-ACKnowledgement)) (ACK/NACK)。也將針對下行鏈路數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