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攝像頭模組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治具自動壓接的攝像模組燒錄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著對手機攝像頭模組的要求越來越高,畫面清晰度分辨率要求高,由于PDAF相位對焦的對焦速度相當快,且對焦的效率高,從而使得PDAF相位對焦開始應用于智能手機上,因此,非常必要針對手機攝像頭模組的PDAF測試燒錄硬件環(huán)境進行改善,以達到節(jié)省人力、機臺成本,較大縮短產品制作周期,提升攝像頭模組的一致性和各方面的性能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治具自動壓接的攝像模組燒錄設備,包括機架及安裝在機架上的燒錄機構,所述燒錄機構包括操作工作臺及設置在操作工作臺前方的場景模擬機構,所述操作工作臺設有多個用于放置攝像頭模組的測試位,每個測試位上均設有測試盒及自動壓接機構,且所述攝像頭模組朝向所述場景模擬機構。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由于本所述操作工作臺設有多個用于放置攝像頭模組的測試位,每個測試位上均設有測試盒及自動壓接機構,實現(xiàn)一人可完成多人的工作,從而減少了人員的參與,也減輕了人員的勞動強度,高效節(jié)省了人力成本的浪費。
優(yōu)選的,所述自動壓接機構包括治具、壓蓋板及伸縮旋轉氣缸,所述壓蓋板通過所述伸縮旋轉氣缸安裝在所述測試位上。
優(yōu)選的,所述測試盒安裝在所述測試位的后側,所述治具安裝所述測試位的前側,所述壓蓋板通過所述伸縮旋轉氣缸活動于所述治具上。
優(yōu)選的,所述場景模擬機構包括近景機構、中景機構、遠景機構、白場機構及透鏡機構,所述近景機構、中景機構、遠景機構、白場機構及透鏡機構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優(yōu)選的,所述近景機構包括近景光源、近景橫向移動機構及近景縱向移動機構,所述近景光源通過所述近景縱向移動機構與所述近景橫向移動機構連接,所述近景橫向移動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上。
優(yōu)選的,所述中景機構包括中景光源、中景橫向移動機構及中景縱向移動機構,所述中景光源通過所述中景縱向移動機構與所述中景橫向移動機構連接,所述中景橫向移動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上。
優(yōu)選的,所述遠景機構包括遠景移動機構及遠景光源,所述遠景光源通過所述遠景移動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上。
優(yōu)選的,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滑動軌道組,所述白場機構與透鏡機構安裝于所述滑動軌道組上,且所述白場機構與透鏡機構相互獨立運動。
優(yōu)選的,所述白場機構包括安裝在白場機構上的白場光源、吸嘴及驅動氣缸,所述吸嘴通過所述驅動氣缸可伸縮移動的安裝在所述白場機構上。
優(yōu)選的,所述透鏡機構上設有增距鏡,所述增距鏡的數(shù)量與所述測試位的數(shù)量相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一種治具自動壓接的攝像模組燒錄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治具自動壓接的攝像模組燒錄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燒錄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操作工作臺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場景模擬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位移平臺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翻轉平臺的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近景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中景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遠景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治具自動壓接的攝像模組燒錄設備,包括機架10、燒錄機構20及控制器30,所述燒錄機構20及控制器30均安裝在機架10上,所述機架10采用重型鋁型材拼接而成,在在機架10的外部均設有蓋板14,所述蓋板14與機架10為可拆卸連接,蓋板14的內側采用黑化亞光的方式進行處理,蓋板14的外側為米白色,這樣不僅可以再滿足設備運動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減少了設備的重量,節(jié)約了設備的加工成本,而且還能提高設備的實用功能,又能改善設備的外觀,從而吸引用戶的購買欲望,進而提高設備的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請參閱圖1-10,所述機架10上還設有指示燈11、活動門12、滾輪14及水平調節(jié)腳15,所述指示燈11安裝于所述機架10的頂部,且所述指示燈11與所述控制器30連接,從而便于操作人員直接通過指示燈30來確定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所述活動門12安裝在機架10上部分的前側,以便于操作人員取放攝像頭模組,同時減少其他蓋板14開啟次數(shù),進而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
請參閱圖1-10,所述滾輪14及水平調節(jié)腳15均安裝在所述機架10的底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防震性及穩(wěn)定性,再而也方便了操作人員通過滾輪14對設備進行擺放,有效提高了設備的綜合性能。
請參閱圖1-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架10上還設有防靜電離子風機(圖中未示出),有效的消除設備內部的靜電,進而提高了設備燒錄的精準度。
請參閱圖1-10,所述燒錄機構20包括操作工作臺40及場景模擬機構50,所述場景模擬機構50包括近景機構80、中景機構90、遠景機構100、白場機構110、透鏡機構120及底座130,所述近景機構80設置在操作工作臺40前方的左側,所述中景機構90設置在操作工作臺40前方的右側,所述遠景機構100設置在操作工作臺40的前方,所述白場機構110與透鏡機構120均可橫向自由移動的安裝在遠景機構100與操作工作臺40之間,所述操作工作臺40、近景機構80、中景機構90、遠景機構100、白場機構110及透鏡機構120均與所述控制器30電連接,這樣便可以通過所述控制器30實現(xiàn)一鍵操作,從而攝像頭模組的燒錄及各項測試,從而減少了人力成本的輸出,也提高產品生產的加工效率,縮短了產品的制造周期,也提升了產品的一致性及各方面的性能。
請參閱圖1-10,所述操作工作臺40包括位移平臺70及翻轉平臺60,所述位移平臺70包括支撐臺71及支撐座77 ,所述支撐臺71通過所述支撐座77安裝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支撐座77兩側上設有走線拖鏈78,電線可以通過兩側的走線拖鏈78進入支撐臺71及翻轉平臺60中,不僅可以保護電線,也避免電線凌亂而造成設備故障,同時提高了設備的美觀性。
請參閱圖1-10,所述支撐臺71上設有驅動電機75、皮帶輪組76、絲桿組件74、支撐臺滑軌72及支撐臺滑塊73,所述絲桿組件74通過所述皮帶輪組76與所述驅動電機75傳動連接,且所述驅動電機75安裝于所述支撐臺71及支撐座77之間,有效節(jié)約了設備的使用空間,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臺滑軌72的數(shù)量為兩個,所述支撐臺滑塊73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翻轉平臺60通過所述支撐臺滑塊73與支撐臺滑軌72配合以與支撐臺71連接,且所述翻轉平臺60通過所述絲桿組件74與所述驅動電機75連接,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不僅提高了翻轉平臺60的運動平穩(wěn)性與精準性,而且便于設備的拆卸與維修。
請參閱圖1-10,所述翻轉平臺60包括固定臺61、轉軸65及操作面板62,所述操作面板62通過轉軸65與所述固定臺61轉動連接,所述轉軸65通過電機驅動,從而使得所述操作面板62在所述固定臺61上實現(xiàn)90度的旋轉角度,以便于操作人員進行攝像頭模組的取放,所述翻轉平臺60通過所述固定臺61與所述支撐臺71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翻轉平臺60上所用的電機為帶編碼器的步進電機與減速器相結合,從而確保了操作面板62的旋轉角度及位移變化,進而提高產品的加工穩(wěn)定性。
請參閱圖1-10,所述操作面板62設有多個測試位68,每個測試位68上均安裝有測試盒66及自動壓接機構,所述自動壓接機構包括治具64、壓蓋板63及伸縮旋轉氣缸6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測試盒66、治具64、壓蓋板63及伸縮旋轉氣缸67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測試盒66、治具64分別設置在測試位68的后方與前方上,所述壓蓋板63通過所述伸縮旋轉氣缸67安裝在所述測試位68上,且所述壓蓋板63的位置與所述治具64的位置相對應,當攝像頭模組放入所述治具64時,所述壓蓋板63通過伸縮旋轉氣缸67將攝像頭模組固定在所述所述治具64上;當攝像頭模組燒錄及測試完畢后,所述壓蓋板63通過伸縮旋轉氣缸67與攝像頭模組分離,從而便于操作人員取出攝像頭模組,進行下一組攝像頭模組的燒錄及測試,從而達到高效節(jié)省人力成本的目的,實現(xiàn)了一人四工位、八工位或十六工位作業(yè),同時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效率。
請參閱圖1-10,所述翻轉平臺60上還設有壓塊69,所述壓塊69安裝在所述固定臺61的一側上,在壓塊69與固定臺61之間設有軸承(圖紙未示出),當電線從機架10進入走線拖鏈78后,再穿過所述壓塊69后與所述測試盒66電連接,這樣就可以避免了操作面板62旋轉時對電線造成破壞,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塊69上設有多個與電線直徑相匹配的壓塊通孔(圖中未示出),以便于電線從所述壓塊通孔穿過后,將電線固定在壓塊通孔上,進而防止操作面板62旋轉時扯拉磨線的現(xiàn)象,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及安全保證。
請參閱圖1-10,所述近景機構80包括用于測試攝像頭模組近景攝像能力的近景光源81、近景橫向移動機構83及近景縱向移動機構82,所述近景橫向移動機構83包括近景驅動電機87、近景固定座88及近景位移平臺89,所述近景固定座88上設有第一導軌組件882及第一絲杠組件881,所述第一導軌組件882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所述第一導軌組件882安裝在第一絲杠組件881的兩側,所述近景固定座88安裝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近景位移平臺89通過所述第一導軌組件882與所述近景固定座88連接,所述近景驅動電機87安裝在所述近景固定座88上,所述近景位移平臺89通過所述第一絲杠組件881與所述近景驅動電機87傳動連接,所述近景縱向移動機構82安裝于所述近景位移平臺89上,所述近景光源81固定在所述近景縱向移動機構82上,這樣可以便于調整所述近景機構80與所述測試位68的前后位置,從而實現(xiàn)了設備的最佳測試效果。
請參閱圖1-10,所述近景縱向移動機構82包括近景縱向驅動電機84、近景縱向固定臺85及第二絲杠組件86,所述第二絲杠組件86與近景縱向驅動電機84均設置在所述近景縱向固定臺85上,且所述第二絲杠組件86與所述近景縱向驅動電機84傳動連接,所述近景光源81安裝在所述第二絲杠組件86,便于調節(jié)所述近景光源81的上下位置,提高設備的靈活性與適用性。
請參閱圖1-10,所述中景機構90包括用于測試攝像頭模組中景攝像能力的中景光源91、中景橫向移動機構93及中景縱向移動機構92,所述中景橫向移動機構93包括中景驅動電機97、中景固定座99及中景位移平臺98,所述中景固定座99上設有第二導軌組件991及第三絲杠組件992,所述第二導軌組件991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所述第二導軌組件991安裝在第三絲杠組件992的兩側,所述中景固定座99安裝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中景位移平臺98通過所述第二導軌組件991與所述中景固定座99連接,所述中景驅動電機97安裝在所述中景固定座99上,所述中景位移平臺98通過所述第三絲杠組件992與所述中景驅動電機97傳動連接,所述中景縱向移動機構92安裝于所述中景位移平臺98上,所述中景光源91固定在所述中景縱向移動機構92上,這樣可以便于調整所述近景機構90與所述測試位68的前后位置,從而實現(xiàn)了設備的最佳測試效果。
請參閱圖1-10,所述中景縱向移動機構92包括中景縱向驅動電機95、中景縱向固定臺94及第四絲杠組件96,所述第四絲杠組件96與中景縱向驅動電機95均設置在所述中景縱向固定臺94上,且所述第四絲杠組件96與所述中景縱向驅動電機95傳動連接,所述中景光源91安裝在所述第四絲杠組件96,便于調節(jié)所述中景光源91的上下位置,提高設備的靈活性與適用性。
請參閱圖1-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近景驅動電機87與中景驅動電機97均為步進電機,所述近景縱向驅動電機84與中景縱向驅動電機95均為伺服電機,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精準度及穩(wěn)定性。
請參閱圖1-10,所述遠景機構100包括用于測試攝像頭模組遠景攝像能力的遠景光源101及遠景移動機構102,所述遠景移動機構102包括遠景固定臺102、遠景驅動電機103、第一皮帶輪組104、第五絲杠組件106及第三導軌組件105,所述遠景驅動電機103、第一皮帶輪組104、第五絲杠組件106及第三導軌組件105均安裝在所述遠景固定臺102上,所述第五絲杠組件106通過所述第一皮帶輪組104與所述遠景驅動電機103傳動連接,所述遠景光源101通過所述第五絲杠組件106與所述第一皮帶輪組104傳動連接,這樣可以通過操作所述遠景驅動電機103來控制所述遠景光源101與所述測試位68的距離。
請參閱圖1-10,所述白場機構110包括安裝在白場機構上的白場光源111、吸嘴112及驅動氣缸113,所述吸嘴112通過所述驅動氣缸113可伸縮移動的安裝在所述白場機構110上;當攝像頭模組拍攝需要用到白場光源時,所述吸嘴112縮回所述白場機構110;當攝像頭模組拍攝需要白場光源相對的另一種場景測試時,所述吸嘴112伸出所述白場機構110,完全擋住攝像頭,然后拍攝,這樣不僅減少了設備零部件的數(shù)量,使得設備的設計更為緊湊。
請參閱圖1-10,所述透鏡機構120上設有增距鏡121,所述增距鏡121的數(shù)量與所述測試位68的數(shù)量相同,且所述增距鏡121的位置與所述測試位68的位置相對應,從而使得所述設備在有限距離實現(xiàn)了長距離效果的測試功能,進而提高了設備的適用范圍。
請參閱圖1-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30上設有設有滑動軌道組131,所述滑動軌道組131的數(shù)量為兩組,每一組滑動軌道組131均包括第一皮帶輪132、第一滑塊133、牽引塊134、滑軌135、第二滑塊136、第二皮帶輪137及皮帶138,所述第二皮帶輪137與電機連接,所述皮帶138的一端與牽引塊134的一端連接,另外一端依次繞過第一皮帶輪132、第二皮帶輪137后與牽引塊134的另外一端連接,所述滑軌135安裝在所述皮帶138圍成圈子的內側,所述第一滑塊133與第二滑塊136均安裝在所述滑軌135上,所述白場機構110與透鏡機構120分別安裝在兩組滑動軌道組131上,且所述白場機構110與透鏡機構120分別于每一組上的牽引塊134固定連接,從而使得所述白場機構110與透鏡機構120互相獨立,運動不干涉,再一次減少設備零部件的數(shù)量,使得設備的整體結構更為緊湊。
請參閱圖1-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0均與所述位移平臺70、翻轉平臺60、近景機構80、中景機構90、遠景機構100、白場機構110及透鏡機構120電連接,從而便于實現(xiàn)一鍵操作,即可控制攝像頭模組在位移平臺70及翻轉平臺60移動或翻轉,所述近景機構80、中景機構90、遠景機構100、白場機構110及透鏡機構120結合測試需要,進行位置調整的動作,實現(xiàn)自動化作業(yè),操作人員不需要關注燒錄及測試過程,只需要知道最后的結果即可,高效節(jié)省了人力成本的浪費,縮短了產品制作周期,且提升了產品的一致性及各方面的性能。
請參閱圖1-10,在本實施例中,操作人員可以手動的將攝像頭模組放入所述測試位68中進行作業(yè),也可以通過機械手將攝像頭模組放入所述測試位68中進行作業(yè),實現(xiàn)設備的全自動化功能,再一步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效率及設備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