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光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學旋渦(Optical Vortices,OV)光束的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的廣泛應用,用于光信號傳輸、處理的器件向高集成和陣列化方向發(fā)展,各種高性能和超高速交換系統(tǒng)對其內(nèi)部各元素之間與外部其他系統(tǒng)之間的通信連接都提出了高密度、高帶寬和低損耗的要求。隨著對帶寬需求的增大,電互連已經(jīng)成為高速處理器與高速網(wǎng)絡之間的一個瓶頸。用光互連取代電互連,已經(jīng)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同時,隨著并行多處理器等并行技術的發(fā)展,并行光互連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光互連是以光子作為信息載體來實現(xiàn)計算單元之間的信息交換。由于光互連的速度高、光波獨立傳播無干擾、互連數(shù)目大,互連密度高、功耗低、能避免“電子瓶頸”、以及可實現(xiàn)波長通道等優(yōu)點,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表現(xiàn)在數(shù)據(jù)交換、消除“電子瓶頸”和拓撲結構等方面。光互連的分類從結構來看,可分為:芯片內(nèi)的互連、芯片之間的互連、電路板之間的互連、計算機之間的互連;從互連所采用的信道來看,可分為:光纖互連、波導互連、自由空間互連等。各種結構有各自的信息處理功能。同時,光互連技術在通信帶寬、等程傳輸、抗電磁干擾及低能耗等方面與電互連相比也有巨大的優(yōu)勢。
光學旋渦(Optical Vortices,OV)是一種波前沿傳播方向具有螺旋形式的光束。當光波相位具有螺旋型波前結構時,波前會繞著傳播方向軸以螺旋方式旋轉。光學旋渦光子都具有確定的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軌道角動量是表征光學旋渦的特征參數(shù)。由于旋渦光束自身的干涉相消,光束的遠場衍射圖樣看起來就是一個光亮環(huán),其中心部分呈暗斑。螺旋型波前和相位奇點就是它兩個主要特征。根據(jù)電場的螺旋相位在傳播一個波長光程內(nèi)繞光軸旋轉2π整數(shù)倍,不同的軌道角動量光束可以用拓撲荷L(Topological Charge)來表征,L可取任意的整數(shù)。理論和實驗表明,這種軌道角動量光束光場中的每個光子具有特定的軌道角動量L。理論上L的可能取值范圍為所有整數(shù)。因此可以利用光學旋渦的拓撲荷完成數(shù)值控制,使其能夠充分應用在光子計算、超導薄膜、量子信息、自由空間光通信等方面。
相關技術中,OAM檢測系統(tǒng)的檢測端是用單模光纖對其中一路信號進行檢測。首先,需要將同軸多路的OAM信號還原成高斯點,將其中一路高斯點耦合進單模光纖,再利用光功率計得到該路信號的能量大小,此方式不僅操作繁瑣,而且測量結果誤差較大。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種能夠實現(xiàn)并行檢測且提升檢測效率的OAM檢測方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現(xiàn)有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OV光束的OAM檢測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光學旋渦OV光束的軌道角動量OAM檢測裝置,包括:數(shù)字微鏡器件DMD、透鏡、多模光纖耦合器、多模光纖陣列以及光功率計;其中,
所述透鏡設置在所述DMD產(chǎn)生的衍射光斑處;
所述多模光纖耦合器設置在所述透鏡的焦平面處,并接有所述多模光纖陣列;
所述多模光纖陣列的一端接入所述多模光纖耦合器,另一端連接所述光功率計。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OV光束的OAM檢測裝置,利用多模光纖陣列對攜帶OAM的同軸多路信號同時耦合,在光通信系統(tǒng)的檢測端將同軸多路OAM信號還原成高斯點,然后直接耦合進多模光纖陣列中,從而可以對多路OV光束的能量進行并行檢測,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能量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此外,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使用多模光纖陣列進行檢測,操作也更加方便可靠。
附圖說明
在附圖(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繪制的)中,相似的附圖標記可在不同的視圖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綴的相似附圖標記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圖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體示出了本文中所討論的各個實施例。
圖1為并行檢測49路OAM信號的OAM檢測裝置框架圖;
圖2為7×7多模光纖耦合器示意圖;
圖3為Flat狀態(tài)下入射DMD光路示意圖;
圖4為ON狀態(tài)下入射DMD光路示意圖;
圖5為Flat狀態(tài)下經(jīng)過f=40mm透鏡后m=1級的空間位置示意圖;
圖6為Flat狀態(tài)下經(jīng)過f=40mm透鏡后7×7陣列排布;
圖7為ON狀態(tài)下經(jīng)過f=40mm透鏡后7×7陣列排布。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zhí)峁┮环NOAM檢測裝置,該裝置可以包括:多模光纖耦合器、透鏡、DMD、多模光纖陣列以及光功率計;其中,所述透鏡設置在所述DMD產(chǎn)生的衍射光斑位置處;所述多模光纖耦合器設置在所述透鏡的焦平面處,并接有所述多模光纖陣列;所述多模光纖陣列的一端接入所述多模光纖耦合器,另一端連接所述光功率計。
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DMD面板與攜帶多路OAM信號的同軸多路OV光束可以成24°角,以達到最大化的檢測效果。
本申請中,OV光束的OAM檢測裝置,涉及自由空間光通信并行檢測技術,對同軸多路攜帶OAM信號的還原點進行同時耦合。具體地,使用多模光纖陣列對同軸多路被還原的OAM信號進行同時耦合,并行檢測。將多模光纖陣列放置于透鏡的焦平面處,多路OAM信號被還原成多個高斯點,并在透鏡焦點處會聚,在透鏡焦點處直接將多個高斯點耦合進多模光纖陣列,對任意路信號并行檢測其能量的大小。如此,利用OV光束的正交性實現(xiàn)多信道復用,大幅度提高信息傳輸系統(tǒng)的容量,利用光纖陣列同時耦合同軸多路OAM還原點,大幅度提高了檢測效率,并且能量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如圖1所示,為并行檢測49路OAM信號的OAM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梢园ǎ憾嗄9饫w陣列11、多模光纖耦合器12、透鏡13、DMD14。如圖1所示,攜帶OAM的同軸OV光束10經(jīng)過加載不同特殊設計的Dammann光柵全息圖的DMD14衍射后,在空間中產(chǎn)生一個7×7的陣列,將這些同軸多路的OAM信號還原成一個或多個高斯點,經(jīng)過透鏡13后在空間中聚焦,在透鏡13的焦平面處放置多模光纖耦合器12,被還原的一個或多個高斯點被耦合進多模光纖陣列11中,在多模光纖陣列11的另一端接入光功率計(圖1中未示出),光功率計即可測定該路信道的能量大小,達到并行檢測的目的。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jù)OV光束的光路數(shù)量調整其結構,特別的,可以根據(jù)輸入的同軸OAM信號數(shù)量和透鏡的焦距大小調整多模光纖陣列11以及多模光纖耦合器12的結構,具體的調整方式可參照圖1所示的示例,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2所示為多模光纖耦合器的截面示意圖。根據(jù)不同透鏡的焦距,可以采用多種7×7陣列的多模光纖耦合器。每個多模光纖耦合器對應有兩片,圖2中所示為7×7多模光纖陣列,白色點對應接入49根多模光纖,將該多模光纖耦合器對應放置于不同焦距透鏡的焦平面處,同軸多路OAM信號被還原成高斯點后即可對應耦合進該多模光纖耦合器中,如此,即可實現(xiàn)任意路OAM信號的并行檢測。
所述DMD的存儲器中存儲有程序數(shù)據(jù),所述程序數(shù)據(jù)使得入射到DMD面板的多路同軸OV光束以衍射的形式輸出到預先設定的區(qū)域。實際應用中,DMD的基底是硅,用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技術在硅片上制出存儲器,每個存儲器有兩條尋址電極(address electrodes)設置在兩個支撐柱上,通過鉸鏈(torsion hinge)安裝一個微型反射鏡,恰似“蹺蹺板”的結構。每個微反射鏡都能將光線從兩個方向反射出去,實際反射方向則視底層記憶晶胞的狀態(tài)而定;當記憶晶胞處于「ON」狀態(tài)時,反射鏡會旋轉至+12度,若記憶晶胞處于「OFF」狀態(tài),反射鏡會旋轉至-12度,另外,未加尋址信號反射鏡則對應0度「Flat」狀態(tài)。也就是說,DMD每個單元都有三個穩(wěn)態(tài):+12度、-12度、0度。只要結合DMD以及適當光源和投影光學系統(tǒng),微型反射鏡就會把入射光反射進入或是離開投影鏡頭的透光孔,使得「ON」狀態(tài)的反射鏡非常明亮,「OFF」狀態(tài)的反射鏡黑暗。利用二位脈沖寬度調變可以得到灰階效果,如果使用固定式或旋轉式彩色濾鏡,再搭配一顆或三顆DMD芯片,即可得到彩色顯示效果。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計算機寫入DMD的程序數(shù)據(jù)到其存儲器中,以便將入射到DMD面板的光束以衍射的形式輸出到預先設定的區(qū)域,所述預先設定的區(qū)域可以是透鏡放置的位置,透鏡聚焦后的位置是多模光纖陣列的空間位置。
實際應用中,DMD主要的工作方式是依據(jù)后端電路傳遞給CMOS芯片的不同信號,調控片上每個微鏡的旋轉位置,進而使得照射在微鏡上的光線有選擇的反射道不同方向。DMD可以包括電路部、機械部和光學部。其中,電路部為控制電路,機械部用于控制鏡片轉動的機械結構,光學部包含可轉動的鏡片,該鏡片分布在DMD面板上,體積微小。當DMD正常工作的時候,光線進入DMD,DMD面板上的鏡片通過轉動來反射所述光線,每個所述鏡片的旋轉都由所述電路部來控制。
本申請中,在各衍射級次間平均地分配能量并寫入DMD二值化的振幅調制全息圖,輸出成7×7的陣列以對應7×7多模光纖陣列,DMD加載DMD加載二值化振幅調制全息圖,用于還原同軸多路的OAM信號,。如此,在光通信系統(tǒng)的檢測端,通過多模光纖陣列,可以直接測量任意路的能量大小,達到并行檢測的目的,大大提高系統(tǒng)的檢測效率。此外,由于多模光纖比單模光纖芯徑粗,數(shù)值孔徑大,能從光源耦合更多的光功率,操作比單模器件方便可靠。
實際應用中,攜帶多路OAM信號的同軸多路的OV光束經(jīng)過自由空間傳輸后,在檢測端通過加載不同全息圖的數(shù)字微鏡器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在空間中產(chǎn)生一系列的衍射光斑,經(jīng)過透鏡聚焦后在透鏡的焦平面會聚,根據(jù)反射型光柵方程和DMD的衍射性質可以確定出7×7陣列(即49路同軸的OAM信號)在不同焦距透鏡聚焦下的空間坐標,該空間坐標即為7×7多模光纖陣列的空間坐標,如此,可確定多模光纖陣列的具體空間位置,以得到準確接收49路同軸的OAM信號,進而測量出OAM信號的能量大小,達到并行檢測的目的。
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多模光纖陣列的空間坐標因所述DMD的穩(wěn)態(tài)不同而不同。
下面以7×7多模光纖陣列為例詳細說明多模光纖陣列空間坐標的確定方法。
7×7多模光纖陣列空間坐標的具體計算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1)如圖3所示,當DMD處于Flat狀態(tài)時,DMD上加載有Dammann光柵,光柵周期d1=0.157mm,圖3中無箭頭虛線為入射光法線,入射光波長為1550nm,入射角i=8°,θ0=i=0.1396(弧度),根據(jù)光柵方程d1(sini-sinθ1)=mλ得到m=1級次上的衍射角θ1=0.1297(弧度)。
(2)如圖4所示,當DMD處于ON狀態(tài)時,DMD上的微透鏡陣列翻轉12°,DMD開始工作,保持入射光角度不變,此時的法線為圖4中無箭頭虛線虛線所示,此時,入射光角度為i'=20°,光柵周期即為DMD鏡片的周期d2=13.68μm,根據(jù)光柵方程d2(sini'-sinθ′1=mλ得到衍射級次m=1級次上的衍射角θ′1=0.2307(弧度)。
(3)如圖5所示,當DMD的鏡片轉動后,此時的m=1級被閃耀到更高級的級次上,而對于同一條m=1級的衍射譜線夾角有:α=Δθ-Δi=(θ'-θ)-(i'-i),根據(jù)該公式,計算m=1級DMD在兩種狀態(tài)下的譜線夾角 α1=(θ′1-θ1)-(i'-i)=-0.1085(弧度)。
(4)計算Flat狀態(tài)下,m=1級的衍射光譜空間坐標:
當m=1級的衍射光譜經(jīng)過f=40mm的透鏡聚焦后有:L=ftan(θ0-θ1)=0.396mm,即為圖6中點0到點7的距離。
(5)計算Flat狀態(tài)下,經(jīng)過f=40mm的透鏡聚焦后,7×7陣列的空間坐標,由(4)中得到點0到點7的距離為L=0.396mm,即為m=1級的位置,根據(jù)上述步驟(1)(2)(3)(4),得到m=2級的位置(點8)和m=3級的位置(點9),計算得到點0到點8距離為0.7961mm,點0到點9距離為1.1964mm。在DMD為Flat狀態(tài)下,7×7陣列為正方形排布,根據(jù)點0到點7的距離、點0到點8距離以及點0到點9距離,可得到該陣列中每一點的空間坐標,此空間坐標即為Flat狀態(tài)下7×7多模光纖陣列的空間坐標。
(6)計算ON狀態(tài)下,經(jīng)過f=40mm的透鏡聚焦后,7×7多模光纖陣列的空間坐標:如圖7所示,此時的陣列為菱形排布,y方向位置坐標保持不變,而在x方向上由于衍射級次的變化,會有一個橫向的拉伸,由(2)可知點7與y軸之間夾角變?yōu)棣?4+α1,在(5)的基礎上可以得到此時點7的位置坐標,而點7為點1和點4之間的中間點,點1位置不變,即可求得點4的位置坐標。再結合(5)的結構可得到此時7×7陣列中每一點的坐標,即為多模光纖耦合器的空間坐標。再結合不同透鏡的焦距f,即可得到多種不同焦距f聚焦下7×7多模光纖陣列的空間坐標。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