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智能家居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微波爐。
背景技術:
隨著現(xiàn)在電氣設備的普及,給工農業(yè)生產、國防事業(yè)、科技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加快了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步入了電氣化時代,也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得人們也越來越離不開這些電器設備。微波爐作為一種加熱設備,其內部使用的電阻絲對溫度、電壓比較敏感,一旦長時間超出其耐壓范圍,微波爐就會損壞,現(xiàn)有的一些保護控制電路的保護力度不強,造成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的智能微波爐。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智能微波爐,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有主電路板,所述主電路板上設有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包括時基芯片、蜂鳴器、負載、繼電器、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第一發(fā)光二極管、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第三二極管、第四二極管、第五二極管、第六穩(wěn)壓管、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電位器、第一變壓器、第二變壓器、第一整流橋和第二整流橋,所述第一變壓器的初級線圈的一端連接220v交流電的一端,所述第一變壓器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與所述220v交流電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的次級線圈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整流橋的第一引腳、第二引腳、第一電容的一端、第五二極管的陽極、第二電容的一端、第一電阻的一端、繼電器的線圈的一端、第三二極管的陰極和第二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的次級線圈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整流橋的第三引腳連接,所述第一整流橋的第四引腳和第一電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五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六二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第六二極管的陽極接地,所述第二電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發(fā)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一發(fā)光二極管的陰極、繼電器的線圈的另一端和第三二極管的陽極均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的陰極接地;
所述第一變壓器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還分別與所述繼電器的觸點開關的一端和第三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繼電器的觸點開關的另一端和第三電容的另一端均與所述第二變壓器的初級線圈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與所述負載的一端連接,所述負載的另一端與所述220v交流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的次級線圈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整流橋的第一引腳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的次級線圈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整流橋的第三引腳連接,所述第二整流橋的第四引腳接地,所述第二整流橋的第二引腳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一端和第五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電位器的一固定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另一端和電位器的另一固定端均接地,所述電位器的滑動端分別與所述時基芯片的第二引腳和第六引腳連接,所述時基芯片的第一引腳接地,所述時基芯片的第四引腳和第八引腳均與所述供電電源連接;
所述時基芯片的第三引腳分別與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和第四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四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所述第五電容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通過所述第六電阻分別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和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通過所述第六電容與所述供電電源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蜂鳴器的一端連接,所述蜂鳴器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智能微波爐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第七電容和第七電阻,所述第七電容的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容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智能微波爐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第八電阻,所述第八電阻的一端與所述220v交流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負載的另一端連接。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智能微波爐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第九電阻,所述第九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整流橋的第四引腳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智能微波爐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第十電阻,所述第十電阻的一端與所述蜂鳴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十電阻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智能微波爐中,所述第一三極管和第二三極管均為npn型三極管,所述第三三極管為pnp型三極管。
實施本發(fā)明的智能微波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設有包括外殼,外殼內設有主電路板,主電路板上設有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時基芯片、蜂鳴器、負載、繼電器、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第一發(fā)光二極管、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第三二極管、第四二極管、第五二極管、第六穩(wěn)壓管、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電位器、第一變壓器、第二變壓器、第一整流橋和第二整流橋,第五電容用于防止第一三極管和第二三極管之間的干擾,第六電容用于防止第三三極管與時基芯片之間的干擾,第六電阻用于對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所在的支路進行過流保護,因此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智能微波爐一個實施例中控制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智能微波爐實施例中,該智能微波爐包括外殼(圖中未示出),外殼內設有主電路板,主電路板上設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如圖1所示。圖1中,該控制電路包括時基芯片u1、蜂鳴器b、負載rl、繼電器、第一三極管vt1、第二三極管vt2、第三三極管vt3、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1、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四二極管d4、第五二極管d5、第六穩(wěn)壓管d6、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電位器rp、第一變壓器t1、第二變壓器t2、第一整流橋q1和第二整流橋q2。
其中,第一變壓器t1的初級線圈的一端連接220v交流電的一端,第一變壓器t1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與220v交流電的另一端連接,第一變壓器t1的次級線圈的一端分別與第一整流橋q1的第一引腳、第二引腳、第一電容c2的一端、第五二極管d5的陽極、第二電容c2的一端、第一電阻r14的一端、繼電器的線圈k的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和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第一變壓器t1的次級線圈的另一端與第一整流橋q1的第三引腳連接,第一整流橋q1的第四引腳和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均接地。
第五二極管d5的陰極與第六二極管d6的陰極連接,第六二極管d6的陽極接地,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1的陽極連接,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1的陰極、繼電器的線圈k的另一端和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均與第一三極管d1的集電極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的陽極連接,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的陰極接地。
第一變壓器t1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還分別與繼電器的觸點開關k-1的一端和第三電容c3的一端連接,繼電器的觸點開關k-1的另一端和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均與第二變壓器t2的初級線圈的一端連接,第二變壓器t2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與負載rl的一端連接,負載rl的另一端與220v交流電的一端連接,第二變壓器t2的次級線圈的一端與第二整流橋q2的第一引腳連接,第二變壓器t2的次級線圈的另一端與第二整流橋q2的第三引腳連接,第二整流橋q2的第四引腳接地,第二整流橋q2的第二引腳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一端和第五電阻r5的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與電位器rp的一固定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和電位器rp的另一固定端均接地,電位器rp的滑動端分別與時基芯片u1的第二引腳和第六引腳連接,時基芯片u1的第一引腳接地,時基芯片u1的第四引腳和第八引腳均與供電電源vcc連接。
本實施例中,時基芯片u1的第三引腳分別與第三電阻r3的一端和第四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與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與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連接,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與第三三極管vt3的基極連接,第二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第五電容c5與第一三極管vt1的基極連接,第一三極管vt1的發(fā)射極通過第六電阻r6分別與第二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和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第三三極管vt3的發(fā)射極通過第六電容c6與供電電源vcc連接,第三三極管vt3的集電極與蜂鳴器b的一端連接,蜂鳴器b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第五電容c5和第六電容c6為耦合電容,第五電容c5用于防止第一三極管vt1與第二三極管vt2之間的干擾,第六電容c6用于防止第三三極管vt3與時基芯片u1之間的干擾。第六電阻r6為限流電阻,用于對第一三極管vt1的發(fā)射極所在的支路進行過流保護。因此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三極管vt1和第二三極管vt2均為npn型三極管,第三三極管vt3為pnp型三極管。當然,在本實施例的一些情況下,第一三極管vt1和第二三極管vt2也可以為pnp型三極管,第三三極管vt3也可以為npn型三極管,但這時電路的結構也要相應發(fā)生變化。
正常用電時繼電器處于釋放狀態(tài),不消耗耗電能,繼電器的觸點開關k-1處于閉合狀態(tài),負載rl得電工作,第二變壓器t2用于負載rl的功率識別,當負載rl得電工作時,電流流經(jīng)變第二壓器t2的初級線圈在其次級線圈端產生感應電動勢,經(jīng)第二整流橋q2全波整流、第四電容c4濾波,第五電阻r5和電位器rp分壓,耦合給時基芯片u1的第二引腳和第六引腳,時基芯片u1連成單穩(wěn)態(tài)方式作為電壓比較器,當時基芯片u1的第二引腳和第六引腳的電壓低于1/3vcc時,時基芯片u1的第三引腳輸出高電平,經(jīng)第三電阻r3使第二三極管vt2飽和,第一三極管vt1截止,繼電器處于釋放狀態(tài),電路維持正常供電,由于時基芯片u1的第三引腳為高電平,第四二極管d4不足以導通,第三三極管vt3截止,蜂鳴器b不發(fā)聲。
當用負載rl超過限定功率時,第二變壓器t2的初級線圈中電流增大、次級線圈的兩端電壓升高,經(jīng)第二整流橋q2整流,第四電容c4兩端直流電壓立即升高,時基芯片u1的第二引腳和第六引腳輸入電壓>2/3vcc,其狀態(tài)反轉,時基芯片u1的第三引腳輸出低電平,第二三極管vt2截止、第一三極管vt1飽和導通,繼電器得電吸合,切斷負載供電回路,此時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1得電發(fā)光,第四二極管d4擊穿導通,第三三極管vt3飽和,蜂鳴器b得電發(fā)聲,實現(xiàn)聲光報警,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用于電源指示,第三電容c3為繼電器的觸點保護電容,可防止繼電器斷開時的火花損壞觸點開關k-1;另外加入串聯(lián)的第五二極管d5和第六二極管d6,能將第一變壓器t1線圈因漏感產生的尖峰電壓鉗位到安全值,防止電壓偶爾的正常波動造成繼電器的頻繁動作,穩(wěn)定性較高。
本實施例中,該控制電路還包括第七電容c7和第七電阻r7,第七電容c7的一端與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與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第七電阻r7的一端與第二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連接,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接地。第七電容c7為耦合電容,用于防止第二三極管vt2與時基芯片u1之間的干擾。第七電阻r7為限流電阻,用于對第一三極管vt1的發(fā)射極與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之間的支路進行過流保護,以進一步增強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實施例中,該控制電路還包括第八電阻r8,第八電阻r8的一端與220v交流電的一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與負載rl的另一端連接。第八電阻r8用于對負載rl所在的支路進行過流保護,以更進一步增強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還包括第九電阻r9,第九電阻r9的一端與第二整流橋q2的第四引腳連接,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接地。第九電阻r9為限流電阻,用于對第二整流橋q2的第四引腳與地之間的支路進行過流保護。
本實施例中,該控制電路還包括第十電阻r10,第十電阻r10的一端與蜂鳴器b的另一端連接,第十電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第十電阻r10為限流電阻,用于對蜂鳴器b所在的支路進行過流保護。
總之,本實施例中,由于控制電路中設有耦合電容和限流電阻,可以防止干擾和進行過流保護,因此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