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差動跳閘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差動跳閘裝置,設計使其連接和耦合的一多極斷路器裝置上,以便形成一個模塊式的差動斷路器,所述跳閘裝置容納在一個絕緣外殼中,其包含一個差動電流檢測器,包含一個呈螺線管型的總和互感器,各電源導線貫穿通過構成初級繞組,一個操作機構,由具有一個致動銷的電磁跳閘繼電器控制,以便在動作位置處將繼電器的跳閘指令經(jīng)過機械跳閘連桿傳遞到斷路器裝置上,用于激勵繼電器線圈的裝置,當總和互感器的二次繞組的端電壓超過預置的閾值時動作,測試及信號電路,其具有測試按鍵和跳閘指示器。
上述種類的差動跳閘裝置在本申請人的申請專利文件FR-A-2437692中做了介紹。所使用的繼電器屬極化型,由于采用永久磁鐵,在氣隙中的永久磁鐵的磁通與電磁線圈產(chǎn)生的磁通相減。可移動的磁軛是由繞軸旋轉的葉片構成的,跳閘所需的能量是很低的并且是由故障電流提供的。這種跳閘裝置不需要輔助電源,但是極化繼電器的制造相對較貴且復雜。
本發(fā)明的目是提供一種采用結構簡化的跳閘繼電器的差動跳閘裝置。
本發(fā)明的差動跳閘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激勵線圈的裝置配置在具有輔助電源的電子處理電路上,一個輸入端連接到總和互感器的二次繞組,輸出端與線圈電連接,還在于跳閘繼電器包含定位裝置,設計使其嵌入在外殼的成對的切口中,以便實現(xiàn)在非動作位置下在機械跳閘連桿的致動銷和操作花鍵(spline)之間形成預置的間隙。
繼電器的定位裝置配置在一個由絕緣的塑料材料制成的支承裝置上,該支承裝置包含一個在其兩上凸緣之間繞有線圈的管形套筒。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該支承裝置包含一個U形單塊結構,其具有兩個橫向定位懸臂彼此平行延伸并垂直于套筒,以及還有兩個位于套筒平面的對中凸耳。
根據(jù)對僅作為非限制性實例提出和表示在附圖中的說明性實施例的如下介紹,使其它的優(yōu)點和特點將更加顯而易見,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模塊式差動斷路器的正視圖;
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差動跳閘裝置在移去蓋之后的透視圖;
圖3是圖2所示的裝置在移去總和互感器和在外殼的底部中安裝的印刷電路板之后的側視圖;
圖4是跳閘繼電器支承件的比例放大的透視圖;
圖5是跳閘繼電器的分解透視圖;
圖6是圖5所示繼電器在元件組裝之后的視圖;
圖7是沿圖3中的線7-7所取的橫斷面圖。
在圖1中,差動跳閘裝置10連接耦合到一個兩極的斷路器裝置12上以便形成一個模塊式差動斷路器14。差動跳閘裝置10的機構16利用一個對斷路器裝置12的共用跳閘桿產(chǎn)生作用的機械跳閘連桿18連接到斷路器裝置12上,用于傳遞差動跳閘的指令。支架22將斷路器裝置12兩極的兩個致動把手24、26連接起來。
在差動跳閘裝置10內(nèi)側配置在機構16上(參閱圖2和圖3)的有一個總和互感器28、具有測試按鍵30和跳閘指示器32的測試和信號電路29、一個電磁跳閘繼電器34以及一個具有輔助電源的電子處理電路36。
總和互感器28包含一個呈環(huán)形的磁路,二電源導線38、40通過該磁路并電連接到斷路器12的下連接端,構成互感器28的初級繞組。次級繞組42繞在環(huán)形磁路上并利用導線44電連接到電子電路36的輸入端。電子電路36的輸出端用電連接件46連接到跳閘繼電器34的線圈48上。
機構16的動作原理與在FR-A-2437692文件中所詳細介紹的內(nèi)容相類似,但是沒有第二復位連桿。事實上要指出,把手24、26的支架22并沒有機械上耦接到機構16上,因為跳閘繼電器34是一個具有并聯(lián)脫扣線圈48的簡單致動器,沒有永久極化磁鐵。
機構16的機械跳閘連桿18包含一個裝有操作花鍵52的滑動導板50,花鍵52面向跳閘繼電器34的致動銷54配置,具有的間隙55小于1毫米。
參閱圖4至圖7,跳閘繼電器包含一個由絕緣塑料材料制成的、具有U形結構的支承裝置56,其是由配置在中央部分的管形套筒58和彼此平行延伸的兩個橫向定位懸臂60、62組成的利用兩個凸緣64、66使套筒58縱向上形成框架以便容納線圈48,凸緣64、68處在懸臂60、62的延伸擴展部分。在絕緣套筒58的孔68的內(nèi)側,一個機械上耦接到致動銷54上的磁性鐵芯70以軸向滑動的方式安裝。一個復位彈簧72安裝在鐵芯70的臺肩73和套筒58的固定的支承面74之間,并且同軸環(huán)繞銷54,以便當線圈48不被電子電路36激勵時,將鐵芯70推向非動作位置(圖7)。這個非動作位置是由止動件76精確限定的,止動件76固接到該貼著套筒58的隆起部分78的致動銷54上。
在由差動斷路器14提供保護的電力系統(tǒng)中產(chǎn)生絕緣故障的情況下,總和互感器28向電子電路36發(fā)出一個跳閘指令,使繼電器34的線圈48激勵。可動鐵芯70平移到動作位置,壓縮彈簧72,銷54同時沿相同的方向驅動導板50,以便驅動跳閘連桿18到跳閘位置。然后通過解除斷路器12各極的鎖定使觸頭打開。
當繼電器34處在非動作位置時,需要調(diào)節(jié)在銷54和跳閘導板50的操作花鍵52之間的軸向間隙55,使繼電器34相對于差動跳閘裝置10的機構16正確定位。為此,由于定位懸臂60、62的端部嵌入第一對配置在絕緣外殼84中的切口80、82(圖2和圖3)之中,使支承裝置56占據(jù)跳閘裝置10中預定的位置。在外殼84上設有第二對切口86、88(圖3),以便接納處在套58的平面上的對中凸耳90、92(圖4)。將支承裝置56安裝在由切口80、82、86、88限定的4個支承點上,保證了跳閘繼電器34相對于機構16的精確定位,能夠自動得到非動作位置下所需的間隙55。
至少對中凸耳中的其中一個(圖4)凸耳90帶有花鍵96,設計使其箝入切口86的邊緣,以確保將支承裝置56安裝在外殼84上。定位懸臂60裝有一凸出部,其上配置的臺肩98設計用于增強維持支承裝置56的穩(wěn)定性。
在圖7中,彈簧100嵌入到外殼84內(nèi)壁和導板50的端部之間,使得依靠復位彈簧(未表示)的作用將導板50推向跳閘方向。由彈簧100對導板50所產(chǎn)生偏置作用能夠實現(xiàn)跳閘指示器32的狀態(tài)記憶功能。
很清楚,利用與不同于前面介紹的形狀的支承裝置56,能夠實現(xiàn)跳閘繼電器34相對于差動跳閘裝置10的機構16的三維對中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差動跳閘裝置(10),設計使其連接和耦合到一多極斷路器裝置(12)上,以形成一個模塊式差動斷路器(14),所述跳閘裝置(10)容納在絕緣外殼(84)中,其包含一個差動電流檢測器,其包含一個環(huán)形總和互感器(28),通過其中的各電源導線(38、40)構成為初級繞組,一個操作機構(16),其由帶有致動銷(54)的電磁跳閘繼電器(34)控制,用以在動作位置將繼電器(34)的跳閘指令經(jīng)過機械跳閘連桿(18)傳遞給斷路器裝置(12),用于當總和互感器(28)的二次繞組(42)的端電壓超過預置的閥值時激勵繼電器(34)線圈(48)的裝置,以及測試和信號電路(29),其具有測試按鍵(30)和跳閘指示器(32),其特征在于,用于激勵線圈(48)的裝置配置在具有輔助電源的電子處理電路(36)、一個輸入端連接到總和互感器(28)的二次繞組(42)上,輸出端與線圈(48)電連接,跳閘繼電器(34)包含定位裝置(60、62;90、92),設計使其嵌入外殼(84)的成對切口(80、82;86、88)中,以實現(xiàn)在非動作位置下在致動銷(54)和機械跳閘連桿(18)的操作花鍵(52)之間得到的預置的間隙(5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動跳閘裝置,其特征在于,繼電器(34)的定位裝置配置在由絕緣塑料材料制成的支承裝置(56)上,該裝置包含一個在其兩個凸緣(64、66)之間繞有線圈(48)的管形套筒(58)。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差動跳閘裝置,其特征在于,套筒(58)具有孔(68),在孔(68)內(nèi)磁性鐵芯(70)以軸向滑動的方式安裝,機械耦接到致動銷(54)上,還在于裝入孔(68)中的復位彈簧(72)置于鐵芯(70)的臺肩(73)和套筒(58)的支承面(74)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差動跳閘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裝置(56)包含一個有兩個橫向定位懸臂(60、62)的U形單體結構,該懸臂(60、62)彼此平行延伸并垂直于套筒(58),以及兩個對中凸耳(90、92)位于套筒(58)的平面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差動跳閘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對中凸耳的其中一個凸耳(90)帶有卡緊花鍵(96)。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差動跳閘裝置,其特征在于,繼電器(34)的致動銷(54)包含的止動件(76)在磁性鐵芯(70)的非動作位置下貼著套筒(58)的凸前部分(78)。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動跳閘裝置,其特征在于,機械跳閘連桿的操作花鍵(52)配置在一個由彈簧(100)沿跳閘方向推動的可動的導板(50)上。
全文摘要
一種差動跳閘裝置(10),其有輔助電源,其包含總和互感器(28)、由非極化型電磁繼電器(34)控制的機構(16),機械跳閘連桿(18)以及在電力系統(tǒng)發(fā)生絕緣故障的過程中激勵繼電器(34)的線圈(48)的裝置。跳閘繼電器(34)包含定位裝置(60、62;90、92),設計使其嵌入外殼(84)中的成對切口(80、82;86、88)之中,以便在非動作位置下在致動銷(54)和機械跳閘連桿(18)之間形成預定的間隙(55)。
文檔編號H01H83/22GK1111805SQ9510149
公開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1995年1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1月26日
發(fā)明者克勞德·伯恩奧特, 瓊-保羅·喬利, 帕特里克·吉隆 申請人:施內(nèi)德電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