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自動化生產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插接式三角線束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行業(yè)的發(fā)展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電機、儀表在工業(yè)生產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插接式三角線束是電機和儀表內不可缺少的零部件。目前,插接式三角線束多為人力手工操作生產,這樣的模式需要大量人工,生產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昂、產品誤差較大且產品的一致性難以保證。因此,設計出一種可以實現插接式三角線束全自動生產且可以適配長度相等和長度不等的線束生產的柔性生產設備就尤為有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插接式三角線束生產設備,以機器設備快速、精度高、柔性好的全自動生產來取代原來的人工操作,可節(jié)省人力成本、生產效率高、精度高且產品一致性得以保證。
一種插接式三角線束生產設備,包括控制裝置、機架以及位于機架下方的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自右向左依次設有校直裝置、燙線裝置、送料裝置、切斷裝置、剝線裝置、端子壓合組件、并線扎線組件和輸送下料組件,所述校直裝置為分別在yoz平面和xoy平面布置交叉排列的u槽導輪,以實現設備來料端線材穿過u槽導輪實現在yoz平面和xoy平面的校直作用。所述端子壓合組件包括均位于剝線裝置前側的轉接輸送裝置、端子機;所述并線扎線組件包括位于轉接輸送裝置右側的輸送下料組件、輸送下料組件下方的并線輸送裝置以及位于并線輸送裝置前側的輸出側的縫紉機;所述的輸送下料組件包括線材移載裝置和下料裝置。
所述燙線裝置包括頂推裝置、連桿支撐裝置以及燙皮裝置;燙皮裝置設置于連桿支撐裝置上,所述的頂推裝置與連桿支撐裝置相連。
所述頂推裝置包括頂推氣缸、氣缸墊塊、線性滑軌、推塊、滑塊、滑塊連接板、接頭座板和i型接頭;頂推氣缸安裝于氣缸墊塊上,頂推氣缸的活塞桿端通過推塊與滑塊連接板連接;滑塊連接板通過滑塊與線性滑軌連接,以實現頂推氣缸動作的導向作用;所述i型接頭通過接頭座板與滑塊連接板連接,以實現i型接頭隨氣缸活塞桿動作。
所述連桿支撐裝置包括底板、y形接頭、卡簧、銷軸、連桿a、連桿b、連桿c、三根圓管、橫梁、管端支座、支撐板、連桿d;橫梁上開有孔,y形接頭分別對應位于連桿a的左右兩端,兩個y形接頭分別對應與i型接頭、連桿b下端進行鉸接;卡簧位于銷軸端部,以實現銷軸的軸向固定;三根圓管中,位于左側的圓管、位于中部的圓管均與連桿d鉸接相連,位于右側的圓管與連桿b中部鉸接相連;所述連桿b上端、連桿d上端均與連桿c鉸接相連,管端支座設置于圓管的后端,三根圓管均穿過橫梁的孔設置于支撐板上,支撐板與底板相連。
所述圓管與連桿d的鉸接處、圓管與連桿b的鉸接處均設有止付螺絲孔,用來安裝止付螺絲防止相對圓管轉動。
所述燙皮裝置包括分別對應安裝在管端支座上的氣動手指座板、氣動手指、夾鉗a、電阻刀片a、夾鉗b、絕緣墊塊、導電塊和電阻刀片b;氣動手指設置于氣動手指座板上;所述的夾鉗a、夾鉗b均安裝于氣動手指上;所述絕緣墊塊與夾鉗a、夾鉗b分別對應連接;電阻刀片a和電阻刀片b均通過導電塊與絕緣墊塊連接,導電塊起導電作用,額外連接電線,以實現對電阻刀片a和電阻刀片b通電;絕緣墊塊起絕緣隔熱作用。
另外,所述頂推氣缸、氣動手指分別與控制裝置信號連接??刂蒲b置信號為plc控制信號。
燙線裝置主要用于同時對多根導線進行環(huán)燙絕緣皮。燙線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導線從圓管中心穿過,氣動手指初始狀態(tài)為張開狀態(tài),電阻刀片a和電阻刀片b處于紅熱狀態(tài),然后氣動手指閉合,帶動電阻刀片a、電阻刀片b以刀片中間半圓位置處夾住導線,頂推氣缸推動推塊、滑塊連接板、接頭座板、i型接頭和滑塊一同沿線性滑軌移動,帶動連桿a、連桿b、連桿c動作,連桿c動作帶動連桿d沿圓管軸向旋轉,連桿d帶動圓管、管端支座和燙皮裝置旋轉,紅熱的電阻刀片a和電阻刀片b會圍繞導線軸線進行旋轉實現環(huán)燙絕緣皮功能。
所述送料裝置主要包括結構均相同的第一線芯送料裝置、第二線芯送料裝置以及第三線芯送料裝置;所述第一線芯送料裝置包括伺服電機、線性模組、下壓氣缸和氣缸支架;所述伺服電機與線性模組相連,所述氣缸支架安裝在線性模組上,所述下壓氣缸安裝在氣缸支架上。當經過燙線裝置的線材在經過線性模組上方的下壓氣缸下方時,下壓氣缸動作壓住線材,伺服電機驅動線性模組移動設定的距離,下壓氣缸松開線材,線性模組回退,依此循環(huán)往復,實現線材的送料功能。
所述切斷裝置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線芯切斷裝置、第二線芯切斷裝置和第三線芯切斷裝置;所述第一線芯切斷裝置包括切斷裝置支架、切斷功能單元、步進電機、主同步帶輪、從同步帶輪、同步帶、同步帶保護罩;切斷功能單元主要包括上刀片、下刀片、上刀片座板、下刀片座板、主動齒輪和分別與主動齒輪進行嚙合的從動齒框和從動齒條;主動齒輪與從同步帶輪同軸連接,所述從動齒框、從動齒條分別與上刀片座板、下刀片座板一一對應相連;所述上刀片座板、下刀片座板分別與上刀片、下刀片一一對應相連;所述步進電機與主同步帶輪相連,主同步帶輪與從同步帶輪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相連;在步進電機的驅動下,主動齒輪旋轉帶動從動齒條和從動齒條平行反向運動,從而帶動上刀片和下刀片交錯運動實現對線材的切斷功能,切斷完成后,步進電機反轉,使上刀片和下刀片分離,回到初始位置,依此往復。
所述剝線裝置包括結構均相同的第一線芯調整剝線裝置、第二線芯調整剝線裝置和第三線芯調整剝線裝置;所述的第一線芯調整剝線裝置包括線性模組、模組支架、轉接裝置和并線裝置;線性模組安裝于模組支架上;轉接裝置安裝設置于線性模組下方,并線裝置位于線性模組的正下方,線性模組上具有滑臺。
所述轉接裝置包括模組連接板、轉接座板、氣缸i背板、滑臺氣缸i、氣動手指i背板、氣動手指i、一號夾鉗i型、二號夾鉗i型、氣缸ii背板、滑臺氣缸ii、氣動手指ii背板、一號夾鉗ii型、二號夾鉗ii型和氣動手指ii;模組連接板與線性模組上的滑臺連接;滑臺氣缸i通過氣缸i背板與轉接座板連接;所述的一號夾鉗i型、二號夾鉗i型均裝設于氣動手指i上,以實現隨氣動手指i的夾取功能;所述氣動手指i通過氣動手指i背板與滑臺氣缸i連接,以實現隨滑臺氣缸i升降;滑臺氣缸ii通過氣缸ii背板與轉接座板連接;氣動手指ii通過氣動手指ii背板與滑臺氣缸ii連接,以實現隨滑臺氣缸ii升降;所述的一號夾鉗ii型、二號夾鉗ii型均與氣動手指ii連接,以實現隨氣動手指ii的夾取功能。
所述并線裝置包括頂升氣缸、頂升氣缸座板、底板、直角支架、升降背板、頂升座板、氣動手指墊板、升降氣缸、氣動手指iii、槽塊底板、夾鉗iii、插片底板、槽塊支撐板、槽塊和插片;升降背板垂直安裝于底板上,所述直角支架與升降背板、底板均相連,以實現加固支撐的作用;頂升座板設置于頂升氣缸的活塞桿頂端,以實現隨頂升氣缸活塞桿的升降;氣動手指iii通過氣動手指墊板與頂升座板連接,以實現隨頂升座板升降;夾鉗iii安裝于氣動手指iii上,以實現隨氣動手指iii的夾取功能;升降氣缸設置于升降背板上;所述槽塊底板與底板呈平行設置,槽塊底板垂直安裝于升降背板上;槽塊通過槽塊支撐板與槽塊底板相連;插片通過插片底板與升降氣缸的活塞桿頂部連接,以實現插片隨升降氣缸活塞桿的升降。其中,槽塊上設有梯形槽,夾鉗iii上具有正三角形腰面。
所述槽塊中部設有可容插片穿過的矩形缺口,插片隨升降氣缸動作穿過所述矩形缺口進行升降。
所述夾鉗iii隨氣動手指iii動作合并可得到一頂角朝上、底邊水平的三角形楔口,尺寸正好可將三角線束夾緊于該三角形楔口中。
所述的線性模組、滑臺氣缸i、滑臺氣缸ii、頂升氣缸、升降氣缸、氣動手指i、氣動手指ii、氣動手指iii均連接有控制裝置信號。控制裝置信號為plc信號。
剝線裝置是用于實現將三根線材進行按排布順序并線為三角線束。首先滑臺氣缸i推動轉接裝置中3個氣動手指i下降并從上一工位夾取三根線材?;_氣缸i收縮,隨線性模組運動至并線裝置上方,升降氣缸推動插片上升,轉接裝置將夾取的三根線材中的兩根分別放置于槽塊的梯形槽內的插片兩側,升降氣缸收縮,插片下降。進一步的,轉接裝置將第三根線材放置于槽塊的梯形槽內兩根線材之間,并使得三根線材呈三角形。頂升氣缸推動氣動手指iii上升,氣動手指iii動作使夾鉗iii閉合,利用夾鉗iii上的正三角形腰面將三根線材楔緊完成并線為三角線束的功能。隨后,線性模組移動到設定位置由轉接輸送裝置夾取線材進入下一道工序。
所述轉接輸送裝置主要由x軸線性模組、y軸線性模組、x軸線性滑軌和設置于y軸線性模組上的旋轉夾持單元組成。x軸線性滑軌對y軸線性模組起支撐導向作用。旋轉夾持單元主要包括旋轉氣缸和氣動夾持組件,用以從剝線裝置處夾取線材并隨旋轉氣缸旋轉180°,由x軸線性模組移動至端子機進行壓合端子。
所述端子機的型號為xyl-2t,所述縫紉機的型號為jack-9100b。
所述并線輸送裝置、輸送下料組件二者的結構與第一線芯調整剝線裝置相同。
其中,控制裝置為plc。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采用全自動生產方式取代傳統(tǒng)人工操作,最大優(yōu)點在于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2)本發(fā)明采用機器全自動循環(huán)生產方式,產品精度較高,產品的一致性得到保證;3)本發(fā)明結構緊湊,成本低廉,生產過程更穩(wěn)定受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圖;
圖2是除去機架的俯視結構圖;
圖3是校直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燙線裝置的立體圖;
圖5是頂推裝置的立體圖;
圖6是連桿支撐裝置的立體圖;
圖7是燙皮裝置的立體圖;
圖8是送線裝置的立體圖;
圖9是切斷裝置的立體圖;
圖10是第一線芯切斷裝置的立體圖;
圖11是剝線裝置的部分立體圖;
圖12是第一線芯調整剝線裝置的立體圖;
圖13是轉接裝置的立體圖;
圖14是并線裝置的立體圖;
圖15是轉接輸送裝置的立體圖;
圖16是端子機的立體圖;
圖17是并線輸送裝置以及輸出側的縫紉機的結構圖;
圖18是輸送下料組件立體圖。
圖中:1、校直裝置;2、燙線裝置;3、送料裝置;4、切斷裝置;41、第一線芯切斷裝置;42、第二線芯切斷裝置;43、第三線芯切斷裝置;5、剝線裝置;51、第一線芯剝線裝置;52、第二線芯剝線裝置;53、第三線芯剝線裝置;6、轉接輸送裝置;7、端子機;8、并線輸送裝置;9、縫紉機;10、輸送下料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fā)明進一步闡述。
如圖1至圖18所示,一種插接式三角線束生產設備,包括控制裝置、機架以及位于機架下方的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自右向左依次設有校直裝置1、燙線裝置2、送料裝置3、切斷裝置4、剝線裝置5、端子壓合組件、并線扎線組件和輸送下料組件10,所述校直裝置為分別在yoz平面和xoy平面布置交叉排列的u槽導輪,以實現設備來料端線材穿過u槽導輪實現在yoz平面和xoy平面的校直作用。所述端子壓合組件包括均位于剝線裝置5前側的轉接輸送裝置6、端子機7;所述并線扎線組件包括位于轉接輸送裝置6右側的輸送下料組件10、輸送下料組件10下方的并線輸送裝置8以及位于并線輸送裝置8前側的輸出側的縫紉機9;所述的輸送下料組件10包括線材移載裝置和下料裝置。
所述燙線裝置2包括頂推裝置21、連桿支撐裝置22以及燙皮裝置23;燙皮裝置23設置于連桿支撐裝置22上,所述的頂推裝置21與連桿支撐裝置22相連。
所述頂推裝置21包括頂推氣缸211、氣缸墊塊212、線性滑軌213、推塊214、滑塊215、滑塊連接板216、接頭座板217和i型接頭218;頂推氣缸211安裝于氣缸墊塊212上,頂推氣缸211的活塞桿端通過推塊214與滑塊連接板216連接;滑塊連接板216通過滑塊215與線性滑軌213連接,以實現頂推氣缸211動作的導向作用;所述i型接頭218通過接頭座板217與滑塊連接板216連接,以實現i型接頭218隨氣缸活塞桿動作。
所述連桿支撐裝置22包括底板221、y形接頭222、卡簧223、銷軸224、連桿a225、連桿b226、連桿c227、三根圓管228、橫梁229、管端支座2210、支撐板2211、連桿d2212;橫梁229上開有孔,y形接頭222分別對應位于連桿a225的左右兩端,兩個y形接頭222分別對應與i型接頭218、連桿b226下端進行鉸接;卡簧223位于銷軸224端部,以實現銷軸224的軸向固定;三根圓管228中,位于左側的圓管228、位于中部的圓管228均與連桿d2212鉸接相連,位于右側的圓管228與連桿b226中部鉸接相連;所述連桿b226上端、連桿d2212上端均與連桿c227鉸接相連,管端支座2210設置于圓管228的后端,三根圓管228均穿過橫梁229的孔設置于支撐板2211上,支撐板2211與底板221相連。
所述圓管228與連桿d2212的鉸接處、圓管228與連桿b226的鉸接處均設有止付螺絲孔,用來安裝止付螺絲防止相對圓管228轉動。
所述燙皮裝置23包括分別對應安裝在管端支座2210上的氣動手指座板231、氣動手指232、夾鉗a233、電阻刀片a234、夾鉗b235、絕緣墊塊236、導電塊237和電阻刀片b238;氣動手指232設置于氣動手指座板231上;所述的夾鉗a233、夾鉗b235均安裝于氣動手指232上;所述絕緣墊塊236與夾鉗a233、夾鉗b235分別對應連接;電阻刀片a234和電阻刀片b238均通過導電塊237與絕緣墊塊236連接,導電塊237起導電作用,額外連接電線,以實現對電阻刀片a234和電阻刀片b238通電;絕緣墊塊236起絕緣隔熱作用。
另外,所述頂推氣缸211、氣動手指232分別與控制裝置信號連接??刂蒲b置信號為plc控制信號。
燙線裝置2主要用于同時對多根導線進行環(huán)燙絕緣皮。燙線裝置2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導線從圓管228中心穿過,氣動手指232初始狀態(tài)為張開狀態(tài),電阻刀片a234和電阻刀片b238處于紅熱狀態(tài),然后氣動手指232閉合,帶動電阻刀片a234、電阻刀片b238以刀片中間半圓位置處夾住導線,頂推氣缸211推動推塊214、滑塊連接板216、接頭座板217、i型接頭218和滑塊215一同沿線性滑軌213移動,帶動連桿a225、連桿b226、連桿c227動作,連桿c227動作帶動連桿d2212沿圓管軸向旋轉,連桿d2212帶動圓管228、管端支座2210和燙皮裝置23旋轉,紅熱的電阻刀片a234和電阻刀片b238會圍繞導線軸線進行旋轉實現環(huán)燙絕緣皮功能。
所述送料裝置3主要包括結構均相同的第一線芯送料裝置、第二線芯送料裝置以及第三線芯送料裝置;所述第一線芯送料裝置包括伺服電機31、線性模組32、下壓氣缸33和氣缸支架34;所述伺服電機31與線性模組32相連,所述氣缸支架34安裝在線性模組32上,所述下壓氣缸33安裝在氣缸支架34上。當經過燙線裝置2的線材在經過線性模組32上方的下壓氣缸33下方時,下壓氣缸33動作壓住線材,伺服電機31驅動線性模組32移動設定的距離,下壓氣缸33松開線材,線性模組32回退,依此循環(huán)往復,實現線材的送料功能。
所述切斷裝置4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線芯切斷裝置41、第二線芯切斷裝置42和第三線芯切斷裝置43;所述第一線芯切斷裝置41包括切斷裝置支架、切斷功能單元、步進電機411、主同步帶輪412、從同步帶輪414、同步帶413、同步帶保護罩;切斷功能單元主要包括上刀片417、下刀片415、上刀片座板418、下刀片座板416、主動齒輪419和分別與主動齒輪419進行嚙合的從動齒框4110和從動齒條4111;主動齒輪419與從同步帶輪414同軸連接,所述從動齒框4110、從動齒條4111分別與上刀片座板418、下刀片座板416一一對應相連;所述上刀片座板418、下刀片座板416分別與上刀片417、下刀片415一一對應相連;所述步進電機411與主同步帶輪412相連,主同步帶輪412與從同步帶輪414之間通過同步帶413傳動相連;在步進電機411的驅動下,主動齒輪419旋轉帶動從動齒條4110和從動齒條4111平行反向運動,從而帶動上刀片417和下刀片415交錯運動實現對線材的切斷功能,切斷完成后,步進電機411反轉,使上刀片417和下刀片415分離,回到初始位置,依此往復。
所述剝線裝置5包括結構均相同的第一線芯調整剝線裝置、第二線芯調整剝線裝置和第三線芯調整剝線裝置;所述的第一線芯調整剝線裝置包括線性模組51、模組支架52、轉接裝置53和并線裝置54;線性模組51安裝于模組支架52上;轉接裝置53安裝設置于線性模組51下方,并線裝置54位于線性模組51的正下方,線性模組51上具有滑臺。
所述轉接裝置53包括模組連接板531、轉接座板532、氣缸i背板533、滑臺氣缸i534、氣動手指i背板535、氣動手指i536、一號夾鉗i型537、二號夾鉗i型538、氣缸ii背板539、滑臺氣缸ii5310、氣動手指ii背板5311、一號夾鉗ii型5312、二號夾鉗ii型5313和氣動手指ii5314;模組連接板531與線性模組51上的滑臺連接;滑臺氣缸i534通過氣缸i背板533與轉接座板532連接;所述的一號夾鉗i型537、二號夾鉗i型538均裝設于氣動手指i536上,以實現隨氣動手指i536的夾取功能;所述氣動手指i536通過氣動手指i背板535與滑臺氣缸i534連接,以實現隨滑臺氣缸i534升降;滑臺氣缸ii5310通過氣缸ii背板539與轉接座板532連接;氣動手指ii5314通過氣動手指ii背板5311與滑臺氣缸ii5310連接,以實現隨滑臺氣缸ii5310升降;所述的一號夾鉗ii型5312、二號夾鉗ii型5313均與氣動手指ii5314連接,以實現隨氣動手指ii5314的夾取功能。
所述并線裝置54包括頂升氣缸541、頂升氣缸座板542、底板543、直角支架544、升降背板545、頂升座板546、氣動手指墊板547、升降氣缸548、氣動手指iii549、槽塊底板5410、夾鉗iii5411、插片底板5412、槽塊支撐板5413、槽塊5414和插片5415;升降背板545垂直安裝于底板543上,所述直角支架544與升降背板545、底板543均相連,以實現加固支撐的作用;頂升座板546設置于頂升氣缸541的活塞桿頂端,以實現隨頂升氣缸541活塞桿的升降;氣動手指iii549通過氣動手指墊板547與頂升座板546連接,以實現隨頂升座板546升降;夾鉗iii5411安裝于氣動手指iii549上,以實現隨氣動手指iii549的夾取功能;升降氣缸548設置于升降背板545上;所述槽塊底板5410與底板543呈平行設置,槽塊底板5410垂直安裝于升降背板545上;槽塊5414通過槽塊支撐板5413與槽塊底板5410相連;插片5415通過插片底板5412與升降氣缸548的活塞桿頂部連接,以實現插片5415隨升降氣缸548活塞桿的升降。其中,槽塊5414上設有梯形槽,夾鉗iii5411上具有正三角形腰面。
所述槽塊5414中部設有可容插片5415穿過的矩形缺口,插片5415隨升降氣缸548動作穿過所述矩形缺口進行升降。
所述夾鉗iii5411隨氣動手指iii549動作合并可得到一頂角朝上、底邊水平的三角形楔口,尺寸正好可將三角線束夾緊于該三角形楔口中。
所述的線性模組51、滑臺氣缸i534、滑臺氣缸ii5310、頂升氣缸541、升降氣缸548、氣動手指i536、氣動手指ii5314、氣動手指iii549均連接有控制裝置信號??刂蒲b置信號為plc信號。
剝線裝置5是用于實現將三根線材進行按排布順序并線為三角線束。首先滑臺氣缸i534推動轉接裝置53中3個氣動手指i536下降并從上一工位夾取三根線材?;_氣缸i534收縮,隨線性模組51運動至并線裝置54上方,升降氣缸548推動插片5415上升,轉接裝置53將夾取的三根線材中的兩根分別放置于槽塊5414的梯形槽內的插片兩側,升降氣缸548收縮,插片5415下降。進一步的,轉接裝置53將第三根線材放置于槽塊5414的梯形槽內兩根線材之間,并使得三根線材呈三角形。頂升氣缸541推動氣動手指iii549上升,氣動手指iii549動作使夾鉗iii5411閉合,利用夾鉗iii5411上的正三角形腰面將三根線材楔緊完成并線為三角線束的功能。隨后,線性模組51移動到設定位置由轉接輸送裝置6夾取線材進入下一道工序。
所述轉接輸送裝置6主要由x軸線性模組62、y軸線性模組65、x軸線性滑軌61和設置于y軸線性模組65上的旋轉夾持單元組成。x軸線性滑軌61對y軸線性模組65起支撐導向作用。旋轉夾持單元主要包括旋轉氣缸和氣動夾持組件,用以從剝線裝置處夾取線材并隨旋轉氣缸旋轉180°,由x軸線性模組62移動至端子機7進行壓合端子。
所述端子機7的型號為xyl-2t,所述縫紉機9的型號為jack-9100b。
所述并線輸送裝置8、輸送下料組件10二者的結構與第一線芯調整剝線裝置相同。
其中,控制裝置為plc。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還與線材繞線機構連接,通過該繞線機構將三根線材原料分別上料通過校直裝置1對三根線材原料進行校直,經燙線裝置2在三根線材外皮上燙開間距固定的2個圈,送料裝置3將三根線材往復推進送料,并可通過設置調整每根線材需要的長度,剝線裝置5剝離線材端部外皮,將燙線裝置2燙開的線皮拔至端部,切斷裝置4分別將三根線材按照設置長度切斷,轉接輸送裝置6夾取三根線材旋轉180°轉運至端子機7壓合端子,輸送下料組件10將三根線材夾取轉運至并線輸送裝置8并線為三角線束并由并線輸送裝置8輸送至縫紉機9捆扎三角線束,輸送下料組件10夾取三角線束移動至輸出端松開夾爪,使三角線束產品掉落至下方滑道從出口滑出。
本發(fā)明主要的工作方法如下:
a)啟動設備:將設備設置為準備模式。
b)原料準備:人工將線材從繞線機構拉出穿過校直裝置1、燙線裝置2、送料裝置3直至穿過切斷裝置4的刀口,端子料卷放入端子機7的供料系統(tǒng),扎線料卷放入縫紉機9的供料系統(tǒng)。
c)首件確認:按下啟動按鈕,所有裝置回歸原點,送料裝置3固定線材,切斷裝置4切斷伸出刀口的線材,單循環(huán)工作,確認切線尺寸、剝線尺寸、并線位置尺寸、扎線位置尺寸和端子壓合狀態(tài)。
d)自動生產:首件確認沒有問題后,將設備設置為自動模式,設備自動送料生產,通過上料裝置3、轉接輸送裝置6、并線輸送裝置8的往復動作實現循環(huán)工作。其中,循環(huán)工作步驟如下:自動送料、燙線皮、剝線皮、拉線皮、定長切線、壓合端子、并線、扎線、下料、進入下一循環(huán)。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