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大平方線纜端子的壓接機,涉及端子壓接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
壓接機是電力行業(yè)在線路基本建設施工和線路維修中進行導線接續(xù)壓接的必要工具,壓接機分為液壓壓接機,大噸位壓接機(沖床),絕緣端子壓接機,壓接鉗分體式壓接機,手搖式液壓壓接機,目前的端子壓接機在大平方端子壓接時的壓接效果并不理想,且壓接過程中需要頻繁換模具,另外,壓接的端子無法壓接成所需的多邊形形狀,繼而端子的壓接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操作方便且能有效對大平方線纜端子進行壓接的壓接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大平方端子壓接機,包括固定底座、豎直固定座、機殼、壓接機構、伺服控制系統(tǒng)、人機交換控制系統(tǒng),所述壓接機構置于固定底座且固定連接在豎直固定座上,所述伺服控制系統(tǒng)置于固定底座上且控制壓接機構運行,所述人機交換控制系統(tǒng)與伺服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所述機殼呈方形盒狀結構且其底端與固定底座連接固定上,其后側與豎直固定座連接固定,所述壓接機構包括控制機構以及壓口機構,在所述機殼的左下角設有供壓口機構活動的工位口,所述壓口機構包括兩個豎直固定板、前部固定刀座、后部固定刀座、上滑座以及下滑座,兩個所述豎直固定板相互平行設置,豎直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機殼內(nèi)部,另一端置于工位口,且所述豎直固定板置于工位口的一側板上設有外壓口,所述前部固定刀座固定在兩個豎直固定板之間且其上下兩端分別與外壓口的上下端固定連接,所述上滑座以及下滑座均上下水平設置且固定在兩個豎直固定板之間,所述后部固定刀座滑動連接在下滑座上,所述后部固定刀座尾端與控制機構固定連接,在所述前部固定刀座以及后部固定刀座相向側設有能將端子壓接成多邊形的活動壓接刀架機構。
作為優(yōu)選,所述活動刀架機構包括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以及第四刀片,在所述前部固定刀座上設有放置第一刀片的第一導槽以及放置第二刀片的第二導槽,在所述后部固定刀座上設有放置第三刀片以及第四刀片的第三導槽以及第四導槽,所述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以及第四刀片分別在第一導槽、第二導槽、第三導槽、第四導槽內(nèi)自由滑動,所述第一刀片以及第二刀片相對滑動且與前部固定刀座的內(nèi)側邊形成左側多邊形壓口,所述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相對滑動且與后部固定刀座形成右側多邊形壓口。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導槽以及第二導槽均傾斜且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刀片在第一導槽內(nèi)傾斜上下滑動,第一刀片在滑動的外側刀口與水平面之間具有傾斜夾角,所述第二刀片具有水平的刀口面以及左滑動面和右滑動面,在所述前部固定刀座的內(nèi)側設有與第一刀片的外側刀口成夾角設置的第一固定刀口面,所述左滑動面在第二導槽內(nèi)滑動繼而帶動其刀口面前后水平移動,所述第三導槽、第四導槽分別與第二導槽、第一導槽相互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分別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結構相同且運行方式相同,所述后部固定刀座的左下角設有與第一固定刀口面平行設置的第二固定刀口面,所述第二固定刀口面與第二刀片的右滑動面滑動接觸。
作為優(yōu)選,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水平連接桿、豎立連接桿以及水平控制機構,所述豎立連接桿端部與水平連接桿活動連接固定,所述水平連接桿的一端活動連接在后部固定刀座的尾端,另一端與豎立連接桿的端部活動連接,所述豎立連接桿的中部與豎直固定板之間設有一支撐軸,所述豎立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水平控制機構活動連接,所述水平控制機構控制豎立連接桿帶動后部固定刀座前后水平移動。
作為優(yōu)選,所述水平控制機構設置為液壓缸,所述液壓缸與伺服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豎立連接桿的與水平控制機構的連接處設有一腰型連接孔。
作為優(yōu)選,所述前部固定刀座以及后部固定刀座的側面設有側面固定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所述大平方端子壓接機采用自動壓合就對接線端子進行自動壓接,并能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多尺寸型號的大平方端子的壓接,繼而在壓接的適用性更高,使用更方便,實用性高,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軸測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壓口機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測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3所示的一種大平方端子壓接機,包括固定底座1、豎直固定座2、機殼3、壓接機構、伺服控制系統(tǒng)4、人機交換控制系統(tǒng)5,所述壓接機構置于固定底座1且固定連接在豎直固定座2上,所述伺服控制系統(tǒng)4置于固定底座1上且控制壓接機構運行,所述人機交換控制系統(tǒng)5與伺服控制系統(tǒng)4電連接,所述機殼3呈方形盒狀結構且其底端與固定底座1連接固定上,其后側與豎直固定座2連接固定,所述壓接機構包括控制機構以及壓口機構,在所述機殼3的左下角設有供壓口機構活動的工位口6,所述壓口機構包括兩個豎直固定板7、前部固定刀座8、后部固定刀座9、上滑座10以及下滑座11,兩個所述豎直固定板7相互平行設置,豎直固定板7的一端固定在機殼3內(nèi)部,另一端置于工位口6,且所述豎直固定板7置于工位口6的一側板上設有外壓口,所述前部固定刀座8固定在兩個豎直固定板7之間且其上下兩端分別與外壓口的上下端固定連接,所述上滑座10以及下滑座11均上下水平設置且固定在兩個豎直固定板7之間,所述后部固定刀座9滑動連接在下滑座11上,所述后部固定刀座9尾端與控制機構固定連接,在所述前部固定刀座8以及后部固定刀座9相向側設有能將端子壓接成多邊形的活動壓接刀架機構。
在實際應用中,人工交換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端子的型號尺寸選擇壓接參數(shù),然后通過伺服控制系統(tǒng)控制控制系統(tǒng)帶動活動壓接刀架機構對端子進行壓接成型,繼而完成端子的壓接過程。
在實際應用中,如圖2所示,進一步地,為提高活動刀架機構運行的穩(wěn)定性以及便捷性,所述活動刀架機構包括第一刀片13、第二刀片14、第三刀片15以及第四刀片16,在所述前部固定刀座8上設有放置第一刀片13的第一導槽17以及放置第二刀片14的第二導槽18,在所述后部固定刀座9上設有放置第三刀片15以及第四刀片16的第三導槽19以及第四導槽20,所述第一刀片13、第二刀片14、第三刀片15以及第四刀片16分別在第一導槽17、第二導槽18、第三導槽19、第四導槽20內(nèi)自由滑動,所述第一刀片13以及第二刀片14相對滑動且與前部固定刀座8的內(nèi)側邊形成左側多邊形壓口,所述第三刀片15、第四刀片16相對滑動且與后部固定刀座形成右側多邊形壓口,作為優(yōu)選實施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為更方便壓口機構壓接時的穩(wěn)定性,所述第一導槽17以及第二導槽18均傾斜且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刀片13在第一導槽18內(nèi)傾斜上下滑動,第一刀片13在滑動的外側刀口與水平面之間具有傾斜夾角,所述第二刀片14具有水平的刀口面141以及左滑動面142和右滑動面143,在所述前部固定刀座8的內(nèi)側設有與第一刀片13的外側刀口成夾角設置的第一固定刀口面21,所述左滑動面142在第二導槽18內(nèi)滑動繼而帶動其刀口面前后水平移動,所述第三導槽19、第四導槽20分別與第二導槽18、第一導槽17相互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刀片13、第二刀片14分別與第三刀片15、第四刀片16結構相同且運行方式相同,所述后部固定刀座9的左下角設有與第一固定刀口面21平行設置的第二固定刀口面22,所述第二固定刀口面22與第二刀片14的右滑動面143滑動接觸。
從而,在實際應用中,將端子放置于由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形成六邊形的壓接口,然后通過伺服系統(tǒng)控制液壓缸運行,繼而帶動豎立連接桿以支撐轉軸為支座左右擺動,繼而帶動水平連接桿帶動后部固定刀座前移動,所述后部固定刀座在移動過程中,所述第一刀片以及二刀片相互滑動,所述第三刀片以及第四刀片相互滑動,所述第一固定刀口面與第三刀片的滑動面相對滑動,所述第二固定刀口面與第二刀片的滑動面相對滑動,繼而能逐漸縮小刀口,繼而將所述端子壓接成所需的六邊形端子。
為方便控制,提高壓接效果以及壓接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水平連接桿23、豎立連接桿24以及水平控制機構25,所述豎立連接桿24端部與水平連接桿23活動連接固定,所述水平連接桿23的一端活動連接在后部固定刀座9的尾端,另一端與豎立連接桿24的端部活動連接,所述豎立連接桿24的中部與豎直固定板7之間設有一支撐軸71,所述豎立連接桿24的另一端與水平控制機構25活動連接,所述水平控制機構25控制豎立連接桿24帶動后部固定刀座9前后水平移動,且作為優(yōu)選實施方案,所述水平控制機構25設置為液壓缸,所述液壓缸與伺服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所述豎立連接桿24的與水平控制機構25的連接處設有一腰型連接孔26。
為增強所述壓口機構整體機構的穩(wěn)固性,所述前部固定刀座8以及后部固定刀座9的側面設有側面固定板。
上述大平方端子壓接機采用自動壓合就對接線端子進行自動壓接,并能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多尺寸型號的大平方端子的壓接,繼而在壓接的適用性更高,使用更方便,實用性高。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