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更詳細地,涉及一種不僅能夠有效地傳遞電源而且不限制終端數(shù)量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
背景技術:
各種電氣、電子設備日漸呈現(xiàn)出小型化、薄型化、輕量化、多功能化的趨勢,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照相機等領域,更需要用于多功能化的小型化和薄型化。這種電氣、電子裝備的內部設置有包括pcb電路板在內的各種電氣、電子部件,而這種電氣、電子部件的相互電連接的結構是實現(xiàn)小型化、薄型化所要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為了連接基板與基板之間,開發(fā)了多種板對板(boardtoboard,btob)連接器。這種板對板連接器在如電源、計算機、輔助硬件等部件之間或者其他電氣或者電子系統(tǒng)內的其他電氣部件之間,提供電氣或電子控制信號。
圖1是示意表示現(xiàn)有的板對板連接器的圖。參照圖1,現(xiàn)有的板對板連接器1000由第一連接器1100和第二連接器1200結合而構成。第一連接器1100包括:第一殼體1110,其大致為長方形;多個第一終端1120,沿著第一殼體1110的長度方向的兩側插入;一對第一結合端子1130,其結合在第一殼體11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第二連接器1200包括:第二殼體1210,第一殼體1110插入其中;第二終端1220,沿著第二殼體1210的長度方向的兩側插入,且與第一終端1120電接觸;一對第二結合端子1230,其結合在第二殼體12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且與第一結合端子1130電接觸。
這種現(xiàn)有的板對板連接器1000是由多個第一終端1120和第二終端1220相互接觸來傳遞信號,并且由第一結合端子1130和第二結合端子1230相互接觸來傳遞電源。即,第一終端1120、第二終端1220起到傳遞信號的信號端子的作用,第一結合端子1130、第二結合端子1230起到傳遞電源的電源端子的作用。
另外,根據(jù)結合在第一連接器1100或者第二連接器1200上的電子部件的種類,需要傳遞的電源大小可設置成多種。但是,現(xiàn)有的板對板連接器1000僅通過一對第一結合端子1130、第二結合端子1230傳遞電源,因此存在無法有效地傳遞電源的問題。
并且,當為了增加電流容量而增大第一結合端子1130、第二結合端子1230的大小時,第一終端1120、第二終端1220的數(shù)量相對地受到限制。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韓國授權專利第10-1116410號
韓國公開專利第10-2015-0027710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不僅可以有效的傳遞電源,而且不限制終端數(shù)量。
(二)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頭式連接器,其包括:第一基座;多個第一終端,沿著所述第一基座的長度方向的兩側排列;第一主電源接觸部,其結合在所述第一基座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上;以及插座式連接器,其包括:第二基座,形成有插入部,以使所述第一基座插入;多個第二終端,沿著所述插入部長度方向的兩側,以與所述第一終端電接觸的方式排列;第二主電源接觸部,結合在與所述第一主電源接觸部相對的所述插入部的兩端部,以使其與所述第一主電源接觸部接觸;其中,從多個所述第一終端中選取的一個或多個終端由用于傳遞電源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構成,在多個所述第一終端中,除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以外的終端由用于傳遞信號的第一信號端子構成;在多個所述第二終端中,與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接觸的終端由第二子電源接觸部構成,在多個所述第二終端中,除所述第二子電源接觸部以外的終端由與第一信號端子接觸的第二信號端子構成。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的寬度比所述第一信號端子的寬度寬,所述第二子電源接觸部的寬度比所述第二信號端子的寬度寬。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和另一側被區(qū)分為第一結合側部和第二結合側部,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結合側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結合側部的與所述第一結合側部的一端部相反方向的端部。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和另一側被區(qū)分為第一結合側部和第二結合側部,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位于所述第一結合側部的一端部。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和另一側被區(qū)分為第一結合側部和第二結合側部,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結合側部的中央和所述第二結合側部的中央。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側和另一側被區(qū)分為第一結合側部和第二結合側部,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結合側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結合側部的與所述第一結合側部的一端部相對的端部。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終端包括:第一內入端子,插入所述第一基座且設置在所述第二終端方向;以及第一突出端子,從所述第一內入端子向所述第一基座外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終端包括:第二內入端子,以與所述第一內入端子相對的方式容納于所述第二基座中,且所述第一內入端子插入并結合于所述第二內入端子中;以及第二突出端子,從所述第二內入端子向所述第二基座外側方向延伸。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內入端子包括:第一突出部,從所述第二突出端子的端部向上突出形成;第一迂回部,從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向遠離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下彎曲形成;第二突出部,從所述第一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下突出形成;第二迂回部,從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下端向遠離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彎曲形成;傾斜部,從所述第二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上突出,且以靠近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式傾斜;第三迂回部,從所述傾斜部的上端向遠離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下方彎曲形成,所述第一內入端子,從所述第一突出端子的端部向所述第二迂回部的方向凸出形成,且插入并結合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迂回部之間。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入端子包括:第一插入突出部,從所述第一突出端子的端部向下突出形成,以使其與所述第三迂回部相接;支撐迂回部,從所述第一插入突出部的下端向遠離所述第一插入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彎曲形成;第二插入突出部,從所述支撐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上突出形成,以使其與所述第二突出部相接,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卡止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卡止部卡止結合的第二卡止部。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所述第一迂回部、所述第二迂回部及所述傾斜部中選取的任意一個以上受到向所述第二突出部方向施加的彈性力。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電源接觸部包括:加固板部,緊貼于與所述第二基座相對的所述第一基座的下側;外側緊貼部,從所述加固板部以覆蓋所述第一基座的邊緣的方式彎曲;接觸端子,從所述外側緊貼部向其外側突出。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緊貼部包括:第一外側緊貼部,從所述加固板部向所述第一基座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方向突出;第二外側緊貼部,從所述加固板部向所述第一基座長度方向兩側部之間的端部方向突出,所述接觸端子從所述第一外側緊貼部的前端部向其外側突出形成。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長度方向兩側部上凹陷形成有第一外側引導部,以引導所述第一外側緊貼部,當所述第一外側緊貼部被引導至所述第一外側引導部時,所述第一外側緊貼部的一側突出形成有加壓部,使所述加壓部對所述第一外側引導部的內側進行加壓。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電源接觸部包括:加固部,其橫截面為“ㄈ”形狀,使得包圍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外側;第一內側緊貼部,從所述加固部的兩端部以與所述第一外側緊貼部相對的方式彎曲形成;第二內側緊貼部,從所述加固部的中央以與所述第二外側緊貼部相對的方式彎曲形成。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突出延伸部,所述突出延伸部從所述加固部的兩端部向所述第二基座的下部方向突出延伸形成。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上還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內側緊貼部水平的輔助緊貼部。
并且,提供一種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引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一內側緊貼部的位置上凹陷形成有使所述第一內側緊貼部插入的第一內側引導部。
(三)有益效果
在本發(fā)明中,第一終端由具有相互不同寬度的第一信號端子和第一子電源接觸部構成,第二終端由具有相互不同寬度的第二信號端子和第二子電源接觸部構成,因此使電源等大電流流向第一子電源接觸部和第二子電源接觸部,小電流流向第一信號端子和第二信號端子,從而具有可根據(jù)電子部件的種類,適當?shù)膫鬟f大電流和小電流的效果。
并且,不必為了增大電流容量而增大第一主電源接觸部和第二主電源接觸部的大小,因此具有可以設計成靈活地增加或減少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數(shù)量的效果。
并且,根據(jù)電子部件設計的目的,可以對第一子電源接觸部和第二子電源接觸部的數(shù)量及位置進行多種設置,因此,具有在需要傳遞電源等大電流時,可以適當?shù)乩玫谝恢麟娫唇佑|部、第二主電源接觸部及第一子電源接觸部、第二子電源接觸部來有效地傳遞電源等的大電流的效果。
并且,當?shù)谝恢麟娫唇佑|部插入第一基座時,第一主電源接觸部的加壓部對第一基座的第一外側引導部的內側進行加壓,從而具有使第一主電源接觸部不容易從第一基座脫落的效果。
并且,當?shù)诙K端的第二內入端子插入第一終端的第一內入端子時,第二內入端子的第二卡止部卡止結合在第一內入端子的第一卡止部,從而具有使第一內入端子和第二內入端子相互堅固地結合的效果。
并且,第二內入端子具有彈性,從而具有使第一內入端子堅固地結合在第二內入端子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表示現(xiàn)有的板對板連接器的圖。
圖2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圖。
圖3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插頭式連接器的圖。
圖4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一主電源接觸部的圖。
圖5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一主電源接觸部結合在第一基座上的狀態(tài)的圖。
圖6是示意表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一終端的剖視圖。
圖7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插頭式連接器和插座式連接器的結合狀態(tài)的圖。
圖8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二主電源接觸部結合在第二基座上的狀態(tài)的圖。
圖9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二終端的圖。
圖10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具備在插頭式連接器上的第一終端和具備在插座式連接器上的第二終端的結合狀態(tài)的圖。
圖11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插頭式連接器和插座式連接器的結合狀態(tài)的圖。
圖12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具備在第一終端、第二終端上的第一信號端子、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一子電源接觸部、第二子電源接觸部的配置結構的圖。
圖13至圖15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具備在第一終端、第二終端上的第一信號端子、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一子電源接觸部、第二子電源接觸部的多種配置結構的圖。
附圖說明標記
10: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
100:插頭式連接器110:第一基座
110a:插入槽111a:第一結合側部
111b:第二結合側部112:加固引導部
114:第一外側引導部116:第二外側引導部
120:第一終端120a:第一信號端子
120b: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1:第一內入端子
122:第一插入突出部122a:插入槽部
123:支撐迂回部124:第二插入突出部
125:第一卡止部126:第一突出端子
130: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2:加固板部
134:第一外側緊貼部134a:加壓部
135:接觸端子136:第二外側緊貼部
200:插座式連接器210:第二基座
210a:結合突出部210b:第一端子空間部
210c:插入空間部210d:第二端子空間部
211:插入部211a:加固引導部
211b:延伸引導部211c:第一內側引導部
211d:第二內側引導部220:第二終端
220a:第二信號端子220b:第二子電源接觸部
221:第二內入端子222:第一突出部
223:第一迂回部224:第二突出部
225:第二卡止部226:第二迂回部
227:傾斜部228:第三迂回部
229:第二突出端子230:第二主電源接觸部
232:加固部232a:加固突起部
233:突出延伸部234:第一內側緊貼部
235:輔助緊貼部236:第二內側緊貼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
圖2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圖,圖3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插頭式連接器的圖。
參照圖2和圖3,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10作為電連接如電子部件的第一基板(未示出)和第二基板(未示出)的裝置,包括:插頭式連接器100,其與第一基板結合;插座式連接器200,其與第二基板結合,且與所述插頭式連接器100電連接。
插頭式連接器100包括:第一基座110;一個以上的第一終端120,其沿著第一基座110的長度方向排列;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其結合在第一基座110的兩端部。例如,第一基座110可以由塑料材質形成,第一終端120和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可由通電材質形成。
第一基座110插入插座式連接器200的后述的第二基座210(圖7中示出),優(yōu)選形成為長方形。
第一終端120由一個以上構成,且與后述的第二終端220(圖7中示出)電連接,例如,可沿著第一基座110的長度方向排列成多個列,例如可并列排列成兩列,如此并列排列的第一終端120可以相互對稱地排列。第一終端120與第二終端220接觸時,第一終端120與第二終端220上可通過例如0.25~0.3a左右的小電流,或可通過比其大的大電流。
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結合在第一基座110的兩端部,且由金屬材質等堅固的材質形成,因此在第一基座110結合在第二基座210上時,可以堅固地支撐第一基座110的形狀。并且,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與后述的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圖7中示出)電接觸,從而使插頭式連接器100和插座式連接器200之間能夠通過大于所述小電流的電源等的大電流。即,第一終端120的后述的第一信號端子120a因寬度窄而存在發(fā)生電子安全事故的隱患,因此,利用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和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使插頭式連接器100和插座式連接器200之間通過大電流。
圖4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一主電源接觸部的圖,圖5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一主電源接觸部結合在第一基座上的狀態(tài)的圖。
參照圖4及圖5,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由一對構成,以使其結合于第一基座110的兩端部,且包括:加固板部132,其形成為板狀,從而覆蓋相對于第二基座210的第一基座110的下側端部;一對第一外側緊貼部134,從加固板部132的兩側垂直向上彎曲;第二外側緊貼部136,從加固板部132的兩側之間的端部垂直向上彎曲。并且,第一外側緊貼部134或者第二外側緊貼部136上形成有接觸端子135。例如,所述接觸端子135可以從第一外側緊貼部134的端部向其外側突出形成。
第一基座110沿長度方向長長地形成,在其長度方向的下側形成有用于與第二基座210結合的插入槽110a。并且,在插入槽110a的長度方向的一側與另一側上分別具備有第一結合側部111a和第二結合側部111b。并且,為使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位于第一基座1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第一基座1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可包括加固引導部112、第一外側引導部114及第二外側引導部116。為使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加固板部132就位,加固引導部112形成在與第二基板210相對的第一基座1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從而容易地將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加固板部132引導至加固引導部112。為引導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第一外側緊貼部134,第一外側引導部114形成在第一基座110的兩側端部,其為了使第一外側緊貼部134插入可凹陷形成。第二外側引導部116可凹陷形成在第一基座110的兩側端部之間,以引導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第二外側緊貼部136。
并且,當?shù)谝恢麟娫唇佑|部130的第一外側緊貼部134插入第一基座110的第一外側引導部114時,在第一外側緊貼部134上,向第一外側引導部114的一側方向上可突出形成有加壓部134a。因此,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第一外側緊貼部134插入第一基座110的第一外側引導部114時,第一外側緊貼部134的加壓部134a對第一外側引導部114的內側進行加壓,從而起到使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第一外側緊貼部134不會輕易從第一基座110的第一外側引導部114脫落的效果。
圖6是示意表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一終端的剖視圖。
參照圖3及圖6,第一終端120可沿著第一基座110的長度方向的兩側排列多個。從這種多個第一終端120中選取的一個或者多個終端由用于傳遞電源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構成,多個所述第一終端120中除所述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以外的終端由用于傳遞信號的第一信號端子120a構成。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及第一信號端子120a的數(shù)量及排列將在圖12至圖15中進行詳細地說明。
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和第一信號端子120a只是寬度不同,其整體結構相似。即,第一信號端子120a的寬度比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的寬度窄,第一信號端子120a為了傳遞信號通過例如0.25~0.3a左右的小電流。相反,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的寬度比第一信號端子120a的寬度寬,并通過比所述小電流大的電源等大電流(hiighcurrent)。觀察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和第一信號端子120a的結構,其包括:第一突出端子126,其從第一基座110上側向其外側延伸;第一內入端子121,從與第一基座110的上側相鄰的第一突出端子126的端部內入到第一基座110的下部。第一內入端子121整體形狀呈“u”狀,且包括:第一插入突出部122,從第一突出端子126的端部貫穿第一基座110后,沿著插入槽110a的內側,向第一基座110的下方突出形成;支撐迂回部123,從第一插入突出部122的下端向遠離第一插入突出部122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彎曲而形成;第二插入突出部124,從支撐迂回部123的前端部向上突出形成,并與第一插入突出部122相對,且暴露在第一基座110的插入槽110a的外側。并且,第二插入突出部124上可突出形成有第一卡止部125。
另外,第一終端120和后述的第二終端220可分別通過嵌件成型(insertmolding)工藝成型在第一基座110和第二基座210上。嵌件成型工藝為眾所周知的公知技術,因此省略對其的詳細說明。
圖7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插頭式連接器和插座式連接器的結合狀態(tài)的圖。
參照圖7,插座式連接器200包括:第二基座210,其與插頭式連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結合;第二終端220,其具備在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的兩側;一對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結合在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
優(yōu)選地,第二基座210可形成為長方形,且其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形成有一對插入部211,以使第一基座110的兩端部插入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其中,第二基座210的一對插入部211之間的空間內突出形成有結合突出部210a,以使其插入第一基座110的插入槽110a(圖6中示出)中。即,在與第一基座110相對的第二基座210上表面的中央,沿其長度方向突出形成有結合突出部210a,結合突出部210a的兩端部朝向具備在第二基座210兩端部的插入部211的方向。
第二終端220與插頭式連接器100的第一終端120電結合,與第一終端120相同,由一個以上構成。例如,第二終端220可沿著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并列排列多個,如此并列排列的第二終端220可形成兩個列,相互以對稱的方式排列。在這種多個第二終端220中選取的一個或多個終端可由用于傳遞電源的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構成,多個所述第二終端220中除所述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以外的終端由用于傳遞信號的第二信號端子220a構成。此時,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的位置和數(shù)量與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以一對一的對應的方式構成,第二信號端子220a的位置和數(shù)量與第一信號端子120a以一對一的對應的方式構成。
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將在下面的圖8中進行說明。
圖8是示意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二主電源接觸部結合在第二基座上的狀態(tài)的圖。
參照圖8,當?shù)谝换?10結合在第二基座210上時,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與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結合。這種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保護與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相對的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兩端部的內側,且包括加固部232、第一內側緊貼部234及第二內側緊貼部236。加固部232的橫截面為“ㄈ”形狀,使得包圍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外側。并且,可從加固部232的兩端部向第二基座210的下部方向突出形成有突出延伸部233。第一內側緊貼部234由一對構成,且從加固部232的兩端部以與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第一外側緊貼部134相對的方式向插入部211內部的相對的兩側方向彎曲形成。第二內側緊貼部236從加固部232的中央以與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第二外側緊貼部136相對的方式向插入部211內部的兩側之間的端部方向彎曲形成。并且,加固部232還可形成有與第一內側緊貼部234處于水平方向的輔助緊貼部235。第一內側緊貼部234形成在加固部232的兩端部上時,輔助緊貼部235沿著第一內側緊貼部234的一側彎曲形成,使得與第一內側緊貼部234處于水平方向。
另外,當?shù)诙麟娫唇佑|部230的第一內側緊貼部234位于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內部兩側方向時,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內部兩側可凹陷形成有第一內側引導部211c,以引導第一內側緊貼部234。并且,當?shù)诙麟娫催B接器230的第二內側緊貼部236位于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內部兩側之間的端部時,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內部兩側之間的端部可凹陷形成有第二內側引導部211d,以引導第二內側緊貼部236。
圖9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第二終端的圖。
參照圖9,第二基座210具有第二終端220的第二內入端子221內入到結合突出部210a的長度方向的兩側的構成,為此,結合突出部210a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和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的兩側之間具備有插入空間部210c。并且,與結合突出部210a的長度方向的兩側相對的插入空間部210c的一側凹陷形成有第一端子空間部210b,與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的兩側相對的插入空間部210c的另一側形成有孔形狀的第二端子空間部210d。
第二終端220可與第一終端120相對地、沿著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的兩側排列有多個。從這種多個第二終端220中選取的一個或多個終端由用于傳遞電源的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構成,多個所述第二終端220中除所述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以外的終端由用于傳遞信號的第二信號端子220a構成。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和第二信號端子220a的數(shù)量及排列與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和第一信號端子120a一對一地對應,在后述的圖12至圖15中,將進行詳細的說明。
這種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及第二信號端子220a與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及第一信號端子120a只是寬度不同,其整體結構相似。即,第二信號端子220a的寬度比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的寬度窄,第二信號端子220a為了傳遞信號通過例如0.25~0.3a左右的小電流。相反,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的寬度比第二信號端子220a的寬度寬,通過比所述小電流大的電源等大電流(highcurrent)。觀察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和第二信號端子220a的結構,其包括:第二突出端子229,其從第二基座210的下側向其外側方向延伸;第二內入端子221,其連接在第二突出端子229的端部,且通過第二基座210的第二端子空間部210d延伸至插入空間部210c。第二突出端子229的一側從第二基座210的長度方向的下側向其外側方向突出,另一側向第二基座210的第二端子空間部210d的下部方向延伸。第二內入端子221通過插入插頭式連接器100的第一內入端子121來相互電連接,且包括:第一突出部222,從第二突出端子229的端部向其上方突出形成,從而使其插入第二基座210的第二端子空間部210d;第一迂回部223,從第一突出部222的上端向遠離所述第一突出部222的方向迂回并向下彎曲形成;第二突出部224,從所述第一迂回部223的前端部向下突出形成;第二迂回部226,從所述第二突出部224的下端向遠離第二突出部224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彎曲形成,并且容納于第一端子空間部210b;傾斜部227,從所述第二迂回部226的前端部向上突出,且以接近所述第二突出部224的方式傾斜;第三迂回部228,從所述傾斜部227的上端向遠離所述第二突出部224的方向迂回并向下彎曲形成。并且,第二突出部224形成有第二卡止部225,以使其與第一連接器100的第一卡止部125卡止結合。并且,當?shù)谝贿B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插入第二連接器200的第二基座210時,具備在第一基座110上的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內入端子121插入并結合于具備在第二連接器200的第二內入端子221的第二突出部224與第三迂回部228之間。此時,從第二內入端子221的第一迂回部223、第二迂回部226及傾斜部227中選取的任一一個以上,優(yōu)選地,第一迂回部223、第二迂回部226及傾斜部227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彈性力,使插入在第二突出部224和第三迂回部228之間的第一連接器100的第一內入端子121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壓力,從而第一連接器的第一內入端子堅固地結合在第二連接器200的第二內入端子221。
以下對插頭式連接器100的第一終端120結合在插座式連接器200的第二終端220的結構進行說明。
圖10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具備在插頭式連接器上的第一終端和具備在插座式連接器上的第二終端的結合狀態(tài)的圖。
參照圖7及圖10,當插頭式連接器100和插座式連接器200結合時,插頭式連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的兩端部插入具備在插座式連接器200的第二基座210上的插入部211,第二基座210的結合突出部210a插入第一基座110的插入槽110a。并且,插頭式連接器100的第一終端120與插座式連接器200的第二終端220接觸。對此進行如下的詳細說明,當?shù)谝唤K端120的第一內入端子121插入第二基座210的插入空間部210c(圖9中示出)后,插入并結合于裸露在插入空間部210c的第二終端220的第二突出部224與第三迂回部228之間,從而能夠使第一內入端子121和第二內入端子221通電。此時,第二內入端子221的第三迂回部228插入并結合于凹陷形成在第一內入端子121的插入槽部122a,第二內入端子221的第二卡止部225卡止結合在第一內入端子121的第一卡止部125,從而具有使第一內入端子121與第二內入端子221相互堅固地結合的效果。進一步地,當?shù)谝粌热攵俗?21插入第二內入端子221時,第二內入端子221的第一迂回部223、第二迂回部226及傾斜部227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彈性力,使插入在第二突出部224和第三迂回部228之間的第一連接器100的第一內入端子121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壓力,從而具有使第一連接器的第一內入端子堅固地結合在第二連接器200的第二內入端子221的效果。
圖11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插頭式連接器和插座式連接器的結合狀態(tài)的圖,圖12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具備在第一終端、第二終端上的第一信號端子、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一子電源接觸部、第二子電源接觸部的配置結構的圖。
參照圖11及圖12,當插頭式連接器100與插座式連接器200結合時,插頭式連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的兩端部插入插座式連接器200的第二基座210的一對插入部211內。與此同時,具備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的第一外側緊貼部134、第二外側緊貼部136與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的第一內側緊貼部234、第二內側緊貼部236相接,從而使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和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相互電連接。此時,第一外側緊貼部134、第二外側緊貼部136和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的第一內側緊貼部234、第二內側緊貼部236的寬度比第一終端120、第二終端220的第一信號端子120a、第二信號端子220a的寬度寬,以使第一外側緊貼部134、第二外側緊貼部136和第一內側緊貼部234、第二內側緊貼部236之間通過如電源等的大電流。另外,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的加固部232可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加固突起部232a。并且,加固突起部232a或突出延伸部233可與電子部件的基板(未圖示)等電連接。
并且,在具備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結合側部111a的一端部和第二結合側部111b的與所述第一結合側部111a的一端部相反方向的端部可分別設置兩個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并且多個第一終端120的第一信號端子120a可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備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的部分。并且,第二終端220的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及第二信號端子220a分別與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及第一信號端子120a一對一對應地位于第二基座210上。并且,當插頭式連接器100和插座式連接器200結合而使第一終端120和第二終端220相互電連接時,第一信號端子120a和第二信號端子220a中通過例如0.25~0.3a左右的小電流,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和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中通過如電源等的大電流。
如此,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可根據(jù)電子部件的設計目的,對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的數(shù)量及位置進行多種設定,從而在需要傳遞電源等的大電流的情況下,能夠適當利用多電源接觸部即第一主電源接觸部130、第二主電源接觸部230及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來有效傳遞電源等大電流。
圖13至15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具有多電源接觸部的連接器裝置的具備在第一終端、第二終端上的第一信號端子、第二信號端子與第一子電源接觸部、第二子電源接觸部的多種配置結構的圖。
參照圖13,四個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可位于具備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結合側部111a的一端部上。并且,第一終端120的多個第一信號端子120a可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備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的部分上。并且第二終端220的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及第二信號端子220a分別與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及第一信號端子120a一對一對應地位于第二基座210上。
參照圖14,在具備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結合側部111a的中央和第二結合側部111b的中央部分可分別設置兩個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并且,第一終端120的多個第一信號端子120a可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備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的部分上。并且第二終端220的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及第二信號端子220a分別與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及第一信號端子120a一對一對應地位于第二基座220。
參照圖15,在具備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結合側部111a的一端部和第二結合側部111b的與所述第一結合側部111a的一端部相對的端部分別設置有兩個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并且,第一終端120的多個第一信號端子120a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備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的部分上。并且第二終端220的第二子電源接觸部220b及第二信號端子220a分別與第一終端120的第一子電源接觸部120b及第一信號端子120a一對一對應地位于第二基座220上。
通過上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理解,在不超出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形和修改,而且這種變形和修改只要屬于權利要求書的范疇,其技術思想也屬于本發(f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