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為圓柱形,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包括:
出線筒(1),具有第一腔體;
第一靜觸座(11),位于所述第一腔體的頂端;
第一絕緣筒(2),所述第一絕緣筒(2)的上端連接所述出線筒(1)的下端,所述第一絕緣筒(2)具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與所述第一腔體連通;
第二靜觸座(21),固定在所述第一絕緣筒(2)的中部并具有第一導通孔,所述第二靜觸座(21)的外壁上設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絕緣筒(2)的外部延伸的伸出部(22);
第二絕緣筒(3),所述第二絕緣筒(3)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絕緣筒(2)的下端,所述第二絕緣筒(3)具有第三腔體,所述第三腔體與所述第二腔體連通;
第三靜觸座(31),固定在所述第二絕緣筒(3)的頂部并具有第二導通孔,所述第二絕緣筒(3)位于所述第三腔體中;
其中,所述第三靜觸座(31)與所述第二靜觸座(21)通過導通管(6)連接;
接地絕緣筒(4),所述接地絕緣筒(4)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絕緣筒(3)的下端;
接地靜觸座(41),固定于所述接地絕緣筒(4)中;
導電桿(5),設置于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的腔體空間中并在各腔體中上下移動,所述第一導通孔與所述第二導通孔用于所述導電桿穿設所述腔體空間;
其中,所述導電桿(5)在所述第一腔體中移動導通所述第一靜觸座(11)和所述第二靜觸座(21)以使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合閘;或,所述導電桿(5)在所述第二腔體中導通所述第二靜觸座(21)和所述第三靜觸座(31)以使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分閘;或,所述導電桿(5)在所述第三腔體中導通所述第三靜觸座(31)和所述接地靜觸座(41)以使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接地。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體和/或所述第二腔體和/或所述第三腔體的內(nèi)周面上具有防爬電結構(12),所述防爬電結構(12)為沿所述出線筒(1)的軸線方向交替形成在所述第一腔體和/或所述第二腔體和/或所述第三腔體的內(nèi)周面上的凹部和凸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還包括第一屏蔽筒(13)、第二屏蔽筒(23)、第三屏蔽筒(24)和第四屏蔽筒(32),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筒(13)嵌設在所述出線筒(1)中并位于所述第一靜觸座(11)的下方;
所述第二屏蔽筒(23)嵌設在所述第一絕緣筒(2)中并位于所述第二靜觸座(21)的上方;
所述第三屏蔽筒(24)嵌設在所述第一絕緣筒(2)中并位于所述第二靜觸座(21)的下方;
所述第四屏蔽筒(32)嵌設在所述第二絕緣筒(3)中并位于所述第三靜觸座(31)的下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屏蔽筒(13)的上端設有沿所述第一屏蔽筒(13)的徑向朝向所述第一屏蔽筒(13)的中部延伸的第一徑向屏蔽部,所述第一徑向屏蔽部與所述第一靜觸座(11)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筒(13)的下端向內(nèi)彎曲且末端形成回環(huán);
所述第二屏蔽筒(23)的下端設有沿所述第二屏蔽筒(23)的徑向朝向所述第二屏蔽筒(23)的中部延伸的第二徑向屏蔽部,所述第二徑向屏蔽部與所述第二靜觸座(21)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屏蔽筒(23)的上端向內(nèi)彎曲且末端形成回環(huán);
所述第三屏蔽筒(24)的上端設有沿所述第三屏蔽筒(24)的徑向朝向所述第三屏蔽筒(24)的中部延伸的第三徑向屏蔽部,所述第三徑向屏蔽部與所述第二靜觸座(21)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三屏蔽筒(24)的下端向內(nèi)彎曲且末端形成回環(huán);
所述第四屏蔽筒(32)的上端設有沿所述第四屏蔽筒(32)的徑向朝向所述第四屏蔽筒(32)的中部延伸的第四徑向屏蔽部,所述第四徑向屏蔽部與所述第三靜觸座(31)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四屏蔽筒(32)的下端向內(nèi)彎曲且末端形成回環(huán)。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靜觸座通過彈簧觸指的方式與所述導電桿(5)進行導電接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工位隔離開關還包括絕緣密封部(61),所述絕緣密封部(61)設置在所述第一絕緣筒(2)的下端與所述第二絕緣筒(3)的上端之間,和/或,所述絕緣密封部(61)設置在所述第二絕緣筒(3)的下端與所述接地絕緣筒(4)的上端之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靜觸座(41)的外部設置有與所述伸出部(22)相反徑向朝向所述接地絕緣筒(4)的外部延伸的接地連接部(42)。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線筒(1)、所述第一絕緣筒(2)、所述第二絕緣筒(3)和所述接地絕緣筒(4)均由絕緣材料構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桿(5)由所述絕緣絲杠(51)實現(xiàn)上下移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