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關(guān)于一種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尤其是一種用于表面粘著于電路板上的、具有最大變形量保護功能的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
背景技術(shù):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被集成安裝于電路板上,源自眾多電子元件本身和來自外界的電磁干擾(EMI)、靜電干擾、以及雜訊干擾就成為困擾業(yè)界人士的難題。目前,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大都是采用設(shè)置電磁屏蔽殼體、接地片等方式。
第5,537,294號美國專利即揭露了一種具有接地彈片和上、下電磁屏蔽殼體的IC卡裝置,其接地彈片設(shè)有一個中間夾持部分,用于夾住電路板并與電路板上對應(yīng)的接地墊片進行電性接觸,和兩個設(shè)在該中間夾持部分兩側(cè)的接觸臂,可以分別抵觸到上、下電磁屏蔽殼上。這樣,當該IC卡裝置組裝好之后,在其上、下電磁屏蔽殼體、接地彈片和電路板之間形成了一個接地通路,可以即時將電路板上各電子元件產(chǎn)生的靜電、雜訊通過此接地通路及時地傳導(dǎo)出去,同時藉由其封閉設(shè)計的上、下電磁屏蔽殼體,得以保證其良好的防電磁干擾性。
接地彈片可以是采取卡扣、夾持等機械方式設(shè)置到電路板上,也可以采取表面粘著方式(SMT)固定在電路板上,通過與電路板上相應(yīng)的電路設(shè)計將靜電或雜訊傳導(dǎo)出去,從而保證電路板上的各電子元件得以正常工作。
表面粘著型接地彈片常常是先行被焊固在電路板上預(yù)先設(shè)置好的部位上,再隨電路板一起安裝至電腦主機箱內(nèi)、或筆記型電腦機殼內(nèi),直接可與電腦主機機殼接觸,再通過電腦主機殼將電路板上的靜電及雜訊傳導(dǎo)出去要,相關(guān)現(xiàn)有技術(shù)可參考公告第508135號中國臺灣專利。
該專利所揭露的接地彈片大致呈“∑”狀,其兩側(cè)的臂可以用于與電路板進行焊接、和與電腦主機機殼進行接觸。但在將設(shè)有此接地彈片的電路板安裝到電腦主機機殼內(nèi)的時候,該接地彈片很可能在此裝配過程中被擠壓、發(fā)生變形;若此過程中相應(yīng)的操作力過大、或者用力角度失當,將會使接地彈片發(fā)生較大的擠壓變形,可能因此超過該接地彈片的材料的彈性極限,發(fā)生永久性變形,使得其無法恢復(fù)原尺寸,因而失去其接地作用。有時,如果裝配過程中瞬間用力太大,甚至會有可能使該接地彈片發(fā)生斷裂,這樣不但無法實現(xiàn)其接地功能;而且其斷裂的碎片若掉落在電路板上,則可能會造成電路短路,嚴重的甚至可能會造成電路板被燒毀。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最大變形量保護裝置的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其在受到較大外力時能夠進行自身最大變形量保護,從而確保其接地作用的順利實現(xiàn)。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要點是提供一種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包括第一彎部、第二彎部和第三彎部,其中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分別自第二彎部的兩臂向外延伸而成,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分別具有可用于與電路板進行焊接或與接地觸點進行接觸的懸臂,該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的懸臂分別沿與第二彎部的兩臂延伸的相反方向自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延伸而出;第二彎部的兩臂彼此相向具有一定傾斜度。
其中,第一彎部的懸臂與第二彎部之間具有第一間隙,第三彎部的懸臂與第二彎部之間具有第二間隙,第一彎部與第三彎部之間具有第三間隙;第一間隙與第二間隙之和等于第三間隙。
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的兩臂分別朝向第二彎部延伸出第一和第三抵觸部。
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第二彎部的兩臂彼此相向具有一定傾斜度,則當接地彈片受到外力擠壓時,此兩臂因被擠壓而相向靠攏,直至第一、第三彎部相互抵靠到一起;此時,相互抵靠在一起的第一、第三彎部在繼續(xù)受力的情況下,會即時產(chǎn)生反作用力來抵抗外力的擠壓,由此產(chǎn)生最大變形量保護作用,從而確保其接地作用的順利實現(xiàn)。
同時,由于第一彎部的懸臂與第二彎部之間具有第一間隙,第三彎部的懸臂與第二彎部之間具有第二間隙,第一彎部與第三彎部之間具有第三間隙,且第一間隙與第二間隙之和等于第三間隙,第一、第三彎部各自的懸臂亦會在外力的擠壓下向第二彎部對應(yīng)的臂靠攏,直至第一、第二抵觸部抵靠在第二彎部上,在繼續(xù)受力的情況下,亦會產(chǎn)生反任用力來抵制外力的進一步擠壓作用,這樣可以增強該接地彈片的自身最大變形量保護功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的正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的側(c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結(jié)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的立體示意圖,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1,包括第一彎部10、第二彎部14和第三彎部12,其中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分別自第二彎部14的兩臂17、18向外延伸而成,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分別具有可用于與電路板(未圖示)進行焊接或與接地觸點進行接觸的懸臂11、13,該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的懸臂11、13分別沿與第二彎部14的兩臂17、18延伸的相反方向自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延伸而出。
第二彎部14的兩臂17、18彼此相向具有一定傾斜度。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的兩臂11、13分別朝向第二彎部14延伸出第一和第三抵觸部15、16。
當將該接地彈片1焊接到電路板時,由于接地彈片1第一、第三彎部10、12的兩懸臂11、13分別具有一定的寬度,因此可以隨意選擇以該第一或第三彎部的懸臂11或13作為焊接臂,采用SMT技術(shù)或者其它適當?shù)暮附蛹夹g(shù),將接地彈片1相應(yīng)的焊接臂焊接至電路板上對應(yīng)設(shè)計的位置,而以另一相對的未焊接的懸臂作為接觸臂。
請同時參閱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1的第一彎部10的懸臂11與第二彎部14之間具有第一間隙A,第三彎部12的懸臂13與第二彎部14之間具有第二間隙B,第一彎部10與第三彎部12之間具有第三間隙C。
另外,第二彎部14的彎曲半徑大于第一、第三彎部10、12的彎曲半徑。當?shù)诙澆?4的彎曲半徑等于2倍的第一或第三彎部10或12的彎曲半徑時,第一間隙A與第二間隙B之和即會等于第三間隙C。此時,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1將具有最佳的自身最大變形量保護功能。
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1第二彎部14的兩臂17、18彼此相向具有一定傾斜度,則當接地彈片1受到外力擠壓時,此兩臂17、18會先被壓相向靠攏,直至第一、第三彎部10、12相互抵靠到一起;此時,相互抵靠在一起的第一、第三彎部10、12在繼續(xù)受力的情況下,會即時產(chǎn)生反作用力來抵抗外力的擠壓,由此產(chǎn)生最大變形量保護作用,從而確保其接地作用的順利實現(xiàn)。
因此,在接地彈片1受到最大變形量的瞬間,第二彎部14及第一、第三彎部10、12將共同形成的高抗力部分,可以對接地彈片1形成一個最大變形量保護,使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1免于被破壞。
同時,由于第一彎部10的懸臂11與第二彎部14之間具有第一間隙A,第三彎部12的懸臂13與第二彎部14之間具有第二間隙B,第一彎部10與第三彎部12之間具有第三間隙C,且第一間隙A與第二間隙B之和等于第三間隙C,第一、第三彎部10、12各自的懸臂11、13亦會在外力的擠壓下向第二彎部14對應(yīng)的臂17、18靠攏,直至第一、第二抵觸部15、16抵靠在第二彎部14上,在繼續(xù)受力的情況下,亦會產(chǎn)生反任用力來抵制外力的進一步擠壓作用,這樣可以增強該接地彈片1的自身最大變形量保護功能。
本實用新型接地彈片1若配合倒刺、卡鉤之類的機械固持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亦可采用焊接方式以外的方法被設(shè)置到電路板上。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包括第一彎部(10)、第二彎部(14)和第三彎部(12),其中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分別自第二彎部(14)的兩臂(17,18)向外延伸而成,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分別具有可用于與電路板進行焊接及與接地點接觸的懸臂(11,13),該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的懸臂(11,13)分別沿與第二彎部(14)的兩臂(17,18)延伸的相反方向自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延伸而出;其特征在于第二彎部(14)的兩臂(11,13)彼此相向具有一定傾斜度。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彎部(10)的懸臂(17)與第二彎部(14)之間具有第一間隙,第三彎部(12)的懸臂(18)與第二彎部(14)之間具有第二間隙,第一彎部(10)與第三彎部(12)之間具有第三間隙。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其特征在于第一間隙與第二間隙之和等于第三間隙。
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述的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彎部(10)和第三彎部(12)的兩臂(11,13)分別朝向第二彎部(14)延伸出第一和第三抵觸部(15,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關(guān)于一種表面粘著式接地彈片,它包括第一彎部、第二彎部和第三彎部,其中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分別自第二彎部的兩臂向外延伸而成,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分別具有可用于與電路板進行焊接或與接地觸點進行接觸的懸臂,該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的懸臂分別沿與第二彎部的兩臂延伸的相反方向自第一彎部和第三彎部延伸而出;第二彎部的兩臂彼此相向具有一定傾斜度。第一彎部的懸臂與第二彎部之間的第一間隙與第三彎部的懸臂與第二彎部之間的第二間隙之和,等于第一彎部與第三彎部之間的第三間隙。
文檔編號H01R12/04GK2618314SQ03251550
公開日2004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楊慶隆 申請人:嘉得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