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接線端板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連接器,具體涉及接線端板連接器。
使用多個疊裝配合在一起并電連接在一起的電子輸入/輸出模塊在本領(lǐng)域中是公知。多個模塊安裝在支撐電器元件并使其電連接接地的U形金屬軌條上也是公知的。有些例子中,要求提高接線端板連接器的功能,以提供設(shè)置選擇支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地件互連或共用,提供電源母線,或給連接器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線路輔加電子元件。達到上述結(jié)果的一種通行的方法是,使用多個獨立的接線端來定制接線端板連接器,每個接線端的形狀由連接器殼中的具體位置而定。
但是,需要增強接線端板連接器的功能,同時每個連接器不必有大量不同的接線端,而且不必重新設(shè)計整個模塊系統(tǒng)。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接線端板連接器,它能提供所需的增強功能而不需要重新設(shè)計整個模塊系統(tǒng)。為了說明,將用上述臨時專利申請中所述系統(tǒng)中用的接線端板連接器來說明本發(fā)明。
連接器包括具有導體插入面和配合面的外殼。接線端陣列設(shè)置在導體插入面與配合面之間延伸的各個接線端插入通道中。接線端陣列包括至少一個所選擇的接線端。電路板位于導體插入面與配合面之間。電路板與其中設(shè)有至少一個所選擇的接線端的通道交叉。電路板包括至少一個電連接到所選擇的接線端的電路。至少一個電器元件安裝在電路板上并與接線端陣列隔開,電器元件電連接到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
本申請中,術(shù)語“電器元件”應(yīng)理解成包括電接線端,電子元件,如熱敏電阻器、電容器、電阻器等在本領(lǐng)域中公知的元件。
以下將結(jié)合附圖以示例說明本發(fā)明。
圖1是使用本發(fā)明的接線端板連接器的模塊電氣系統(tǒng)的立體局部分解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接線端板連接器的立體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接線端板連接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4是圖3的已組裝的接線端板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5是本發(fā)明的接線端板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接線端板連接器中使用的電路板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接線端板連接器中使用的電路板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示出了模塊輸入/輸出系統(tǒng)10,其包括安裝在軌條22上的一對輸入/輸出模塊12和與軌條22分解開的另一模塊12。每個模塊12都有與連接器18配合的第一部分14和與接線端板連接器20、30配合的第二部分16。模塊12中的一個配合根據(jù)本發(fā)明制成的增強的接線端板連接器30,而另一個模塊具有標準的接線端板連接器20。增強的接線端板連接器30與標準的接線端板連接器20有相同的高度、寬度和配合接口,而且它們之間可相互轉(zhuǎn)換。但是,增強的接線端板連接器30比標準的接線端板連接器20長,并延伸到模塊12的部分16的端壁之外。
現(xiàn)在參照圖1至4,增強的接線端板連接器30包括上外殼32和下外殼50;電路板66位于上外殼32和下外殼50之間,具有第一連接部分82和第二連接部分90的多個接線端80,多個電器元件102安裝在電路板66上并經(jīng)電路板電連接到所選的一個接線端80上。為了說明,電器元件示成與接線端80的第一連接部分82相同的接線端??梢岳斫獾氖请娖髟?02也可以是其它的接線端或如熱敏電阻器、電容器、電阻器等的元件或它們的組合。
上外殼32包括導體插入面34、相對的側(cè)壁36、相對的端壁42和組裝面44以及在面34與44之間延伸的多個接線端插入通道48。側(cè)壁36包括用來把上外殼32和下外殼50固定在一起的多個鎖緊插孔38。側(cè)壁36和端壁42形成槽46,如圖4所示,用于容納電路板66和下外殼50的一部分,使組裝的接線端板連接器30與標準的接線端板連接器20高度相同。上外殼32包括從導體插入面34延伸進外殼的多個用具插入通道35。上外殼32還包括用于把接線端板連接器固定到組件10中的連接器18的制動桿33。
下外殼50包括電路板嚙合面52、相對的側(cè)壁54、相對的端壁57、配合面58和在面52與58之間延伸的多個接線端插入通道62。接線端插入通道62穿過各個豎槽由此向外延伸,其尺寸大小能插進圖1所示模塊12的部分16的配合腔17中。側(cè)壁54包括多個鎖緊凸頭56,在組裝接線端板連接器30時它插入鎖緊插孔38中。為了容易模塑下外殼50,可以把它制成如圖3和4所示的兩件49、51,或者把它制成如圖5所示的一件。
電路板66包括第一部分68和第二部分74。第一部分68有多個小孔70和72和將接線端80的第一連接部分82與第二連接部分90相互連接的電路(未示出)。第二部分74包括多個小孔76和將電器元件102互連到所選擇的一個接線端80的電路(未示出),如下更詳細的描述。認識到電路板66的結(jié)構(gòu)不限于使用小孔,而且如果用可表面貼裝的接線端和電器元件,在小孔70、72和76的某些位置或全部位置均可用電路焊盤。
接線端80的第一連接部分82包括能固定在一起的彈簧84和焊片86,如圖4所示。每個焊片86包括由此向下延伸的腿88以及用來插入彈簧84的導體插入槽85中的引線部分87,腿的尺寸大小能插入電路板66的各個孔70中,。接線端80的第二連接部分90包括有電路板嚙合腿94的連接體92,連接體92的尺寸大小能插入電路板66的孔72中;以及與模塊12的部分16中的各接線端(未示出)配合的配合部分96。從圖3和4可以看到,接線端80位于電路板66的第一部分上,因此,相對于標準接線端板連接器20,不改變增強的接線端板連接器30的配合面。從圖3和4還能看到,下外殼50的插件插入面52比供給電路板66的第二部分74的配合面58和安裝其上的電器元件102長。用電路板66中的電路(未示出)把電器元件連接到所選擇的一個接線端80上。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附加的導體可終接到電器元件102,并與已終接到所選的接線端80的選擇導體108互連或共用,例如共用終接到接線端板連接器30的接地導體。
接線端板連接器30的組裝方法是各接線端部分安裝到電路板66上,接線端80的第一連接部分82插入各接線端插入通道中并將電路板66對著上外殼32的組裝面44定位。之后,下外殼50在第二連接部分90上定位,它插入外殼50的接線端插入通道62中。下外殼50對著電路板66移動并用進入上外殼32的鎖緊插孔38中的鎖緊凸頭56固定住。外殼50包括配合面58與電路板插入面的延伸部分之間的凹槽64,它與上外殼32的凹槽40一起設(shè)置成一個槽,如圖1所示當接線端板連接器30配合到模塊12時,第二部分16的端部插入該槽中。圖4示出插在電器元件102的彈簧部分104中的一個導體108,其中,用具(未示出)插入接線端板連接器30的孔35中,下壓彈簧104的端部,使導體108的彈性端110能插入導體插入槽85中。一旦移走用具彈簧84朝導體端部110彈回,使導體108就位。
圖5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130,具有上外殼132;多個接線端,它包括有螺紋夾184和彈簧臂186的第一連接部分182;有螺紋夾204和彈簧臂206的電器元件202;如上述的電路板66和下外殼50。如上所述,外殼132的導體插入面134、螺紋插孔135和接線端插入通道148構(gòu)成用來接收接線端。該實施例示出了一件下外殼150。下外殼150的電路板插入面152還包括多個凹槽1 53,用于容納伸到電路板66下面的接線端腿188的部分。電路板66和接線端的第二連接部分90與上述的電路板和第二連接部分基本相同。
圖6和7示出本發(fā)明的另外兩個電路板的結(jié)構(gòu)。圖6示出的電路板166有多個安裝到其上的電子元件168。元件168用電路板中的電路與接線端陣列中所選的接線端互連。圖7示出的在其上安裝有多個電器元件的電路板266包括兩個彈簧臂186,如圖5所示,以及多個電子元件268。
本發(fā)明的增強的接線端板連接器30與接線端板連接器20可以互換,因此,用戶可對輸入/輸出模塊組件編程,以滿足工業(yè)要求。通過改變電路板66中的電路以共用終接到接線端板中的多個導體,并給選擇的線路提供電子元件及其組合,可以很容易地構(gòu)成接線端板連接器30,而不用重新設(shè)計整套輸入/輸出組件。而且,使用電路板不需取樣也不要為每個定制的連接器結(jié)構(gòu)形成很多不同形狀的獨立接線端。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用相同的接線端并且依靠電路板上的電路實現(xiàn)所需的電功能。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的連接器相比,本發(fā)明的接線端板連接器容易組裝,制造成本更低。用相同的基本外殼和接線端通過改變電路板中的電路的路徑可構(gòu)成規(guī)定的連接器。增強的模塊價格低廉質(zhì)量上乘,并為系統(tǒng)提供了更大的功能。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包括外殼,具有導體插入面和配合面;接線端陣列,位于各接線端插入通道中并在導體插入面與配合面之間延伸,接線端陣列包括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特征在于,電路板位于導體插入面與配合面中間,電路板與其中設(shè)有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的通道交叉,電路板包括至少一個電連接到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的電路;和至少一個電器元件安裝到電路板上并與接線端陣列隔開,用至少一個電路將所述元件電連接到至少一個所選擇的接線端。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電器元件與接線端陣列中的一個接線端相同。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包括分開的第一連接部分和第二連接部分,兩者用電路板中的輔助電路相互電連接。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由上外殼和下外殼構(gòu)成,所述電路板固定在上外殼和下外殼之間。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包括與接線端的插入通道交叉的第一部分,以及與通道隔開的第二部分。
6.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包括位于上外殼中的第一連接部分和位于下外殼中的第二連接部分,所述兩個部分用電路板中的輔助電路相互電連接。
全文摘要
電連接器(30)包括具有導體插入面(34)和配合面(58)的外殼;位于各接線端插入通道中的接線端(80)的陣列,陣列包括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位于導體插入面和配合面(34,58)中間并與其中設(shè)置有選擇的接線端(80)的至少一個通道交叉的電路板(66);安裝在電路板(66)上與接線端(80)的陣列隔開的至少一個電器元件(102)。用電路板(66)中的電路把元件(102)電連接到至少一個選擇的接線端(80)。
文檔編號H01R9/26GK1313657SQ01116558
公開日2001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1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3月10日
發(fā)明者約翰·M·蘭迪斯, 戴維·J·法比安 申請人:蒂科電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