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特別是涉及一種在外接盒中的轉接電路具有改良的供電路徑設計的供電電路。
背景技術:
:信息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讓計算機硬件設備為適應需要而產生許多變革,例如早期計算機中的硬式磁盤驅動器與光驅都是隨計算機主機裝設在內部。但因日后發(fā)展的市場需要,而有所謂可抽換式的便攜式裝置(Portabledevice)被推出,其基本概念是利用一框架提供電子裝置(如硬盤)定位的空間,并且具有與計算機電性連接的介面。該類結構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193440號“可抽換式硬式磁盤驅動器架新穎結構”以及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251710號“抽取式硬盤轉換架”、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沈4165號“敝口可抽換式儲存系統(tǒng)的機架”等。隨著這些現有現有的便攜式硬盤改良至今,市面上產品已支持了可熱插拔的傳輸介面(如UBS、IEEE1394、eSATA),且隨著這些傳輸介面不斷提高傳輸速率,使得便攜式裝置(Portabledevice)成為普及的信息產品。現今的產品結構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M9525號“硬盤外接盒的硬盤固定結構”,該先前專利揭示了一硬盤外接盒包含了一前蓋、一盒殼以及后蓋,該盒殼中具有空間容納一轉接卡以及一硬盤。其中該轉接卡具有對外界的連接介面以及電性連接該硬盤的插接槽。前述結構即為一典型的外接式硬盤。為了要支持熱插拔的功能,該轉接卡提供了硬件之間執(zhí)行交握(handshaking)以及介面轉換的功能。因此該轉接卡有其必要,該轉接卡上的控制芯片也需要電力啟動而執(zhí)行其功能,因此要驅動該便攜式裝置動作至少必須提供一低壓電力(通常為5V直流電力)啟動該轉接卡。然而由于高效能、高轉速的裝置必須具有足夠的電力驅動,單純以傳輸纜線本身所供應的低電壓電力(部分高速傳輸介面甚至不供應電力)不足以驅動可攜式裝置運作,因此現今絕大部分的便攜式裝置除了連接一條傳輸纜線以外,還另需連接一條電源線。以上前案所示為具體的結構,而電路架構請參閱圖1、圖2。以外接式硬盤為例,圖1揭示了一轉接卡8具有一電力輸入端80以及一信號輸入端81,一電源線6具有一電力連接器61電性連接該電力輸入端80,而該電源線6另一端與一電源60連接以導通12V電力至該轉接卡8。一傳輸纜線7具有一信號連接器71電性連接該信號輸入端81,該傳輸纜線7的另一端與一信號來源70連接以輸入信號至該轉接卡8。該轉接卡8還具有一電力輸出端84以及一信號輸出端85,該電力輸入端80將12V電力傳送至該電力輸出端84。該電力輸出端84與該信號輸出端85分別與一硬盤9的一電力接收端90及一信號接收端91電性連接,而將信號與電力傳送至該硬盤9。該轉接卡8上包含了一介面控制芯片82以及一電力轉換器83,該信號輸入端81與該介面控制芯片82電性連接,圖1以USB介面為例,該信號輸入端81延伸出一信號路徑810以及一觸發(fā)信號路徑811連接該介面控制芯片82,在該信號輸入端81通過該傳輸纜線7與該信號來源70電性連接時,通過該信號路徑811觸發(fā)該介面控制芯片82,使該介面控制芯片82得知有信號來源70連接該轉接卡8。特別要注意的是,雖USB介面本身具有電力接腳,可供應5V電力,但該介面控制芯片82并未使用該USB介面提供的電力。該介面控制芯片82仍需要偏壓電力啟動,因此該電力轉換器83自該電力輸入端80與電力輸出端84之間擷取12V電力,并且轉換成5V電力輸出。該電力轉換器93輸出的5V電力不僅可作為啟動該介面控制芯片82的偏壓電力,還轉接至該電力輸出端84—并供應該硬盤9動作所需。延續(xù)圖1所揭示的內容,圖2為該轉接卡8更具體的電路架構方塊圖。其中,該轉接卡8上還可包含與該介面控制芯片82電性連接的一時序產生器87以及一閃存88,由于該時序產生器87、閃存88與該介面控制芯片82之間的動作為該
技術領域:
的現有技術,故不再贅述。該電力轉換器83自該電力輸入端80與電力輸出端84之間擷取12V電力,經過轉換后形成5V電力,并經由一芯片電力供應單元86作整流或調整電流等調變,形成啟動該介面控制芯片82的偏壓電力。由于前述的現有技術中未能善用USB介面所供應的電力,使得該轉接板8需設置該電力轉換器83與芯片電力供應單元86,占用了轉接板8表面的大量空間以及成本,造成生產業(yè)者難以縮減尺寸的困擾。
發(fā)明內容由于現有的硬件外接盒中,作為連接介面的轉接板需要自身具備電力轉換器而維持轉接板運作。占用了轉接板表面有限的空間以及耗費較高的電路成本。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的外接盒的供電電路,該外接盒內的轉接板具有改良的電力導接路徑,使得該轉接板可取用傳輸介面中的低壓電力,由此可減少電力轉換電路占用轉接板的空間以及耗費的成本。本發(fā)明為一種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是一外接盒內的一轉接卡,該轉接卡具有與一外接裝置電性連接的一信號輸出端、一電力輸出端,該轉接卡還具有一電力輸入端、一信號輸入端以及一介面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該電力輸入端經由一第一供電路徑電性連接該電力輸出端以供應一第一電力,該信號輸入端經由一信號路徑傳輸信號至該介面控制芯片以及經由一第二供電路徑提供一第二電力驅動該介面控制芯片,一第三供電路徑電性連接該第二供電路徑與該電力輸出端以導接該第二電力至該電力輸出端。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介面控制芯片經由一信號輸出路徑電性連接該信號輸出端。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信號輸入端與該信號輸出端為不同介面。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信號輸入端與該信號輸出端為相同介面。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轉接卡上還包含一芯片電力供應單元連接于該第二供電路徑上以擷取該第二電力輸出至該介面控制芯片。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轉接卡的信號輸入端為一USB介面連接器。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外接裝置為硬盤或光驅。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電力輸入端電性連接一電源線,該電源線的一端連接一電源適配器。本發(fā)明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中該外接盒內具有空間容納該外接裝置可插拔的與該信號輸出端、該電力輸出端電性連接。透過前述的第二供電路徑、第三供電路徑,該信號輸入端的介面規(guī)格具有低壓電力接腳時,即可取用所導接的低壓電力作為驅動轉接板的低功率電力。由此該轉接板即可省略占用空間與成本較高的電力轉換電路。圖1為現有技術的連接關系示意圖;圖2為現有轉接卡的電路方塊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連接關系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轉接卡的電路方塊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為一種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以下將配合本發(fā)明技術內容。請參閱圖3,本發(fā)明揭示一外接盒內的電力、信號連接架構,其中該外接盒是用于容納便攜式裝置,由于該外接盒的具體結構特征并非本發(fā)明的重點,因此未于圖中示出。而該外接盒內裝設有一轉接卡3,該轉接卡3具有與一外接裝置電性連接的一信號輸出端34、一電力輸出端33。該外接裝置可為一硬盤或一光驅,或者目前在市面上可供外接的便攜式裝置,而在本發(fā)明圖中該外接裝置以一硬盤4作為實施方式。該硬盤4具有一電力接收端40及一信號接收端41,而該外接盒具有空間容納該硬盤4,并讓該電力接收端40可插拔的電性連接該電力輸出端33,該信號接收端41也可插拔的電性連接該信號輸出端44。該轉接卡3還具有一電力輸入端30以及一信號輸入端31,一電源線1具有一電力連接器11與該電力輸入端30相咬合且電性連接,該電源線1的另一端連接一電源10,該電源可為一電源適配器(adapter)或電源供應器。一傳輸纜線2具有一信號連接器21與該信號輸入端31相咬合且電性連接,該傳輸纜線2的另一端與一信號來源20電性連接,該信號來源20可為臺式電腦或筆記本電腦,或者為便攜式的信息處理系統(tǒng)(如個人數字助理,PDA)等受該外接裝置支持的裝置。該轉接板3上設有電性連接該電力輸入端30與該電力輸出端33的第一供電路徑300,該電力輸入端30自該電源線1取得一第一電力通過該第一供電路徑300導接至該電力輸出端33。該轉接卡3上還設有一介面控制芯片32,該轉接卡3設有一第二供電路徑310以及一信號路徑311與該介面控制芯片32電性連接。該信號連接器21、信號輸入端31被設計為包含了低壓電力輸入的介面規(guī)格(如USB介面),該信號輸入端31所取得的數字信號與一低壓的第二電力分別導通于該信號路徑311與第二供電路徑310,該數字信號由該信號路徑311傳輸至該介面控制芯片32。由集成電路的基礎知識即可知,該介面控制芯片32需要有一偏壓電力驅動才可運作,而該第二供電路徑310則自該信號輸入端31導接該低壓的第二電力送至該介面控制芯片32以驅動其工作。該介面控制芯片32啟動后,可將該信號路徑311傳來的數字信號經處理后通過一信號輸出路徑320送至該信號輸出端34。又,一第三供電路徑312電性連接該第二供電路徑310與該電力輸出端33,該第三供電路徑312導接該第二電力至該電力輸出端33,使該電力輸出端33可一并輸出該第一電力與該第二電力至該硬盤4,以驅動該硬盤4運作。請再一并參閱圖4,圖4揭示了該轉接卡3更具體的電路架構,其中該轉接卡3還包括一電性連接該介面控制芯片32的時序產生器36以及一電性連接該介面控制芯片32的閃存37。且該轉接卡3上還包含一芯片電力供應單元35連接于該第二供電路徑310上以擷取該第二電力輸出至該介面控制芯片32。該信號路徑311將數字信號傳送給該介面控制芯片32后,該介面控制芯片32可轉換為該硬盤4所能支持的數據格式。該信號輸入端31與該信號輸出端34可被設計為不同介面;當然,該信號輸入端31與該信號輸出端34也可被設計為相同介面。而該轉接卡3的信號輸入端31可為市面上普遍使用的USB介面連接器,由于USB介面本身具有供應低壓電力的接腳,通過上述的技術可應用該低壓電力驅動該介面控制芯片32。通過前述的第二供電路徑310、第三供電路徑312,該信號輸入端31的介面規(guī)格具有低壓電力接腳時,即可取用所導接的低壓電力作為驅動轉接板3的低功率電力。由此該轉接板3即可省略占用空間與成本較高的電力轉換電路。達到減少電路體積以及成本的有益效果。雖然本發(fā)明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習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而所作的些許更動與潤飾,均應涵蓋于本發(fā)明中,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是一外接盒內的一轉接卡(3),該轉接卡C3)具有與一外接裝置電性連接的一信號輸出端(34)、一電力輸出端(33),該轉接卡C3)還具有一電力輸入端(30)、一信號輸入端(31)以及一介面控制芯片(32),其特征在于該電力輸入端(30)經由一第一供電路徑(300)電性連接該電力輸出端(3以供應一第一電力,該信號輸入端(31)經由一信號路徑(311)傳輸信號至該介面控制芯片(32)以及經由一第二供電路徑(310)提供一第二電力驅動該介面控制芯片(32),一第三供電路徑(312)電性連接該第二供電路徑(310)與該電力輸出端(33)以導接該第二電力至該電力輸出端(33)。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介面控制芯片(32)經由一信號輸出路徑(320)電性連接該信號輸出端(34)。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信號輸入端(31)與該信號輸出端(34)為不同介面。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信號輸入端(31)與該信號輸出端(34)為相同介面。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轉接卡(3)上還包含一芯片電力供應單元(35)連接于該第二供電路徑(310)上以擷取該第二電力輸出至該介面控制芯片(32)。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轉接卡(3)的信號輸入端(31)為一USB介面連接器。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外接裝置為硬盤或光驅。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電力輸入端(30)電性連接一電源線(1),該電源線(1)的一端連接一電源適配器。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外接盒內具有空間容納該外接裝置可插拔的與該信號輸出端(34)、該電力輸出端(3電性連接。全文摘要一種硬件外接盒的供電電路,是一外接盒內的一轉接卡,該轉接卡具有與一外接裝置電性連接的一信號輸出端、一電力輸出端,該轉接卡還具有一電力輸入端、一信號輸入端以及一介面控制芯片。該電力輸入端經由一第一供電路徑電性連接該電力輸出端以供應一第一電力,該信號輸入端經由一信號路徑傳輸信號至該介面控制芯片以及經由一第二供電路徑提供一第二電力驅動該介面控制芯片,一第三供電路徑電性連接該第二供電路徑與該電力輸出端以導接該第二電力至該電力輸出端。通過第二供電路徑、第三供電路徑,該信號輸入端的介面規(guī)格具有低壓電力接腳時,即可取用所導接的低壓電力作為驅動轉接板的低功率電力,即可省略占用空間與成本較高的電力轉換電路。文檔編號G11B33/12GK102456383SQ20101052866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發(fā)明者林彥竤申請人:筌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