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安全防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行業(yè)使用自助終端設備進行業(yè)務辦理,比如,金融業(yè)的自動取款機(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簡稱ATM)、醫(yī)療行業(yè)的掛號繳費機、交通旅游業(yè)的購票取票機等,這些自助終端設備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業(yè)務辦理所花費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業(yè)務辦理的效率。但自助終端設備的使用也產生了一些附加問題,即,用戶在使用自助終端設備時,按照思維慣性往往只關注行為目標物(比如,利用ATM機取出的錢、利用取票機取出的票等),加之趕時間、環(huán)境嘈雜等外部因素,往往出現(xiàn)用戶將用戶卡(身份證、銀行卡等)遺忘在自助終端設備中的現(xiàn)象,這樣會給用戶和自助終端設備所有者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給用戶帶來經濟損失。
為了避免用戶卡遺忘在自助終端設備中,現(xiàn)有方法利用紅外傳感器檢測用戶是否在用戶卡未取走前而離開自助終端設備,但是,利用紅外傳感器檢測用戶是否離開自助終端設備,存在因用戶站姿及器件本身穩(wěn)定性等原因而造成紅外傳感器不能準確識別用戶是否離開自助終端設備的現(xiàn)象,從而在提醒用戶取卡時出現(xiàn)錯誤提醒或漏提醒的情況,進而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及裝置,能夠準確確定用戶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且沒有取走用戶卡。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包括:
如果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
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則攝取用戶的初始圖像;
監(jiān)測用戶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
如果監(jiān)測到了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且檢測到所述用戶卡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比較所述初始圖像與所述目標圖像,獲取圖像輪廓差,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如果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一提示音,所述第一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如果不能識別到用戶,則禁止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并發(fā)出第二提示音,所述第二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無法被識別的原因或提示用戶能夠被識別的人體狀態(tài)。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如果所述圖像輪廓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三提示音,所述第三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繼續(xù)辦理業(yè)務或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可選的,所述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包括:
識別用戶的頭部以及用戶的身體;
如果未識別到用戶的頭部和/或未識別到用戶的身體,則確定不能識別到用戶;如果識別到用戶的頭部且識別到用戶的身體,則確定能夠識別到用戶。
可選的,所述識別用戶的頭部,包括:
利用攝像頭識別用戶的頭部;
相應的,所述攝取用戶的初始圖像,包括:
利用所述攝像頭攝取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
相應的,所述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包括:
利用所述攝像頭持續(xù)攝取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
可選的,所述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之前,還包括:
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
如果是,則繼續(xù)檢測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
如果否,則執(zhí)行所述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的步驟。
可選的,所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為:
業(yè)務辦理完成后的返回確認或業(yè)務辦理過程中超出預設的業(yè)務辦理時間。
可選的,所述自助終端設備內置或外設有至少一種讀卡器;
所述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包括:
如果利用當前讀卡器能夠從所述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位置處讀取到所述用戶卡的信息,則確定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中,所述當前讀卡器為所述至少一種讀卡器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可一種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裝置,包括:
用戶卡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到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
用戶識別模塊,用于如果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
初始攝取模塊,用于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則攝取用戶的初始圖像;
業(yè)務監(jiān)測模塊,用于監(jiān)測用戶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
所述用戶卡檢測模塊,還用于如果監(jiān)測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則檢測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
目標攝取模塊,用于如果監(jiān)測到了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且檢測到所述用戶卡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圖像比較模塊,用于比較所述初始圖像與所述目標圖像,獲取圖像輪廓差,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第一提醒模塊,用于如果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一提示音,所述第一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提醒模塊,用于如果不能識別到用戶,則禁止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并發(fā)出第二提示音,所述第二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無法被識別的原因或提示用戶能夠被識別的人體狀態(tài)。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提醒模塊,用于如果所述圖像輪廓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三提示音,所述第三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繼續(xù)辦理業(yè)務或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可選的,所述用戶識別模塊,還用于在所述目標攝取模塊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之前,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如果是,則利用所述用戶卡檢測模塊繼續(xù)檢測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如果否,則利用所述目標攝取模塊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可選的,所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為:
業(yè)務辦理完成后的返回確認或業(yè)務辦理過程中超出預設的業(yè)務辦理時間。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及裝置,從檢測到用戶卡到用戶卡被取走的這段時間內,一旦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便對用戶進行識別,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便攝取并存儲用戶的初始圖像,且實時監(jiān)測用戶在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如果監(jiān)測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用戶可能會離開自助終端設備而沒有取走用戶卡,此時,進一步確認用戶卡是否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如果是,則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此時將實時獲取的目標圖像與初始圖像進行對比,只要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說明用戶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此時通過發(fā)出第一提示音,以提示用戶取走用戶卡??梢?,由于圖像對比可以準確確認用戶行為,所以可以在用戶卡沒有被取走的情況下,準確確定用戶是否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裝置的組成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人體接近傳感器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二;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三;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裝置的組成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該方法應用于圖1所示的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裝置,該裝置包括主控模塊、識卡模塊、位置感知模塊、圖像獲取模塊以及聲光提醒模塊五個部分,可以使自助終端設備中的原有器件構成其中某個模塊,使該原有器件實現(xiàn)該模塊的功能,也可以使某個模塊附加于自助終端設備的內部或外部中獨立運行。
具體地,所述主控模塊可以是自助終端設備中的工控機、或者是獨立于自助終端設備的控制板,用于控制其他四個模塊實現(xiàn)所述遺卡提醒方法;所述識卡模塊包括電動讀卡器及感應讀卡器等不同類型的讀卡器,用于識別用戶放置在自動終端設備的讀卡位置處的用戶卡,所述用戶卡可以是身份證、銀行卡、充值卡等可被識讀和操作的卡片;所述位置感知模塊可以是紅外傳感器、或人體接近傳感器等用于判斷物體接近程度的傳感器模塊;所述圖像獲取模塊可以是攝像頭等用于攝取圖像的器件,在對攝像頭攝取的圖像數據進行處理時,當所述主控模塊是自助終端設備的工控機時,處理過程可以運行于所述主控模塊中,當所述主控模塊不是自助終端設備的工控機時,處理過程可以運行于所述主控模塊中,也可以運行于自助終端設備的工控機中;所述聲光提醒模塊包括發(fā)聲設備和/或指示燈,發(fā)聲設備可以發(fā)出不同類型的聲音,指示燈可以顯示不同的顏色也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顯示。
下面具體結合上述圖1所示的各個模塊,具體介紹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
實施例一
參見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一,圖1所示的主控模塊通過控制其它四個模塊實現(xiàn)該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1:如果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
用戶在使用自助終端設備辦理業(yè)務時,首先會將用戶卡放入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槽或讀卡區(qū)等讀卡位置,以便自助終端設備能夠讀取用戶卡信息。為了能夠兼容不同自助終端設備的不同讀卡方式,可以使所述自助終端設備內置或外設有至少一種讀卡器,所述至少一種讀卡器可以構成圖1所示的識卡模塊,所述識卡模塊可以包括電動讀卡器、感應讀卡器(比如射頻讀卡器)等不同類型的讀卡器。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不限制所述識卡模塊中讀卡器的種類和數目,具體地,可以使所述識卡模塊中囊括現(xiàn)有所有讀卡器類型,以使所述識卡模塊可以適用于所有自助終端設備;也可以使所述識卡模塊中囊括現(xiàn)有比較常用的讀卡器類型,以使所述識卡模塊可以適用于幾種常用的自助終端設備;亦可以使所述識卡模塊中只囊括一種讀卡器類型,以使所述識卡模塊針對性的只適用于某種特定自助終端設備。
基于上述內容,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步驟201中所述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可以包括:如果利用當前讀卡器能夠從所述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位置處讀取到所述用戶卡的信息,則確定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中,所述當前讀卡器為所述至少一種讀卡器中的一種。在這種實施方式中,當用戶將用戶卡置于所述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位置時,會觸發(fā)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操作,所述自助終端設備會利用所述識卡模塊中的適應于所述自助終端設備本身的讀卡器讀取用戶卡信息,如果能夠讀取到用戶卡信息,則說明用戶卡被正確放置在讀卡位置處,此時,所述識卡模塊會向所述主控模塊反饋一個有卡信號,接下來,所述主控模塊會啟動所述位置感知模塊和所述圖像獲取模塊來識別用戶,以確定用戶是否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旁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步驟201中所述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可以包括步驟A1和步驟A2:
步驟A1:識別用戶的頭部以及用戶的身體。
當識別用戶是否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旁邊時,如果只通過識別用戶的局部部位來確定是否識別到用戶,很可能因用戶站姿、用戶位置等原因識別不到用戶,因此,可以根據用戶可能出現(xiàn)的站姿、位置等情況設置不同的識別位置,比如識別位置包括用戶頭部和用戶身體。
具體地,步驟A1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方式之一實現(xiàn):
方式一、利用攝像頭A識別用戶的頭部、利用攝像頭B識別用戶的身體。
方式二、利用攝像頭A識別用戶的頭部、利用傳感器A識別用戶的身體。
需要說明的是,攝像頭A和攝像頭B是不同的攝像頭,當采用方式一識別用戶的頭部和身體時,圖1所示的圖像獲取模塊可以包括攝像頭A和攝像頭B,當采用方式二識別用戶的頭部和身體時,圖1所示的圖像獲取模塊可以包括攝像頭A、圖1所示的位置感知模塊包括傳感器A。
當利用攝像頭A識別用戶頭部時,可以將攝像頭A安裝于自助終端設備的上半部分或安裝于自助終端設備后面的墻體上等等,可以根據人體的平均身高將攝像頭對應于人的頭部,且可以使攝像頭A的圖像攝取范圍盡可能大,以便身高大于或小于平均身高的用戶頭像均能夠被拍攝到。另外,圖1所示的主控模塊用于接收攝像頭A反饋的圖像信號并對圖像信號進行判斷,當判斷得出攝像頭A拍攝到了用戶頭像時,便認為能夠識別到用戶頭部,反之,當判斷得出攝像頭A沒有拍攝到用戶頭像時,便認為不能夠識別到用戶頭部。
當利用攝像頭B識別用戶身體時,可以將攝像頭B安裝于自助終端設備柜體的中部或下半部分,可以根據人體的平均身高將攝像頭對應于人的腹部位置,且可以使攝像頭的拍攝范圍盡可能大,以便身高大于或小于平均身高的用戶的腹部區(qū)域均能夠被拍攝到。另外,圖1所示的主控模塊用于接收攝像頭B反饋的圖像信號并對圖像信號進行判斷,當判斷得出攝像頭B拍攝到了用戶腹部或其它部位時,便認為能夠識別到用戶的身體,反之,當判斷得到攝像頭沒有拍攝到用戶腹部或其它部位時,便認為不能夠識別到用戶的身體。
當利用傳感器A識別用戶身體時,可以將傳感器A安裝于自助終端設備柜體的中部或下半部分,可以根據人體的平均身高將傳感器A對應于人的腹部位置,且可以使傳感器A的檢測范圍盡可能大,以便身高大于或小于平均身高的用戶的腹部區(qū)域均能夠被檢測到,傳感器A的檢測距離(比如將檢測距離設置為20CM)可以大于或等于一個預設的閾值距離,所述閾值距離可以是在用戶(該用戶可以是具有所述平均身高的人)能夠觸摸到自助終端設備的前提下、用戶距離自助終端設備的最遠距離,此外,傳感器B的檢測距離可以是可調節(jié)的。
具體地,所述傳感器A可以是紅外傳感器或人體接近傳感器,下面分別介紹利用紅外傳感器和人體接近傳感器來識別用戶身體的工作原理:
當利用紅外傳感器識別用戶身體時,紅外傳感器具體可以是人體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于人體都有恒定的體溫,一般在37度,所以會發(fā)出特定波長10μm左右的紅外線,人體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被動式紅外探頭就是靠探測人體發(fā)射的10μm左右的紅外線而進行工作的,即,人體發(fā)射的10μm左右的紅外線通過菲涅爾濾光片增強后聚集到紅外感應源上,紅外感應源通常采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到人體紅外輻射溫度發(fā)生變化時就會失去電荷平衡,向外釋放電荷,該電荷信號經檢測處理后就能產生報警信號,當圖1所示的主控模塊接收到該報警信號后,便可確定已經識別到用戶的身體。
當利用人體接近傳感器識別用戶身體時,人體接近傳感器可準確探知附近人物的靠近,人體接近傳感器可以安裝于自助終端設備箱體的中部位置,比如參見圖3所示的人體接近傳感器的安裝示意圖,人體接近傳感器的傳感部分對附件人物移動有很高的檢測敏捷度,當人體接近自助終端設備箱體而進入監(jiān)測范圍內時,人體接近傳感便會輸出高電平,當圖1所示的主控模塊接收到該高電平信號后,便可確定已經識別到用戶的身體。
步驟A2:如果未識別到用戶的頭部和/或未識別到用戶的身體,則確定不能識別到用戶;如果識別到用戶的頭部且識別到用戶的身體,則確定能夠識別到用戶。
對于步驟A1,其對用戶的識別結果存在以下四種情況:
情況一:不能識別到用戶的頭部、且能夠識別到用戶的身體。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用戶操作自助終端設備時,用戶正在貓腰或是低頭。
情況二:能夠識別到用戶的頭部、且不能識別到用戶的身體。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用戶操作自助終端設備時,用戶距離自助終端設備較遠或站在自助終端設備側面。
情況三:不能識別到用戶的頭部、也不能識別到用戶的身體。
在這種情況下,屬于非正常狀態(tài),導致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原因可能是用于識別用戶的設備(比如圖1所示的所述圖像獲取模塊和所述位置感知模塊)故障。
情況四:能夠識別到用戶的頭部、也能夠識別到用戶的身體。
當圖1所示的主控模塊確認發(fā)生前三種情況之一時,便確認不能識別到用戶,當發(fā)生第四種情況時,便確認能夠識別到用戶。
步驟202: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則攝取用戶的初始圖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步驟A1利用攝像頭A識別用戶的頭部時,步驟202可以包括: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則利用所述攝像頭A攝取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在這種實現(xiàn)方式中,利用所述攝像頭A拍攝用戶頭部圖像,可以清晰獲知哪個用戶在利用用戶卡操作自動終端設備,因此,如果當前用戶是在盜用他人用戶卡進行違法操作時,比如盜卡人利用他人用戶卡從ATM機中取款,則可以獲取到盜卡人的頭部圖像,進而可以根據盜卡人的頭部圖像追捕盜卡人以挽回原用戶的損失,也可以使盜卡人因懼怕被拍攝到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盜卡人的非法操作。
步驟203:監(jiān)測用戶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如果監(jiān)測到了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且檢測到所述用戶卡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圖1所示主控模塊在存儲步驟202所獲取的用戶初始圖像后,實時監(jiān)測用戶在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當出現(xiàn)以下兩種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之一,便再次利用圖1所示識卡模塊進行有卡檢測,即檢測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
1、業(yè)務辦理完成后的返回確認。
例如,用戶在自助終端設備上辦理完成一項業(yè)務時,如利用ATM機取錢,出鈔后用戶會點擊返回選項或自助終端設備會自動進入其它界面,比如其它界面是提示用戶進行“繼續(xù)業(yè)務”、“取卡”等操作的頁面,這樣圖1所示主控模塊就會判斷一項業(yè)務辦理完成。
2、業(yè)務辦理過程中超出預設的業(yè)務辦理時間。
例如,用戶在自助終端設備上辦理完成一項業(yè)務時,如利用ATM機取錢,如果用戶在出鈔取錢后的設定時間內(比如5秒)未進行任何操作,這樣圖1所示主控模塊就會判斷為業(yè)務超時。本發(fā)明實施例將業(yè)務辦理超時作為一個判斷條件,主要排除用戶辦理業(yè)務過程中離開自助終端設備的情況。
當圖1所示主控模塊監(jiān)測到以上兩種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之一時,用戶很大可能會忘記取走用戶卡而離開自助終端設備,因此,再次檢測用戶卡是否仍在自助終端設備中,具體檢測方式參見上述步驟201中的相關介紹,如果檢測到用戶卡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利用圖1所示圖像獲取模塊第二次拍攝用戶圖像。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在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即,條件一是監(jiān)測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條件二是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下的時間段內,持續(xù)攝取所述目標圖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步驟A1利用攝像頭A識別用戶的頭部時,步驟203可以包括:監(jiān)測用戶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如果監(jiān)測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則當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時,利用所述攝像頭持續(xù)攝取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可以根據攝像頭A攝取得到的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得到的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進行實時對比,根據對比結果確定用戶是否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
步驟204:比較所述初始圖像與所述目標圖像,獲取圖像輪廓差,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具體地,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計算所述圖像輪廓差:
比如,當所述被攝部位為用戶頭部時,可以根據之前拍攝到的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計算頭部輪廓周長A,根據當前拍攝到的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計算頭部輪廓周長B,將頭部輪廓周長A減去頭部輪廓周長B,得到一個差值C,該差值C即為所述圖像輪廓差。進一步地,將差值C與預設閾值(一個大于零的數)進行比較,如果差值C大于預設閾值,此時發(fā)出所述第一提示音。
又比如,當所述被攝部位為用戶頭部時,可以根據之前拍攝到的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計算頭部輪廓中某兩點之間的長度C,根據當前拍攝到的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計算頭部輪廓中某兩點之間的長度D,長度C和長度D是相同兩點之間的距離(比如兩只耳朵之間的長度),將長度C減去長度D,得到一個差值E,將該差值E即為所述圖像輪廓差。進一步地,將差值E與預設閾值(一個大于零的數)進行比較,如果差值E大于預設閾值,此時發(fā)出所述第一提示音。
其中,在設置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使大于所述預設閾值的圖像輪廓差對應于一種實際情況,該實際情況是用戶已經離開自助終端設備,即用戶不能操作或觸摸到自助終端設備。
步驟205:如果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一提示音,所述第一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假設所述被攝部位是用戶頭部時,即步驟202和步驟203拍攝的是用戶頭部圖像時,如果用戶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會越來越小,因此,圖1所示主控模塊可以將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與目標圖像進行對比,具體是將當前實時不斷變化的頭部輪廓(即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與第一次拍攝到的頭部輪廓(即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進行對比,如果二者之間的圖像輪廓差逐漸變大,則說明當前拍攝到的用戶頭部圖像正逐漸變小,進而說明用戶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可以預先設定一個閾值,當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時,說明用戶已經離開自助終端設備,但還可以拍攝到用戶說明用戶還沒有走遠,此時,圖1所示主控模塊可以觸發(fā)所述聲光提醒模塊進行高級別的第一提示音(比如快節(jié)奏且聲音較大的報警提示音,或者是發(fā)出“請用戶取走用戶卡”的語音提示,等等),直到所述第一提示音的提示時限到達或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才停止提示。
實施例二
參見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二,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一相關的內容請參見上述實施例一,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401:如果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
步驟402: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則攝取用戶的初始圖像。
步驟403:監(jiān)測用戶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
步驟404:如果監(jiān)測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則檢測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405,如果否,則結束流程。
步驟405: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如果是,則繼續(xù)執(zhí)行步驟404,如果否,則執(zhí)行步驟406。
步驟406: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步驟407:比較所述初始圖像與所述目標圖像,獲取圖像輪廓差,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步驟408:如果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一提示音,所述第一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與上述實施例一相比,本實施例二增加了步驟405,其實現(xiàn)方式請參見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步驟201。具體地,如果通過步驟403監(jiān)測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比如監(jiān)測到業(yè)務辦理完成后的返回確認或業(yè)務辦理過程中超出預設的業(yè)務辦理時間,此時用戶可能會忘記取走用戶卡而離開自助終端設備,此時首先利用步驟404檢測用戶卡是否還被置留在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位置處,當檢測到用戶卡仍在自助終端設備中時,則利用步驟405再次如步驟401那樣對用戶進行識別,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說明用戶仍在自助終端設備旁邊,此時不斷利用步驟404檢測用戶卡且利用步驟405識別用戶。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且在讀卡位置處檢測不到用戶卡,則說明用戶卡被用戶取走,此時結束流程;如果識別不到用戶且在讀卡位置處仍能檢測到用戶卡,則存在兩種情況而識別不到用戶,一種情況是,比如當采用上述方式二識別用戶時,即利用攝像頭A識別用戶的頭部、利用傳感器A識別用戶的身體,很可能因用戶的站姿或站位(所述站位指站立的位置)或傳感器A因環(huán)境溫濕度、電磁干擾等因素造成輸出信號存在誤差,而使傳感器A輸出表征未識別到用戶身體的信號,此時會認為識別不到用戶,但實際上用戶仍在自助終端設備旁邊,另一種情況是,是因用戶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而識別不到用戶。如果認為識別不到用戶,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執(zhí)行步驟406和407,即采用用戶圖像對比手段,來進一步確定用戶是否仍在自助終端設備旁邊,以避免第一種情況的識別錯誤。
可見,本實施例二首先通過識別用戶來確認用戶是否仍在自助終端設備旁邊,如果識別到用戶且用戶卡仍在自助終端設備中,便可不斷檢測用戶卡且不斷識別用戶,直到用戶取走用戶卡為止,如果識別不到用戶且用戶卡仍在自助終端設備中,說明用戶可能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也可能因用戶站姿或站位或傳感器A輸出信號存在誤差而導致識別不到用戶,即識別錯誤),此時進一步啟動圖像對比手段,以進一步確定用戶是否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可見采用用戶識別和圖像對比的手段相互配合,可準確確定用戶是否未取走用戶卡而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
實施例三
參見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三,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一相關的內容請參見上述實施例一,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501:如果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502,如果否,則執(zhí)行步驟507。
步驟502:允許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并攝取用戶的初始圖像。
本實施例中,圖1所示主控模塊還用于禁止或允許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具體地,在步驟501確認識別到用戶之前,禁止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當步驟501確認能夠識別到用戶時,便轉而允許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同時攝取用戶圖像。
由于能夠識別到用戶,必然能夠攝取到用戶圖像,所以當盜卡人想到利用他人用戶卡操作所述自助終端設備時,必然需要拍攝到盜卡人的圖像,如果盜卡人懼怕被拍攝到,將會放棄利用他人用戶卡非法操作所述自助終端設備,從而可降低用戶卡的實際用戶的經濟損失,如果盜卡人不怕被拍攝到而進行非法操作,也可以根據盜卡人的頭部圖像追捕盜卡人以挽回實際用戶的損失。
步驟503:監(jiān)測用戶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如果監(jiān)測到了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且檢測到所述用戶卡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步驟504:比較所述初始圖像與所述目標圖像,獲取圖像輪廓差,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步驟505:判斷圖像輪廓差是否大于預設閾值,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506,如果否,則執(zhí)行步驟508,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步驟506:發(fā)出第一提示音,所述第一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步驟507:禁止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并發(fā)出第二提示音,所述第二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無法被識別的原因或提示用戶能夠被識別的人體狀態(tài),同時執(zhí)行步驟501。
本實施例中,當步驟501確認識別不到用戶時,便使自助終端設備禁止用戶使用用戶卡繼續(xù)辦理業(yè)務,同時發(fā)出第二提示音,提示用戶無法被識別的原因(比如,提示無法識別到頭部)或提示用戶能夠被識別的人體狀態(tài)(比如,提示用戶抬頭),這樣用戶便可以根所述第二提示音調整自己的站姿或站位,以便使自己能夠被識別到。
步驟508:發(fā)出第三提示音,所述第三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繼續(xù)辦理業(yè)務或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同時執(zhí)行步驟504。
本實施例中,當圖1所示主控模塊確定所述圖像輪廓差大于或等于預設閾值時,則認為用戶未離開自助終端設備,此時發(fā)出第三提示音,提示用戶及時取走用戶卡或繼續(xù)辦理業(yè)務。
此外,對于圖1所示主控模塊利用所述聲光提醒模塊發(fā)出的提示音,可以以事件重要程度的不同,分為提示和報警兩個級別的提示音,以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其中,提示級別的提示音可以只是語音提醒,報警級別的提示音可以既包括語音提醒也包括燈光提醒,具體地,所述第一提示音屬于報警級別的提示音、所述第二提示音和所述第三提示音屬于提示級別的提示音。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方法,從檢測到用戶卡到用戶卡被取走的這段時間內,一旦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便對用戶進行識別,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便攝取并存儲用戶的初始圖像,且實時監(jiān)測用戶在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如果監(jiān)測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用戶可能會離開自助終端設備而沒有取走用戶卡,此時,進一步確認用戶卡是否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如果是,則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此時將實時獲取的目標圖像與初始圖像進行對比,只要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說明用戶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此時通過發(fā)出第一提示音,以提示用戶取走用戶卡。可見,由于圖像對比可以準確確認用戶行為,所以可以在用戶卡沒有被取走的情況下,準確確定用戶是否正在離開自助終端設備。
實施例四
參見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助終端設備的遺卡提醒裝置的組成示意圖,該裝置包括:
用戶卡檢測模塊601,用于檢測到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
用戶識別模塊602,用于如果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
初始攝取模塊603,用于如果能夠識別到用戶,則攝取用戶的初始圖像;
業(yè)務監(jiān)測模塊604,用于監(jiān)測用戶在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上的業(yè)務辦理情況;
目標攝取模塊605,用于如果監(jiān)測到了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且檢測到所述用戶卡仍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則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圖像比較模塊606,用于比較所述初始圖像與所述目標圖像,獲取圖像輪廓差,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第一提醒模塊607,用于如果圖像輪廓差大于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一提示音,所述第一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其中,所述圖像輪廓差為所述初始圖像與當前攝取的目標圖像中同一被攝部位的輪廓差。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提醒模塊,用于如果不能識別到用戶,則禁止所述自助終端設備響應用戶的業(yè)務辦理操作,并發(fā)出第二提示音,所述第二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無法被識別的原因或提示用戶能夠被識別的人體狀態(tài)。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提醒模塊,用于如果所述圖像輪廓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預設閾值,則發(fā)出第三提示音,所述第三提示音用于提示用戶繼續(xù)辦理業(yè)務或提示用戶取走所述用戶卡。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用戶識別模塊602,包括:
局部識別子模塊,用于識別用戶的頭部以及用戶的身體;
用戶識別子模塊,用于如果未識別到用戶的頭部和/或未識別到用戶的身體,則確定不能識別到用戶;如果識別到用戶的頭部且識別到用戶的身體,則確定能夠識別到用戶。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局部識別子模塊,具體用于利用攝像頭識別用戶的頭部;
相應的,所述初始攝取模塊,具體用于利用所述攝像頭攝取用戶頭部的初始圖像;所述目標攝取模塊,具體用于利用所述攝像頭持續(xù)攝取用戶頭部的目標圖像。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用戶識別模塊602,還用于在所述目標攝取模塊605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之前,確定是否能夠識別到用戶;如果是,則利用所述用戶卡檢測模塊601繼續(xù)檢測用戶卡是否被置于自助終端設備中;如果否,則利用所述目標攝取模塊605持續(xù)攝取用戶的目標圖像。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預設的業(yè)務辦理狀態(tài)為:
業(yè)務辦理完成后的返回確認或業(yè)務辦理過程中超出預設的業(yè)務辦理時間。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自助終端設備內置或外設有至少一種讀卡器;
所述用戶卡檢測模塊601,具體用于如果利用當前讀卡器能夠從所述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位置處讀取到所述用戶卡的信息,則確定檢測到用戶卡被置于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中,如果利用當前讀卡器不能從所述自助終端設備的讀卡位置處讀取到所述用戶卡的信息,則確定檢測不到用戶卡被置于所述自助終端設備中,所述當前讀卡器為所述至少一種讀卡器中的一種。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借助軟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xiàn)?;谶@樣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xiàn)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可以存儲在存儲介質中,如ROM/RAM、磁碟、光盤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諸如媒體網關等網絡通信設備,等等)執(zhí)行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或者實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于實施例公開的裝置而言,由于其與實施例公開的方法相對應,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部分說明即可。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