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端子檢測傳送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送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端子檢測傳送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連接器普遍地用在電子產品,如手機、計算機、MP3等的 內部或周邊,用于轉接信號或電源。連接器一般包括本體及導電端子部分。目前,在導電端 子的制作過程中,大都采用模具直接沖壓而成。但是,在沖壓過程中,容易使得制作端子的 原材料的內應力釋放而導致端子橫向彎曲,業(yè)界將此種現(xiàn)象稱為端子扇形。為了避免連接 器生產過程中由于導電端子發(fā)生端子扇形造成來料不良而影響連接器的組裝及質量問題, 有必要對導電端子進行檢測。在現(xiàn)有的導電端子檢測過程中,多采用汽缸反覆式送料機構對待檢測的端子料帶 40進行傳送。如圖1所示,所述汽缸反覆式送料機構包括底座10、導軌(圖未示)、汽缸 (圖未示)、轉軸12、勾料爪14和壓料塊16。所述導軌設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汽缸安裝 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轉軸12的一端通過一擺臂與所述汽缸樞接,另一端裝設有所述勾料 爪14。所述勾料爪14的下端具有刀尖形狀的傾斜結構141,且所述傾斜結構141的尺寸與 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通孔相匹配以卡住所述端子料帶40,所述壓料塊16安裝在所述底座10 上。所述汽缸可帶動所述轉軸12往復轉動,從而使得所述勾料爪14來回擺動以勾住或脫 離所述端子料帶40,進而實現(xiàn)傳送所述端子料帶40的目的。所述汽缸反覆式送料機構啟動前,所述勾料爪14與所述端子料帶40脫離,所述汽 缸處于最左端的預傳送位置。啟動所述汽缸反覆式送料機構,所述汽缸驅動所述轉動軸12沿順時針方向轉動, 從而帶動所述勾料爪14沿順時針方向擺動到水平位置,進而使得所述勾料爪14的傾斜結 構141與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通孔41卡合,所述汽缸繼續(xù)向右運動將所述端子料帶40向右 撥送。所述汽缸運動到最右邊的位置時,所述勾料爪14的傾斜結構141繼續(xù)與所述端子料 帶40卡合,所述壓料塊16壓住所述端子料帶40。之后,所述汽缸帶動所述轉動軸12沿逆時針方向轉動,進而使得所述勾料爪14的 傾斜結構141擺動并脫離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通孔41。所述汽缸帶動勾料爪14回到初始的 最左邊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所述端子料帶40靜止不動。如此重復上述過程以實現(xiàn)傳送所述端子料帶40的目的。上述汽缸反覆式送料機構,由于所述汽缸的左右反覆運動,容易使得所述端子料 帶40出現(xiàn)拱起現(xiàn)象,影響端子檢測結果,且結構復雜、傳送速度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端子檢測傳送機構,該 端子檢測傳送機構能有效防止端子料帶傳送過程中出現(xiàn)的拱起現(xiàn)象,且結構簡單、傳送速 度快。[0010]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端子檢測傳送機構適用于端子扇形檢測過程 中端子料帶的傳送,所述端子料帶上設有沿端子排列方向間隔排布的通孔,所述端子檢測 傳送機構包括本體、主動軸、套于主動軸上的主動輪、從動軸、套于從動軸上的從動輪以及 馬達,所述主動軸及主動輪安裝在所述本體沿縱長方向的一端,所述從動軸及從動輪安裝 在所述本體沿縱長方向的另一端,所述馬達與所述主動軸連接并驅動所述主動軸及主動輪 轉動,所述主動軸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所述從動軸及從動輪轉動,其中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 為棘輪,所述主動輪從動輪的棘齒與所述端子料帶的通孔相匹配。如上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端子檢測傳送機構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為棘輪,且所述 主動輪和從動輪的棘齒與所述端子料帶的通孔相匹配,在端子料帶傳送過程中,利用了棘 輪的特性來傳送,傳送速度快、定位位置精確,且結構簡單,同時還有效地防止了端子料帶 傳送過程中出現(xiàn)的拱起現(xiàn)象,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汽缸反覆式傳送機構裝有端子料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端子檢測傳送機構一種實施例裝有端子料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端子檢測傳送機構V部分的放大圖。圖4為圖2所示的端子檢測傳送機構應用到端子檢測機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現(xiàn)有技術)底座10 轉軸12勾料爪14 傾斜結構 141壓料塊16 端子料帶 40(本實用新型)端子檢測傳送機構 200 本體21調節(jié)槽211 主動軸22主動輪23 從動軸 24從動輪25 馬達26皮帶27 導向裝置 28固定塊281 第一惰輪 282第二惰輪283 第三惰輪 284進料口29 出料口30端子檢測機500 支撐架 51測試臺52 檢測裝置 53檢測區(qū)域54 端子料帶 40通孔4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xiàn)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 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0035]請參閱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端子檢測傳送機構200適用于端子扇形檢測過程中端子料帶40的傳送,所述端子料帶40上設有沿端子排列方向間隔排布的通孔41。所述端子檢測傳送機構200包括本體21、主動軸22、套于主動軸22上的主動輪 23、從動軸24、套于從動軸上的從動輪25、馬達26、皮帶27、二導向裝置28、端子料帶40的 進料口 29和端子料帶40的出料口 30。所述主動軸22及主動輪23安裝在所述本體21沿 縱長方向的一端,所述從動軸24及從動輪25安裝在所述本體21沿縱長方向的另一端,所 述馬達26與所述主動軸22連接并驅動所述主動軸22及主動輪23轉動,所述主動軸22通 過皮帶27傳動帶動所述從動軸24及從動輪25轉動,所述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為棘輪, 所述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的棘齒與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通孔41相匹配(如圖3所示)。 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進料口 29靠近所述從動輪25,所述端子料帶40的出料口 30靠近所述 主動輪23。所述二導向裝置28分別設于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進料口 29與從動輪25之間和 所述端子料帶40的出料口 30與主動輪23之間,且固定安裝在所述本體21上。具體地,所述導向裝置28包括固定塊281、第一惰輪282、第二惰輪283和第三惰 輪284。所述固定塊281安裝在所述本體21上,所述第一惰輪282、第二惰輪283和第三惰 輪284均安裝在所述固定塊281上,所述第一惰輪282和第二惰輪283位于所述端子料帶 40的一側,所述第三惰輪284位于所述端子料帶40的另一側且與所述第一惰輪282對齊, 所述第一惰輪282和第三惰輪284之間形成縫隙。所述第一惰輪282和第三惰輪284之間 形成的縫隙可以調節(jié),且所述第二惰輪283相對所述本體21的位置可以調節(jié),以適應不同 厚度的端子料帶40的傳送。當所述端子檢測傳送機構200傳送所述端子料帶40時,所述 第一惰輪282和第三惰輪284起導向作用,所述第二惰輪283壓住所述端子料帶40以防止 傳送過程中所述端子料帶40向上拱起而影響檢測結果。所述本體21在所述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下方均開設有調節(jié)槽211,通過所述調 節(jié)槽211調節(jié)所述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的安裝高度以適應不同厚度的端子料帶40的傳送。請參閱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端子檢測傳送機構200應用到端子檢測機500上的結 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端子檢測機500包括支撐架51、測試臺52、檢測裝置53、檢測區(qū) 域54和端子檢測傳送機構200。所述支撐架51穿過所述測試臺52,所述檢測裝置53設于 所述支撐架51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測試臺52上方。具體地,所述端子檢測傳送機構200固定安裝在所述測試臺52上,所述檢測裝置 53設于所述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之間,所述本體21上設有與所述檢測裝置53相對應的 檢測區(qū)域54,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進料口 29和出料口 30分別設于所述測試臺52的兩側。當使用所述端子檢測機500檢測端子料帶40時,先手動依次將所述端子料帶40 穿過所述進料口 29、所述第一惰輪282和第三惰輪284之間的縫隙、第二惰輪283及從動 輪25。再啟動所述端子檢測機500,所述馬達26驅動所述主動軸22及主動輪23轉動,所 述主動軸22通過皮帶27傳動帶動所述從動軸24及從動輪25與所述主動輪23做同步運 動,所述從動輪25旋轉過程中進行端子勾料(即所述從動輪25的棘齒與所述端子料帶40 的通孔41卡合),之后所述從動輪25繼續(xù)轉動將已經勾住的端子料帶40不斷向前傳送至 檢測區(qū)域54進行檢測,待檢測完之后,將所述端子料帶40經出料口 30送出,運送到下一生 產線。上述檢測過程,由于所述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為棘輪,充分利用了棘輪間歇送進的特性,可以更好地配合所述檢測裝置53完成端子檢測過程。 如上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端子檢測傳送機構200的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為棘輪,且所述主動輪23和從動輪25的棘齒與所述端子料帶40的通孔41相匹配,在端子料帶 40傳送過程中,利用了棘輪的特性來傳送,傳送速度快、定位位置精確,且結構簡單,同時還 有效地防止了端子料帶40傳送過程中出現(xiàn)的拱起現(xiàn)象,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權利要求一種端子檢測傳送機構,適用于端子扇形檢測過程中端子料帶的傳送,所述端子料帶上設有沿端子排列方向間隔排布的通孔,所述端子檢測傳送機構包括本體、主動軸、套于主動軸上的主動輪、從動軸、套于從動軸上的從動輪以及馬達,所述主動軸及主動輪安裝在所述本體沿縱長方向的一端,所述從動軸及從動輪安裝在所述本體沿縱長方向的另一端,所述馬達與所述主動軸連接并驅動所述主動軸及主動輪轉動,所述主動軸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所述從動軸及從動輪轉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為棘輪,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的棘齒與所述端子料帶的通孔相匹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檢測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端子料帶的進料口和 端子料帶的出料口,所述端子料帶的進料口靠近所述從動輪,所述端子料帶的出料口靠近 所述主動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檢測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二導向裝置,所述二導 向裝置分別設于所述端子料帶的進料口與從動輪之間和所述端子料帶的出料口與主動輪 之間,且固定安裝在所述本體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檢測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包括一固定塊、 第一惰輪、第二惰輪和第三惰輪,所述固定塊安裝在所述本體上,所述第一惰輪、第二惰輪 和第三惰輪均安裝在所述固定塊上,所述第一惰輪和第二惰輪位于所述端子料帶的一側, 所述第三惰輪位于所述端子料帶的另一側且與所述第一惰輪對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檢測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在所述主動輪和從 動輪的下方均開設有調節(jié)槽,通過所述調節(jié)槽可調節(jié)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安裝高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端子檢測傳送機構,適用于端子扇形檢測過程中端子料帶的傳送,包括本體、主動軸、套于主動軸上的主動輪、從動軸、套于從動軸上的從動輪以及馬達,主動軸及主動輪安裝在本體沿縱長方向的一端,從動軸及從動輪安裝在本體沿縱長方向的另一端,馬達與主動軸連接并驅動主動軸及主動輪轉動,主動軸通過皮帶傳動帶動從動軸及從動輪轉動,主動輪和從動輪為棘輪,主動輪和從動輪的棘齒與端子料帶的通孔相匹配。本實用新型端子檢測傳送機構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為棘輪,在端子料帶傳送過程中,利用了棘輪的特性來傳送,傳送速度快、定位位置精確,且結構簡單,同時還有效地防止了端子料帶傳送過程中出現(xiàn)的拱起現(xiàn)象,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文檔編號G01B21/20GK201569424SQ20092026387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李豐吉, 楊宜璋, 邱國銓 申請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