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支架,尤其涉及一種多用途可調支架。
背景技術:
支架作為承載和支撐被載對象的輔助工具,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尤其是,隨著移動終端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了利用支架支撐電子產品,以滿足使用時操作便利及視角的需要。此外,對于一些上班族來說,一般都有午休的習慣,而在午休時,一般都趴在桌面或仰臥在座椅上,其舒適度差,睡眠質量差,由此,也可以借由支架支撐人體頭部以輔助睡眠。
相關技術中的這些支架,為了使得支架能夠進行旋轉調節(jié),則需要配置一些旋轉機構,然而,這些旋轉機構結構復雜,而且角度調節(jié)操作復雜,因此,不能滿足人性化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多用途可調支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多用途可調支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適于固定于承載物上,所述底座上具有一樞轉孔;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適于承托被載對象,所述承托件通過一樞轉機構連接至所述底座,所述樞轉機構包括定位件、樞接軸及第一彈性件,
其中,所述定位件固定設置于所述樞轉孔內,且所述定位件周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一齒槽;
所述樞接軸的上端與所述承托件相連,所述樞轉軸的下端套接于所述樞轉孔內,且在外力作用下可沿豎向軸線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所述樞接軸的下端周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一齒部;當所述樞接軸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時,多個所述第一齒部與多個所述第一齒槽卡合,以限制所述樞接軸樞轉;當所述樞接軸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多個所述第一齒部與多個所述第一齒槽脫離,以使所述樞接軸可繞所述豎向軸線旋轉;
所述第一彈性件設置于所述底座與所述樞接軸之間,用以在撤銷所述外力后推動所述樞接軸從所述第二位置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多用途可調支架,承托件通過一樞轉機構連接至底座,該樞轉機構包括定位件、樞接軸及第一彈性件,樞轉軸的下端套接于樞轉孔內,且在外力作用下可沿豎向軸線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當樞接軸位于第一位置時,樞接軸上的第一齒部與定位件上的第一齒槽卡合,以限制樞接軸樞轉;當樞接軸位于第二位置時,第一齒部與第一齒槽脫離,以使樞接軸可繞豎向軸線旋轉;第一彈性件在撤銷所述外力后推動樞接軸從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如此,調節(jié)角度時,只需要稍用力向上拉動樞接軸使得第一齒部與第一齒槽脫離,再旋轉樞接軸即可,操作簡單方便,滿足消費者對人性化的要求,此外,其結構簡單。
另外,根據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的多用途可調支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樞轉軸下端設有一沿豎向延伸的定位孔,多個所述的第一齒部形成于所述定位孔的內壁。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樞轉孔具有一底壁,所述底壁設有通孔,所述樞接軸的下端設有一桿部,所述桿部從上至下自所述通孔穿出并連接至一擋止件,所述第一彈性件設置于所述擋止件與所述底壁之間。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擋止件包括擋止部及自所述擋止部向上延伸形成的螺桿,所述桿部的下端具有螺紋孔,所述螺桿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配合,所述第一彈性件的一端與所述擋止部相抵,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底壁相抵。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樞轉機構與所述承托件通過一第一旋轉關節(jié)相連,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被構造成可沿一第一水平軸線旋轉。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支撐臂,所述支撐臂連接于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與所述承托件之間。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臂與所述承托件之間通過第二旋轉關節(jié)相連,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被構造成可沿一第二水平軸線旋轉。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和第二旋轉關節(jié)均包括:
第一鉸支座;
第二鉸支座,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第一鉸支座沿所述第一水平軸線相對轉動設置,所述第二鉸支座上形成有周向布置的多個第二齒槽;
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第一鉸支座周向固定且沿水平方向可移動;
第二彈性件,所述第二彈性件對所述齒輪施加朝向所述第二鉸支座方向的彈力,以使所述齒輪與多個所述第二齒槽卡合而限制所述第一鉸支座與第二鉸支座相對轉動;
按壓件,所述按壓件設置于所述第二鉸支座上,以供使用者按壓而推動所述齒輪向靠近所述第一鉸支座的方向移動后與所述第二齒槽脫離,使得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第二鉸支座可相對轉動;
所述樞接軸與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和第二鉸支座中的一個相連,所述支撐臂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和第二鉸支座中的另一個相連;
所述承托件與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和第二鉸支座中的一個相連,所述支撐臂的上端與第二旋轉關節(jié)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和第二鉸支座中的另一個相連。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鉸支座的一側面具有第一收容槽,所述齒輪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內,所述第二彈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內且抵接于所述齒輪與所述第一鉸支座之間;所述第二鉸支座的一側面具有與所述第一收容槽相對的第二收容槽,多個所述第二齒槽周向間隔布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內壁。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內壁周向間隔布置有第三齒槽,所述第三齒槽與所述齒輪卡合。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承托件被構造成手掌形。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承托件繞第三水平軸線可轉動,所述第三水平軸線與所述第二水平軸線垂直。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承托件包括:
內掌體,所述內掌體為可彎曲變形的撓性材質,且所述內掌體的一端具有手指部,所述內掌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可樞轉連接;
外套,所述外套部為柔性材質,且所述外套套設于所述內掌體外。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掌體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之間設有彈性阻尼機構,所述彈性阻尼機構包括第三彈性件及卡套,所述卡套固定裝設于所述內掌體的所述另一端;
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上形成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套內且可相對于所述卡套繞所述第三水平軸線旋轉,所述第三彈性件位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內掌體的所述另一端之間且處于壓縮狀態(tài),以提供所述承托件旋轉時的阻力。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掌體上設有磁鐵。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底座上通過金屬定型軟管連接一電風扇。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壁為可旋轉伸縮桿。
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底座與樞轉機構一個視角的分解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底座與樞轉機構另一個視角的分解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底座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底座、樞轉機構及第一旋轉關節(jié)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第一旋轉關節(jié)一個視角的分解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第一旋轉關節(jié)另一個視角的分解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承托件的分解圖;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中承托件的剖視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多用途可調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底座10;
樞轉孔101;
底壁1011;
樞轉機構11;
定位件111;
第一齒槽1111;
樞接軸112;
定位孔1121;
第一齒部1122;
第一彈性件113;
擋止件114;
螺桿1141;
擋止部1142;
桿部115;
承托件20;
內掌體201;
手指部2011;
外套202;
磁鐵203;
彈性阻尼機構21;
第三彈性件211;
卡套212;
第一旋轉關節(jié)30;
第一鉸支座301;
第一收容槽3011;
第三齒槽3012;
第二鉸支座302;
第二收容槽3021;
第二齒槽3022;
齒輪303;
第二彈性件304;
按壓件305;
螺栓306;
螺母307;
第二旋轉關節(jié)31;
卡接部311;
支撐臂40;
電風扇50;
金屬定型軟管51。
本發(fā)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周向”、“徑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多用途可調支架。
參照圖1至圖4所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多用途可調支架,包括底座10及承托件20,其中,底座10適于固定于承載物上,所述底座10上具有一樞轉孔101。該底座10可以為夾持裝置、吸盤裝置(如圖1所示)等結構,在本發(fā)明中對底座10的結構不作限制,承載物可以是固定的物體,例如桌面,椅子靠背、椅子扶手等物體。
承托件20適于承托被載對象,所述承托件20通過一樞轉機構11連接至所述底座10。其中,被載對象可以是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也可以是人體頭部,也即是,該多用途可調支架可以作為電子產品支架,也可以作為睡眠輔助架。
樞轉機構11包括定位件111、樞接軸112及第一彈性件113,其中,所述定位件111固定設置于所述樞轉孔101內,且所述定位件111周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一齒槽1111。也就是說,該定位件111是位于樞轉孔101內,且與所述底座10是相對固定的,例如定位件111可以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樞轉孔101的底部,或者通過該定位件111與底座10為一體成型結構。
樞接軸112的上端與所述承托件20相連,所述樞轉軸的下端套接于所述樞轉孔101內,且在外力作用下可沿豎向軸線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所述樞接軸112的下端周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一齒部1122;當所述樞接軸11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時,多個所述第一齒部1122與多個所述第一齒槽1111卡合,以限制所述樞接軸112樞轉;當所述樞接軸11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多個所述第一齒部1122與多個所述第一齒槽1111脫離,以使所述樞接軸112可繞所述豎向軸線旋轉。
換言之,樞接軸112在樞轉孔101內可以上下滑動移動一定距離,當樞接軸112向下滑動至極限位置時,該極限位置記為第一位置,在該第一位置時,樞接軸112上的多個第一齒部1122剛好一一對應地插入至樞轉孔101內定位件111上多個第一齒槽1111中并與第一齒槽1111形成卡合狀態(tài),由于定位件111與底座10相對固定,所以,在卡合狀態(tài)下,該樞接軸112與底座10不能沿豎向軸線轉動。而當該樞接軸112向上滑動至極限位置時,該極限位置記為第二位置,在該第二位置時,樞接軸112上的多個第一齒部1122從樞轉孔101內定位件111上多個第一齒槽1111退出形成脫離狀態(tài),則在該脫離狀態(tài)下,樞接軸112可以相對于底座10轉動,而承托件20連接在樞接軸112的上端,因此,通過轉動該樞接軸112即可調節(jié)承托件20在水平方向的角度。
第一彈性件113設置于所述底座10與所述樞接軸112之間,用以在撤銷所述外力后推動所述樞接軸112從所述第二位置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
也就是說,第一彈性件113提供的彈力的方向是從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并且作用于樞接軸112上,使得樞接軸112在沒有受到其他外力作用下,能夠在該彈力作用下從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如此,可以確保在沒有其他外力介入時,樞接軸112保持在第一位置,而樞接軸112上第一齒部1122與定位件111上第一齒槽1111卡合,樞接軸112與底座10不能相對轉動,承托件20固定于當前角度位置。
可選地,該第一彈性件113可以采用彈簧或彈片。
下面描述本發(fā)明的多用途可調支架的水平角度調節(jié)過程中:
首先,施加拉力向上提拉樞接軸112,使得樞接軸112從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此時,第一彈性件113彈性形變量增大,樞接軸112上多個第一齒部1122從樞轉孔101內定位件111上多個第一齒槽1111內脫離,樞接軸112可以相對于底座10樞轉。
其次,保持向上的拉力,并同時施加旋轉作用力,使得樞接軸112繞自身軸線旋轉一定角度后,此時,樞接軸112上的承托件20隨樞接軸112一同旋轉,當承托件20轉動至所需角度之后,撤銷旋轉作用力停止旋轉。
最后,撤銷向上的拉力,此時,第一彈性件113恢復形變釋放,迫使樞接軸112向下運動而返回至第一位置,樞接軸112上的多個第一齒部1122重新插入至樞轉孔101內定位件111上的多個第一齒槽1111內,進而使得樞接軸112與底座10不能相對轉動,承托件20即可固定于當前角度位置。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多用途可調支架,承托件20通過一樞轉機構11連接至底座10,該樞轉機構11包括定位件111、樞接軸112及第一彈性件113,樞轉軸的下端套接于樞轉孔101內,且在外力作用下可沿豎向軸線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當樞接軸112位于第一位置時,樞接軸112上的第一齒部1122與定位件111上的第一齒槽1111卡合,以限制樞接軸112樞轉;當樞接軸112位于第二位置時,第一齒部1122與第一齒槽1111脫離,以使樞接軸112可繞豎向軸線旋轉;第一彈性件113在撤銷所述外力后推動樞接軸112從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如此,調節(jié)角度時,只需要稍用力向上拉動樞接軸112使得第一齒部1122與第一齒槽1111脫離,再旋轉樞接軸112即可,操作簡單方便,滿足消費者對人性化的要求,此外,其結構簡單。
參照圖3至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樞轉軸下端設有一沿豎向延伸的定位孔1121,多個所述的第一齒部1122形成于所述定位孔1121的內壁,在圖3示例中,樞轉軸的外周面與樞轉孔101的內壁可樞轉配合,而多個第一齒部1122一體成型于定位孔1121的內壁,而定位件111套設于定位孔1121內,并且定位件111上的第一齒槽1111與定位孔1121內壁的第一齒部1122卡合,如此,樞接軸112與樞轉孔101之間的配合間隙更小,進而確保裝配更加穩(wěn)固可靠,避免間隙過大造成晃動等不穩(wěn)固問題。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省去定位件111,而直接在樞轉孔101的內壁設置第一齒槽1111,并且在樞轉軸的外周壁設置第一齒部1122,第一齒部1122與第一齒槽1111卡合即可。
參照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樞轉孔101具有一底壁1011,所述底壁1011設有通孔,所述樞接軸112的下端設有一桿部115,所述桿部115從上至下自所述通孔穿出并連接至一擋止件114,所述第一彈性件113設置于所述擋止件114與所述底壁1011之間。
由此,當施加向上的拉力使得樞接軸112從第一位置向上滑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彈性件113被壓縮,而當撤銷該拉力時,第一彈性件113恢復形變而迫使樞接軸112的向下返回至第一位置。
本實施例中,一方面,樞接軸112可以利用桿部115與通孔之間的滑動配合作用,可以起到導向作用,使得樞接軸112上下滑動更加順利;另一方面,第一彈性件113位于底壁1011下方,且抵接在底壁1011和擋止件114之間,如此,其結構簡單緊湊,裝配方便,而且,可以保持第一彈性件113處于壓縮狀態(tài),進而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彈力。
有利的,桿部115自定位孔1121的中心向下突出形成,定位件111與樞轉孔101同軸設置,且上述通孔依次貫穿定位件111及底壁1011,如此,結構簡單緊湊。
參照圖2及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擋止件114包括擋止部1142及自所述擋止部1142向上延伸形成的螺桿1141,所述桿部115的下端具有螺紋孔,所述螺桿1141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配合,所述第一彈性件113的一端與所述擋止部1142相抵,所述第一彈性件113的另一端與所述底壁1011相抵。
在裝配時,通過將桿部115從上至下從通孔內穿出,再第一彈性件113套在桿部115上,最后將螺桿1141與桿部115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即可,此時,第一彈性件113的一端與擋止部1142相抵,另一端與底壁1011相抵,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
參照圖1至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樞轉機構11與所述承托件20通過一第一旋轉關節(jié)30相連,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30被構造成可沿一第一水平軸線旋轉。
如此,一方面,承托件20可以利用樞轉機構11相對于底座10沿豎向軸線旋轉,進而使得該承托件20在水平方向的角度可調,另一方面,承托件20可以利用第一旋轉關節(jié)30可以沿第一水平軸線旋轉,進而使得該承托件20的俯仰角度可調,如此,可以實現多角度任意調節(jié),使用更加方便靈活。
參照圖1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支撐臂40,所述支撐臂40連接于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30與所述承托件20之間。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在承托件20和第一旋轉關節(jié)30之間設置支撐臂40,如此,利用支撐臂40可以支撐承托件20至所需高度位置,進而滿足不同場合使用要求。同時,支撐臂40與第一旋轉關節(jié)30相連,利用該第一旋轉關節(jié)30可以沿第一水平軸線旋轉,進而調節(jié)支撐臂40的俯仰角度。
更為有利的,支撐臂40與所述承托件20之間通過第二旋轉關節(jié)31相連,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31被構造成可沿一第二水平軸線旋轉。如此,承托件20利用第二旋轉關節(jié)31可以沿第二水平軸線旋轉,進而使得該承托件20的俯仰角度可調。
可選地,該支撐臂40可以采用可旋轉伸縮桿。當然可以理解的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支撐臂40也可以采用其他結構,例如金屬定型軟管等,在此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參照圖5至圖7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旋轉關節(jié)30和第二旋轉關節(jié)31的結構相同,下面以第一旋轉關節(jié)30為例,第一旋轉關節(jié)30包括第一鉸支座301、第二鉸支座302、齒輪303、第二彈性件304及按壓件305。
其中,第二鉸支座302與所述第一鉸支座301沿所述第一水平軸線相對轉動設置,所述第二鉸支座302上形成有周向布置的多個第二齒槽3022。
齒輪303與所述第一鉸支座301周向固定且沿水平方向可移動,也即是,該齒輪303與第一鉸支座301不能繞第一水平軸線旋轉,但是,該齒輪303可以沿第一水平軸線相對于第一鉸支座301移動。
第二彈性件304對所述齒輪303施加朝向所述第二鉸支座302方向的彈力,以使所述齒輪303與多個所述第二齒槽3022卡合而限制所述第一鉸支座301與第二鉸支座302相對轉動。也就是說,在沒有其他外力介入時,該第二彈性件304施加的彈力將齒輪303向第二鉸支座302一側頂壓,使得該齒輪303與第二鉸支座302上的第二齒槽3022卡合,則在該狀態(tài)下,齒輪303與第二鉸支座302不能繞第一水平軸線旋轉,由此,在齒輪303與第二鉸支座302上的第二齒槽3022卡合時,齒輪303與第二鉸支座302也是周向固定的,對應的,第一鉸支座301與第二鉸支座302之間周向固定,不能繞第一水平軸線旋轉。
可選地,第二彈性件304可以采用彈簧或彈片。
按壓件305設置于所述第二鉸支座302上,以供使用者按壓而推動所述齒輪303向靠近所述第一鉸支座301的方向移動后與所述第二齒槽3022脫離,使得所述第一鉸支座301與所述第二鉸支座302可相對轉動。也就是說,利用該按壓件305向齒輪303施加推力,該推力的方向與第二彈性件304的彈力方向相反,并且只要該推力大于彈力時,即可推動齒輪303向第一鉸支座301的方向移動,進而與第二鉸支座302內的第二齒槽3022脫離,當齒輪303與第二齒槽3022脫離后,則齒輪303可以相對于第二鉸支座302旋轉,對應的,第一鉸支座301與第二鉸支座302即可繞第一水平軸線旋轉。
樞接軸112與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30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中的一個相連,所述支撐臂40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旋轉關節(jié)30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中的另一個相連。
承托件20與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31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中的一個相連,所述支撐臂40的上端與第二旋轉關節(jié)31中的所述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中的另一個相連。
下面以第一旋轉關節(jié)30為例描述利用該第一旋轉關節(jié)30調節(jié)支撐臂40的俯仰角度的過程:
首先,施加朝向第一鉸支座301方向的推力作用于該按壓件305上,該按壓件305頂壓齒輪303的一側,并推動齒輪303向靠近第一鉸支座301的方向運動,直到齒輪303與第二鉸支座302上的第二齒槽3022脫離即可,此時,第一鉸支座301與第二鉸支座302可以相對旋轉。
接著,保持該推力不變,將第一鉸支座301繞第一水平軸線旋轉,則連接于第一鉸支座301上支撐臂40與第一鉸支座301一同旋轉,當支撐臂40旋轉至所需角度時,停止旋轉。
最后,撤銷上述推力,則在第二彈性件304的彈力作用推動齒輪303向第二鉸支座302方向移動,并與第二鉸支座302上的第二齒槽3022卡合,此時,第一鉸支座301與第二鉸支座302即可重新被相對固定而不能旋轉,如此,支撐臂40即可固定于該角度位置。
本實施例中,利用按壓件305推動齒輪303移動而與第二鉸支座302中第二齒槽3022脫離,同時,利用第二彈性件304的彈力使得在按壓件305未被按壓時,推動齒輪303反向移動而與第二鉸支座302中的第二齒槽3022卡合,進而實現了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之間轉動控制,而利用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之間的轉動控制則實現了支撐臂40及承托件20俯仰角度的自由調節(jié),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角度調節(jié)靈活,且穩(wěn)固可靠。
示例性的,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通過螺栓306連接,具體的,第一鉸支座301及第二鉸支座302上設有鉸接孔,螺栓306依次穿過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上的鉸接孔后與螺母307螺紋配合,如此,裝配方便。
參照圖6至圖7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鉸支座301的一側面具有第一收容槽3011,所述齒輪303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011內,所述第二彈性件304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011內且抵接于所述齒輪303與所述第一鉸支座301之間;所述第二鉸支座302的一側面具有與所述第一收容槽3011相對的第二收容槽3021,多個所述第二齒槽3022周向間隔布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3021的內壁。
也就是說,第一收容槽3011和第二收容槽3021是相對設置,第二齒槽3022時間隔布置在第二收容槽3021的內壁上的,并且,當第一鉸支座301和第二鉸支座302連接后,第一收容槽3011和第二收容槽3021共同組成一容置空間,齒輪303位于該容置空間內且可以移動,而第二彈性件304位于容置空間內并且抵接于所述齒輪303與所述第一鉸支座301之間,其結構簡單緊湊,裝配方便。
參照圖6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第一收容槽3011的內壁周向間隔布置有第三齒槽3012,所述第三齒槽3012與所述齒輪303卡合。如此,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三齒槽3012與齒輪303卡合,實現齒輪303與第一鉸支座301周向固定,另一方面,第三齒槽3012與齒輪303的卡合,也可以起到導向作用,確保齒輪303移動更加順利可靠。
參照圖1、圖8至圖9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承托件20被構造成手掌形,由于手掌與人體面頰具有更好的貼合度,符合人體工學,所以,將承托件20設計為手掌形,則能夠更好地與人體面頰貼合,具有更好的舒適度,承托也更加穩(wěn)固可靠。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承托件20繞第三水平軸線可轉動,所述第三水平軸線與所述第二水平軸線垂直,如此,可以調節(jié)承托件20的翻轉角度。
參照圖8至圖9所示,更為具體的,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承托件20包括內掌體201及外套202,其中,內掌體201為可彎曲變形的撓性材質,且所述內掌體201的一端具有手指部2011,所述內掌體20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31可樞轉連接;外套202為柔性材質,且所述外套202套設于所述內掌體201外。
由此,可以利用內掌體201的撓性,彎曲手指部2011,使得手指部2011形成便于承托人體頭部或者握持電子產品的形狀,而外套202的柔性具有良好的舒適性,同時,作為電子產品支架時,也可以對電子產品起到保護作用。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內掌體201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旋轉關節(jié)31之間設有彈性阻尼機構21,所述彈性阻尼機構21包括第三彈性件211及卡套212,所述卡套212固定裝設于所述內掌體201的所述另一端。
第二旋轉關節(jié)31上形成一卡接部311,所述卡接部311卡入所述卡套212內且可相對于所述卡套212繞所述第三水平軸線旋轉,所述第三彈性件211位于所述卡接部311和所述內掌體201的所述另一端之間且處于壓縮狀態(tài),以提供所述承托件20旋轉時的阻力。
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中,內掌體201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二旋轉關節(jié)31之間通過卡接部311與卡套212的卡接實現可拆卸連接并且可以相對旋轉,其裝配方便。同時,利用第三彈性件211處于壓縮狀態(tài)時提供彈力使得卡套212與卡接部311之間在旋轉時具有一定的阻力,如此,可以使得承托件20能夠保持穩(wěn)定可靠地保持在所需角度位置。
可選地,該第三彈性件211可以采用彈簧或彈片。
有利的,內掌體201上設有磁鐵203,如此,一方面,當該多用途可調支架作為電子產品支架時,利用該磁鐵203可以吸附電子產品,確保電子產品牢固地固定在承托件20上。而當該多用途可調支架作為睡覺輔助架時,該磁鐵203對對人體起到磁療的作用。
參照圖10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底座10上通過金屬定型軟管51連接一電風扇50,如此,利用電風扇50可以朝向使用者吹風,達到降溫的目的,用戶體驗更好。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思下,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