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工廠管道固定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
背景技術:
電廠設備長周期運行時多少會產(chǎn)生振動,進而導致與振動的設備相連接的管道上同樣產(chǎn)生振動并發(fā)出噪音,管道長時間振動時會導致管道上的連接件產(chǎn)生疲勞松動,導致管道的使用壽命降低。為了降低管道上的振動和噪音,往往需要在管道支架或吊架內(nèi)添加一個或多個阻尼器。而現(xiàn)有阻尼器多為活塞桿式阻尼器,其長度較大,其兩個端部的面積較小,對管道支架或吊架的直徑的要求嚴格,而且難以在管道支架或吊架內(nèi)對管道進行支撐和固定,不但成本較高,而且占用空間較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其內(nèi)部的多向阻尼器的長度小,支撐面積大,可對管道上的不同方向的振動能量進行緩沖和吸收,能極大地降低管道上的振動和噪音,最終延長管道的壽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一種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包括:固定環(huán),所述固定環(huán)的內(nèi)側壁上周向設置有多個多向阻尼器,每個多向阻尼器包含:阻尼座、阻尼架和壓縮彈簧;所述阻尼座周向均勻分布固定在所述固定環(huán)的內(nèi)側壁上,每個所述阻尼座上均設置有一對導向板,兩個所述導向板的端部正對所述固定環(huán)的軸心,所述導向板的兩側具有一對限位翻邊,所述限位翻邊均朝兩個所述導向板的相向的一側翻折;所述阻尼架包含兩個并列設置的阻尼側板,兩個所述阻尼側板之間設置有阻尼頂板,每個所述阻尼側板均裝配在一個所述導向板的內(nèi)側面和兩個所述限位翻邊之間,每個所述阻尼側板與所述導向板之間均設置有徑向阻尼墊,所述阻尼頂板上設置有切向限位長孔,所述阻尼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切向阻尼墊,下表面設置有切向滑移板,所述切向滑移板與所述切向阻尼墊之間通過穿過所述切向限位長孔的連接件相連接;所述壓縮彈簧抵在所述阻尼座與所述固定板之間,所述阻尼座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套圈,所述固定板的內(nèi)側面設置有第二套圈,所述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內(nèi)。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固定環(huán)一般固定在設備的管道的支架或吊架上,設備的管道從固定環(huán)內(nèi)穿過,固定環(huán)內(nèi)的多個多向阻尼器從各個方向頂在管道的側壁上,將管道固定在預設的位置處,當管道上發(fā)生振動時,固定環(huán)與管道之間的多個多向阻尼器均可對管道上的不同方向的振動能量進行吸收。多向阻尼器中的阻尼座與固定環(huán)通過螺栓直接固定連接,阻尼架通過兩個阻尼側板滑動裝配在阻尼座上的一對導向板的內(nèi)側面之間,阻尼架上的阻尼頂板的上部連接有切向阻尼墊,并頂在管道的側壁上,阻尼頂板的下部通過連接件連接有切向滑移板,切向滑移板與阻尼座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阻尼座上的第一套圈和切向滑移板上的第二套圈可對壓縮彈簧的兩端進行限位,使壓縮彈簧不容易被擠出。當管道發(fā)生振動時,在多向阻尼器的端部處可分解為方向相互垂直的徑向振動和切向振動,切向振動會引起切向阻尼墊和切向滑移板沿著阻尼頂板上的切向限位長孔擺動,并帶動壓縮彈簧進行擺動,徑向振動會引起阻尼頂板以及兩個阻尼側板沿著導向板上的切向限位長孔擺動,并帶動壓縮彈簧進行伸縮運動。多向阻尼器上的徑向振動能量會被阻尼側板和導向板與徑向阻尼墊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吸收,多向阻尼器上的切向振動能量會被切向阻尼墊與阻尼頂板之間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吸收。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中的多向阻尼器的長度小,支撐面積大,可對管道上的不同方向的振動能量進行緩沖和吸收,能極大地降低管道上的振動和噪音,可延長管道的壽命。
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阻尼座上還設置有一對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位于兩對所述限位翻邊之間,兩個所述連接座對稱分布在所述第一套圈的兩側,每個所述連接座上均設置有螺紋柱,兩個所述連接座上的螺紋柱之間通過螺母切向連接有一個壓板,所述壓板徑向穿過所述壓縮彈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在螺紋柱上向下旋入螺母時,可帶動壓板將壓縮彈簧向下壓,以此降低壓縮彈簧的彈力,進而降低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壓力,最終可降低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切向阻尼;在螺紋柱上向上旋開螺母時,可釋放壓板對壓縮彈簧的壓縮,使壓縮彈簧恢復彈力,進而提高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壓力,最終可提高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切向阻尼。
作為優(yōu)選的,每個所述阻尼側板上分別設置有一個徑向限位長孔,所述徑向限位長孔在所述阻尼側板上徑向延伸,每個所述導向板的內(nèi)側均設置有一個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伸入所述徑向限位長孔內(nèi)。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阻尼側板上的徑向限位長孔與導向板的內(nèi)側的導向柱相配合,可防止阻尼座隨導向板脫離阻尼側板,有助于工作人員在對管道進行固定前對固定環(huán)和多向阻尼器進行預裝配。
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導向柱為螺栓,所述導向板上設置有螺孔,所述螺栓的端部穿過所述螺孔后伸入所述徑向限位長孔內(nèi)。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兩個導向板上預先設置螺孔,在裝配時先將阻尼座的兩個阻尼側板分別裝配在兩個導向板之間,然后再向下壓阻尼架,使壓縮彈簧受壓,然后分別在兩個導向板上旋入螺栓,使螺栓的端部穿過阻尼側板上的徑向限位長孔內(nèi)即可完成裝配。
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切向限位長孔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固定環(huán)的軸心方向相垂直。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固定環(huán)的軸心線與穿過固定環(huán)的管道的軸心線相平行或相重合,當管道在固定環(huán)內(nèi)振動時,由于管道與固定環(huán)內(nèi)的每個多向阻尼器的端部相接觸,管道的振動傳遞到每個多向阻尼器的接觸面處后均可分解為與管道的中軸線相垂直的徑向振動和切向振動,為了能夠保證切向阻尼墊隨管道側壁切向移動時與阻尼頂板之間產(chǎn)生最大切向阻尼,所以切向限位長孔的延伸方向應與固定環(huán)的軸心方向相垂直。
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切向阻尼墊的上表面設置有弧面通槽,所述弧面通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固定環(huán)的軸心方向一致。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弧面通槽可使切向阻尼墊更加容易夾持住管道的側壁,方便切向阻尼墊在管道的振動的帶動下與阻尼頂板之間產(chǎn)生切向摩擦力。
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切向阻尼墊上設置有臺階孔,所述連接件為沉孔螺栓。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沉孔螺紋的圓頭可沉入切向阻尼墊上的臺階孔內(nèi),不妨礙切向阻尼墊與管道側壁的接觸。
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徑向阻尼墊和所述切向阻尼墊均為橡膠墊或硅膠墊。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橡膠墊和硅膠墊與由鋼板制成的阻尼頂板之間的摩擦力較大,且橡膠墊或硅膠墊自身具有彈性,比較耐磨,同時有助于消除摩擦噪音。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多向阻尼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a處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的端部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2的b-b處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在圖1至圖5中:1固定環(huán);2阻尼座;201第一套圈;202連接座;203螺紋柱;3導向板;301限位翻邊;302導向柱;4阻尼架;410阻尼側板;411徑向限位長孔;420阻尼頂板;421切向限位長孔;5徑向阻尼墊;6切向阻尼墊;601弧面通槽;7切向滑移板;701第二套圈;8連接件;9壓縮彈簧;10壓板。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至圖5,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包括:固定環(huán)1,所述固定環(huán)1的內(nèi)側壁上周向設置有多個多向阻尼器,每個多向阻尼器包含:阻尼座2、阻尼架4和壓縮彈簧9;所述阻尼座2周向均勻分布固定在所述固定環(huán)1的內(nèi)側壁上,每個所述阻尼座2上均設置有一對導向板3,兩個所述導向板3的端部正對所述固定環(huán)1的軸心,所述導向板3的兩側具有一對限位翻邊301,所述限位翻邊301均朝兩個所述導向板3的相向的一側翻折;所述阻尼架4包含兩個并列設置的阻尼側板410,兩個所述阻尼側板410之間設置有阻尼頂板420,每個所述阻尼側板410均裝配在一個所述導向板3的內(nèi)側面和兩個所述限位翻邊301之間,每個所述阻尼側板410與所述導向板3之間均設置有徑向阻尼墊5,所述阻尼頂板420上設置有切向限位長孔421,所述阻尼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切向阻尼墊6,下表面設置有切向滑移板7,所述切向滑移板7與所述切向阻尼墊6之間通過穿過所述切向限位長孔421的連接件8相連接;所述壓縮彈簧9抵在所述阻尼座2與所述固定板之間,所述阻尼座2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套圈201,所述固定板的內(nèi)側面設置有第二套圈701,所述壓縮彈簧9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套圈201和所述第二套圈701內(nèi)。
在以上實施例中,固定環(huán)1一般固定在設備的管道的支架或吊架上,設備的管道從固定環(huán)1內(nèi)穿過,固定環(huán)1內(nèi)的多個多向阻尼器從各個方向頂在管道的側壁上,將管道固定在預設的位置處,當管道上發(fā)生振動時,固定環(huán)1與管道之間的多個多向阻尼器均可對管道上的不同方向的振動能量進行吸收。多向阻尼器中的阻尼座2與固定環(huán)1通過螺栓直接固定連接,阻尼架4通過兩個阻尼側板410滑動裝配在阻尼座2上的一對導向板3的內(nèi)側面之間,阻尼架4上的阻尼頂板420的上部連接有切向阻尼墊6,并頂在管道的側壁上,阻尼頂板420的下部通過連接件8連接有切向滑移板7,切向滑移板7與阻尼座2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9,阻尼座2上的第一套圈201和切向滑移板7上的第二套圈701可對壓縮彈簧9的兩端進行限位,使壓縮彈簧9不容易被擠出。當管道發(fā)生振動時,在多向阻尼器的端部處可分解為方向相互垂直的徑向振動和切向振動,切向振動會引起切向阻尼墊6和切向滑移板7沿著阻尼頂板420上的切向限位長孔421擺動,并帶動壓縮彈簧9進行擺動,徑向振動會引起阻尼頂板420以及兩個阻尼側板410沿著導向板3上的切向限位長孔421擺動,并帶動壓縮彈簧9進行伸縮運動。多向阻尼器上的徑向振動能量會被阻尼側板410和導向板3與徑向阻尼墊5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吸收,多向阻尼器上的切向振動能量會被切向阻尼墊6與阻尼頂板420之間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吸收。本發(fā)明的管道振動多向阻尼裝置中的多向阻尼器的長度小,支撐面積大,可對管道上的不同方向的振動能量進行緩沖和吸收,能極大地降低管道上的振動和噪音,可延長管道的壽命。
參考圖1、圖2和圖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阻尼座2上還設置有一對連接座202,所述連接座202位于兩對所述限位翻邊301之間,兩個所述連接座202對稱分布在所述第一套圈201的兩側,每個所述連接座202上均設置有螺紋柱203,兩個所述連接座202上的螺紋柱203之間通過螺母切向連接有一個壓板10,所述壓板10徑向穿過所述壓縮彈簧9。
在以上實施例中,在螺紋柱203上向下旋入螺母時,可帶動壓板10將壓縮彈簧9向下壓,以此降低壓縮彈簧9的彈力,進而降低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壓力,最終可降低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切向阻尼;在螺紋柱203上向上旋開螺母時,可釋放壓板10對壓縮彈簧9的壓縮,使壓縮彈簧9恢復彈力,進而提高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壓力,最終可提高多向阻尼器對管道的切向阻尼。
參考圖2如圖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每個所述阻尼側板410上分別設置有一個徑向限位長孔411,所述徑向限位長孔411在所述阻尼側板410上徑向延伸,每個所述導向板3的內(nèi)側均設置有一個導向柱302,所述導向柱302伸入所述徑向限位長孔411內(nèi)。
在以上實施例中,阻尼側板410上的徑向限位長孔411與導向板3的內(nèi)側的導向柱302相配合,可防止阻尼座2隨導向板3脫離阻尼側板410,有助于工作人員在對管道進行固定前對固定環(huán)1和多向阻尼器進行預裝配。
參考圖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導向柱302為螺栓,所述導向板3上設置有螺孔,所述螺栓的端部穿過所述螺孔后伸入所述徑向限位長孔411內(nèi)。
在以上實施例中,兩個導向板3上預先設置螺孔,在裝配時先將阻尼座2的兩個阻尼側板410分別裝配在兩個導向板3之間,然后再向下壓阻尼架4,使壓縮彈簧9受壓,然后分別在兩個導向板3上旋入螺栓,使螺栓的端部穿過阻尼側板410上的徑向限位長孔411內(nèi)即可完成裝配。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切向限位長孔421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固定環(huán)1的軸心方向相垂直。
在以上實施例中,固定環(huán)1的軸心線與穿過固定環(huán)1的管道的軸心線相平行或相重合,當管道在固定環(huán)1內(nèi)振動時,由于管道與固定環(huán)1內(nèi)的每個多向阻尼器的端部相接觸,管道的振動傳遞到每個多向阻尼器的接觸面處后均可分解為與管道的中軸線相垂直的徑向振動和切向振動,為了能夠保證切向阻尼墊6隨管道側壁切向移動時與阻尼頂板420之間產(chǎn)生最大切向阻尼,所以切向限位長孔421的延伸方向應與固定環(huán)1的軸心方向相垂直。
參考圖3和圖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切向阻尼墊6的上表面設置有弧面通槽601,所述弧面通槽601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固定環(huán)1的軸心方向一致。
在以上實施例中,弧面通槽601可使切向阻尼墊6更加容易夾持住管道的側壁,方便切向阻尼墊6在管道的振動的帶動下與阻尼頂板420之間產(chǎn)生切向摩擦力。
如圖3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切向阻尼墊6上設置有臺階孔,所述連接件8為沉孔螺栓。
在以上實施例中,沉孔螺紋的圓頭可沉入切向阻尼墊6上的臺階孔內(nèi),不妨礙切向阻尼墊6與管道側壁的接觸。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徑向阻尼墊5和所述切向阻尼墊6均為橡膠墊或硅膠墊。
在以上實施例中,橡膠墊和硅膠墊與由鋼板制成的阻尼頂板420之間的摩擦力較大,且橡膠墊或硅膠墊自身具有彈性,比較耐磨,同時有助于消除摩擦噪音。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nèi),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