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例如泵、發(fā)電機等所使用的機械密封裝置、雙端面密封裝置及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例如泵所使用的機械密封裝置,已知有以下的專利文獻1所示的裝置。此機械密封裝置中,通過杯形墊圈而在泵的外殼的內周側設置靜止密封環(huán)。旋轉密封環(huán)的旋轉滑動面在靜止密封環(huán)的靜止滑動面上滑動。
現(xiàn)有的機械密封裝置中,杯形墊圈通過燒結處理(硫化處理)而接合在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上。通過燒結處理,橡膠制的杯形墊圈和由金屬、陶瓷等構成的靜止密封環(huán)被一體化,提高了其加工性。
然而,在現(xiàn)有技術中,靜止密封環(huán)由于在杯形墊圈硫化時和金屬模具接觸及硫化壓力等影響,在靜止密封環(huán)上會有裂縫產(chǎn)生。特別是陶瓷制靜止密封環(huán)的裂縫難以發(fā)現(xiàn),需耗費工時進行檢查。此種傾向隨著機械密封裝置的大型化而變得顯著。
因此,也考慮不通過燒結處理等來接合靜止密封環(huán)和杯形墊圈。但是,在現(xiàn)有的結構中,若不通過燒結處理來接合靜止密封環(huán)和杯形墊圈,由于被密封流體的壓力,杯形墊圈可能從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擠至外側。
另外,在現(xiàn)有的機械密封裝置中,由于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與靜止滑動面軸向相反一側的面)是直接接觸外殼的階梯面的結構,被密封流體的壓力作用于其間,被密封流體中的漿料等會流入而容易積聚雜質。
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之間若有雜質進入,當被密封流體的壓力降低時,雜質混入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之間,靜止密封環(huán)的靜止滑動面會變形,旋轉滑動面之間會產(chǎn)生間隙,流體可能會從間隙漏出。此外,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之間混入雜質時,會使靜止密封環(huán)的耐久性劣化。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10-19083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鑒于此實際情況,其目的是提供使杯形墊圈從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擠至外側的風險變少且使雜質難以混入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之間的機械密封裝置、雙端面密封裝置及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包括:在外殼的內部可旋轉的旋轉軸的外周上以與該旋轉軸共同旋轉的方式安裝的彈性密封構件;安裝于所述彈性密封構件的軸端,與所述彈性密封構件共同旋轉的旋轉密封環(huán);具有與所述旋轉密封環(huán)滑動的靜止滑動面的靜止密封環(huán);保持在所述靜止密封環(huán)和所述外殼之間的杯形墊圈;以及防止所述杯形墊圈相對于所述外殼軸向移動的襯墊,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形墊圈包括:
在所述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和所述外殼的一部分內周面之間能夠被壓縮并保持的墊圈主體;以及
與所述墊圈主體一體成型且朝向徑向內側凸出的內側凸部,
所述內側凸部在軸向上能夠被壓縮保持在位于所述靜止密封環(huán)的與所述靜止滑動面軸向相反一側的背面和所述外殼之間。
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在杯形墊圈的墊圈主體形成有內側凸部。內側凸部保持在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之間,覆蓋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基于作用于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的被密封流體的壓力的力與以往相比變小,使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的距離擴大的力變小。此外,通過襯墊防止杯形墊圈相對于外殼軸向移動。
作為這些復合作用,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即使其尺寸變大,杯形墊圈由于被密封流體的壓力而從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露至外側的風險會變少,因而提高了密封性。
此外,如前所述,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基于作用于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的被密封流體的壓力的力與以往相比變小,且使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的距離擴大的力變小。因此,在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之間,漿料中的雜質等混入的風險變小。其結果,靜止密封環(huán)的靜止滑動面不會變形,提高了密封性。此外,因雜質造成靜止密封環(huán)的損壞變少,提高了靜止密封環(huán)的耐久性。
此外,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即使其尺寸大型化,由于杯形墊圈因被密封流體的壓力從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露至外側的風險變少,靜止密封環(huán)和杯形墊圈可以不接合而只是壓接。因此,不需要在靜止密封環(huán)上燒結處理杯形墊圈,能夠有效防止靜止密封環(huán)的裂縫等。
優(yōu)選所述墊圈主體和所述襯墊的至少一個形成有抑制相對旋轉的嵌合部。通過抑制墊圈主體相對旋轉,能夠抑制靜止密封環(huán)和旋轉密封環(huán)共同旋轉。
所述墊圈主體和所述襯墊之間可以夾有圓板狀殼體。圓板狀殼體和杯形墊圈可通過燒結處理而一體化。圓板狀殼體由金屬等構成,與陶瓷等不同,較難產(chǎn)生裂縫。此外,圓板狀殼體和襯墊之間可形成有使二者止旋的嵌合部。
所述襯墊在半徑方向上的內側端部可以構成為限制所述靜止密封環(huán)軸向移動。例如,可以使襯墊在半徑方向上的內側端部鎖在靜止密封環(huán),限制靜止密封環(huán)向旋轉密封環(huán)軸向移動。通過這種結構,可使靜止密封環(huán)的背面和外殼的階梯面之間的距離保持大體一定,且作用于杯形墊圈的內側凸部的壓縮力也大體一定,提升了密封性。
所述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可形成有外側凸部。通過這種結構,杯形墊圈進一步變得難以從靜止密封環(huán)的外周面露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的概要截面圖。
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和第一杯形墊圈的組合的半截面立體圖。
圖3是圖1所示的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和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的滑動面附近的放大截面圖。
圖4是本發(fā)明其他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的概要截面圖。
圖5是表示圖4所示的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和第一杯形墊圈之組合的半截面分解立體圖。
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其他另一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的概要截面圖。
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其他又一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的概要截面圖。
圖8是表示圖7所示的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和第一杯形墊圈之組合的半截面立體圖。
符號說明
2、2a、2b、2c: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
2a、2a1、2a2、2a3:第一機械密封裝置
2b:第二機械密封裝置
4a:第一外殼
4b:第二外殼
5a:階梯狀的內周面
6:旋轉軸
7a:階梯面
8a:泵室
8b:驅動室
10:油室
12a:第一波紋管
12b:第二波紋管
14a:圓筒部
16a:波紋管部
18a:緊固環(huán)
20a:第一安裝扣環(huán)
20b:第二安裝扣環(huán)
22a:壓緊部
24a:止旋用內側凸部
26a:波紋管背面部
28a:環(huán)嵌合部
30a: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
30b:第二旋轉密封環(huán)
32a:第一旋轉滑動面
32b:第二旋轉滑動面
40a、40a2、40a3: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
40b:第二靜止密封環(huán)
42a:第一靜止滑動面
42b:第二靜止滑動面
50a、50a1、50a2、50a3:第一杯形墊圈
50b:第二杯形墊圈
52a、52a1、52a2、52a3:第一墊圈主體
54a:第一內側凸部
55:外周凸部
56:軸向凸部
57:內周面
58:嚙合用凹部
60、60a2:襯墊
62:嚙合用凸部
70:彈簧
80:圓板狀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說明本發(fā)明。
第一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由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和第二機械密封裝置2b構成。此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對在第一外殼4a及第二外殼4b內部可旋轉的旋轉軸6的外周面與各外殼4a及4b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
第一外殼4a例如是泵的外殼,在其內部的泵室8a內例如密封有作為被密封流體的水。此外,第二外殼4b例如是發(fā)動機或發(fā)電機的外殼,在其內部的驅動室8b內例如密封有空氣。第一外殼4a和第二外殼4b之間且在旋轉軸6的周圍設置有油室10,在油室10的內部填充有油。
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和第二機械密封裝置2b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結構。以下的說明中,除非特別說明之外,具有相同的結構。
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包括作為第一彈性密封構件的第一波紋管12a、安裝于第一波紋管12a的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相對于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滑動的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安裝于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和第一外殼4a之間的第一杯形墊圈50a。
同樣,第二機械密封裝置2b包括作為第二彈性密封構件的第二波紋管12b、安裝于第二波紋管12b的第二旋轉密封環(huán)30b、相對于第二旋轉密封環(huán)30b滑動的第二靜止密封環(huán)40b、安裝于第二靜止密封環(huán)40b和第二外殼4b之間的第二杯形墊圈50b。
第一波紋管12a和第二波紋管12b沿旋轉軸6的軸芯c以規(guī)定間隔彼此朝相反方向的方式安裝于旋轉軸6的外周面。第一波紋管12a和第二波紋管12b除方向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構造。以下,說明包括第一波紋管12a的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對于包括第二波紋管12b的第二機械密封裝置2b的說明則部分省略。
第一波紋管12a具有密接安裝于旋轉軸6的外周面的圓筒部14a以及在靠近第一外殼4a的圓筒部14a的一端被一體成型的波紋管部16a。為使圓筒部14a密接于旋轉軸6的外周面,在圓筒部14a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緊固環(huán)18a,將圓筒部14a緊固于旋轉軸6的外周面。
波紋管部16a可沿著旋轉軸6的軸芯c的方向彈性變形,波紋管部16a的外周部凹凸嵌合于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背面。如圖3所示,波紋管部16a的環(huán)狀外周部和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外周部通過第一安裝扣環(huán)20a的壓緊部22a而一體化。此外,本實施方式中,將朝向滑動面32a、42a、32b、42b的一側稱為前面(前方),朝向其相反一側的面則稱為背面(后方)。
在壓緊部22a的內周面,沿周向在一個或二個以上的位置形成有止旋用的內側凸部24a,此內側凸部24a與形成于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外周面的嵌合用切口34a嚙合,從而止旋。
第一安裝扣環(huán)20a的壓緊部22a上一體成型有波紋管背面部26a。波紋管背面部26a接觸波紋管部16a的背面(與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接合面相反的側面)并保持波紋管部16a。此外,在波紋管背面部26a一體成型有環(huán)嵌合部28a。環(huán)嵌合部28a嵌合在緊固環(huán)18a。因此,第一安裝扣環(huán)20a、第一波紋管12a和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與旋轉軸6一起可繞著該軸芯c旋轉。
第一波紋管12a由例如橡膠和合成樹脂或彈簧材料等可彈性變形的材料構成。緊固環(huán)18a及第一安裝扣環(huán)20a例如由金屬等構成。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由例如碳、碳化硅、陶瓷或超硬合金等構成。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第一旋轉滑動面32a和第二旋轉密封環(huán)30b的第二旋轉滑動面32b的滑動面積不同,第一旋轉滑動面32a的滑動面積大于第二旋轉滑動面32b的滑動面積,但不限于此。由于設定大滑動面積,像泵壓力和大氣壓等那樣即使在壓力差大的情形下,也提高密封特性。
具有在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第一旋轉滑動面32a滑動的第一靜止滑動面42a的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由第一杯形墊圈50a保持。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和第二靜止密封環(huán)40b的截面形狀不同,第一杯形墊圈50a和第二杯形墊圈50b的截面形狀也不同。
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具有與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第一旋轉滑動面32a大略相等面積的第一靜止滑動面42a。第一靜止滑動環(huán)40a的內徑大于旋轉軸6的外徑,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和旋轉軸6之間有間隙。該關系在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和旋轉軸6之間也相同。
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例如以和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相同的材料構成,但是并不一定要以相同材料構成,可以不同材料構成。
為了使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的第一旋轉滑動面32a密接于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第一靜止滑動面42a,又同時使第二旋轉密封環(huán)30b的第二旋轉滑動面32b密接于第二靜止密封環(huán)40b的第二靜止滑動面42b,在第一波紋管12a和第二波紋管12b之間設置線圈狀的彈簧70。
如圖3所示,彈簧70的軸向一端抵接第一安裝扣環(huán)20a的波紋管背面部26a,另一端抵接第二安裝扣環(huán)20b的波紋管背面部(符號省略)。彈簧70的彈力分別通過波紋管12a、12b的波紋管部16a傳到旋轉密封環(huán)30a、30b,分別壓向靜止密封環(huán)40a、40b。
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和第一外殼4a之間配置有第一杯形墊圈50a。第一杯形墊圈50a具有可被壓縮保持在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外周面與靠近第一外殼4a的外面形成的階梯狀內周面5a之間的第一墊圈主體52a。第一墊圈主體52a的軸向一端一體成型有朝向徑向內側凸出的第一內側凸部54a。
第一內側凸部54a能被壓縮保持在位于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與第一靜止滑動面42a軸向相反一側的背面和在第一外殼4a的階梯狀內周面5a連續(xù)形成的階梯面7a之間。
內側凸部54a的內周面57的內徑d1優(yōu)選大致等于在第一波紋管12a中與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接合的內徑側接合位置15a的內徑d2。在泵室8a的內部密封的流體的壓力作用于第一波紋管12a中與第一旋轉密封環(huán)30a接合的內徑側接合位置15a。因此,該壓力與作用于相比內側凸部54a的內周面57進一步位于內徑側的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的流體壓平衡,提高了滑動面32a、42a的密接力。此外,內徑d1、d2也會隨被密封流體的壓力大小而變化。
本實施方式中,墊圈主體52a的半徑方向厚度與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半徑方向厚度相同。此外,相比于內側凸部54a的軸向厚度,墊圈主體52a的半徑方向厚度大至兩倍以上。通過這種結構,對于泵室8a內的泵壓力和油室10內的大氣壓的壓力差等即使在壓力差大時,也提高密封特性。
如圖2所示,杯形墊圈50a的外周面可形成截面圓弧狀的外周凸部55。此外周凸部55彈性變形地密接于如圖3所示的外殼4a的階梯狀內周面5a,使此部分的密封性提高。
如圖2所示,沿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軸芯c的前方端面41的內周部上一體成型有軸向凸部46,在軸向凸部46的軸端形成靜止滑動面42a。此外,沿杯形墊圈50a的軸芯c的前方端面51的外周部上一體成型有軸向凸部56。
杯形墊圈50a的內周面密接靜止密封環(huán)40a。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外周面密接杯形墊圈50a的墊圈主體52a,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的外周部密接杯形墊圈50a的內側凸部54a。
杯形墊圈50a的材質無特別限制,可用彈性優(yōu)越的橡膠材料或是合成樹脂等構成。杯形墊圈50a并沒有通過燒結處理等與靜止密封環(huán)40a一體化,可分離。
如圖2所示,杯形墊圈50a的軸向凸部56的周向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切口狀的嚙合用凹部58。在圖示例中,嚙合用凹部58沿軸向凸部56的周向僅形成在一個位置,但也可形成在180度對稱的兩個位置上,也可用大致相等的間隔或不相等的間隔形成在兩個以上位置上。
如圖2和圖3所示,嚙合用凹部58與圓板狀的襯墊60的內側端形成的嚙合用凸部62嚙合,使杯形墊圈50a止旋。襯墊60通過螺栓64等裝卸自由地固定于外殼4a的油室側端面。襯墊60的內側端部密接于杯形墊圈50a的軸向凸部56的端面,抑制杯形墊圈50a擠至油室10側。
本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中,在第一杯形墊圈50a的墊圈主體52a形成有內側凸部54a。內側凸部54a被保持在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和外殼4a的階梯面7a之間,覆蓋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基于作用于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的被密封流體的壓力的力以以往相比變小,使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和外殼4a的階梯面7a的距離擴大的力變小。此外,通過襯墊60防止杯形墊圈50a相對于外殼4a軸向移動。
作為這些復合作用,本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中,即使軸徑的尺寸變大,杯形墊圈50a由于被密封流體的壓力而從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外周面露至油室10的風險降低,提高了密封性。
此外,此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中,在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和階梯面7a之間存在作為彈性構件的杯形墊圈50a,將間隙填滿。因此,在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和外殼4a的階梯面之間,漿料中的雜質等混入的風險變小。其結果,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靜止滑動面42a不會變形,提高了密封性。此外,因雜質造成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損壞變少,提高了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耐久性。
此外,此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中,即使軸徑的尺寸大型化,由于杯形墊圈50a因被密封流體的壓力從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外周面向油室10露至外側的風險降低,靜止密封環(huán)40a和杯形墊圈50a可以不進行接合而僅進行壓接。因此,不需要在靜止密封環(huán)40a上燒結處理杯形墊圈50a,能夠有效防止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裂縫等。
此外,本實施方式中,杯形墊圈50a及襯墊60上分別形成有抑制相對旋轉的嵌合用凹部58和嵌合用凸部62。因此,可以抑制杯形墊圈50a相對旋轉,能夠抑制靜止密封環(huán)40a和旋轉密封環(huán)30a一起旋轉。
第二實施方式
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a中,只是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1的第一杯形墊圈50a1和襯墊60之間的結構不同,其他結構和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共同的構件賦予相同的符號。此外,以下所示之外,獲得了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以下說明中,僅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共同部分的說明則省略。
如圖4及第5圖所示,杯形墊圈50a1和圖2所示的杯形墊圈50a不同,墊圈主體52a1的前方端面51沒有形成軸向凸部56。取而代之的是在其前方端面51上通過粘合或燒結處理與圓板狀殼體80的外周端面一體化。
此外,此粘合或燒結處理并非必須,根據(jù)用途可適當使用。
圓板狀殼體80的內周側端部82接觸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前方端面41。圓板狀殼體80由金屬等成,和陶瓷等不同,不易產(chǎn)生裂縫。圓板狀殼體80的外徑可以大致等于或小于前方端面51的外徑,殼體80的內徑可以大致等于或大于相比形成軸向凸部46的位置進一步位于外徑側的前方端面41的內徑。
殼體80的周向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切口狀的嚙合用凹部58a1。在圖示例中,嚙合用凹部58a1沿殼體80的周向僅形成在一個位置,但也可形成在180度對稱的兩個位置上,也可用大致相等的間隔或不相等的間隔形成在兩個以上的位置上。
如圖4所示,接合用凹部58a1與形成在圓板狀的襯墊60的內側端的嚙合用凸部62嚙合,使杯形墊圈50a1止旋。
本實施方式中,殼體80的內周側端部82鎖在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前方端面41,以限制靜止密封環(huán)40a朝向旋轉密封環(huán)30a軸向移動。通過這種結構,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背面和外殼4a的階梯面7a之間的距離可大致保持一定,作用于杯形墊圈50a1的內側凸部54a的壓縮力也大致一定,提高了密封性。
此外,本實施方式中,可以構成為殼體80的內周側端部82不嚙合靜止密封環(huán)40a。在此情形下,靜止密封環(huán)40a、殼體80和杯形墊圈50a1的組裝變得容易。
此外,在此襯墊60和殼體80雖以單獨個體形成,但是也可以將兩者一體形成。
第三實施方式
如圖6所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b中,除了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2的第一杯形墊圈50a2和襯墊60a2之間的結構不同且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2的軸向長度變長,其他結構和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共同的構件賦予相同的符號。此外,以下所示之外,獲得了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以下說明中,僅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共同部分的說明則省略。
如圖6所示,杯形墊圈50a2和圖2所示的杯形墊圈50a不同,墊圈主體52a2的前方端面51沒有形成軸向凸部56。杯形墊圈50a2的前方端面51和靜止密封環(huán)40a2的前方端面41共平面。由于這種結構,構成為墊圈主體52a2的軸向長度比第一實施方式的墊圈主體52a的長度長,靜止密封環(huán)40a2的軸向長度比第一實施方式的靜止密封環(huán)40a的軸向長度長。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襯墊60a2的內側端部66的內徑變得比第一實施方式的襯墊60的內徑小,其內側端部66抵接靜止密封環(huán)40a2的前方端面41。襯墊60a2的背面也抵接墊圈主體52a2的前方端面51。
通過這種結構,能夠限制靜止密封環(huán)40a2朝向旋轉密封環(huán)30a軸向移動。因此,靜止密封環(huán)40a2的背面和外殼4a的階梯面7a之間的距離可大致保持一定,作用于杯形墊圈50a2的內側凸部54a的壓縮力也大致一定,提高了密封性。
此外,襯墊60a2的背面覆蓋墊圈主體52a2的前方端面51的整面,所以能夠更有效地防止杯形墊圈50a2擠向油室10的方向。
此外,本實施方式中,襯墊60a2的內側端部66可止旋地嚙合在靜止密封環(huán)40a2的前方端部41。此外,本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構成為襯墊60a2的內側端部沒有嚙合于靜止密封環(huán)40a2。這種情形下,靜止密封環(huán)40a2和杯形墊圈50a2的組裝變得容易。
第四實施方式
如圖7所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c中,只是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3的第一杯形墊圈50a3和第一靜止密封環(huán)40a3之間的結構不同,其他結構和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共同的構件賦予相同的符號。此外,以下所示之外,獲得了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以下說明中,僅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共同部分的說明則省略。
如圖7及圖8所示,杯形墊圈50a3和圖2所示的杯形墊圈50a不同,在墊圈主體52a3和內側凸部54a的交叉部對應的內圍側角部形成有朝向徑向外側凹陷的嵌合凹部53。此外,靜止密封環(huán)40a3的背面?zhèn)韧庵苊嫔闲纬捎信c嵌合凹部53相嵌合的外側凸部43。通過這種結構,杯形墊圈50a3進一步變得難以從靜止密封環(huán)40a3的外周面露出。
此外,本發(fā)明并非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而是能夠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作各種改變。
例如,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是在由第一機械密封裝置2a和第二機械密封裝置2b構成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2上應用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也能夠適用于僅由第一機械密封裝置所構成的機械密封裝置。此外,本發(fā)明中,第二機械密封裝置2b可以替換為機械密封裝置以外的密封裝置。
此外,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的構造優(yōu)選適用于軸徑尺寸為20~50mm的機械密封裝置,但是并非特別限定,也能夠適用于更大型化或小型化的機械密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