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變速器領域,特別涉及汽車適用的疊層電子制動鼓式四速自動變速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對純電動驅動高動力性、高節(jié)電性及低成本需求的不斷提高,多檔自動變速裝置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關鍵核心。目前現有多檔變速裝置主要是采用AMT方案和AT方案,前者主要采用電子執(zhí)行撥叉選檔換擋,后者主要是采用濕式摩擦片液壓執(zhí)行換擋。對于多檔AMT變速箱,存在動力間斷、空擋損耗大、電制動能量回收弱、難以實現快速任意檔位切換、換擋時間長、成本較高等技術問題;對于多檔濕式摩擦副AT變速箱,雖然解決了動力間斷和任意檔位切換問題,但是,也存在換擋離合器斷開后空轉損耗極大、成本昂貴、換擋能耗大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無動力間斷換擋、任意檔位切換、空擋損耗小、有效降低換擋能耗、高可靠性、長壽命的疊層電子制動鼓式四速自動變速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
疊層電子制動鼓式四速自動變速裝置,包括前疊層電子制動鼓、第一行星機構、第二行星機構、第三行星機構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箱體、輸入軸、輸出軸,所述前疊層電子制動鼓、第一行星機構、第二行星機構、第三行星機構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同軸依次與箱體安裝連接,所述前疊層電子制動鼓位于箱體的前端;所述后疊層電子制動鼓位于箱體的后端;所述輸入軸與第二行星機構連接,所述輸出軸分別與第一行星機構、第二行星機構、第三行星機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前疊層電子制動鼓與后疊層電子制動鼓結構相同;所述前疊層電子制動鼓或后疊層電子制動鼓包括外上電子制動缸、外下電子制動缸、內上電子制動缸、內下電子制動缸、制動底板、內制動蹄、外制動蹄、內制動蹄支撐件、外制動蹄支撐件、內制動鼓、外制動鼓;所述內制動蹄與內制動蹄支撐件連接;所述外制動蹄與外制動蹄支撐件連接;所述內制動蹄支撐件、外制動蹄支撐件分別與制動底板連接;所述制動底板與箱體連接;所述內上電子制動缸位于內制動蹄支撐件上部中間與內制動蹄支撐件連接;所述內下電子制動缸位于內制動蹄支撐件下部中間與內制動蹄支撐件連接;所述外上電子制動缸位于外制動蹄支撐件上部中間與外制動蹄支撐件連接;所述外下電子制動缸位于外制動蹄支撐件下部中間與外制動蹄支撐件連接;所述內制動鼓與內制動蹄間隙配合連接;所述外制動鼓與外制動蹄間隙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內制動蹄支撐件、內制動蹄、外制動蹄支撐件、外制動蹄由內向外沿徑向同軸安裝;所述內制動蹄支撐件包括左內制動蹄支撐件、右內制動蹄支撐件,且左內制動蹄支撐件、右內制動蹄支撐件對稱設置;所述內制動蹄包括左內制動蹄、右內制動蹄,且左內制動蹄、右內制動蹄對稱設置;所述外制動蹄支撐件包括左外制動蹄支撐件、右外制動蹄支撐件,且左外制動蹄支撐件、右外制動蹄支撐件對稱設置;所述外制動蹄包括左外制動蹄、右外制動蹄,且左外制動蹄、右外制動蹄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前疊層電子制動鼓或后疊層電子制動鼓還包括外上復位彈簧、外下復位彈簧、內上復位彈簧、內下復位彈簧,所述外上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右外制動蹄支撐件的上部連接;所述外下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右外制動蹄支撐件的下部連接;所述內上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右內制動蹄支撐件的上部連接;所述內下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右內制動蹄支撐件的下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外上電子制動缸、外下電子制動缸、內上電子制動缸、內下電子制動缸結構相同;所述外上電子制動缸、外下電子制動缸、內上電子制動缸、內下電子制動缸任一項均包括制動缸體、調節(jié)螺母、制動電機、同軸減速器、防塵密封導向組件、螺母機構、螺桿機構,所述制動缸體與制動底板連接;所述制動缸體內腔布置有多個導向齒槽,制動電機外殼上布置多個導向凸齒;所述制動電機與同軸減速器連接并安裝在制動缸體的齒槽內,所述制動電機的凸齒與制動缸體的齒槽相配合滑動連接;所述螺桿機構分別與同軸減速器的輸出端和螺母機構連接,所述防塵密封導向組件分別與同軸減速器、螺母機構連接,所述制動電機的另一端與調節(jié)螺母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外上電子制動缸的螺母機構與右外制動蹄支撐件的上端面接觸配合連接;所述外下電子制動缸的螺母機構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下端面接觸配合連接;所述內上電子制動缸的螺母機構與右內制動蹄支撐件的上端面接觸配合連接;所述內下電子制動缸的螺母機構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下端面接觸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機構包括第一太陽輪、中間行星輪、中間行星輪軸、中間行星輪軸承、第一行星輪、雙聯行星輪軸、雙聯行星輪軸承、第一內齒圈、行星架,所述雙聯行星輪軸承、中間行星輪軸承均分別與行星架連接,所述中間行星輪軸分別與中間行星輪軸承、中間行星輪連接;所述雙聯行星輪軸分別與第一行星輪、雙聯行星軸承連接;所述第一太陽輪、中間行星輪、第一行星輪依次外嚙合連接;所述第一行星輪與第一內齒圈內嚙合連接;所述第二行星機構包括第二行星輪、第二太陽輪、第二內齒圈,所述第二行星輪與雙聯行星輪軸連接;所述第二太陽輪與第二行星輪外嚙合連接;所述第二行星輪與第二內齒圈內嚙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行星機構包括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輪軸承、第三太陽輪、第三行星輪、第三行星輪軸、第三內齒圈,所述第三行星輪軸承與第三行星架連接,所述第三行星輪軸分別與第三行星輪軸承、第三行星輪連接;所述第三太陽輪與第三行星輪外嚙合連接;所述第三行星輪與第三內齒圈內嚙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前疊層電子制動鼓的外制動鼓通過前外制動鼓連接盤與第一內齒圈連接;所述前疊層電子制動鼓的內制動鼓通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與第一太陽輪連接;所述前內制動鼓連接盤為空心結構,所述輸入軸穿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與第二太陽輪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輸出軸與行星架的后端連接,并通過花鍵副與第三太陽輪連接;所述第二內齒圈與第三內齒圈通過內齒圈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后疊層電子制動鼓的外制動鼓通過后外制動鼓連接盤與內齒圈連接件連接;所述后疊層電子制動鼓的內制動鼓通過后內制動鼓連接盤與第三行星架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使用了前疊層電子制動鼓、第一行星機構、第二行星機構、第三行星機構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等技術特征。且前疊層電子制動鼓安裝在箱體的前段,后疊層電子制動鼓安裝在箱體的后端,實現換擋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能及時散發(fā)到外界的空氣中,同時換擋過程中產生粉塵等污染不會對、第一行星機構、第二行星機構、第三行星機構的運行造成影響,有效提高了本發(fā)明的使用范圍和環(huán)境適用性,延長第一行星機構、第二行星機構、第三行星機構的使用壽命。同時本發(fā)明在前疊層電子制動鼓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的作用下,實現了無動力間斷切換、以及任意檔位切換、換擋能耗較低;本發(fā)明在空擋時能耗非常小,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明發(fā)前疊層電子制動鼓或后疊層電子制動鼓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明電子制動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fā)明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如附圖1所示,疊層電子制動鼓式四速自動變速裝置,包括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第一行星機構2、第二行星機構3、第三行星機構4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箱體6、輸入軸7、輸出軸8。將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第一行星機構2、第二行星機構3、第三行星機構4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同軸依次與箱體6安裝連接,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位于箱體6的前端;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位于箱體6的后端;輸入軸7與第二行星機構3連接,輸出軸8分別與第一行星機構2、第二行星機構3、第三行星機構4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將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安裝在箱體6的前端,將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安裝在箱體6的后端;有效將換擋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散發(fā)到空氣中,同時也避免了換擋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等污染物不會進入到第一行星機構2、第二行星機構3、第三行星機構4運行的箱體內部,有效保證了第一行星機構2、第二行星機構3、第三行星機構4運行環(huán)境,提高了運行質量和使用壽命。同時實現了檔位的任意切換,降低了換擋過程中能耗,本發(fā)明結構設計更合理,軸向尺寸更小,可靠性更高。
更為具體地,如附圖1、附圖2和附圖3所示,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與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結構相同;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或后疊層電子制動鼓2均包括外上電子制動缸9、外下電子制動缸10、內上電子制動缸11、內下電子制動缸12、制動底板13、內制動蹄14、外制動蹄15、內制動蹄支撐件16、外制動蹄支撐件17、內制動鼓18、外制動鼓19。
內制動蹄14與內制動蹄支撐件16連接;外制動蹄15與外制動蹄支撐件17連接。內制動蹄支撐件16、外制動蹄支撐件17分別通過活動銷與制動底板13連接;制動底板13通過法蘭與箱體6連接。內制動蹄支撐件16、內制動蹄14、外制動蹄支撐件17、外制動蹄15由內向外沿徑向同軸安裝。且內制動蹄支撐件16包括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且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對稱設置。內制動蹄14包括左內制動蹄22、右內制動蹄23,且左內制動蹄22、右內制動蹄23對稱設置。外制動蹄支撐件17包括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且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對稱設置。外制動蹄15包括左外制動蹄26、右外制動蹄27,且左外制動蹄26、右外制動蹄27對稱設置。具體實施中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左內制動蹄22、右內制動蹄23、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左外制動蹄26、右外制動蹄27以及內制動鼓18、外制動鼓19均為圓弧狀結構。
內上電子制動缸總11與制動底板13連接,安裝在內制動蹄支撐件16的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與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上部的中心,并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與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配合連接。內下電子制動缸12與制動底板13連接,安裝在內制動蹄支撐件16的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與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下部的中心,并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與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配合連接。外上電子制動缸9與制動底板13連接,安裝外制動蹄支撐件17的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上部的中心,并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配合連接。外下電子制動缸10與制動底板13連接,安裝外制動蹄支撐件17的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下部的中心,并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配合連接。
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還包括外上復位彈簧28、外下復位彈簧29、內上復位彈簧30、內下復位彈簧31。外上復位彈簧28的兩端分別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的上部連接;外下復位彈簧29的兩端分別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的下部連接。內上復位彈簧30的兩端分別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的上部連接;內下復位彈簧31的兩端分別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的下部連接。
更為具體地,外上電子制動缸9、外下電子制動缸10、內上電子制動缸11、內下電子制動缸12結構相同;外上電子制動缸9、外下電子制動缸10、內上電子制動缸11、內下電子制動缸12任一項均包括制動缸體32、調節(jié)螺母33、制動電機34、同軸減速器35、防塵密封導向組件36、螺母機構37、螺桿機構38。制動缸體32與制動底板13連接;制動缸體32的內腔布置有多個導向齒槽,制動電機34外殼上布置多個導向凸齒;制動電機34與同軸減速器35連接并安裝在制動缸體32的齒槽內,且制動電機34的凸齒與制動缸體32的齒槽相配合滑動連接。螺桿機構38分別與同軸減速器35的輸出端和螺母機構37連接,防塵密封導向組件36分別與同軸減速器35和螺母機構37連接,制動電機34的另一端與調節(jié)螺母33連接。
外上電子制動缸9的螺母機構37與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的上端面接觸配合連接;外下電子制動缸10的螺母機構37與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下端面接觸配合連接;內上電子制動缸11的螺母機構37與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的上端面接觸配合連接;內下電子制動缸12的螺母機構37與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的下端面接觸配合連接。
第一行星機構2包括第一太陽輪39、中間行星輪40、中間行星輪軸41、中間行星輪軸承42、第一行星輪43、雙聯行星輪軸44、雙聯行星輪軸承45、第一內齒圈46、行星架47。雙聯行星輪軸承45、中間行星輪軸承42均分別與行星架47連接,中間行星輪軸41分別與中間行星輪軸承42、中間行星輪40連接;雙聯行星輪軸44分別與第一行星輪43、雙聯行星軸承45連接。第一太陽輪39、中間行星輪40、第一行星輪43依次外嚙合連接。第一行星輪43與第一內齒圈46內嚙合連接。第二行星機構3包括第二行星輪48、第二太陽輪49、第二內齒圈50。第二行星輪48與雙聯行星輪軸44連接;第二太陽輪49與第二行星輪48外嚙合連接;第二行星輪48與第二內齒圈50內嚙合連接。
第三行星機構4包括第三行星架51、第三行星輪軸承52、第三太陽輪53、第三行星輪54、第三行星輪軸55、第三內齒圈56。第三行星輪軸承52與第三行星架51連接,第三行星輪軸55分別與第三行星輪軸承52、第三行星輪54連接。第三太陽輪53與第三行星輪54外嚙合連接;第三行星輪54與第三內齒圈56內嚙合連接。
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制動鼓19通過前外制動鼓連接盤57與第一內齒圈46連接;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通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58與第一太陽輪39連接。前內制動鼓連接盤58為空心結構,輸入軸7穿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58與第二太陽輪49連接。輸出軸8與行星架47的后端連接,并通過花鍵副與第三太陽輪53連接。第二內齒圈50與第三內齒圈56通過內齒圈連接件59固定連接;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通過后外制動鼓連接盤60與內齒圈連接件59連接;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通過后內制動鼓連接盤61與第三行星架51連接。
本發(fā)明有以下主要工作模式:
一、I檔模式
當變速箱控制器(圖中為視出)向變速箱發(fā)出I檔指令時,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外制動鼓19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即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被制動狀態(tài)。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上電子制動缸11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下電子制動缸12的制動電機34接受變速箱控制器指令,制動電機34正向旋轉(定義為閉合制動器)并將動力傳遞給同軸減速器35,同軸減速器35帶動輸出端螺桿機構38旋轉,螺桿機構38帶動螺母機構37旋轉。此時,螺母機構37由導向機構周向制動,因而,螺母機構37往前運動;同時,螺桿機構38將反向軸向推力作用到同軸減速器35和制動電機34上,因為,制動電機34只能沿制動缸32的內腔軸向移動,因而,制動電機34帶動調整螺母33往后運動;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被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上電子制動缸11和內下電子制動缸12撐開,進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蹄14將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制動。當制動電機34達到設定電流強度時,變速箱控制器發(fā)出停止運行指令,并利用螺桿螺母機構37進行鎖止,自此,完成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閉合制動。此時,外部動力由輸入軸7傳遞給第二太陽輪49,第二太陽輪49通過外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二行星輪48,第二行星輪48一方面通過中間行星輪軸41將運動傳遞給第一行星輪43,第一行星輪43一方面通過內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內齒圈46,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制動鼓19處于斷開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外制動鼓連接盤57與之相連的第一內齒圈46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第一行星輪43另一方面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中間行星輪40,中間行星輪40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太陽輪39,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58與之相連的第一太陽輪39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因此,第一行星排機構不起任何動力傳遞作用;第二行星輪48另一方面通過內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二內齒圈50,第二內齒圈50通過內齒圈連接件59將動力傳遞給第三內齒圈56,由于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處于斷開狀態(tài),因此,與第三內齒圈56相連的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第三內齒圈56通過內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三行星輪54,第三行星輪54通過外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三太陽輪53;由于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閉合狀態(tài),進而第三行星架51被制動;此時,來自第二太陽輪49的動力一部分由行星架47輸出,另一部分由第三太陽輪53輸出,二者通過輸出軸8進行疊加輸出。
I檔速比為:
其中:Z1表示第一太陽輪39齒數;Z2表示第一行星輪43齒數;Z3表示第二行星輪48齒數;Z4表示第二太陽輪49齒數;Z5表示第一內齒圈46齒數;Z6表示第三太陽輪53齒數;Z7表示第二內齒圈50齒數;Z8表示第三內齒圈56齒數;n1表示輸入軸7的轉速;n2表示輸出軸8轉速。
二、II檔模式
當變速箱控制器向變速箱發(fā)出II檔指令時,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外制動鼓19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處于閉合狀態(tài)。
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上電子制動缸9、外下電子制動缸10的制動電機34接受變速箱控制器指令,制動電機34正向旋轉(定義為閉合制動器)并將動力傳遞給同軸減速器35,同軸減速器35帶動輸出端螺桿機構38旋轉,螺桿機構38帶動螺母機構37旋轉,此時,螺母機構37由導向機構周向制動,螺母機構37往前運動;同時,螺桿機構38將反向軸向推力作用到同軸減速器35和制動電機34上。制動電機34只能沿制動缸32內腔軸向移動,因而,制動電機34帶動調整螺母33往后運動。外制動蹄支撐件17的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被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上電子制動缸9、外下電子制動缸10撐開,進而,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蹄15將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制動。當制動電機34達到設定電流強度時,變速箱控制器發(fā)出停止運行指令,并利用螺桿螺母機構37進行鎖止,自此,完成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制動閉合。此時,外部動力由輸入軸7傳遞給第二太陽輪49,第二太陽輪49通過外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二行星輪48,第二行星輪48一方面通過雙聯行星輪軸44將運動傳遞給第一行星輪43,第一行星輪43一方面通過內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內齒圈46,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制動鼓19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外制動鼓連接盤57與之相連的第一內齒圈46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第一行星輪43另一方面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中間行星輪40,中間行星輪40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太陽輪39,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58與之相連的第一太陽輪39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因此,第一行星機構2不起任何動力傳遞作用;第二行星輪48另一方面通過內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二內齒圈50,第二內齒圈50通過內齒圈連接件59將動力傳遞給第三內齒圈56,由于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處于閉合狀態(tài),因此,與第三內齒圈56相連的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處于制動狀態(tài),進而第二內齒圈50也處于制動狀態(tài);由于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斷開狀態(tài),即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第三行星架51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即第三行星機構4不起任何動力傳遞作用;此時,來自第二太陽輪49的動力由行星架47輸出,并通過輸出軸8輸出。
II檔速比為:
三、III檔模式
當變速箱控制器(未畫出)向變速箱發(fā)出III檔指令時,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和內制動鼓18保持斷開狀態(tài),即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和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制動鼓19處于閉合狀態(tài)。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上電子制動缸9、外下電子制動缸10的制動電機34接受變速箱控制器指令,制動電機34正向旋轉(定義為閉合制動器)并將動力傳遞給同軸減速器35,同軸減速器35帶動輸出端螺桿機構38旋轉,螺桿機構38帶動螺母機構37旋轉,此時,螺母機構37由導向機構周向制動,因而,螺母機構37往前運動;同時,螺桿機構38將反向軸向推力作用到同軸減速器35和制動電機34上,因為,制動電機34只能沿制動缸32內腔軸向移動,因而,制動電機34帶動調整螺母33往后運動;外制動蹄支撐件17的左外制動蹄支撐件24、右外制動蹄支撐件25被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上電子制動缸9、外下電子制動缸10撐開,進而,外制動蹄15將外制動鼓19制動。當制動電機34達到設定電流強度時,變速箱控制器發(fā)出停止運行指令,并利用螺桿螺母機構37進行鎖止,自此,完成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制動鼓19閉合。此時,外部動力由輸入軸7傳遞給第二太陽輪49,第二太陽輪49通過外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二行星輪48,第二行星輪48一方面通過雙聯行星輪軸44將運動傳遞給第一行星輪43,第一行星輪43一方面通過內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內齒圈46,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制動鼓19處于制動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外制動鼓連接盤57與之相連的第一內齒圈46處于制動狀態(tài);第一行星輪43另一方面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中間行星輪40,中間行星輪40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太陽輪39,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處于斷開狀態(tài),即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58與之相連的第一太陽輪39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此時,第一行星機構2和第二行星機構3共同起動力傳遞作用;由于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斷開狀態(tài),即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第三行星架51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即第三行星機構4不起任何動力傳遞作用;此時,來自第二太陽輪49的動力由行星架47輸出,并通過輸出軸8輸出。
III檔速比為:
四、IV檔模式
當變速箱控制器向變速箱發(fā)出IV檔指令時,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9,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和內制動鼓18保持斷開狀態(tài),即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9,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外制動鼓19和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處于閉合狀態(tài),即內制動鼓18處于被制動狀態(tài)。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上電子制動缸11、內下電子制動缸12的制動電機34接受變速箱控制器指令,制動電機34正向旋轉(定義為閉合制動器)并將動力傳遞給同軸減速器35,同軸減速器35帶動輸出端螺桿機構38旋轉,螺桿機構38帶動螺母機構37旋轉,此時,螺母機構37由導向機構周向制動,因而,螺母機構37往前運動;同時,螺桿機構38將反向軸向推力作用到同軸減速器35和制動電機34上,因為,制動電機34只能沿制動缸32內腔軸向移動,因而,制動電機34帶動調整螺母33往后運動。內制動蹄支撐件16的左內制動蹄支撐件20、右內制動蹄支撐件21被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上電子制動缸11、內下電子制動缸12撐開,進而,內制動蹄14將內制動鼓18制動。當制動電機34達到設定電流強度時,變速箱控制器發(fā)出停止運行指令,并利用螺桿螺母機構37進行鎖止,自此,完成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閉合。此時,外部動力由輸入軸7經輸入軸7傳遞給第二太陽輪49,第二太陽輪49通過外嚙合關系將動力傳遞給第二行星輪48,第二行星輪48一方面通過雙聯行星輪軸44將運動傳遞給第一行星輪43,第一行星輪43一方面通過內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內齒圈46,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外制動鼓19處于斷開狀態(tài),即外制動鼓19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外制動鼓連接盤57與之相連的第一內齒圈46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第一行星輪43另一方面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中間行星輪40,中間行星輪40通過外嚙合關系將運動傳遞給第一太陽輪39,此時,由于前疊層電子制動鼓1的內制動鼓18處于閉合狀態(tài),即內制動鼓18處于制動狀態(tài),進而通過前內制動鼓連接盤58與之相連的第一太陽輪39處于制動狀態(tài),此時,第一行星機構2和第二行星機構3共同起動力傳遞作用;由于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斷開狀態(tài),即后疊層電子制動鼓5的內制動鼓18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進而第三行星架51處于自由轉動狀態(tài),即第三行星機構不起任何動力傳遞作用;此時,來自第二太陽輪49的動力由行星架47輸出,并通過輸出軸8輸出。
IV檔速比為: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