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及用于定位該導管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及用于安裝該導管的裝置,特別適用于一種臥式發(fā)電機組的帶有內(nèi)循環(huán)潤滑方式的刮油泵裝置。該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包括葉輪、葉輪外罩、導管體、彈簧和軸承座,葉輪安裝于葉輪外罩內(nèi),導管體穿接在軸承座上并與外罩相聯(lián)通,其特征是,還包括有耐油密封板和耐油密封圈。本產(chǎn)品結構簡單,安裝時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彈簧的彈性力,使彈簧壓緊結構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達到導管體法蘭面與葉輪外罩貼合面緊密,從而使油不會從貼合面泄出,影響潤滑油的進油量。
【專利說明】—種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及用于定位該導管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及用于安裝該導管的裝置,特別適用于一種臥式發(fā)電機組的帶有內(nèi)循環(huán)潤滑方式的刮油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臥式機組發(fā)電機徑向軸承帶油方式有多種形式,一般為甩油環(huán)、葉輪帶油方式。其中葉輪帶油方式采用刮油泵裝置,即利用刮油泵裝置中的葉輪旋轉(zhuǎn)(葉輪固定在發(fā)電機主軸上),通過進油導管吸入冷卻器中已冷卻過的潤滑油進入軸瓦。為了使刮油泵裝置中進油導管及外罩配合緊密,一般采用彈簧壓緊結構。但在電站實際安裝過程中此結構產(chǎn)生了比較大的困難,由于彈簧壓緊結構中彈簧的彈力作用,使得在安裝外罩上瓣并(外罩為分半件,安裝外罩上瓣時主軸也需裝在軸瓦上)把合與外罩下瓣組合的聯(lián)接螺栓時極為費力。為此有的采用進油導管為螺紋結構方式,但安裝時進油導管的高度很難控制,即進油導管法蘭面與外罩的貼合面無法準確貼合,需要不斷調(diào)整,也增加了安裝困難。同時由于運行時候不可避免有振動產(chǎn)生,進油導管法蘭面與外罩貼合面由于沒有彈簧的緩沖作用,兩面長期磕碰也容易損壞外罩(外罩采用鋁合金材料,強度差些)。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安裝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的帶有簡單安裝徑向軸承進油導管裝置的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及用于安裝該導管的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包括葉輪、葉輪外罩、導管體、彈簧和軸承座,葉輪安裝于葉輪外罩內(nèi),導管體穿接在軸承座上并與葉輪外罩相聯(lián)通,其特征是,還包括有耐油密封板和耐油密封圈,所述導管體的進油端上均勻分布有四個調(diào)整孔,所述的軸承座上位于導管體外安裝有一圈耐油密封板,彈簧套裝在導管體上,彈簧一端與導管體的法蘭相接觸,另一端與耐油密封板相接觸,所述導管體出油端的法蘭上設有耐油密封圈,為了保證葉輪外罩不被損壞,仍然采用彈簧壓緊結構方式,只是將進油導管組件中的導管體進行結構上的更改。
[0005]作為優(yōu)選,所述導管體的調(diào)整孔的一部分位于軸承座內(nèi)。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導管體出油端的法蘭上均勻的設有四根刻度線,所述的四根刻度線與四個調(diào)整孔相對設置。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導管體的長度為72mm,所述調(diào)整孔的直徑為Φ 15 mm。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耐油密封板和耐油密封圈采用耐油橡膠材制。
[0009]一種定位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用于定位上述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定位插桿和撞塊,所述定位插桿的前端為圓錐形,定位插桿的前部段的直徑自前端逐漸擴大,所述的撞塊活動連接在定位插桿上。
[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定位插桿上設有定位刻度線。[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定位插桿的后端固定有法蘭塊。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定位刻度線有兩根,分別位于自定位插桿前端80mm、160mm的位置。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產(chǎn)品結構簡單,安裝時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彈簧的彈性力,使彈簧壓緊結構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達到導管體法蘭面與葉輪外罩貼合面緊密,從而使油不會從貼合面泄出,影響潤滑油的進油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施例中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中A-A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圖2中I部葉輪外罩與導管體分離時的放大圖。
[0017]圖4是導管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圖4的俯視圖。
[0019]圖6是本實施例安裝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7是本實施例安裝完畢的結構示意圖。
[0021]標號說明:葉輪1、葉輪外罩2、導管體3、彈簧4、軸承座5,螺塞51、耐油密封板6、耐油密封圈7、定位插桿8、撞塊9。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3]實施例一:參見圖1-7,本產(chǎn)品包括葉輪1、葉輪外罩2、導管體3、彈簧4、軸承座5、螺塞51、耐油密封板6和耐油密封圈7,耐油密封板6和耐油密封圈7米用耐油橡膠材制,葉輪I安裝于葉輪外罩2內(nèi),軸承座5上安裝有螺塞51,導管體3的長度為72mm,導管體3穿接在軸承座5上并與葉輪外罩2相聯(lián)通,導管體3的進油端31上均勻分布有四個調(diào)整孔32,調(diào)整孔32的直徑為Φ15 _,導管體3的調(diào)整孔32的一部分位于軸承座5內(nèi);導管體3出油端33的法蘭34上均勻的設有四根刻度線35,四根刻度線35與四個調(diào)整孔32相對設置,軸承座5上位于導管體3外安裝有一圈耐油密封板6,彈簧4套裝在導管體3上,彈簧4一端與導管體3的法蘭34相接觸,另一端與耐油密封板6相接觸,導管體3出油端33的法蘭34上設有耐油密封圈7,為了保證葉輪外罩2不被損壞,仍然采用彈簧4壓緊結構方式,只是將進油導管組件中的導管體3進行結構上的更改。
[0024]本實施例中的定位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用于定位上述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包括定位插桿8和撞塊9,定位插桿8的前端81為圓錐形,定位插桿8的后端82固定有法蘭塊83,定位插桿8的前部段84的直徑自前端逐漸擴大,撞塊9活動連接在定位插桿8上,為了方便定位調(diào)整孔32,定位插桿8上設有定位刻度線85,定位刻度線85有兩根,分別位于自定位插桿8前端81在80mm、160mm的位置。
[0025]實際操作中可將導管體3在裝入彈簧4后插入軸承座5中的孔中,然后將軸承座5上的螺塞51擰出,將定位插桿8插入導管體3中的調(diào)整孔32中,為了使定位插桿8能夠準確插入調(diào)整孔32中,導管體3的法蘭34面上有四根刻度線35與調(diào)整孔32在一個截面上,通過觀察法蘭34面上的刻度線35的方位就能判斷出調(diào)整孔32的方位。定位插桿8的前端81為圓錐形,可以有效的調(diào)整葉輪外罩2與導管體3之間的間隙δ,同時定位插桿8上的兩根定位刻度線85也能夠粗略地判斷出定位插桿8插入的深度。插入時可以用工具敲擊定位插桿8尾部法蘭塊83,隨著插入深度的增加間隙δ也將增大,將葉輪外罩2下瓣裝入如果其不與導管體3有接觸,則可以裝上主軸,再裝入葉輪外罩2上瓣并把合聯(lián)接螺栓。完成上述步驟后,可用撞塊9撞擊定位插桿8尾部法蘭塊83,定位插桿8將從導管體3中退出,最后將軸承座5上的螺塞51擰緊,整個過程結束。
[0026]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nèi)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包括葉輪、葉輪外罩、導管體、彈簧和軸承座,葉輪安裝于葉輪外罩內(nèi),導管體穿接在軸承座上并與葉輪外罩相聯(lián)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耐油密封板和耐油密封圈,所述導管體的進油端上均勻分布有四個調(diào)整孔,所述的軸承座上位于導管體外安裝有一圈耐油密封板,彈簧套裝在導管體上,彈簧一端與導管體的法蘭相接觸,另一端與耐油密封板相接觸,所述導管體出油端的法蘭上設有耐油密封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體的調(diào)整孔的一部分位于軸承座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體出油端的法蘭上均勻的設有四根刻度線,所述的四根刻度線與四個調(diào)整孔相對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體的長度為72臟,所述調(diào)整孔的直徑為Φ15 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油密封板和耐油密封圈采用耐油橡膠材制。
6.一種定位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用于定位權利要求1-4任意項所述的發(fā)電機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插桿和撞塊,所述定位插桿的前端為圓錐形,定位插桿的前部段的直徑自前端逐漸擴大,所述的撞塊活動連接在定位插桿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插桿上設有定位刻度線。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定位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桿的后端固定有法蘭塊。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進油導管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刻度線有兩根,分別位于自定位插桿前端80mm、160mm的位置。
【文檔編號】F16N13/20GK203571397SQ201320623021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10日
【發(fā)明者】陳前榮 申請人:杭州長河發(fā)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