鉸鏈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鉸鏈結構,其應用于包含固定構件和旋轉構件的電子裝置。鉸鏈結構包括:固定于旋轉構件的旋轉件,旋轉件具有二套設部及二對阻擋部,每一套設部形成于每對阻擋部之間;以及,二樞鈕組件,每一樞鈕組件包含固定件、摩擦件及彈片組,固定件固定于固定構件并具有套接部,各套接部、各摩擦件及各彈片組套設于各套設部并被夾摯于各對阻擋部之間。本發(fā)明具有小軸徑但高扭力的功效。
【專利說明】鉸鏈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鉸鏈,具體涉及一種小軸徑但高扭力的鉸鏈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在各種電子裝置中經常會使用到鉸鏈,使電子裝置的旋轉構件與固定構件之間得 以旋轉操作。例如目前即已將鉸鏈結構廣泛使用于筆記型計算機(NoteBook)的顯示蓋板 與主機座體之間,以讓使用者掀開顯示蓋板,或讓使用者將顯示蓋板蓋合于主機座體上。
[0003] 現有鉸鏈結構包括轉軸以及套接于轉軸的架體。鉸鏈結構利用轉軸與架體之間的 摩擦以產生扭力。進一步來說,增加轉軸的軸徑就能增加轉軸與架體之間的摩擦面積。增 加轉軸與架體之間的摩擦面積就能提升鉸鏈結構的扭力。鉸鏈結構的扭力提升后就能讓電 子裝置承載較重的旋轉構件,從而符合某些電子裝置(例如軍工規(guī)筆記型計算機)的扭力 需求。
[0004] 但鉸鏈結構的軸徑過大會增加旋轉構件的厚度。為了不影響旋轉構件的厚度,現 有鉸鏈結構的大軸徑轉軸組裝于筆記型計算機的主機座體內。上述轉軸不易操作,而且會 占用到主機座體上輸出入埠(I/O Port)的空間。故而輸出入埠數量減少或是輸出入埠須 被改配設于其它位置。 【
【發(fā)明內容】
】
[0005]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鉸鏈結構,借由加長旋轉件的長度,以能在一旋轉件 上同時配設至少二樞鈕組件。
[0006]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鉸鏈結構,其應用于一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 含一固定構件及一旋轉構件,該鉸鏈結構包括:一旋轉件,固定于所述旋轉構件,該旋轉件 具有至少二套設部及至少二對阻擋部,每一該套設部形成于每對該阻擋部之間;以及,至少 二樞鈕組件,每一該樞鈕組件包含一固定件、至少一摩擦件及一彈片組,該固定件固定于所 述固定構件并具有一套接部,各該套接部、各該摩擦件及各該彈片組套設于各該套設部并 被夾摯于各該對阻擋部之間。
[0007]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fā)明鉸鏈結構具有小軸徑但高扭力的功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繪示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0009] 圖2繪示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中旋轉件的剖視圖。
[0010] 圖3繪示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的立體組合圖。
[0011] 圖4繪示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依據圖3的前視剖面圖。
[0012] 圖5繪示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依據圖3的俯視剖面圖。
[0013] 圖6繪示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使用于一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14] 圖7繪示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包含三樞鈕組件的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鉸鏈結構,如圖6所示,鉸鏈結構100為應用于一電子裝置300的 旋轉構件3與固定構件4之間。借由鉸鏈結構100,旋轉構件3與固定構件4可相對轉動。
[0016] 請參閱圖1至6所示。圖1和圖3為在分別揭示本發(fā)明的立體分解圖和立體組合 圖。圖2為在揭示本發(fā)明中的旋轉件的剖視圖。圖4、5則在分別揭示本發(fā)明于組合后的前 視剖面圖和俯視剖面圖。圖6為在揭示本發(fā)明鉸鏈結構100使用于一電子裝置300的示意 圖。本發(fā)明鉸鏈結構100包括一旋轉件1以及至少二樞鈕組件2。本發(fā)明并不以二樞鈕組 件2為限,三或多樞鈕組件2亦可。如圖7所示即在揭示三樞鈕組件2的情況。以下本發(fā) 明則以如圖1至6所示的二樞鈕組件2為例進行說明。
[0017] 如圖2所示,旋轉件1具有二套設部14及二對阻擋部(未標示組件符號)。二對 阻擋部的其中一對阻擋部包含一第一阻擋部161和一第二阻擋部162,二對阻擋部的其中 另一對阻擋部則包含一第三組擋部163和一第四阻擋部164。于本實施例中,旋轉件1可 包含一桿體11、套接于桿體11的二擋體12及連接于桿體11的一凸體13。凸體13固定于 所述旋轉構件3。其中,桿體11包含一大徑部111、軸向連接于大徑部111 一側的一小徑部 112及軸向套接于小徑部112的一定位環(huán)113。定位環(huán)113的功能之一是限制第二組樞鈕 組件(如圖3所示的位于右端的樞鈕組件)2的位置。第一阻擋部161位于大徑部111的 一側。第三阻擋部163位于定位環(huán)113的一側。二擋體12的其中一擋體12套接于桿體11 且與第一阻擋部161彼此相鄰。二擋體12的其中另一擋體12則套接于桿體11且與第三 阻擋部163彼此相鄰。二擋體12面對第一阻擋部161和面對第三阻擋部163的一側分別 形成一第二阻擋部162和一第四阻擋部164。第一阻擋部161與第二阻擋部162之間即形 成二套設部14的其中一套設部14。第三阻擋部163與第四阻擋部164之間即形成二套設 部14的其中另一套設部14。
[0018] 樞鈕組件2包含一固定件21、至少一摩擦件22及一彈片組23,較佳者還包含摩擦 片組(第一至第三摩擦片24至26)。固定件21固定于所述固定構件4(如圖6所示),固 定件21并具有一套接部211。如圖1、3、4所示,各摩擦片組(24至26)、各摩擦件22、各彈 片組23及各固定件21的套接部211皆套設于各套設部14,并被夾摯于各對阻擋部的第一 阻擋部161與第二阻擋部162之間。
[0019] 前述摩擦片組包含一第一摩擦片24、一第二摩擦片25及一第三摩擦片26。第一 摩擦片24和第二摩擦片25分別接觸套接部211的相對兩側。第三摩擦片26位于第二摩 擦片25與摩擦件22之間。摩擦件22則位于第三摩擦片26與彈片組23之間。
[0020] 其中,第一摩擦片24、第二摩擦片25和第三摩擦片26的表面具有較高摩擦系數。 固定件21的套接部211開設有至少二扣槽212。第二摩擦片25則軸向凸伸有能夠對應卡 扣于各扣槽212的至少二扣耳251。再者,前述的摩擦件22可為片狀且具有相對的二摩擦 面221。具有較高摩擦系數的二摩擦面221則分別接觸第三摩擦片26和彈片組23。
[0021] 此外,旋轉件1還包含二墊片15。各墊片15位于各擋體12與各彈片組23之間。 二擋體12的第二阻擋部162和第四阻擋部164皆具有如圖1所示的環(huán)形棘齒。各擋體12 的環(huán)形棘齒則鄰接于各墊片15。桿體11的小徑部112設有外螺紋,以使擋體12 (可為螺 母)螺接于小徑部112。小徑部112還具有相對的二平面部114。摩擦件22和墊片15各 具有一對應所述平面部114的穿孔,用以提供桿體11的小徑部112穿過。借由小徑部112 的平面部114以及摩擦件22和墊片15的穿孔形狀,桿體11在穿過摩擦件22的穿孔與墊 片15的穿孔后,將使摩擦件22和墊片15定位于桿體11上。第一至第三摩擦片24至26、 摩擦片22和彈片組23各具有一圓形穿孔。
[0022] 如圖4、5所示,由于二樞鈕組件2分別被彈性夾摯于二對阻擋部的第一阻擋部161 與第二阻擋部162之間以及第三阻擋部163與第四阻擋部164之間,以使二樞鈕組件2能 夠各別提供摩擦面積而增加整體摩擦力。同時,鉸鏈結構100的扭力會因為樞鈕組件2增 加摩擦面積而提升。
[0023]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相較于先前技術具有以下功效:(1)本發(fā)明鉸鏈結構100的扭力 增加而無需增加旋轉件1的軸徑或旋轉構件3的厚度。(2)當旋轉件1設計組裝于旋轉構 件3內,旋轉構件3將不會占用固定構件4上輸出入埠的空間。
[0024] 需指出的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基于本發(fā) 明技術方案對上述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都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 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鉸鏈結構,其應用于一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含一固定構件及一旋轉構件, 其特征在于,該鉸鏈結構包括: 一旋轉件,其固定于所述旋轉構件,該旋轉件具有至少二套設部及至少二對阻擋部,每 一該套設部形成于每對該阻擋部之間; 至少二樞鈕組件,每一該樞鈕組件包含一固定件、至少一摩擦件及一彈片組,該固定件 固定于所述固定構件并具有一套接部,各該套接部、各該摩擦件及各該彈片組套設于各該 套設部并被夾摯于各該對阻擋部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旋轉件包含一桿體及至少二擋體, 該二對阻擋部的其中一對阻擋部包含一第一阻擋部和一第二阻擋部,該第一阻擋部形成于 該桿體,該第二阻擋部形成于該二擋體的其中一擋體,該二擋體套接于該桿體,該二擋體的 其中一擋體與該第一阻擋部彼此相鄰,該第一阻擋部與該第二阻擋部之間即形成該二套設 部的其中一套設部。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桿體包含一大徑部及軸向連接于 該大徑部一側的一小徑部,該大徑部的該側形成有該第一阻擋部。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桿體的該小徑部具有外螺紋,各該 擋體分別螺接于該小徑部。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旋轉件還包含有一凸體,該凸體連 接于該桿體,該旋轉件的該凸體固定于所述旋轉構件。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樞鈕組件還包含套設于每一 該套設部的一第一摩擦片、一第二摩擦片及一第三摩擦片,該第一摩擦片和該第二摩擦片 分別接觸于該套接部的相對兩側,該第三摩擦片位于該第二摩擦片和該摩擦件之間,該摩 擦件則位于該第三摩擦片與該彈片組之間。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摩擦件為片狀且具有相對的二摩 擦面,該二摩擦面分別接觸該第三摩擦片和該彈片組。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該固定件的該套接部開設有至 少二扣槽,每一該第二摩擦片則軸向凸伸有與各該扣槽彼此對應卡扣的至少二扣耳。
9.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旋轉件還包含至少二墊片,每一該 墊片套接于該桿體且位于每一該擋體與每一該樞鈕組件中的該彈片組之間。
【文檔編號】F16C11/12GK104061230SQ201310084150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fā)明者】李坤政 申請人:神訊電腦(昆山)有限公司,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