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盤式制動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29564閱讀:1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盤式制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制動鉗的盤式制動器,該制動鉗按u形沿軸向包
住可4t轉(zhuǎn)的制動盤,并包括鉗橋(Sattdbrticke )、兩個鉗腿(Sattelschenkel) 和至少一個致動裝置。在制動鉗中可沿軸向移動地安裝至少一個制動襯片。 鉗橋沿周向有至少三個基本沿軸向延伸的支承件,其中,兩個支承件形成 主支承件, 一個支承件形成中間支承件。這些支承件連接兩個鉗腿,由此 形成兩個窗口并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中間支承件沿軸向既延伸超過制 動盤,也延伸超過制動村片。
背景技術(shù)
從DE 195 30 407 Al已知這樣一種盤式制動器,它具有包括鉗腿和鉗 橋的固定鉗。在這里,鉗橋構(gòu)造成用作支承件并連接鉗腿的螺釘?shù)男问健?這種制動器沿徑向和周向需要較大的結(jié)構(gòu)空間。在盤式制動器中,當制動 盤的半徑選得盡可能大時,對制動功率和制動性能都起著正面的作用,這 是因為,由此可以利用小的周向力實現(xiàn)大的制動力矩。制動盤的最大半徑 和相應的制動襯片的作用半徑由輪緣內(nèi)徑來決定。
此外,在DE 101 13347Al中公開了一種盤式制動器,其中,鉗橋形 成支承件的形式,而中間的支承件用于支承制動襯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制動盤和一種制動襯片,它們避免了現(xiàn)有 技術(shù)水平的缺點,特別是需要較小的空間。
按照本發(fā)明,此目的將通過權(quán)利要求l的特征部分的特點解決,其中,鉗橋的中間支承件的徑向壁厚設計成使得,在制動襯片的軸向區(qū)域內(nèi),中 間支承件與制動盤的旋轉(zhuǎn)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制動盤的外徑。這意味著, 在中間支承件的只延伸超過制動襯片的區(qū)域中,壁厚大于中間支承件的包 住制動盤的地方的厚度。由此,在鉗腿與鉗橋之間的接合區(qū),通過制動盤 和中間支承件的沿軸向延伸的重疊部而使中間支承件得到加強。這證明是 非常有利的,因為在此接合區(qū)中,構(gòu)件的尤其是通過缺口應力引起的負荷 顯著地大于制動盤中的負荷。鉗橋的這種與載荷相適應并經(jīng)過優(yōu)化的設計 提供了這樣的優(yōu)點,即制動盤的直徑可以設計成最大。鉗橋的具有支承件 和窗口的結(jié)構(gòu)使構(gòu)件能夠進行良好的散熱,由此,保持較低的熱應力。
由于主支承件和中間支承件沿軸向按u形包住制動盤,所以制動盤在
一定程度上成圓形地并且應力均勻地被制動鉗包住。這導致制動鉗中的最 佳的力流,因而在制動器致動時導致大的抗彎曲的剛度。
制動襯片沿周向和徑向都支承在橋腿上,其中,橋腿布置在鉗橋的主 支承件上。在至少一個相對于制動襯片為入口側(cè)的橋腿上設置凹入部。該
的支承部。制動襯片包括背板和摩擦襯墊,其中,背板具有包括兩個沿周
向相鄰的凸起的后部區(qū)域。凸起的至少一個做成L形,并具有用于徑向支 承的支承面和兩個用于沿周向支承的支承面。L形凸起與橋腿的凹入部接 合。制動鉗中制動襯片的這種支承方式使制造簡單,并且產(chǎn)生舒適的制動 性能。
在沿周向的結(jié)構(gòu)空間的要求方面,證明非常有利的是,相對于制動盤 的主旋轉(zhuǎn)方向,在制動鉗中僅在每個制動襯片的入口側(cè)設置凹入部,并且 背板僅在入口側(cè)有L形的凸起,以致在制動盤沿主旋轉(zhuǎn)方向旋轉(zhuǎn)時,周向 力的力流通過一支承面和一止擋部以拉伸的形式從背板進入制動鉗中,并 且在制動盤沿與主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zhuǎn)時,力流通過另一止擋部和另 一支承面以壓縮的形式進入制動鉗中。術(shù)語"入口側(cè)和出口側(cè)"在此情況 下涉及的是任何現(xiàn)有的制動襯片。通過制動襯片支承的這種設計可以確保, 在車輛前行時,就噪聲形成與磨損而言,以拉伸的形式導引制動村片具有有利的制動性能。對于車輛的不太經(jīng)常的向后或?qū)τ谲囕v的停止不動,制 動村片以壓縮的形式受載。制動襯片的這種與符合要求的拉伸和壓縮導引 原理的有效應用帶來這樣的優(yōu)點,即明顯減少制動鉗沿制動盤的周向的結(jié) 構(gòu)空間,這是因為,不需要出口側(cè)的凹入部結(jié)構(gòu)。此外,得到一雙重效果, 即不僅就制動鉗而言還是就制動襯片的背板而言,材料用量和加工量都起 決定性地降低。尤其是在固定鉗中,這一概念特別簡單和有益,因為所述 構(gòu)件原則上制成非常剛硬,因而可以減少制動襯片的導引而沒有缺點。
本發(fā)明的 一個有利的改進包括在出口側(cè)的橋腿上設置止擋部和支承 部,由此,制動襯片沿徑向可用支承面來支承。用于沿周向支承的止擋部 在制動鉗中隔開一段距離,以使在制動盤沿主旋轉(zhuǎn)方向旋轉(zhuǎn)的情況下,當
通過制動引入適度的周向力時,只有凹入部的入口側(cè)的止擋部和L形的凸 起的支承面接合。在大的周向力時,制動襯片的出口側(cè)的凸起附加地靠在 橋鉗的出口側(cè)的止擋部上,這是因為,不僅僅是入口側(cè)的橋腿變形,而且 制動襯片的背板也伸長。位于制動襯片與出口側(cè)的止擋部之間的間隙將通 過變形而消除,從而力有可能按比例被引入出口側(cè)的橋腿中(拉伸原理)。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構(gòu)型中,在鉗橋的中間支承件上設置一支承面,它與 橋腿中的支承部共同作用,用 一 空隙限制制動襯片在制動鉗中沿徑向的移 動可能性。此外,在制動襯片上設置一與中間支承件的支承面共同作用的 后支承面,該后支承面布置在后部區(qū)域的遠離制動盤的旋轉(zhuǎn)軸線的一側(cè), 并基本居中在兩個凸起之間。此時,在制動襯片中最好設置一凹座,它至 少部分地接納中間支承件,并在其中布置后支承面。制動襯片在鉗橋的第 三位置中的徑向支承防止制動襯片的不希望的移動,并防止與制動舒適性 相關(guān)的缺點。采用第三支承面在制動襯片的當前的導引系統(tǒng)中特別有利, 因為L形凸起的單側(cè)設計允許制動襯片有一定的、通過后支承面和鉗橋中 的相應的表面限制的移動可能性。此制動襯片支承的徑向空隙可在固定鉗 中選擇成較小,因為鉗橋和支承部在制動襯片導引裝置中具有固定的幾何 關(guān)系。在這里,數(shù)量級為0.3~0.5mm的空隙是合適的。在制動襯片與鉗 橋之間有另 一裝置起作用的情況下,空隙可在0.5 ~ lmm之間。本發(fā)明的另 一實施形式包括,在制動鉗中沿周向并排地設置至少兩對 制動襯片,以沿軸向在兩側(cè)對制動盤作用。與只有一對大的制動襯片的制 動器相比,這種高性能的盤式制動器有著決定性的優(yōu)點,即制動襯片均勻 地磨損,因為制動襯片只用一個致動裝置作用、有彼此獨立的支承、并且 是隔熱的。由此,首先減少了力支承件沿周向的機械負載,這就造成小的 構(gòu)件尺寸和構(gòu)件重量。這還改善了制動鉗中的軸向移動性,從而還改善了 制動村片的舒適性。制動襯片通過凹入部和止擋部進行的有利的支承使得 有可能按緊湊的和短的結(jié)構(gòu)方式做出制動鉗,尤其是沿周向。
如果在中間的橋腿上設置用于接納出口側(cè)的制動襯片的凹入部,則可
以特別有效地利用沿周向的結(jié)構(gòu)空間,在中間的橋腿上還可同時安裝用于 入口側(cè)的制動襯片的止擋部。這意味著,用于入口側(cè)的制動襯片的出口側(cè) 的止擋部與用于出口側(cè)的制動襯片的入口側(cè)的凹入部安裝在同一個橋腿 上。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指出凹入部和止擋部在制動鉗中的位置的術(shù)語"入 口側(cè)和出口側(cè)"涉及各制動襯片,但是同樣用于制動襯片的位置說明,并 在此時涉及制動鉗本身。橋腿最好如此在鉗橋上并與之一體地形成,以使
鉗橋與橋腿具有一包住制動盤的u形輪廓。此時,鉗橋與鉗腿都可用輕結(jié)
構(gòu)材料制造,而鉗橋可用比鉗腿更牢固的材料制造。由于鉗橋必須全部支 承由致動裝置作用的制動力,所以它可以由于制動鉗的有利的多件結(jié)構(gòu)而 用高強度材料例如球墨鑄鐵制造。為了減少重量,鉗腿可例如用鋁制造。
此外,通過在承載結(jié)構(gòu)中加入鉗橋和橋腿的u形設計,制動鉗的剛度
可以進一 步提高。由于鉗腿在兩個沿徑向不同的位置用螺釘連接到鉗橋和 橋腿,所以致動裝置的致動力還通過橋腿支承。
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進一步公開了用于具有制動鉗的盤式制動器的制
動村片,其中,制動鉗按u形沿軸向包住制動盤。制動鉗還包括鉗橋、兩
個鉗腿和至少 一個致動裝置。制動襯片在制動鉗中安裝成可沿軸向移動, 并包括背板和布置在背板上的摩擦襯墊。
按照本發(fā)明的制動襯片在背板和摩擦襯墊中有凹座,它至少部分地接 納中間支承件。鉗橋可以以更有利的方式在周向設有至少三個基本沿軸向延伸的支承件。在這里,支承件形成為兩個主支承件和一個中間支承件的 形式,它們連接鉗腿以形成兩個窗口,并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中間支 承件相對于制動盤還延伸超過制動襯片,并沿周向在兩側(cè)被凹座接納。
此外,制動襯片包括背板和摩擦襯墊,其中,背板具有包括兩個沿周
向相鄰的凸起的后部區(qū)域。在這里,至少一個凸起做成L形,并具有用于 徑向支承的支承面以及兩個用于沿周向支承的支承面。L形的臺階與鉗橋 中的凹入部接合,其中,另一個凸起具有另一接觸面和支承面。按此方式, 所述制動襯片允許實現(xiàn)制動鉗和盤式制動器的有利的和結(jié)構(gòu)空間優(yōu)化的設 計??梢栽O想,L形凸起相對于制動盤的主旋轉(zhuǎn)方向僅僅在每個背板的后 部區(qū)域上在入口側(cè)形成。以此方式,當制動盤沿主旋轉(zhuǎn)方向旋轉(zhuǎn)時,制動 襯片受拉伸,而周向力的力流則通過在L形凸起上沿徑向延伸并朝向后部 區(qū)域的支承面從背板進入制動鉗中。當制動盤沿與主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方向 旋轉(zhuǎn)時,力流通過遠離后部區(qū)域的支承面以壓縮的形式被引導。但是,背 板的出口側(cè)的臺階也可以有一L形的輪廓。這樣,周向力就可以獨立于制 動盤的旋轉(zhuǎn)方向以拉伸的形式從制動襯片引入制動鉗中。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構(gòu)型中,在背板的后部區(qū)域設置一后支承面,它與所 述凸起的支承面共同作用,利用一空隙沿徑向限制制動襯片在制動鉗中的 移動可能性。此作為徑向支承件起作用的后支承面既可在制動盤正常運行 時與鉗橋接觸,也可以只用作緊急阻擋部,尤其是在制動襯片與鉗橋之有 另外的裝置起作用時。
如果盤式制動器有兩對制動襯片,其中,兩個制動襯片可沿周向并排 地在兩側(cè)作用在制動盤上,則考慮到制造成本,如果至少兩個制動襯片做 成相同的,則是有利的。
所描述的制動鉗和制動襯片的設計可在盤式制動器中與固定鉗或浮動 鉗一起使用。


本發(fā)明的其它細節(jié)可參考附圖由下面的說明得出。在圖中
圖1示出一盤式制動器的第一實施形式的制動鉗的透視圖2示出如圖1的盤式制動器的鉗橋的透視圖3示出穿過如圖1的盤式制動器的縱向剖視圖4示出穿過如圖1的盤式制動器的透視的局部剖視圖5a和5b示出如圖l并類似于圖7和圖8的實施形式的盤式制動器
的制動塊導引部的細部剖視圖6a示出穿過如圖1的盤式制動器的剖面圖,圖6b示出穿過與圖1
的盤式制動器類似的盤式制動器的剖面圖7示出穿過一盤式制動器的第二實施形式的縱向剖視圖;以及 圖8示出穿過一盤式制動器的第三實施形式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至圖6中,示出盤式制動器l的第一實施形式。此盤式制動器 1包括形成為固定鉗的可固定地安裝在未示出的車臂上的制動鉗8。在安裝 狀態(tài),制動鉗8沿軸向與可繞旋轉(zhuǎn)軸線3轉(zhuǎn)動地支承的制動盤2接合。此 時,制動盤2通過沿周向5延伸的通道9穿過制動鉗8,其中,通道9由 朝向車輛的第一鉗腿IO、鉗橋12和遠離車輛的第二鉗腿11形成。在此情 況下,鉗腿IO、 11和鉗橋12作為不同的構(gòu)件形成,并用螺釘彼此連接。 也可以設想,制動鉗為一整件的結(jié)構(gòu)。在第一鉗腿10上設置基本沿徑向延 伸的孔13,制動鉗8利用該孔與車輛腿連接。
在每個鉗腿IO、 11上各布置兩個致動裝置14,它們各自有一可在孔 15中移動的活塞16。在活塞16與孔15之間形成加壓室17。致動裝置14 的所有四個加壓室17都用液力彼此連接,其中,同一個鉗腿10或11中的 加壓室17用分支孔18連接,此外,在兩個鉗腿IO、 11的加壓室17之間 設有壓力管19。壓力管19通過保護性隔層20免受來自制動盤2的熱應力 和機械負載。
鉗橋12構(gòu)造成具有徑向窗口 21、 22的支承框架結(jié)構(gòu),其中,兩個沿
12周向5延伸的腹板23、 24與沿軸向延伸的支承件連接,并且以此框住窗口 21、 22。要區(qū)別主支承件25、 26、 27和中間支承件28、 29,因為主支承 件25、 26、 27制得比中間支承件28、 29牢固。主支承件25、 26、 27與固 定地連接的橋腿34、 35、 36—起形成U形的單元,它包住制動盤2。在橋 腿34、 35、 36上,布置用于制動襯片37、 38的容座,由此,制動襯片布 置成可沿軸向6移動,并沿周向5和徑向7被支承。按照制動盤2的與車 輛向前行馬史對應的主旋轉(zhuǎn)方向4,可與將所述制動襯片分別稱為入口側(cè)和 出口側(cè)的制動襯片副37、 38。
中間支承件28、 29布置在主支承件25、 26、 27之間,并且延伸超過 制動盤2及制動襯片37、 38。在圖4中特別清楚地示出中間支承件28、 29 以何種方式布置和設計。此時,顯然,沿中間支承件28、 29的軸向長度的 徑向壁厚D是變化的。為了提高整個制動鉗8的彎曲剛度,中間支承件28、 29在與鉗腿10、 11的接合處通過加厚部30、 31而做得比其延伸超過制動 盤2的地方牢固。這歸咎于這樣的事實,即接合處受到特別大的機械負載。 此外,具有加厚部30、 31的區(qū)域特別適合于接納連接螺釘58、 59。沿中 間支承件28、 29的軸向范圍的不同壁厚D使得制動盤2同樣被中間支承 件28、 29按U形包住,此時,不存在清楚地限定的橋腿。為使制動盤2 的外徑R因而也4吏制動襯片37、 38的作用半徑和周向力盡可能大,中間 支承件28、 29的這種指向旋轉(zhuǎn)軸線3的U形設計是有利的。由此,中間 支承件28、 29的加厚區(qū)沿軸向伸入制動村片37、 38的摩擦接合區(qū)。中間 支承件28、 29的加厚區(qū)、尤其是該區(qū)域的朝向旋轉(zhuǎn)軸線3的表面與制動盤 2的旋轉(zhuǎn)軸線3之間的距離A由此小于制動盤2的外徑R。為了避免這一 情況,當制動盤的取決于輪緣內(nèi)徑的外尺寸必須恒定時,制動盤的外徑必 須按中間支承件的加厚量減小。有利的重疊需要在制動襯片37、 38中形成 凹座39,在其中可接納中間支承件28、 29的加厚部30、 31。此凹座39 只很少地減少摩擦面積。由此,這是制動鉗8的一種高效的結(jié)構(gòu),此時, 只根據(jù)負栽設計高機械受載的區(qū)域,并且同時實現(xiàn)結(jié)構(gòu)空間的最佳利用。
制動襯片37、 38安裝成可在鉗橋12的容座中沿軸向移動。在下面,為了相對于主旋轉(zhuǎn)方向4描述支承,引入了入口側(cè)位置和出口側(cè)位置。這 既可涉及相對于制動襯片的位置,也可涉及制動鉗中的制動襯片的位置。 所有制動襯片37、 38都包括背板40和摩擦村墊41,該摩擦襯墊固定地連 接在、最好壓在背板上。背板40具有后部區(qū)域42,它在周向5分別與凸 起43、 44連續(xù),其中,在后部區(qū)域42和摩擦襯墊41中設置用于接納中間 支承件28、 29的加厚部的凹座39。在本實施例中,入口側(cè)的凸起43做成 L形,其中,支承面45用于提供徑向支承,兩個支承面48、 49用于沿周 向5提供支承。在出口側(cè)的凸起44上,支承面46用于提供徑向支承。
如圖3所示,入口側(cè)的用于制動襯片37、 38的容座在入口側(cè)的橋腿 34和中間的橋腿35中形成為凹入部50、 51,制動襯片37、 38的L形凸 起43接合在該凹入部中。每個凹入部50、 51具有用于提供徑向支承的支 承部52,并分別具有兩個用于沿周向5支承的止擋部53、 54。用于制動襯 片37、 38的出口側(cè)的容座55、 56設置在中間橋腿35上,并以支承部57 的形式設置在出口側(cè)的橋腿36上。
每個制動村片37、 38在徑向通過入口側(cè)的凹入部50、 51和出口側(cè)的 容座55、 56來支承。此時,制動襯片37、 38的入口側(cè)的凸起43上的支承 面45與凹入部50、 51的支承部52共同作用,而制動襯片37、 38的出口 側(cè)的凸起44上的支承面46則與容座56、 57的支承部57共同作用。如同 在圖5b中以中間支承29為例子示例地并詳細地說明的那樣,在后部區(qū)域 42的凹座39中,有一后支承面47,它與中間支承件28、 29的支承面32、 33 —起沿徑向用一空隙SR限制制動襯片37、 38的可移動性。該空隙SR 的大小最好為0.3~0.5mm。制動襯片37、 38沿周向5的支承通過凹入部 50、 51中的止擋部53、 54與制動襯片37、 38的入口側(cè)的凸起43上的支 承面48、 49的共同作用來實現(xiàn)。這在圖5a中用中間橋腿35中的凹入部 51和制動襯片38的入口側(cè)的凸起43的細部剖視圖示例地示出。凹入部51 的周向5的內(nèi)尺寸略大于L形的凸起43,以致沿周向5得到0.3~0.6mm 的空隙Sh。
在盤式制動器l的制動操作中,鉗腿IO、 11的致動裝置14的加壓室17受到壓力,由此,各自的活塞16沿軸向移動,將相應的制動襯片37、 38壓在制動盤2上。當制動盤沿主旋轉(zhuǎn)方向4旋轉(zhuǎn)時,所產(chǎn)生的周向力就 起作用,以使制動襯片37、 38的L形凸起43的朝向制動襯片的支承面49 與凹入部50、 51的遠離制動襯片的止擋部54接合。由此,周向力就借助 拉緊的制動襯片37、 38通過橋腿34、 35引入制動鉗8中。在反向時,制 動襯片37、 38利用遠離制動襯片的支承面48靠在朝向制動襯片的止擋部 53上,由此,周向力以壓力引入制動鉗8中。
在圖6a和6b中,用一經(jīng)過中間主支承件26和橋腿35的軸向剖面示 出制動鉗8。其中可以看出,鉗橋12和橋腿35的U形設計如何進一步提 高制動鉗8的剛度,此時,它們都包含在承載結(jié)構(gòu)中。通過在兩個不同的 徑向位置上將鉗腿IO、 11用螺釘與鉗橋12和橋腿35檸在一起,致動裝置 14的致動力也通過橋腿35來支承。在圖6b中實現(xiàn)了螺釘連接的另一種形 式,它減少了螺4丁的數(shù)目,并且特別采用一個貫穿的螺4丁61,以代替兩個 單獨的螺釘,這造成安裝的簡化。
圖7舉出制動鉗63的另一種實施例,它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但是制動 襯片80沿周向5有一改進的支承,并且只有一對制動鉗80。兩個鉗腿利 用鉗橋64包住制動盤2,其中,鉗橋64有兩個腹板64、兩個主支承件66、 67和一個中間支承件68,由此,形成兩個徑向窗口 70、 71。與第一實施 例不同,在制動襯片80的出口側(cè)的凸起84上設置一支承面87,并在出口 側(cè)的橋腿73的出口側(cè)容座75中"^殳置一止擋部78。此時,制動襯片80的 入口側(cè)的凸起83的朝向制動襯片的支承面86和出口側(cè)的凸起84的支承面 87如此隔開一段距離,以使在靜止狀態(tài)或在弱制動時,當制動盤2沿主旋 轉(zhuǎn)方向4旋轉(zhuǎn)時,制動村片80在入口側(cè)的橋腿72的凹入部74中僅僅受拉 地支承。由此,在制動村片80與相應的橋腿72、 73的止擋部76、 78之間 具有約為0.5~0.6mm的間隙。作為弱制動,此處認為是這樣一種制動, 此時需要比最大制動功率的40%左右還小的制動功率。在強制動的情況 下,制動襯片80與凹入部74和容座75之間的幾何條件變化成為,通過周 向力,入口側(cè)的橋腿72彈性變形,制動襯片80伸長。這造成這樣的后果,間隙S封閉,制動襯片80的背板79用支承面87靠在出口側(cè)的止擋部78 上。這樣, 一部分周向力就引入出口側(cè)的容座75中。力流按照制動力度的 分布產(chǎn)生這樣的作用,即在弱制動時,尤其是就舒適性而言,要利用拉伸 的制動襯片的優(yōu)點,而在強制動時,就穩(wěn)定性而言,則還要利用通過拉伸 和壓縮支承的制動襯片的優(yōu)點。在反向時,制動襯片80用支承面85靠在 凹入部74的止擋部75上,由此,周向力以加壓的形式傳至制動鉗63。
圖8示出制動鉗93的另一實施例,此時,制動鉗110在兩側(cè)都設置L 形的凸起113、 114,并且相應地在入口側(cè)和出口側(cè)的橋腿102、 103中還 各自設有凹入部104、 105。凸起113、 114的這種設計是由制動襯片110 的獨立于旋轉(zhuǎn)方向的支承決定的。
制動襯片80、 110在如圖7、 8的實施例的制動鉗63、 93中的支承是 類似地設計的,因此,選擇了共同的描述和編號。在容座75和凹入部74、 104、 105中設置支承部91、 92,在其上支承制動襯片80、 110的支承面 88、 89、 120、 121。此時,在制動襯片80、 110的后部區(qū)域81、 111中的 凹座82、 112部分地接納中間支承件68、 98,并以一空隙SR限制制動襯 片80、 110的徑向移動可能性,其中,后支承面90、 122和支承面69、 99 在中間支承件68、 98上共同作用。
必須強調(diào),第一、第二和第三實施例中的支承方式是可以自由組合的。
附圖標記列表
1盤式制動器9通道
2制動盤10鉗腿
3旋轉(zhuǎn)軸線11鉗腿
4主旋轉(zhuǎn)方向12鉗橋
5周向13孑匕
6軸向14致動裝
徑向15孔
8制動鉗16活塞17加壓室45支承面
18分支孔46支承面
19壓力管47后支承面
20隔層48支承面
21窗口49支承面
22窗口50凹入部
23腹板51凹入部
24腹板52支承部
25主支承件53止擋部
26主支承件54止擋部
27主支承件55容座
28中間支承件56容座
29中間支承件57支承部
30加厚部58連接螺釘
31加厚部59連接螺釘
32支承面60螺釘
33支承面61螺釘
34橋腿62螺釘
35橋腿63制動鉗
36橋腿64鉗橋
37制動襯片65腹板
38制動襯片66主支承件
39凹座67主支承件
40背板68中間支承件
41摩擦襯墊69支承面
42后部區(qū)域70窗口
43凸起71窗口
44凸起72橋腿73橋腿101窗口
74凹入部102橋腿
75容座103橋腿
76止擋部104凹入部
77止擋部105凹入部
78止擋部106止擋部
79背板107止擋部
80制動襯片108止擋部
81后部區(qū)域109止擋部
82凹座110制動村片
83凸起111后部區(qū)域
84凸起112凹座
85支承面113凸起
86支承面114凸起
87支承面115支承面
88支承面116支承面
89支承面117支承面
90后支承面118支承面
91支承部119背板
92支承部120支承面
93制動鉗121支承面
94鉗橋122后支承面
95腹板A距離
96主支承部D壁厚
97主支承部R外徑
98中間支承部sH空隙
99支承面SR空隙
100窗口s間隙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具有制動鉗的盤式制動器,該制動鉗按U形沿軸向包住可旋轉(zhuǎn)的制動盤,并包括鉗橋、兩個鉗腿和至少一個致動裝置,以及在制動鉗中可沿軸向移動地安裝至少一個制動襯片,其中,鉗橋沿周向具有至少三個基本沿軸向延伸的支承件,兩個支承件形成主支承件,一個支承件形成中間支承件,這些支承件連接鉗腿從而形成兩個窗口,并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中間支承件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和制動襯片,其特征在于,中間支承件(28、29;68;69)的徑向壁厚(D)設計成使得,在制動襯片(37、38;80;110)的軸向區(qū)域內(nèi),中間支承件(28、29;68;98)與制動盤(2)的旋轉(zhuǎn)軸線(3)之間的距離(A)小于制動盤(2)的外徑(R)。
2. 如權(quán)利要求l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主支承件(25、 26、 27; 66、 67; 96、 97)和中間支承件(28、 29; 68; 98)沿軸向(6)按U 形包住制動盤(2)。
3. 如權(quán)利要求2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橋腿(34、 35、 36; 72、 73; 102、 103)布置在主支承件(25、 26、 27; 66、 67; 96、 97)上, 在該橋腿上沿周向(5)和徑向(7)支承制動襯片(37、 38; 80; 110)。
4. 如權(quán)利要求3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相對于制動襯片(37、 38; 80; 110),在至少一個入口側(cè)的橋腿(34、 35; 72; 102、 103)上設 置凹入部(50、 51; 74; 104、 105),該凹入部包括用于沿周向(5)支承 制動襯片(37、 38; 80; 110)的止擋部(53、 54; 76、 77; 106、 107、 108、 109),和用于沿徑向支承制動襯片(37、 38; 80; 110)的支承部(52; 91; 92)。
5. 如權(quán)利要求4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制動襯片(37、 38; 80; 110)包括背板(40; 79; 119)和摩擦襯墊(41),其中,背板(40;79; 119)具有包括兩個沿周向(5)相鄰的凸起(43、 44; 83、 84; 113、 114)的后部區(qū)域,至少一個凸起(43; 83; 113、 114)做成L形,并具 有用于徑向支承的支承面(45; 88; 120、 121)和兩個用于沿周向(5)支 承的支承面(48、 49; 85、 86; 115、 116、 117、 118),所述凸起(43; 83; 113、 114)與橋腿(34、 35; 72; 102、 103)的凹入部(50、 51; 74; 104、 105)接合。
6. 如權(quán)利要求5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相對于制動盤(2) 的主旋轉(zhuǎn)方向(4),在制動鉗(8、 63)中僅在每個制動襯片(37、 38; 80)的入口側(cè)設置凹入部(50、 51; 74),并且背板(40; 79)僅在入口 側(cè)具有L形的凸起(";83),從而在制動盤(2)沿主旋轉(zhuǎn)方向(4)旋 轉(zhuǎn)時,周向力的力流通過支承面(49; 86)和止擋部(54; 77)以拉伸的 形式從背板(40; 79)進入制動鉗(8、 63)中,并在制動盤沿與主旋轉(zhuǎn)方 向相反的方向U)旋轉(zhuǎn)時,力流通過支承面(48; 85)和止擋部(53; 76) 以壓縮的形式進入制動鉗中。
7. 如權(quán)利要求5或6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在出口側(cè)的橋腿 (73; 113、 114)上設置止擋部(78)和支承部(92),由此,制動襯片 (80; 110)可通過支承面(88、 89; 120、 121)沿徑向支承,其中,止擋部(77、 78; 107、 109)在制動鉗(63、 93)中沿周向(5)間隔開,以使 在制動盤(2)沿主旋轉(zhuǎn)方向(4)旋轉(zhuǎn)的情況下,當通過制動引入適度的 周向力時,只有入口側(cè)的止擋部(77; 107)與支承面(86; 116)接合, 以及當存在大的周向力時,出口側(cè)的凸起(84; 114)由于變形而靠在止擋 部(78; 109)上。
8.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在中 間支承件(28、 29; 68; 98)上設有支承面(32、 33; 69; 99),它與橋 腿(34、 35、 36; 72、 73; 102、 103)的支承部(52、 57; 91、 92)共同 作用,利用一空隙(Sr)限制制動襯片(37、 38; 80; 110)在制動鉗(8; 63; 93)中沿徑向(7)的移動可能性。
9.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在制動襯片(37、 38; 80; 110)上設有與中間支承件(28、 29; 68; 98)的支 承面(32、 33; 69; 99)共同作用的后支承面(47; 90),該后支承面布 置在后部區(qū)域(42; 81; 111)的遠離制動盤(2 )的旋轉(zhuǎn)軸線(3 )的一側(cè), 并基本位于兩個凸起(43、 44; 83、 84; 113、 114)之間。
10.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在制 動襯片(37、 38; 80; 110)中設有凹座(39; 82; 112),它至少部分地 接納中間支承件(28、 29; 68; 98)。
11. 如權(quán)利要求10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后支承面(47; 90) 布置在制動襯片(37、 38; 80; 110)的凹座(39; 82; 112)中。
12. 如前述;K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在制 動鉗(8)中沿周向(5)并排設置至少兩對制動襯片(37、 38),以沿軸 向作用在制動盤(2)的兩側(cè)上。
13. 如權(quán)利要求12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在一橋腿(35)上 形成用于出口側(cè)的制動襯片(38)的凹入部(51),該橋腿接納用于入口 側(cè)的制動襯片(37)的支承部(52)。
14. 如前述庫又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鉗腿 (10、 ll)用輕結(jié)構(gòu)材料制造,而鉗橋(12; 64; 94)用比鉗腿(10、 11)更牢固的材料制造。
15.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鉗腿 (10、 11)可在兩個沿徑向不同的位置分別用螺釘連接到鉗橋(12)和橋腿(35),以使橋腿(35)增加制動鉗(8)的剛度。
16.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制動 鉗(8; 63; 93)是浮動鉗或固定鉗。
17. —種用于具有制動鉗的盤式制動器的制動襯片,其中,制動鉗按 U形沿軸向包住制動盤,并包括鉗橋、兩個鉗腿和至少一個致動裝置,其 中制動襯片在制動鉗中安裝成可沿軸向移動,并包括背板和布置在背板上 的摩擦襯墊,其特征在于,在制動襯片(37、 38; 80; 110)的背板(40; 79; 119)和摩擦襯墊(41)中設有凹座(39; 82; 112),該凹座至少部分地接納鉗橋(12; 64; 94 )。
18. 如權(quán)利要求17的制動襯片,其特征在于,鉗橋(12; 64; 94) 在周向(5)具有至少三個基本沿軸向延伸的支承件,其中,兩個支承件形 成主支承件(25、 26、 27; 66、 67; 96、 97), —個支承件形成中間支承 件(28、 29; 68; 98),這些支承件連接鉗腿(10、 11)從而形成兩個窗 口 (20、 21; 70、 71; 100、 101),并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2 ),其中, 中間支承件(28、 29; 68; 98 )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2 )和制動襯片(37、 38; 80; 110),并沿周向(5)在兩側(cè)被凹座(39; 82; 112)接納。
19. 如權(quán)利要求17或18的制動襯片,其特征在于,制動襯片(37、 38; 80; 110)包括背板(40; 79; 119)和摩擦村墊(41),其中,背板(40; 79; 119)具有包括兩個沿周向(5)相鄰的凸起(43、 44; 83、 84; 113、 114)的后部區(qū)域(42; 81; 111),其中,至少一個凸起(43; 83; 113、 114)做成L形,并具有用于徑向支承的支承面(45; 88; 120、 121) 和兩個沿周向(5)支承的支承面(48、 49; 85、 86; 115、 116、 117、 118), 所述凸起與鉗橋(12; 64; 94)中的凹入部(50、 51; 74; 104、 105)接 合,而另一凸起(44; 84; 113、 114)具有另 一支承面(46; 89; 120、 121)。
20. 如權(quán)利要求19的制動襯片,其特征在于,在后部區(qū)域(42; 81; lll)上設有后支承面(47; 90; 122),該后支承面與凸起(43、 44; 83、 84; 113、 114)的支承面(45、 46; 88、 89; 120、 121)共同作用,利用 一空隙(Sr)沿徑向(7)限制制動襯片(37、 38; 80; 110)在制動鉗(8; 63; 93)中的移動可能性。
21. 如權(quán)利要求20的制動襯片,其特征在于,后支承面(47;卯; 122)布置在制動襯片(37、 38; 80; 110)的凹座(39; 82; 112)中。
22.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制動襯片,其特征在于,相對于 制動盤(2)的主旋轉(zhuǎn)方向(4) , L形凸起(43; 83; 113)僅形成在背板 (40; 79; 119)的后部區(qū)域(42; 81; lll)的入口側(cè),從而在制動盤(2) 沿主旋轉(zhuǎn)方向(4)旋轉(zhuǎn)時,周向力的力流通過支承面(49; 86; 116)以 拉伸的形式從背板(40; 79; 119)進入制動鉗(8; 63; 93)中,并在制動盤(2)沿與主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方向(4)旋轉(zhuǎn)時,通過支承面(48; 85; 115)以壓縮的形式進入制動鉗中。
23. —種用于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的盤式制動器的制動襯 片組,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沿周向(5)在制動盤(2)的同一側(cè)并排布 置的制動襯片(37、 38)做成相同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制動鉗(8)的盤式制動器,該制動鉗按U形沿軸向包住可旋轉(zhuǎn)的制動盤(2),并包括鉗橋(12)、兩個鉗腿(11)和至少一個致動裝置。在制動鉗中可沿軸向移動地安裝至少一個制動襯片(37、38)。鉗橋沿周向有至少三個基本沿軸向延伸的支承件,其中,支承件中的至少兩個形成為主支承件(25、26、27),至少一個支承形成為中間支承件(28、29)。這些支承件連接兩個鉗腿由此形成兩個窗口,并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中間支承件沿軸向延伸超過制動盤和制動襯片。鉗橋的中間支承件的徑向壁厚設計成使得,在制動襯片的軸向區(qū)域內(nèi),中間支承件與制動盤的旋轉(zhuǎn)軸線之間的距離(A)小于制動盤的外徑(R)。
文檔編號F16D55/228GK101427044SQ200780014054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4月20日
發(fā)明者R·松德海姆, U·巴赫, V·范阿肯 申請人:大陸-特韋斯貿(mào)易合伙股份公司及兩合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