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離心泵,具體應用于車輛冷卻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當今,汽車行業(yè)對離心泵的要求逐步向小型化、高能效方向發(fā)展,而離心泵設計中,葉輪設置于泵蓋行程的葉輪腔內,泵蓋的形狀影響著泵的性能,泵蓋通常注塑成形,但是泵蓋結構復雜需要多個模具組合,脫模復雜。
[0003]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不影響離心泵水力效率的同時提供一種脫模方便可以避免應力集中的離心泵的泵蓋結構。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離心泵,包括葉輪和泵蓋,所述泵蓋成形有容納所述葉輪的葉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蓋經注塑成形,包括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以及葉輪腔頂部和葉輪腔側壁,所述葉輪腔頂部和所述葉輪腔側壁大致垂直設置,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葉輪腔頂部的外表面大致垂直設置,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所述第一連接管形成的通道和所述第二連接管形成的通道均與所述葉輪腔連通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管的軸向,向所述第一連接管的自由端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外表面高于所述葉輪腔頂部的外表設置,所述第二連接管外表面成形有一平面結構,所述平面結構與所述葉輪腔頂部的外表面平齊設置,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外表面通過所述平面結構與所述葉輪腔頂部連接,所述平面結構對所述第二連接管形成的通道不產生影響。這樣設置的泵蓋結構,通過對第二連接管的外表面進行切削處理,不影響泵的水力效率,不但節(jié)省材料,而且可以方便泵蓋的脫模,使得注塑模具相對簡單。
[0006]所述平面結構至少包括由一圓弧、一直線以及所述第二連接管外表面圍成的平面部分,所述圓弧為所述葉輪腔側壁在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外表面與所述葉輪腔側壁連接處的虛擬圓弧,所述虛擬圓弧與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外表面形成第一交點和第二交點;靠近所述第二連接管的自由端虛擬形成有一截面,所述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二連接管的軸線方向,所述第一交點至所述截面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交點至所述截面的距離;所述直線為經過所述第一交點與所述截面平行并在所述葉輪腔頂部的外表面所在平面的直線。
[0007]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內表面與所述葉輪腔頂部的內表面通過圓弧面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外表面和所述葉輪腔頂部的外表面通過過渡面連接。
[0008]所述過渡面包括一臺階面和一圓臺面,所述臺階面的外周面的直徑略大于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外表面的直徑,所述圓臺面的下端面的直徑大于所述臺階面的外周面的直徑;在所述第一連接管的軸向上,所述圓臺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臺階面的高度;在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徑向,所述臺階面和所述圓臺面形成的圓環(huán)的總寬度與所述葉輪腔頂部的外表面形成的圓環(huán)的寬度大致相同;方便脫模,同時防止應力集中。
[0009]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外表面包括圓柱面和圓錐面段,所述圓柱面段比所述圓錐面段靠近所述第二連接管的自由端設置,所述第二連接管的所述圓錐面段與所述葉輪腔側壁以及所述葉輪腔頂部連接,所述平面結構成形于所述第二連接管的所述圓錐面段的外表面。
[0010]所述第二連接管外表面的所述圓錐面段還包括一斜面結構或者傾斜的弧面結構,所述斜面結構或者傾斜的弧面結構連接所述平面結構與所述圓錐面的外周面。
[0011 ] 所述葉輪腔包括一分水結構,所述分水結構包括自所述葉輪腔側壁向所述葉輪腔內凸出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分水結構自所述第一末端至所述第二末端的凸出距離逐漸減小,所述第二末端與所述葉輪腔側壁內表面基本重合,所述分水結構使所述葉輪腔形成漸開式結構,在所述第二末端處所述葉輪腔側壁內表面與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內表面遠離所述第一末端的部分大致相切設置。
[0012]所述第二連接管形成的通道自所述第二連接管與所述葉輪腔側壁的連接處至所述第二連接管的自由端的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加;這樣設置的第二連接管的流道布置合理,可以提高離心泵的水力效率。
[0013]所述第二連接管與所述葉輪腔側壁的連接處,所述通道的截面積大致呈矩形,所述第二連接管的自由端處,所述通道的截面積大致呈橢圓形,所述連接處和所述自由端之間,所述通道的截面積自矩形向橢圓形過渡,可以進一步提高水力效率。
[0014]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第一連接管的一部分外表面形成與葉輪腔頂部外表面平齊的結構,不影響水力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減少材料,方便泵蓋的脫模。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電驅動泵的一種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所示第一殼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圖2所示第一殼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圖2所示第一殼體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圖4所不第一殼體的局部剖視結構不意圖;
[0020]圖6是圖5所示第一殼體的第二連接管的B向結構示意圖;
[0021]圖7是圖5所示第二連接管的C-C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8是圖5所示第二連接管的D-D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9是圖5所示第二連接管的E-E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5]離心泵包括機械式泵和電驅動泵,機械式泵和電驅動泵的轉子組件均可包括軸套和葉輪結構,軸套結構可以相同,本實用新型以電驅動泵為例進行介紹。
[0026]圖1為一種電驅動泵100的結構示意圖,電驅動泵100包括第一殼體11、第二殼體14、轉子組件12、定子組件15、泵軸16、電路板17、端蓋18 ;泵內腔包括第一殼體11、第二殼體14以及端蓋18之間的空間,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4固定連接,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4的連接部分設置有環(huán)形密封圈19 ;電驅動泵100具有一隔離套13,隔離套13將泵內腔分隔為流通腔20和容納腔30,流通腔20內可以有工作介質流過,轉子組件12設置于流通腔20,容納腔30無工作介質通過,定子組件15和電路板17的設置于容納腔30內;定子組件15與電路板17通過引線電連接,電路板17與外部線路通過插接件連接,電路板17通過連接裝置與泵軸16和隔離套13機械連接;本實施例中,隔離套13與第二殼體14為一體注塑件,以泵軸16為注塑嵌件注塑形成包括第二殼體14和隔離套13的注塑體;本實例中,電驅動泵100為外轉子式電驅動泵,外轉子式電驅動泵是指以泵軸16為中心軸,轉子組件12的轉子4位于定子組件15的外周,即定子組件15比轉子4更靠近泵軸16設置;另外也可以是內轉子泵。
[0027]轉子組件12包括葉輪121和轉子122,其中至少轉子122包括磁性材料,轉子122大致呈圓筒狀,葉輪121設置于轉子122的上端并與轉子122固定,葉輪121可以包含磁性材料也可以不含有磁性材料。
[0028]圖2為第一殼體11的一種立體結構不意圖,圖3為第一殼體11的俯視結構不意圖,圖4為第一殼體11的仰視結構不意圖,結合圖2、圖3、圖4和圖5,第一殼體11包括第一連接管1、第二連接管2以及注塑成形的葉輪腔110,通過第一連接管I工作介質被引入葉輪腔110,通過第二連接管2工作介質被排出葉輪腔110,葉輪腔110被設計成適合容納葉輪121。
[0029]根據電驅動泵的不同用途,第一殼體11可以設計成不同形狀,但是第一殼體11通常設計成蝸殼狀,第一殼體11注塑成型,并成形有容納葉輪121的葉輪腔110,第一殼體11通常稱為泵蓋;第一殼體11包括第一連接管1、第二連接管2以及葉輪腔頂部3和葉輪腔側壁4,葉輪腔頂部3大致為平面結構,葉輪腔頂部3和葉輪腔側壁4大致垂直連接,第一連接管I與葉輪腔頂部3的大致垂直設置,第一連接管I的軸向與葉輪腔側壁4大致平行設置,第一連接管I與葉輪腔頂部3在葉輪腔110內通過圓弧面連接,第一連接管I和葉輪腔頂部3在第一殼體11的外表面通過過渡面連接;過渡面包括臺階面13和圓臺面14 ;第二連接管2形成的通道20與葉輪腔110形成連續(xù)的連通空間,在第二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