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水泵制造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具有高效散熱功能且防水效果好的水泵。
背景技術:
水泵在各領域的生產中應用廣泛。水泵由電機和泵頭組成。水泵的進水口處設置有單向閥。穿透的單向閥的彈簧一般通過一個螺釘支撐。螺釘的另一端連接著堵頭。當水通過時,由于堵頭的只有一個點定位,在水的壓力下,會左右擺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水泵易壞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散熱、防水效果好的水泵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
一種單向閥,包括閥體、彈簧、彈簧座;所述彈簧座包括容納所述閥體的兩端開口的空心柱體;所述柱體的底部有翻邊;所述柱體遠離所述翻邊的一端內壁具有第一擋圈;所述閥體一端為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擋圈的堵頭,所述閥體的另一端向外翻邊形成第二擋圈;所述堵頭與所述第二擋圈之間通過連接體連接;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連接體上并限位在所述第一擋圈和第二擋圈之間。
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體為多條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堵頭和所述第二擋圈的連接筋;相鄰兩條所述連接筋之間具有供水通過的間隙。
優(yōu)選的,所述堵頭與所述第一擋圈接觸的面上設置有密封圈。
優(yōu)選的,所述密封圈為橡膠圈。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相較于傳統的單向閥,本發(fā)明設計的單向閥,結構簡單,除了彈簧外,其他部分均可采用塑料制作,減少金屬部件,避免銹蝕。本發(fā)明提供的連接筋可以為4條,不僅作為堵頭和第二擋圈的連接體,還作為了彈簧的支撐結構,一舉兩得。相鄰兩條連接筋之間具有間隙,供水通過。堵頭四周均固定有連接筋,受力均勻,在受水壓時,不會發(fā)生左右搖擺的情況。
密封圈的使用,使堵頭與第一擋圈接觸更緊密,防水逆流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中實施例1中一種電機中轉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一種電機的后端蓋與風扇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中一種電機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中機殼與前、后端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2中前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3中單向閥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4中防水連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發(fā)明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一種水泵,包括電機10、泵頭5;電機10為泵頭5提供動力。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電機10包括轉子,轉子包括鐵芯1和散熱裝置,該散熱裝置對轉子進行整體散熱降溫。散熱裝置具體為包括在鐵芯1兩端的端面上分別設置的多個葉片11。葉片11為自端面沿鐵芯1軸向延伸的長方形板狀結構,或者是曲面結構,當然葉片11的結構不僅限與此。多個葉片11呈放射性排列在鐵芯1的端面。為了使散熱效果更好,散熱裝置還包括導熱部12;導熱部12自端面沿轉子軸線延伸并與葉片11接觸。導熱部12將鐵芯1的熱量快速傳遞給葉片11,葉片11再將熱量傳遞到空氣中。本發(fā)明提供的葉片11和導熱部12均為鋁制品。因鋁的高導熱性和質量輕的特性,用于電機10中,即不增加轉子自重,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導熱和散熱效果。
由于水泵的電機10尺寸較小,本發(fā)明提供的葉片11長約為1.5cm~2.5cm、寬約為0.5cm~1.5cm。當葉片11長2cm、寬1cm時電機10結構及散熱效果都達到最佳。當然,本技術根據不同大小的電機10,設計與轉子大小尺寸相匹配的葉片11。
通常情況鐵芯1兩端的端面分別設置有6至8個葉片11。且在葉片11的兩側均設置有導熱部12,便于快速導熱。
如圖2、圖3所示,電機10還包括機殼2,機殼2上還設置有后端蓋21,在后端蓋21上開設有至少1個通風孔211。
為了更好的通風,后端蓋21上的通風孔211一般設置為3個。
當然,轉子還包括轉軸13;轉軸13的非動力輸出端伸出后端蓋21,在轉軸13伸出后端蓋21的桿體上還固定有風扇3。通過3個通風孔211將電機10內外空氣連通,在電機10外部的風扇3和內部的葉片11的內外夾擊下,電機10散熱效果更佳。
當然,為了安全,電機10還設置防護罩4;防護罩4固定在后端蓋21上,風扇3處于防護罩4內。
實施例2
如圖4、圖5所示,為了加強電機10的結構強度和穩(wěn)定性,以及外觀的簡潔性,本發(fā)明還改變了機殼2和前、后端蓋的固定方式。具體為在機殼2的兩端的外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凸耳22;第一凸耳22上沿機殼2軸向開設有螺孔。前端蓋23和后端蓋21的外表面沿徑向均設置有多條加強筋20;加強筋20的端部伸出前端蓋23或后端蓋21的邊緣,形成與第一凸耳22配合的第二凸耳24;第二凸耳24上開設有螺孔。通過螺栓機殼2實現將前、后端蓋21固定在機殼2上。維修打開前端蓋23或者后端蓋21時,二者不會相互影響。且螺桿處于加凸耳內,受外界影響小,不易銹蝕。且端蓋上的加強筋20使端蓋結構更穩(wěn)定,強度更高。加強筋和凸耳與端蓋一體鑄造成型,能夠承受較低溫度,且凸耳處的受力經加強勁分散傳遞后,保證凸耳不斷裂。
通常會在機殼2的兩端分別均勻設置4個第一凸耳22,以確保端蓋固定牢固。
實施例3
如圖6所示,包括進水單向閥。進水單向閥包括閥體51、彈簧52、彈簧座53。彈簧座53包括容納閥體51的兩端開口的空心柱體531,柱體531的底部有翻邊532,即底座。柱體531遠離翻邊532的一端內壁具有第一擋圈5311。閥體51一端為尺寸大于第一擋圈5311的堵頭511,被第一擋圈5311擋在腔體外。閥體51的另一端向外翻邊形成第二擋圈512。堵頭511與第二擋圈512通過連接體54連接。本發(fā)明提供的連接體54為多條兩端分別連接堵頭511和第二擋圈512的連接筋541。彈簧52套設在連接體54上并被限位在第一擋圈5311和第二擋圈512之間。閥體51的堵頭511和第二擋圈512之間通過多條連接筋541連接,多條連接筋541之間具有供水通過的通道。當水從柱體531底部的口進入,對堵頭511施加壓力,彈簧52壓縮,閥體51伸出柱體531外,水通過多條連接筋541之間流出。反之,彈簧52復位,帶動堵頭511封堵柱體531的另一個開口,避免水回流。相較于傳統的單向閥,本發(fā)明設計的單向閥,結構簡單,除了彈簧52外,其他部分均可采用塑料制作,減少金屬部件,避免銹蝕。本發(fā)明提供的連接筋541可以為4條,相鄰兩條連接筋541之間具有間隙,供水通過。
為了防止水逆流,本發(fā)明還在度脫511與第一擋圈5311的接觸面上設置有密封圈5111,密封圈5111可以為橡膠圈。以實現防止水逆流。
實施例4
如圖7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電機10與泵頭5通過防水連體6連接。防水連體6包括與前端蓋23連接的第一端蓋62和泵頭5連接的第二端蓋63;第一端蓋62與第二端蓋63之間還設置有擋水板61;擋水板61與泵頭5的出水口50處于同一側。如此設計,當泵頭5的出水口50水管漏水時,避免從電機10的轉軸與前端蓋23的縫隙流入軸承,防止軸承銹蝕抱死。當然,在轉軸穿過連體第一端蓋62的位置還設置有第二防水管(圖中未示出)。即在第一端蓋朝向第二端蓋的方向設置有一段寬約3cm左右的管道供轉軸穿過,以控制水進入軸承。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