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離心泵新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徑向流體泵,特別是一種多級離心泵。
現有的離心泵,如
圖1所示,主要以電動機10帶動一葉輪12高速旋轉,葉輪12產生吸力以抽取外線管路(如自來水管路)的水,當水自進水管14進入后,由葉輪12的作用轉由出水管15送至內線管路(即用水管路)以供使用,但這種結構的抽水動作為即進即出的單級抽水,進水量有限,水壓頭不高,導致其輸水功效十分有限,無法解決水壓頭不足的用水困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離心泵結構,它以簡單的結構獲得提升出水水壓,改善輸送行程。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離心泵的導流蓋片配合進水蓋片和電動機突伸于外的軸伸區(qū)隔構成一進水室和一出水室,導流蓋片內腔以隔板區(qū)隔出一儲水室,進、出水室與儲水室間互相貫通,進、出水室分別藉外殼體與外線管路或內線管路接通,二葉輪分別置于進、出水室內腔,并與電動機的軸伸樞接,在導流蓋片及電動機間、外殼體及導流蓋片間和二葉輪間的電動機軸伸部位,均設水密配件,以防水滲出或滲入電動機內部,運行時,電動機帶動二葉輪作高速旋轉,進水室的進水葉輪將水自外線管路抽取至進水室,而后進入儲水室,再由出水室的出水葉輪將水自儲水室抽入出水室,后轉送至內線管路。
本實用新型以二葉輪分別控制進、出水動作,二者之間以一儲水室區(qū)隔,使進、出水動作不互相干擾,從而形成間接式二級泵水,由于儲水室的作用而使其出水水壓得以提升,其輸送行程可獲增進,對高樓住戶的供水量可得到改善,從而解決水壓不足而無水可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傳統(tǒng)離心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離心泵新結構軸測外形圖。
圖3是圖2結構的軸測分解圖。
圖4是圖2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參照圖2、3、4,泵設有二葉輪30、31,葉輪30、31由二圓形片體32、33夾置葉片38組成,片體32中心設一軸孔34與電動機20軸伸21樞接,軸孔34一側另設一通孔35,片體33中心部位形成一較大孔徑的槽孔36,槽孔36周緣形成向外突設的凸緣37,葉片38呈規(guī)則排列固設于二片體32、33周緣,藉二片體32、33之間形成適當容水空間,每個葉片38均彎折成適當的弧度,當二葉輪30、31旋轉時,水流可順葉片38排出;導流蓋片40為一殼體型結構,中心部位具一通孔41供電動機20的軸伸21通過,導流蓋片40內腔以隔板42構成儲水室49,在進水室47及儲水室49間的導流蓋片40前緣面周緣沖制形成數進水孔43及呈向外張的導流片44將二者接通,出水室48與儲水室49由導流蓋片40內腔隔板42供電動機20穿過的通孔接通,在出水室48導流蓋片40的側緣沖制形成數出水孔45及內張的導流片46,接通外殼體60的出水管62和出水室48,由不同形態(tài)導流片44、46配合二葉輪30、31,并使其恰位于二葉輪30、31的周緣,從而得以控制水的導進或導出;進水蓋片50系配合導流蓋片40和外殼體60的進水形態(tài)而設計,其內徑恰與導流蓋片40的前緣蓋合并呈密合狀態(tài)而形成進水室47,即出水室48與進水室47間區(qū)隔儲水室49,進水室48的前緣中心部位對應外殼體60的進水端向前突設一突管51,突管51與外殼體60進水端的進水管61對應套合;外殼體60的結構使其與電動機20蓋合后,恰能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容納套合后的導流蓋片40和進水蓋片50,在外殼體60前緣中心部位對應進水蓋片51突管51的進水端設一L型進水管61,用以外接外線管路,對應導流蓋片40出水孔45的上緣部位,則以一出水管62外接內線管路。
上述構件裝配時,先將電動機20的軸伸21套置一外徑與導流蓋片40內徑相同的隔板401,再將葉輪31安裝于電動機20的軸伸21,其裝配狀態(tài)是,將帶凸緣37的片體33朝內置放,并使其凸緣37與電動機20的軸伸21上的彈性墊圈22套合呈水密狀態(tài),而后令導流蓋片40蓋合于電動機20,將葉輪31容置于導流蓋片40和電動機20間形成的出水室48中,電動機20的軸伸21通過導流蓋40的通孔41而突伸于外,另在電動機20外壁及導流蓋片40的結合面設橡膠墊圈23配合隔板401形成水密狀態(tài),后于電動機20軸伸21套設一套管24以阻絕水滲入電動機20的軸伸21,再將另一葉輪30安裝于電動機20的軸伸21并固定,其裝配狀態(tài)是使帶凸緣37的片體33朝外置放,而后將進水蓋片50蓋合于導流蓋片前緣,將葉輪30容置于其與導流蓋片40形成的進水室47中,并使葉輪30中心凸緣37對應容納于進水蓋片50的突管51內緣,最后將外殼體60覆于導流蓋片40及進水蓋片50外圍并和電動機20結合固定,導流蓋片40的結合面由一橡膠墊圈25構成水密狀態(tài),在進水管61與進水蓋片50突管51的界面以一墊圈26密封;藉此,泵的動作是以電動機20驅動二葉輪30、31高速旋轉,以進水室47內的葉輪30將外線管路的水經進水管61抽入進水室47,藉導流蓋片40前緣面的外張導流片44的作用,將水由進水孔43導入儲水室49,而后由出水室48的葉輪31旋轉產生的吸力將儲水室49內的水由葉輪31中心軸孔一側的通孔35抽入出水室并提升水壓,同時藉導流蓋片40側緣內張的導流片46將水由出水孔45導出,經出水管62輸送至內線管路以供使用者。
權利要求1.一種由電動機(20)、電動機軸伸(21)、葉輪(30、31)、導流蓋片(40)、進水蓋片(50)和外殼體(60)組成的離心泵新結構,其特征是導流蓋片(40)配合進水蓋片(50)和電動機(20)突伸于外的軸伸(21)區(qū)隔構成一進水室(47)和一出水室(48),導流蓋片(40)內腔以隔板(42)區(qū)隔出一儲水室(49),進、出水室(47、48)與儲水室(49)間互相貫通,二葉輪(30、31)分別置于進、出水室(47、48)內腔并與電動機(20)的軸伸(21)樞接,在導流蓋片(40)及電動機(20)間、外殼體(60)及導流蓋片(40)間和二葉輪(30、31)間的電動機軸伸(21)部位,均設水密配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泵新結構,其特征是二葉輪(30、31)由二圓形片體(32、33)夾置葉片(38)組成,片體(32)中心設軸孔(34)與電機軸伸(21)樞接, 軸孔(34)一側設一通孔(35),另一片體(33)的中心部位形成一較大的孔徑的槽孔(36),槽孔(36)周緣形成向外突設的凸緣(37),二片體(32、33)間夾置的葉片(38)呈規(guī)則排列固設于二片體(32、33)周緣,每一葉片(38)均彎折成弧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離心泵新結構,其特征在于導流蓋片(40)為一殼體型,中心部位具一通孔(41),導流蓋片(40)內腔以隔板(42)構成儲水室(49),在進水室(47)及儲水室(49)間的導流蓋片(40)前緣面周緣沖制形成數進水孔(43)及呈向外張的導流片(44),在出水室(48)導流蓋片(40)的側緣沖制形成數出水孔(45)及內張的導流片(46),由不同形態(tài)導流片(44、46)配合二葉輪(30、31)并恰位于二葉輪(30、31)的周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離心泵新結構,其特征是進水室(47)由導流蓋片(40)與進水蓋片(50)蓋合后構成,出水室(48)由導流蓋片(40)與電動機(20)蓋合后構成,進水室(47)與出水室(48)間區(qū)隔儲水室(49),進水室(47)與外線管路接通藉進水蓋片(50)前緣中心形成的突管(51)與外殼體(60)的進水管(61)套合,進水室(47)與儲水室(49)由導流蓋片(40)前緣沖制的數進水孔(43)接通,出水室(48)與儲水室(49)由導流蓋片(40)內腔隔板(42)供電動機(20)空過的通孔接通,出水室(48)由導流蓋片(40)的側緣沖制的出水孔(45)接通外殼體(60)的出水管(62)。
專利摘要一種離心泵新結構,其特征是電動機、葉輪、導流蓋片和外殼體各接觸水部位均設有水密配件,采用進水室經儲水室與出水室貫通的結構,二葉輪分別置于進、出水室內腔,形成分段式進、出水動作,且進出水流不互相干擾,從而達到提升出水水壓,獲得較傳統(tǒng)單一進出水離心泵更佳的抽送水行程,解決水壓不足或較高處輸水的困擾。
文檔編號F04D1/00GK2236033SQ9524367
公開日1996年9月25日 申請日期1995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陳和祺 申請人:陳和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