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轉式壓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回轉式壓縮機在殼體的內部,安裝馬達、偏心軸以及汽缸,該馬達設有轉子及定子,該偏心軸隨著該轉子的旋轉而于汽缸內回轉,而該汽缸并將殼體區(qū)分為高壓室及低壓室,該高壓室位于該馬達及汽缸之間,該低壓室則位于該汽缸下方;其中:該汽缸與該殼體之間設有隔離元件,用以隔離該高壓室及低壓室,該隔離元件具有至少一回流孔,該回流孔貫通該隔離元件并連通于該高壓室及低壓室間;藉由該隔離元件可確實隔離高低壓。
【專利說明】回轉式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以有關回轉式壓縮機的,旨在提供一種可確實隔離高低壓的回轉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按,一般用以壓縮冷媒并使其于回路內循環(huán)的電動壓縮機,基本上藉由直流馬達帶動所聯結的壓縮機制動作,進而達到將冷媒進行壓縮與循環(huán)的動作效果;其依照內部壓縮機制的不同,目前常見有包括:回轉式壓縮機(rotary compressor)、渦卷式壓縮機(scroll compressor)及螺旋式壓縮機(screw compressor)等機型。
[0003]其中,渦卷式壓縮機因加工性相對不易故有成本較高的問題,雖然回轉式壓縮機與螺旋式壓縮機都是經由改變壓縮腔的容積來完成壓縮過程,但由于回轉式壓縮機采用了更為簡潔的壓縮方式,巧妙地避免了螺旋式壓縮機無法根除的軸向受力偏移、余隙容積和種種內部泄漏等問題,使得設備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時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獲得相對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0004]原則上,回轉式壓縮機以一偏心軸置于馬達轉子中心,如圖1所示,回轉式壓縮機10在殼體11的內部,安裝馬達(包含轉子121及定子122)、偏心軸13以及汽缸14,當偏心軸13隨著馬達轉子121的旋轉而于汽缸14內回轉時,即與汽缸壁形成一列體積不同的等壓壓縮腔(包含第一腔室15和第二腔室16),進而達到逐轉壓縮冷媒的目的。
[0005]惟,上述現有回轉式壓縮機中,該汽缸14與殼體11間僅利用焊接方式固定,而該第一腔室15與第二腔室16間并無密封元件做為區(qū)隔;且當回轉式壓縮機的殼體傾倒時,該第二腔室內的冷凍油會流至該第一腔室,且當回轉式壓縮機的殼體回復正常使用位置時,流至該第一腔室的冷凍由無法快速回流至第二腔室,會影響整體壓縮機的實際運作效能,尤其會降低壓縮機的效率。再者,汽缸14與殼體11間利用焊接方式固定時,為了熔化汽缸14及殼體11于焊接點處的金屬,焊接常要超過KKKTC。焊接時過高的溫度常引起汽缸14的熱變型,對于汽缸14的內壁微米級的精度影響甚大,進而產生汽缸漏或卡死等問題,尤其是用于體積較小的回轉式壓縮機,上述熱變型的問題完全無法避免。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可確實隔離高低壓的回轉式壓縮機。
[0007]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所述。
[0008]為達上揭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回轉式壓縮機在殼體的內部,安裝馬達、偏心軸以及汽缸,該馬達設有轉子及定子,該偏心軸隨著該轉子的旋轉而于汽缸內回轉,而該汽缸并將殼體區(qū)分為高壓室及低壓室,該高壓室位于該馬達及汽缸之間,該低壓室則位于該汽缸下方;其中:該汽缸與該殼體之間設有隔離元件,用以隔離該高壓室及低壓室,該隔離元件具有至少一回流孔,該回流孔貫通該隔離元件并連通于該高壓室及低壓室間。
[0009]利用上述結構特征,本實用新型的隔離元件可確實隔離高低壓,確保壓縮機的效能,并在壓縮機傾倒時可防止冷凍油由低壓室回流至高壓室,以維持整體壓縮機的實際運作效能;以及藉由該隔離元件并進一步利用固定件構成該殼體以及汽缸的結合固定,可避免殼體熱變型的問題。
[0010]依據上述結構特征,所述汽缸具有上、下固定座以及位于上、下固定座間的汽缸部,該上、下固定座與汽缸部間具有固定件將三者相互組裝固定。
[0011]上述的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由該殼體一體延伸并位于該汽缸部上方;或者,該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由該殼體一體延伸并位于該汽缸部下方。上述的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固定于該殼體內并位于該汽缸部上方;或者,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固定于該殼體內并位于該汽缸部下方。
[0012]依據上述結構特征,所述隔離元件與該汽缸間進一步設有至少一固定件。
[0013]上述的固定件為螺栓。
[0014]依據上述結構特征,所述殼體具有上蓋、下蓋及殼部,該隔離元件位于該殼部內,該上蓋、下蓋分別蓋設固定于該殼部的上方及下方。
[0015]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隔離高低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現有回轉式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回轉式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殼體與隔離元件的結構上視圖。
[0019]圖號說明:
[0020]現有結構
[0021]回轉式壓縮機10
[0022]殼體11
[0023]轉子121
[0024]定子122
[0025]偏心軸13
[0026]汽缸14
[0027]高壓室15
[0028]低壓室16
[0029]本實用新型
[0030]殼體21
[0031]上蓋211
[0032]下蓋212
[0033]殼部213
[0034]馬達22
[0035]轉子221
[0036]定子222
[0037]偏心軸23
[0038]汽缸24[0039]上固定座241
[0040]下固定座242
[0041]汽缸部243
[0042]固定件25
[0043]高壓室26
[0044]低壓室27
[0045]隔離元件28
[0046]凸緣281
[0047]回流孔282。
【具體實施方式】
[0048]如圖2本實用新型的回轉式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3本實用新型殼體與隔離元件的結構上視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回轉式壓縮機在殼體21的內部,安裝馬達22、偏心軸23以及汽缸24,該馬達22設有轉子221及定子222 ;其中:該偏心軸23隨著該轉子221的旋轉而于汽缸24內回轉,該汽缸24具有上、下固定座241、242以及位于上、下固定座241、242間的汽缸部243,該上、下固定座241、242與汽缸部243間具有固定件25 (可以為螺栓)將三者相互組裝固定,而該汽缸24并將殼體21區(qū)分為高壓室26及低壓室27,該高壓室26位于該馬達22及汽缸24之間,該低壓室27則位于該汽缸24下方。
[0049]該汽缸24與該殼體21之間設有隔尚兀件28,用以隔尚該聞壓室26及低壓室27,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隔離元件28為一凸緣281,該凸緣281由該殼體21 —體延伸,并突出于該殼體21內壁而形成環(huán)狀結構體,并位于該汽缸部243上方,該凸緣281的自由端并抵接于與該上固定座241,以確實隔離高壓室26及低壓室27,而該隔離元件具有至少一回流孔282,該回流孔282貫通該隔離元件28并連通于該高壓室26及低壓室27間。
[0050]整體組裝時,該殼體21具有上蓋211、下蓋212及殼部213,該凸緣281則位于該殼部213內,先將該馬達22由殼部213上方裝設固定于該殼部213內,將上蓋211蓋設于該殼部213上,再將該汽缸24由該殼部213下方裝設于該殼部213內,并利用至少一固定件25由該殼部213下方,穿過該汽缸部243并固定于該凸緣281,而將該汽缸24固定于該殼部213,最后在將下蓋212固定于該殼部213下方,完成整體壓縮機的組裝;其中可具有三個固定件25將該汽缸24固定,而該固定件25可以為螺栓或者為焊接點。
[0051]藉由該隔離元件28位于該汽缸24以及殼體21之間可確實隔離高低壓,確保壓縮機的效能,并在壓縮機傾倒時可防止冷凍油由低壓室回流至高壓室,以維持整體壓縮機的實際運作效能,且該回流孔282可提供冷凍油由高壓室26回流至低壓室27,而形成較佳的循環(huán);以及藉由該隔離元件并進一步利用固定件構成該殼體以及汽缸的結合固定,可避免殼體熱變型的問題。
[0052]再者,該隔離元件亦可設置于該汽缸部下方;或者,該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固定于該殼體內并位于該汽缸部上方或位于該汽缸部下方,上述隔離兀件的不同實施方式均可確實將高壓室及低壓室隔離。
【權利要求】
1.一種回轉式壓縮機,該回轉式壓縮機在殼體的內部,安裝馬達、偏心軸以及汽缸,該馬達設有轉子及定子,該偏心軸隨著該轉子的旋轉而于汽缸內回轉,而該汽缸并將殼體區(qū)分為高壓室及低壓室,該高壓室位于該馬達及汽缸之間,該低壓室則位于該汽缸下方;其特征在于: 該汽缸與該殼體之間設有隔離元件,用以隔離該高壓室及低壓室,該隔離元件具有至少一回流孔,該回流孔貫通該隔離元件并連通于該高壓室及低壓室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汽缸具有上、下固定座以及位于上、下固定座間的汽缸部,該上、下固定座與汽缸部間具有固定件將三者相互組裝固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由該殼體一體延伸并位于該汽缸部上方。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由該殼體一體延伸并位于該汽缸部下方。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固定于該殼體內并位于該汽缸部上方。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隔離元件為一凸緣,該凸緣固定于該殼體內并位于該汽缸部下方。
7.如權利要求1至6其中任一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隔離元件與該汽缸間設有至少一固定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固定件為螺栓。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固定件為焊接點。
10.如權利要求1至6其中任一所述的回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殼體具有上蓋、下蓋及殼部,該隔離元件位于該殼部內,該上蓋、下蓋分別蓋設固定于該殼部的上方及下方。
【文檔編號】F04C29/00GK203548225SQ201320713838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13日
【發(fā)明者】江文福 申請人:嘉慧微機電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