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改變單一流道形式,采用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和外部冷卻水流道的雙重冷卻措施,改變傳統(tǒng)螺旋形流道的單一形式,通過螺旋形流道和環(huán)形流道的雙重流道形式、環(huán)形流道開槽的方法增強臥式離心泵軸與軸承的冷卻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冷卻【技術(sh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技術(shù)。
【背景技術(shù)】
[0002]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工況會使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工作在高溫、高壓、高速的環(huán)境中。例如發(fā)電廠輸送鍋爐熱水的高速離心泵、核電站用的余熱排出泵等等,高溫水體的熱量傳導到軸和軸承內(nèi),加上軸承高速旋轉(zhuǎn)而產(chǎn)生的摩擦熱量,使軸和軸承的溫升大大高于其允許工作溫升范圍,高溫會導致潤滑油結(jié)焦,密封環(huán)發(fā)生積炭而失去彈性等不良后果。迫切需要用冷卻效果好的軸和軸承裝置對其進行冷卻?,F(xiàn)有的軸和軸承冷卻裝置通常采用螺旋形流道水冷結(jié)構(gòu),如CN 201884334 U,發(fā)明了一種利用螺旋型盤管來冷卻軸承的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具有一定冷卻效果。又如CN 201982525 U,該實用新型較充分運用了冷卻水路,加入了冷卻水套?,F(xiàn)有技術(shù)通常采用單一流道形式,未能綜合利用不同流道形式的優(yōu)勢,換熱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改變單一流道形式,采用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和外部冷卻水流道的雙重冷卻措施,增強軸和軸承冷卻效果,結(jié)構(gòu)簡單,不影響臥式離心泵的運行效率。
[0004]為了增強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效果,本實用新型改變傳統(tǒng)螺旋形流道的單一形式,采用螺旋形流道和環(huán)形流道的雙重流道形式,增強軸和軸承冷卻效果,所采用的具體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05]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包括待冷卻軸(1),軸承體(2);用于軸向固定近工作機端的待冷卻軸承A(6)的軸承擋套(3);用于徑向壓緊軸承擋套(3)的軸承壓蓋
(4);用于軸向固定近電機端的待冷卻軸承B(IO)、軸承壓蓋(14)和固定部件(13),分別與待冷卻軸承B(IO)的外徑和內(nèi)徑相壓緊;軸承體(2)的近工作機端通過周邊的孔可與工作機固定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體(2)沿軸向?qū)ΨQ,并且中空;軸承體(2)的內(nèi)壁形成一空腔A (18),空腔兩頭與需要冷卻的軸和軸承配合、空腔中間部分直徑大于螺旋狀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的螺旋外直徑;本實用新型中的工作機是指臥式離心泵。
[0006]所述軸承體(2)的外壁沿周向設有多道凹槽,各道凹槽之間通過小槽B(20)連通,軸承體外管(8)與軸承體(2)外壁突起部分密封配合并與多道凹槽一起構(gòu)成外部冷卻水流道(17);軸承體外管(8)通過軸承體(2)和軸承壓蓋(14)軸向固定;外部冷卻水流道(17)為環(huán)形流道。
[0007]螺旋狀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同軸位于軸承體(2)的空腔A(IS)內(nèi),一端與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相連,另一端與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相連;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固定在軸承體(2)近工作機的一端的下部;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固定在軸承體(2)近電機的一端的上部;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為螺旋形流道。[0008]用于支撐軸承體(2)的軸承體支架(15)通過鏈接件穿過軸承壓蓋(14)固定連接在軸承體(2)的近電機端面。
[0009]溫度傳感器A(5)和溫度傳感器B(19)固定在軸承體外管(8)上,溫度傳感器A(5)位于軸承壓蓋(4)和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之間,溫度傳感器B(19)位于放氣閥(16)和軸承體支架(15)之間;油杯(12)固定在軸承體外管(8)上,并位于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和軸承壓蓋(14)之間;放氣閥(16)固定在軸承體外管(8)上,并位于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和溫度傳感器B(19)之間、靠近溫度傳感器B(19)處。
[0010]所述待冷卻軸承A(6)可以為圓柱滾子軸承,待冷卻軸承B(IO)可以為深溝球軸承。
[0011]所述外部冷卻水流道(17)的橫截面形狀可以為長方形。
[001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0013]冷卻水從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進入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中的冷卻水吸收潤滑油熱量,而潤滑油降低待冷卻的軸(I)、待冷卻的圓柱滾子軸承(6)及待冷卻的深溝球軸承(10)的溫度,接著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中的冷卻水吸收熱量后匯合,從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流出。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通過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吸收潤滑油熱量,而潤滑油降低待冷卻的軸(I)、待冷卻的圓柱滾子軸承(6)及待冷卻的深溝球軸承(10)溫度,提高待冷卻的軸(I)、待冷卻的圓柱滾子軸承(6)及待冷卻的深溝球軸承(10)的使用壽命,達到了有益的技術(shù)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帶槽的外部冷卻水流道,采用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和外部冷卻水流道的雙重冷卻措施,改變傳統(tǒng)螺旋形流道的單一形式,采用螺旋形流道和環(huán)形流道的雙重流道形式,有益于增強換熱效果。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簡單,不影響工作機的運行效率,增強軸和軸承冷卻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軸承體的立體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軸承體的剖面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軸承體沿M方向的局部向視圖。
[0020]圖中:1-待冷卻軸;2_軸承體;3_軸承擋套;4_軸承壓蓋;5_溫度傳感器A ;6_待冷卻軸承A ;7-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8_軸承體外管;9_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10_待冷卻軸承B ;11_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2_油杯;13_固定部件;14_軸承壓蓋;15_軸承體支架;16-放氣閥;17_外部冷卻水流道;18_空腔A ;19-溫度傳感器B ;20_小槽B。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包括待冷卻軸I ;軸承體2 ;軸承擋套3 ;軸承壓蓋4 ;溫度傳感器A5 ;待冷卻軸承A6為圓柱滾子軸承;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 ;軸承體外管8 ;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 ;待冷卻軸承BlO為深溝球軸承;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 ;油杯12 ;螺母13 ;軸承壓蓋14 ;軸承體支架15 ;放氣閥16 ;外部冷卻水流道17 ;空腔A 18 ;溫度傳感器B19 ;小槽B20。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為螺旋形流道,外部冷卻水流道17為環(huán)形流道。軸承體2的外壁沿周向設有多道凹槽,各個凹槽之間通過小槽B20連通,軸承體外管8與軸承體2外壁突起部分密封配合并與多道凹槽一起構(gòu)成外部冷卻水流道17。冷卻水經(jīng)過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后分兩路,一路從外部冷卻水流道17通過,另一路從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通過。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中的冷卻水吸收熱量后匯合,從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流出。該結(jié)構(gòu)改變單一流道形式,采用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和外部冷卻水流道的雙重冷卻措施,改變傳統(tǒng)螺旋形流道的單一形式。
[0023]軸承體2經(jīng)鑄造而成,軸承體2的立體形狀如圖2所示,剖面形狀如圖3所示。軸承體2的外壁沿周向設有多道凹槽,各個凹槽之間通過小槽B20連通,如圖4所示。軸承體外管8與軸承體2外壁突起部分密封配合并與多道凹槽一起構(gòu)成外部冷卻水流道17。當冷卻水流入外部冷卻水流道17時,首先充滿第一圈環(huán)形流道,同時通過小槽B20流入第二圈環(huán)形流道,直到由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流出。
[0024]在臥式離心泵工作之前,將本實用新型通過軸承體2的近工作機端周邊的孔與工作機固定連接在一起。
[0025]當臥式離心泵工作時,位于其上的待冷卻軸高速旋轉(zhuǎn),使待冷卻軸1、待冷卻的圓柱滾子軸承6和待冷卻的深溝球軸承10工作在高溫、高壓、高速的環(huán)境中。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裝置進行冷卻:潤滑油裝在空腔A18中,冷卻水從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進入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中的冷卻水吸收潤滑油熱量,而潤滑油降低待冷卻軸1、待冷卻的圓柱滾子軸承6及待冷卻的深溝球軸承10的溫度,接著外部冷卻水流道17和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中的冷卻水吸收熱量后匯合,從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流出。從而實現(xiàn)對待冷卻軸1、待冷卻圓柱滾子軸承6及待冷卻深溝球軸承10的降溫處理,達到冷卻的目的。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包括待冷卻軸(1),軸承體(2);用于軸向固定近工作機端的待冷卻軸承A(6)的軸承擋套(3);用于徑向壓緊軸承擋套(3)的軸承壓蓋(4);用于軸向固定近電機端的待冷卻軸承B(IO)的軸承壓蓋(14)和固定部件(13),分別與待冷卻軸承B(IO)的外徑和內(nèi)徑相壓緊;軸承體(2)的近工作機端通過周邊的孔可與工作機固定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承體(2)沿軸向?qū)ΨQ,并且中空;軸承體(2)的內(nèi)壁形成一空腔A(18),空腔兩頭與需要冷卻的軸和軸承配合、空腔中間部分直徑大于螺旋狀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的螺旋外直徑; 所述軸承體(2)的外壁沿周向設有多道凹槽,各道凹槽之間通過小槽B (20)連通,軸承體外管(8)與軸承體(2)外壁突起部分密封配合并與多道凹槽一起構(gòu)成外部冷卻水流道(17);軸承體外管(8)通過軸承體(2)和軸承壓蓋(14)軸向固定;外部冷卻水流道(17)為環(huán)形流道; 螺旋狀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同軸位于軸承體(2)的空腔A(IS)內(nèi),一端與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相連,另一端與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相連;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固定在軸承體(2)近工作機的一端的下部;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固定在軸承體(2)近電機的一端的上部;內(nèi)部冷卻水管路(7)為螺旋形流道; 用于支撐軸承體(2)的軸承體支架(15)通過鏈接件穿過軸承壓蓋(14)固定連接在軸承體⑵的近電機端面; 溫度傳感器A(5)和溫度傳感器B(19)固定在軸承體外管(8)上,溫度傳感器A(5)位于軸承壓蓋⑷和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之間,溫度傳感器B(19)位于放氣閥(16)和軸承體支架(15)之間;油杯(12)固定在軸承體外管(8)上,位于軸承體冷卻出水管部件(11)和軸承壓蓋(14)之間;放氣閥(16)固定在軸承體外管(8)上,位于軸承體冷卻進水管部件(9)和溫度傳感器B(19)之間、靠近溫度傳感器B(19)處。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冷卻軸承A(6)可以為圓柱滾子軸承,待冷卻軸承B(IO)可以為深溝球軸承。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離心泵軸和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冷卻水流道(17)的橫截面形狀可以為長方形。
【文檔編號】F04D29/043GK203430866SQ201320452869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鄧鑫, 袁壽其, 張金鳳, 袁建平, 裴吉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