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清水泵蝸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清水泵蝸殼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蝸殼,特別是涉及一種專用于清水泵的蝸殼。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清水泵包括蝸殼和設置在蝸殼中的葉輪。蝸殼工作時,水泵葉輪置于 蝸殼中高速旋轉(zhuǎn),從而將水從低處送往高處。由于葉輪旋轉(zhuǎn)將在蝸殼中產(chǎn)生瞬時真空,從而 導致水的流量并不穩(wěn)定連續(xù),如果要使水被送入較高的地方,則必須加大清水泵的排量,將 清水泵各部件尺寸做得更大,這將增加制造成本,也使得清水泵工作更耗能。[0003]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fā)一種工作效率更高的清水泵。實用新型內(nèi)容[0004]有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能夠提高清 水泵工作效率的清水泵蝸殼。[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清水泵蝸殼,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置 有二次進水口。[0006]較佳的,所述二次進水口呈梯形狀,梯形各邊圓角過渡。[0007]較佳的,所述梯形為等腰梯形。[0008]較佳的,所述梯形的兩平行邊分別長6mm和8mm ;所述梯形的高12mm。[0009]為便于蝸殼與水泵之間的密封,所述殼體的外端在出水口處設置有密封環(huán)槽。[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使清水泵在排量較小的情況下,3分鐘 內(nèi)的吸水高度達7-8m,因此使得清水泵工作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jié)構示意圖。[0012]圖2是圖1的左視結(jié)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4]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清水泵蝸殼,包括殼體1,殼體I上設置有二次進水口 2。 二次進水口 2呈等腰梯形狀,梯形各邊圓角過渡,其中,梯形的兩平行邊分別長6mm和8mm, 高 12mm。[0015]殼體I的外端在出水口 3處設置有密封環(huán)槽4。[0016]蝸殼工作時,水泵葉輪置于蝸殼中高速旋轉(zhuǎn),葉輪在高速轉(zhuǎn)動下?lián)羲榍皇业乃?,?水與腔室的空氣充分混合,然后由葉輪將水氣混合物通過蝸殼的出口送出泵外,從而使腔 室里產(chǎn)生瞬時的真空,周而復始的運動,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水由低處壓向高處。水泵葉輪 在將水氣混合物帶出腔外的同時,由于腔內(nèi)要及時的有水補給才能進一步的完成將管內(nèi)的空氣吸空,二次進水口 2則可及時補水,從而使水泵的性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增加清水泵的流 量,減小吸水時間,增加吸水高度。[0017]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 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 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清水泵蝸殼,包括殼體(I ),其特征是所述殼體(I)上設置有二次進水口(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泵蝸殼,其特征是所述二次進水口(2)呈梯形狀,梯形各邊圓角過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水泵蝸殼,其特征是所述梯形為等腰梯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清水泵蝸殼,其特征是所述梯形的兩平行邊分別長6mm和 8mm ;所述梯形的高12mm。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清水泵蝸殼,其特征是所述殼體(I)的外端在出水口(3)處設置有密封環(huán)槽(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清水泵蝸殼,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上設置有二次進水口(2)。這種蝸殼可使清水泵在排量較小的情況下,3分鐘內(nèi)的吸水高度達7-8m,因此使得清水泵工作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文檔編號F04D29/42GK202867342SQ20122054377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fā)明者聶美仁 申請人:四川渝成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