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性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線性壓縮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三個主彈簧(其諧振頻率與該線 性壓縮機的驅動頻率匹配)的線性壓縮機,其避免與吸入消音器(suction muffler)直接 接觸,以防止被吸入消音器接收到的后主彈簧的負荷導致的塑性變形。
背景技術:
通常,壓縮機是一種通過從功率產(chǎn)生設備(如電動機或渦輪機)接收功率來壓縮 空氣、制冷劑或其它多種操作氣體(operation gas)并提高這些氣體的壓力的機械設備。壓 縮機已被廣泛用于家用電器(例如冰箱和空調(diào))或整個工業(yè)中。壓縮機大體上被分為往復式壓縮機、旋轉式壓縮機以及渦旋式壓縮機,其中在該 往復式壓縮機中,在活塞和汽缸之間形成用于吸入或排出操作氣體的壓縮空間并且活塞在 汽缸內(nèi)線性地往復運動以壓縮制冷劑;在該旋轉式壓縮機中,在離心旋轉輥和汽缸之間形 成用于吸入或排出操作氣體的壓縮空間,并且該輥沿著汽缸的內(nèi)壁離心地旋轉以壓縮制冷 劑;在該渦旋式壓縮機中,在繞動卷軸和固定(fixed)卷軸之間形成用于吸入或排出操作 氣體的壓縮空間,并且繞動卷軸沿著固定卷軸旋轉以壓縮制冷劑。近來,在往復式壓縮機中已經(jīng)廣泛地研制出一種線性壓縮機,該線性壓縮機可以 通過將活塞直接連接到線性地往復運動的驅動電機來提高壓縮效率并簡化整個結構,而不 會由于運動的傳送導致機械損耗。一般來說,在線性壓縮機中,活塞通過密封外殼內(nèi)的線性馬達在汽缸中線性地往 復運動,以吸入、壓縮以及排出制冷劑。線性馬達包括設置在內(nèi)部定子和外部定子之間的永 磁體,并且該永磁體由于相互的電磁力而線性地往復運動。由于永磁體是在被耦合至活塞 的狀態(tài)下被驅動的,所以活塞在汽缸內(nèi)線性地往復運動,以吸入、壓縮以及排出制冷劑。圖1為示出現(xiàn)有的線性壓縮機的視圖。參見圖1,在現(xiàn)有的線性壓縮機1中,活塞30通過密封外殼10中的線性馬達40在 汽缸20內(nèi)線性地往復運動,以吸入、壓縮以及排出制冷劑。線性馬達40包括內(nèi)部定子44、 外部定子42以及永磁體46。永磁體46由于相互的電磁力而在內(nèi)部定子44和外部定子42 之間線性地往復運動。由于永磁體46是在被耦合至活塞30的狀態(tài)下被驅動的,所以活塞 30在汽缸20內(nèi)線性地往復運動,以吸入、壓縮以及排出制冷劑。線性壓縮機1還包括框架52、定子蓋54以及后蓋(back cover) 56。線性壓縮機 可具有其中是由框架20固定汽缸20的配置,或具有其中汽缸20和框架52被整體形成的 配置。在汽缸20的前部,排出閥62被彈性元件彈性地支撐,并且根據(jù)汽缸內(nèi)的制冷劑的壓 力選擇性地打開和閉合。排出帽(cap)64和排出消音器66被安裝在排出閥62的前部,并 且排出帽64和排出消音器66被固定至框架52。內(nèi)部定子42或外部定子44的一端也被框 架52支撐,內(nèi)部定子42的0型圈等被形成在汽缸20上的分離元件或突出物支撐,并且外 部定子44的另一端被定子蓋54支撐。后蓋56安裝在定子蓋54上,并且吸入消音器70位 于后蓋56和定子蓋54之間。
進而,支撐件活塞(supporter piston) 32被耦合到活塞30的后部。將主彈簧 80 (其固有頻率被調(diào)節(jié))安裝在支撐件活塞32處,從而活塞30可以諧振地(resonantly) 移動。主彈簧80被分成前彈簧82和后彈簧84,其中前彈簧82的兩端被支撐件活塞32和 定子蓋54支撐,后彈簧84的兩端被支撐件活塞32和后蓋56支撐。此處,主彈簧80包括 四個前彈簧82和四個后彈簧84。因此,這樣大數(shù)量的主彈簧80會導致需要控制大量的位 置參數(shù)以保持活塞30的運動平衡。因此,制造工藝變得復雜并且時間較長,制造成本也很 尚ο另外,吸入消音器70在通過緊固元件(fastening member)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 的部位處從后彈簧84接收直接負荷。在此結構中,在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處發(fā)生塑性變 形,從而導致彈簧的裝配距離的變化并造成線性壓縮機的控制可靠性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技術問題業(yè)已完成的本發(fā)明致力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并且本發(fā)明的目的在 于提供線性壓縮機的彈簧導件(spring guide),該彈簧導件由于其凹入部大于吸入消音器 的延伸部的厚度而允許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免于接收到后主彈簧的負荷。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線性壓縮機,包括靜態(tài)(stationary)構件,其包含用于提供空 間以壓縮制冷劑的汽缸;可移動構件,相對于所述靜態(tài)構件線性地往復運動,并且該可移動 構件包含活塞以及支撐件活塞,該活塞用于壓縮所述汽缸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并且該支撐件 活塞具有沿所述活塞徑向延伸的支撐部;多個前主彈簧,被設置為與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撐 件活塞的中心對稱,所述前主彈簧的一端被所述支撐件活塞的支撐部的前表面支撐,并且 所述前主彈簧的另一端被所述靜態(tài)構件支撐;一個后主彈簧,該后主彈簧的一端被所述支 撐件活塞的背表面支撐;吸入消音器,用于提供引入制冷劑的通道且同時與所述可移動構 件一起往復運動,該吸入消音器用以降低噪音,并包括向所述支撐件活塞延伸的延伸部;以 及彈簧導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以在所述前表面上支撐所述后主彈簧的一端;凹入 部,其尺寸足以容納形成在所述彈簧導件的背表面上的所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案中,所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通過緊固元件被固定到所述支 撐件活塞,并且所述彈簧導件通過另一緊固元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案中,用于固定所述吸入消音器的一個緊固元件和用于固定所 述彈簧導件的另一個緊固元件被設置在不同的位置。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案中,所述吸入消音器連接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撐件活塞至少之 一,并穿過所述彈簧導件。有益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這樣構建的線性壓縮機具有如下優(yōu)點通過減少主彈簧的數(shù)量來降低 部分生產(chǎn)成本。進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壓縮機具有如下優(yōu)點避免與吸入消音器直接接觸,從而 防止由彈簧導件接收到的后主彈簧的負荷導致的塑性變形。
圖1為示出現(xiàn)有的線性壓縮機的側剖視圖;圖2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壓縮機的側剖視圖;圖3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壓縮機的后主彈簧部的側剖視圖;圖4為放大示出圖3的A部分的側剖視圖;圖5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的負荷關系的視圖;圖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彈簧導件的俯視圖以及沿線A-O-B的剖視圖;圖7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彈簧導件和吸入消音器的疊置情形的視圖;圖8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吸入消音器和彈簧導件的固定結構的視圖;圖9為示出對照實例的線性壓縮機的側視圖;圖10為示出對照實例的后主彈簧部的側剖視圖;圖11為示出對照實例中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的負荷關系的側剖視圖;圖12為示出對照實例中的吸入消音器和彈簧導件的疊置情形的視圖;以及圖13為對照實例中的彈簧導件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具體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圖2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壓縮機的側剖視圖。圖3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 壓縮機的后主彈簧部的側剖視圖。圖4為放大示出圖3的A部分的側剖視圖。參見圖2,活塞300通過密封外殼110中的線性馬達400在汽缸200內(nèi)線性地往復 運動,以吸入、壓縮以及排出制冷劑。線性馬達400包括內(nèi)部定子440、外部定子420以及永 磁體460。永磁體460由于相互的電磁力而在內(nèi)部定子440和外部定子420之間線性地往 復運動。由于永磁體460是在被耦合至活塞300的狀態(tài)下被驅動的,所以活塞300在汽缸 200內(nèi)線性地往復運動,以吸入、壓縮以及排出制冷劑。線性壓縮機100還包括框架520、定子蓋540以及后蓋560。線性壓縮機可具有其 中是由框架520固定汽缸200的配置,或具有其中汽缸200和框架520被整體形成的配置。 在汽缸200的前部,排出閥620被彈性元件彈性地支撐,并且根據(jù)汽缸200內(nèi)的制冷劑的壓 力選擇性地打開和閉合。排出帽(cap)640和排出消音器660安裝在排出閥620的前部,并 且排出帽640和排出消音器660被固定至框架520。內(nèi)部定子420或外部定子440的一端 被框架520支撐,內(nèi)部定子420的0型圈等被形成于汽缸200上的分離元件或突出物支撐, 并且外部定子440的另一端被定子蓋540支撐。后蓋560安裝在定子蓋540上,并且吸入 消音器700位于后蓋560和定子蓋540之間。進而,將支撐件活塞320耦合到活塞300的后部。將主彈簧800 (其固有頻率被調(diào) 節(jié))安裝在支撐件活塞320處,從而活塞300可以諧振地移動。主彈簧800被分成前主彈 簧820和后主彈簧840,其中前主彈簧820的兩端被支撐件活塞320和定子蓋540支撐,后 主彈簧840的兩端被支撐件活塞320和后蓋560支撐。此處,后主彈簧840的中心與活塞 300的中心重合。將吸入消音器700連接到活塞300和支撐件活塞320至少之一,以將其置于后主 彈簧840和活塞300的內(nèi)部,并將制冷劑引入活塞300。此處,吸入消音器700穿過彈簧導件900。另外,吸入消音器700可由一種可進行注入模塑(injection moIdable)的材料制 成。前主彈簧820和后主彈簧840的裝配距離MSf和Msb可作為能夠改變活塞和汽缸 之間的距離(初始值IS)的因素。本發(fā)明防止初始值IS有任何改變,從而控制可靠性不會 有任何問題。為此,本發(fā)明提供彈簧導件900和吸入消音器700彼此沒有直接接觸的一種 結構,并能夠防止由塑料制成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的塑性變形。
圖3允許集中關注于對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壓縮機的后主彈簧部的結構的理解。首 先,后主彈簧840的一端被彈簧導件900支撐并被穩(wěn)固安裝。更具體而言,吸入消音器的形成為凸緣狀的延伸部720被緊固元件沿支撐件活 塞320的徑向固定。彈簧導件900形成如下結構凹入部的深度大于延伸部720的厚度, 從而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被容納在上面支撐了后主彈簧840的表面的背表面(back surface)上。此處,必須注意不能在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和彈簧導件900之間出現(xiàn)接 觸表面。以此方式,當將彈簧導件900通過緊固元件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時,后主彈簧 840可被支撐,同時后主彈簧840的負荷不會被傳送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在圖4中,可具體地看到彈簧導件900和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的結構。吸入 消音器的延伸部720通過緊固元件被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彈簧導件900支撐后主彈簧 840。此處,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的擴散結構(evacuation structure)和支撐件活塞 320的緊固元件可形成在彈簧導件900處。此時,將后主彈簧840適配至彈簧導件的臺階 部(stepped part) 920,并且彈簧導件的凹入部940的深度大于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的 厚度。因此,彈簧導件的凹入部940可形成如下結構該凹入部940與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 720在上面支撐了后主彈簧840的表面的背表面上沒有接觸。此處,由于彈簧導件900通過緊固元件被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所以后主彈簧 840的負荷可經(jīng)由彈簧導件900而被傳送到支撐件活塞320。以此方式,后主彈簧840的負 荷不會被傳送到吸入消音器700。因此,能夠使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避免因為后主彈簧 840的負荷而塑性變形。圖5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的負荷關系的視圖。圖6為根據(jù)本 發(fā)明的彈簧導件的俯視圖以及沿線A-O-B的剖視圖。圖7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彈簧導件和 吸入消音器的疊置情形的視圖。圖8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吸入消音器和彈簧導件的固定結 構的視圖。在圖5中,當后主彈簧840被壓縮和伸展時,若考慮到彈簧常數(shù)K和壓縮量δ,則 根據(jù)下述等式計算出的后主彈簧的負荷Fs被施加到彈簧導件900。[等式]Fs = K · δ其中示出后主彈簧的負荷(Fs ;箭頭)被彈簧導件900支撐。凹入部940 (其深度 大于由塑料制成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的厚度)形成在其上是由彈簧導件900支撐后 主彈簧負荷的表面的背表面上。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結構其中彈簧導件900和吸入消音器 的延伸部720彼此不接觸。從而,后主彈簧的負荷沒有被傳送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 而是被傳送到支撐件活塞320。在現(xiàn)有技術中,后主彈簧的負荷被直接施加到由塑料制成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從而增加了在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處的塑性變形。結果是,圖2的前主彈簧820 和后主彈簧840的裝配距離MSf和Msb被改變,并且活塞和汽缸之間的距離(初始值,IS) 也被改變。當初始值IS出現(xiàn)這種變化時,就會造成控制可靠性的問題。為了避免此問題, 本發(fā)明用以提供這樣的一種結構,其中彈簧導件900和吸入消音器700彼此沒有直接接觸, 以防止由塑料制成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的塑性變形。
圖6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彈簧導件900。對于后主彈簧840的一端,彈簧導件的臺階 部920與其適配。凹入部940 (其厚度大于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被設置在彈簧導件的 臺階部920的外側,以在其上支撐了后主彈簧840的表面的背表面上容納吸入消音器700。 此處,吸入消音器700穿過彈簧導件900的中心??尚纬砷g隙以不讓圖6的吸入消音器的 延伸部與彈簧導件900的虛線部分(dotted-line portion)接觸。圖7為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彈簧導件和吸入消音器的疊置情形的視圖,其中外圍部 分彼此沒有疊置。當然,由于吸入消音器700穿過彈簧導件900的中心,所以吸入消音器的 延伸部的大部分被遮蔽而不可見。圖8依次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吸入消音器700和彈簧導件900的固定結構。首先,上部的步驟(a)的右側圖示的是吸入消音器700被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 的視圖。緊固螺栓(fastening bolt) 340被置于導孔處,從而將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 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此處,使用了四個緊固螺栓340。另外,左側示出的是與此圖示對 應的剖視圖。中部的步驟(b)的右側圖示的是在吸入消音器700被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之后 裝配的彈簧導件900的視圖。彈簧導件900使用兩個被置于導孔(該導孔與吸入消音器 700的外徑對應)處的緊固螺栓360,以使該彈簧導件900被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此處, 在通過緊固螺栓360將彈簧導件900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之前,可在支撐件活塞320上 形成用于固定的離散(separate)孔。另外,左側示出的是與此圖示對應的剖視圖。此處, 彈簧導件900形成擴散結構,該擴散結構用于使緊固螺栓340固定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 和支撐件活塞320。最后,步驟(c)為另外裝配了后主彈簧840的視圖。用來按此順序固定 吸入消音器700和彈簧導件900的結構具有兩級固定結構,在該兩級固定結構中,吸入消音 器700被安裝并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的上端部,接著彈簧導件900被固定到支撐件活塞 320。當吸入消音器700和彈簧導件具有這種兩級固定結構并接收到后主彈簧840的負荷 時,后主彈簧840的負荷沒有被直接傳送到吸入消音器700。圖9為示出對照實例的線性壓縮機的側視圖。圖10為示出對照實例的后主彈簧部 的側剖視圖。圖11為示出對照實例中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的負荷關系的側剖視圖。圖 12為示出對照實例中的吸入消音器和彈簧導件的疊置情形的視圖。圖13為對照實例中的 彈簧導件的視圖。與本發(fā)明不同,圖9示出彈簧導件900與吸入消音器700直接連接的對照實例。圖10具體示出支撐后主彈簧840的彈簧導件900與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直 接接觸。此處,與圖3不同,彈簧導件900不具有用于容納吸入消音器700的凹入部分(該 吸入消音器700被形成在上面支撐了后主彈簧的表面的背表面上)。另外,吸入消音器的延 伸部720和彈簧導件700被一起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
在圖11中,由于彈簧導件900和吸入消音器700彼此直接接觸,因此它們直接接 收后主彈簧840的負荷。此處,由塑料制成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會遭受塑性變形。此處,在后主彈簧840被壓縮和伸展時,若K為彈簧常數(shù)N/m且δ為壓縮量(m), 則被施加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的后主彈簧的負荷Fs由Fs = K · δ表示。如果后主彈簧的負荷被直接施加到由塑料制成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則會 發(fā)生塑性變形。結果是,圖9的前主彈簧820和后主彈簧840的裝配距離MSf和MSb被改 變,并且活塞和汽缸之間的距離(初始值,IS)也被改變。當初始值IS發(fā)生這種變化時,就 會造成控制可靠性的問題。圖12示出對照實例中的吸入消音器和彈簧導件的疊置情形。吸入消音器700穿 過彈簧導件900的中心。此時,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的大部分被遮蔽而不可見。
圖13示出對照實例中的彈簧導件的俯視圖以及沿線A-O-B的側視圖。對于后主彈簧840的一端,圖13示出的彈簧導件的臺階部920可與其適配。與圖 6相比,在圖13中的彈簧導件的臺階部920的外側沒有設置厚度大于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 720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用以在其上支撐了后主彈簧840的表面的背表面上容納吸入消 音器700)。像這樣,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壓縮機的彈簧導件900具有這樣的結構,其中后主彈 簧840的負荷沒有被直接傳送到由塑料制成的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也就是說,設置有 深度大于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的厚度的凹入部,以防止吸入消音器700和彈簧導件900 彼此疊置。這就防止了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720處的塑性變形,從而保證了線性壓縮機的 控制可靠性。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壓縮機還可以通過減少主彈簧的數(shù)量來降低部分生產(chǎn)成 本。上文描述的本發(fā)明并不限于前述實施例和附圖。顯然,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技術精 神的情況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對其做出各種替代、修改和變化。
權利要求
一種線性壓縮機,包括靜態(tài)構件,其包含用于提供空間以壓縮制冷劑的汽缸;可移動構件,相對于所述靜態(tài)構件線性地往復運動,并且該可移動元件包含活塞和支撐件活塞,該活塞用于壓縮所述汽缸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并且該支撐件活塞具有沿所述活塞徑向延伸的支撐部;多個前主彈簧,被設置為與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撐件活塞的中心對稱,所述前主彈簧的一端被所述支撐件活塞的支撐部的前表面支撐,并且所述前主彈簧的另一端被所述靜態(tài)構件支撐一個后主彈簧,該后主彈簧的一端被所述支撐件活塞的背表面支撐;吸入消音器,用于在與所述可移動構件一起往復運動的同時提供引入制冷劑的通道,該吸入消音器用以降低噪音,并包括向所述支撐件活塞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彈簧導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以在所述前表面上支撐所述后主彈簧的一端;凹入部,其尺寸足以容納形成在所述彈簧導件的背表面上的所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通過緊固元件被 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并且所述彈簧導件通過另一緊固元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用于固定所述吸入消音器的一個緊固元件 和用于固定所述彈簧導件的另一個緊固元件被設置在不同的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彈簧導件具有緊固元件容納孔,該 緊固元件容納孔用于容納緊固所述支撐件活塞和所述吸入消音器的緊固元件。
5.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4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彈簧導件具有 與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撐件活塞的中心對準的中心,并且該彈簧導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
6.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5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彈簧導件具有 臺階部,該臺階部用于限制所述后主彈簧的一端沿所述彈簧導件的徑向的移動。
7.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6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支撐件活塞和 所述彈簧導件在用于引導耦合位置的相應位置處具有導孔。
8.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7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至少所述彈簧導件 的與所述后主彈簧接觸部分的硬度大于所述后主彈簧的硬度。
9.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8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吸入消音器連 接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撐件活塞至少之一,并且該吸入消音器穿過所述彈簧導件。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9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吸入消音器由 可進行注入模塑的材料制成。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10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還包括后蓋,該后蓋用 于支撐所述后主彈簧的另一端。
12.—種線性壓縮機,包括密封容器,被填充有制冷劑;線性馬達,包括內(nèi)部定子、外部定子以及永磁體;活塞,通過所述線性馬達線性地往復運動;汽缸,用于提供空間以基于所述活塞的往復運動而壓縮所述制冷劑;支撐件活塞,具有連接部、支撐部以及附加的主元件固定部,其中所述連接部連接到所 述活塞的一端并與所述活塞接觸,所述支撐部從所述連接部延伸,并且所述附加的主元件 固定部從所述連接部延伸;多個前主彈簧,被設置在相對于所述活塞的中心對稱的位置處,所述前主彈簧的一端 被所述支撐件活塞的一個表面支撐;一個后主彈簧,該后主彈簧的一端被所述支撐件活塞的另一個表面支撐;吸入消音器,用于在與所述可移動構件一起往復運動的同時提供引入制冷劑的通道, 該吸入消音器用以降低噪音,并包括向所述支撐件活塞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彈簧導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以在所述前表面上支撐所述后主彈簧的一端。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在所述彈簧導件的背表面上形成凹入 部,該凹入部的尺寸足以容納所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吸入消音器的延伸部通過緊固 元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活塞,并且所述彈簧導件通過另一緊固元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撐件 活塞。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用于固定所述吸入消音器的一個緊固元 件和用于固定所述彈簧導件的另一個緊固元件被設置在不同的位置。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2到15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其中所述吸入消音器 連接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撐件活塞至少之一,并且該吸入消音器穿過所述彈簧導件。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2到16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還包括后蓋,用于支 撐所述后主彈簧的另一端。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2到17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線性壓縮機,還包括定子蓋,用于 支撐所述外部定子的一端和所述前主彈簧的另一端。
全文摘要
一種線性壓縮機(100),包括靜態(tài)構件,包含用于提供空間以壓縮制冷劑的汽缸(200);可移動構件,相對于靜態(tài)構件線性地往復運動,并包括用于壓縮汽缸(200)內(nèi)的制冷劑的活塞(300)以及具有沿活塞(300)的徑向延伸的支撐部的支撐件活塞(320);多個前主彈簧(820),被設置為與活塞(300)和支撐件活塞(320)的中心對稱,一端被支撐件活塞(320)的支撐部的前表面支撐,另一端被靜態(tài)構件支撐;一個后主彈簧(840),一端被支撐件活塞(320)的背表面支撐;吸入消音器(700),提供用于引入制冷劑的通道且同時與可移動構件一起往復運動,用以降低噪音,并包括向支撐件活塞(320)延伸的延伸部;彈簧導件,被固定到支撐件活塞(320)以在前表面上支撐后主彈簧(840)的一端;凹入部,其尺寸足以容納形成在彈簧導件(900)的背表面上的吸入消音器(700)的延伸部。
文檔編號F04B35/04GK101835979SQ200880113276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0月24日
發(fā)明者全永煥, 姜亮俊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