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石油舉升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體舉升設備,特別是一種石油舉升泵。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開采常采用活塞式抽吸泵作為舉升泵,首先注氣設備將高壓蒸汽注入油井,然后活塞式抽吸泵將井下石油抽出,在石油開采過程中這種操作循環(huán)使用,以達到將井下石油不斷舉升到地上。該種采油方式存在以下問題一采油有間歇,效率低,注入蒸汽時,抽油就停止,反之,抽油時,蒸汽注入就停止;二勞動強度大,在整個石油開采過程中,注汽、抽油需要兩種不同設備,兩種設備交替過程中都需機械和人工操作配合;三能耗高,采油時需向井內注入蒸汽來提高井口處溫度,蒸汽散于地下,熱量散發(fā)快,這樣就需要每間隔一定時間就得向井內注入一次蒸汽,再者該活塞式抽吸泵從井下抽油時需要電機作為動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節(jié)約能源,又減輕勞動強度,效率又高的石油舉升泵。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石油舉升泵包括外管,外管下端為封閉端,上端為開口端,外管內設有內管,外管與內管之間設有若干石油通道,內管腔內從上到下依次設有噴嘴、喉管和擴散管,喉管與噴嘴之間留有間隙,喉管與擴散管相連接,內管、擴散管下部設有相通的出油口,該出油口與石油通道相連通,在外管、內管與噴嘴口對應處設有進油孔,該進油孔與喉管與噴嘴之間的間隙相通。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方案為喉管內徑較小,擴散管部分內徑較大,二者連接形成錐形內腔。
作為本發(fā)明又一種改進方案為外管上部、內管上部分別設有螺紋。
本發(fā)明石油舉升泵,使用時將外用設備注汽管與本發(fā)明的內管噴嘴相連接,蒸汽通過注汽管從噴嘴噴出,此時在內管的噴嘴口周圍形成負壓區(qū),由于本發(fā)明的外管、內管在噴嘴口對應處開有進油孔,這時油井內的石油由于壓差存在而通過進油孔進入內管、喉管及擴散管,然后從內管、擴散管下端的出油口進入外管與內管間的石油通道,最后石油從外管上端口流出。蒸汽從內管進入,石油從外管與內管間的石油通道內流出,二者互不干涉,這樣采油期間無任何間歇,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蒸汽直接輸入內管,熱量散發(fā)慢,節(jié)約了能源;再者石油被舉升到地上的動力是靠輸入的蒸汽提供的,不需再另加其它動力,同樣也節(jié)約了大量能源;另外,在整個采油過程中無需再交替使用兩種設備,減輕了勞動強度。本發(fā)明靠近噴嘴處的喉管內徑較小,擴散管內徑較大,喉管、擴散管連接形成錐形內腔,這樣蒸汽與石油混合液從喉管快速流出,進入擴散管后減速來達到將石油舉升到較高的地上。噴嘴和喉管面積比決定本發(fā)明舉升泵的工作能力,大直徑的噴嘴和喉管具有較高的排汽量,噴嘴與喉管的面積比也決定著該舉升泵噴嘴處壓力與排汽量之間的關系,對于過流面積一定的噴嘴,選用直徑小的喉管組合適用于舉升高度大的深井,選用大直徑的喉管組合適用于低舉升高度的淺井。本發(fā)明石油舉升泵的外管上部、內管上部分別設有螺紋,使用時將該泵順入油井底部,內管上部加接注汽管道,外管與出油管相接,由于彼此均為螺紋連接,無論加接多長管道都很方便,故本發(fā)明適用深井,也適用于淺井,使用方便且范圍寬。
圖1是本發(fā)明石油舉升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A--A向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石油舉升泵,包括外管1,外管1下端為封閉端,上端為開口端,外管1內設有內管2,外管1壁較厚,在外管1與內管2之間的外管1壁上設有若干石油通道6,在內管2腔內從上到下依次設有噴嘴3、喉管4和擴散管5,噴嘴3與內管2腔采用卡肩連接,噴嘴3由此固定在內管2腔的一定位置,喉管4與噴嘴3之間留有間隙,當內管2腔內噴嘴3處形成負壓時油井內石油通過該間隙進入喉管4,在擴散管5與內管2下部設有相通的出油口8,該出油口8與石油通道6相連通,另外在外管1、內管2與噴嘴3口對應處設進油孔7,該進油孔7與喉管4與噴嘴3之間形成的間隙相通。為加工、安裝方便,本發(fā)明的噴嘴3、喉管4、擴散管5可為分體、可拆式結構,噴嘴3、喉管4、擴散管5可分別加工成形,然后再對接起來放入內管2腔內,也可先將擴散管5放入內管2腔,再依次放入喉管4、噴嘴3。本發(fā)明的喉管4腔內徑較小,擴散管5直徑較大,喉管4與擴散管5緊密連接形成錐形內腔,改變噴嘴3和喉管4面積比,可使本發(fā)明舉升泵的工作能力提高,對于過流面積一定的噴嘴3,選用小直徑的喉管4組合適用于舉升高度大的深井,選用大直徑的喉管4組合適用于低舉升高度的淺井;本發(fā)明在外管1上部、內管2上部分別設有螺紋,由于螺紋連接容易對接、拆裝所需管道,故本發(fā)明既適于深井又適于淺井;本發(fā)明的噴嘴3及喉管4處的管材采用耐磨損、耐高溫、高壓的GCr15材料。
本發(fā)明石油舉升泵也適用于其它液體的舉升。
權利要求
1.一種石油舉升泵,包括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下端為封閉端,上端為開口端,所述外管(1)內設有內管(2),外管(1)與內管(2)之間設有若干石油通道(6),所述內管(2)腔內從上到下依次設有噴嘴(3)、喉管(4)和擴散管(5),喉管(4)與噴嘴(3)之間留有間隙,喉管(4)與擴散管(5)相連接,內管(2)、擴散管(5)下部設有相通的出油口(8),該出油口(8)與所述石油通道(6)相連通,所述在外管(1)、內管(2)與噴嘴(3)口對應處設有進油孔(7),該進油孔(7)與喉管(4)與噴嘴(3)之間的間隙相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舉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4)內徑較小,擴散管(5)部分內徑較大,二者連接形成錐形內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舉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上部、內管(2)上部分別設有螺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石油舉升泵,該泵外管(1)下端為封閉端,上端為開口端,外管(1)內設有內管(2),外管(1)與內管(2)之間設有若干石油通道(6),內管(2)腔內依次設有噴嘴(3)、喉管(4)、擴散管(5),喉管(4)與噴嘴(3)之間留有間隙,喉管(4)與擴散管(5)相連接,內管(2)、擴散管(5)下部設有相通的出油口(8),該出油口(8)與石油通道(6)相連通,在外管(1)、內管(2)與噴嘴(3)口對應處設有進油孔(7)。該舉升泵采油期間無間歇、生產(chǎn)效率高;蒸汽直接輸入內管,熱量散發(fā)慢,節(jié)約了能源;該泵也不需再交替使用兩種設備,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本發(fā)明既適用于深井也適用于淺井。
文檔編號F04F5/24GK1556333SQ20041003053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關秀華, 王素君, 何秀霞, 關建華, 郭寶玉, 田東恩 申請人:關建華, 郭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