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兩用型封井器。
背景技術:
油田在完井作業(yè)、修井作業(yè)過程中要起下油管,也就是將油管從井筒內起初或下入,由于有的井內壓力高,有可能產生井噴,井噴發(fā)生或輕則污染環(huán)境,重則造成人員傷亡,因此需要封井器來封住井口,傳統(tǒng)的封井器,或為封住井筒的全封,或為封住油管及套管之間環(huán)形空間的半封,在不同的情況下,需要更換,使用極其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可全封,又可以半封的兩用封井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兩用型封井器,包括:
殼體:其內部形成有半封芯子腔和全封芯子腔,所述全封芯子腔位于半封芯子腔一側的中心,所述半封芯子腔及全封芯子腔的外側還形成有推進套管;
半封芯子:置于所述半封芯子腔內,為兩個對稱設置的弧形芯子且內弧拼接成一個圓形;
全封芯子:置于所述全封芯子腔內,其外徑等于所述半封芯子內弧的內徑;
芯子推進裝置:分別置于所述推進套管內;
所述芯子推進裝置包括:
絲桿:其一端伸出所述推進套管13;
絲套:設有與所述絲桿相匹配的內螺紋,其一端套接在所述絲桿上,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半封芯子和/或全封芯子。
作為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
壓帽:其端部設有供所述絲桿穿過的孔,所述壓帽套接在所述推進套管的端部;
密封墊環(huán):其設在壓帽與所述推進套管形成密封;
止推軸承:其固定在所述壓帽內,并套接在所述絲桿上。
3作為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位于所述全封芯子腔側的推進套管的中軸線與位于所述半封芯子腔側的推進套管的中軸線垂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封井器,把現(xiàn)行的半封與全封封井器簡化為一體,而且耐高壓。同時尺寸小、重量輕、結構簡化、裝置的高度大大降低,有利于井口作業(yè)及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兩用型封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其內部形成有半封芯子腔11和全封芯子腔12,所述全封芯子腔12位于半封芯子腔11一側的中心,所述半封芯子腔11及全封芯子腔12的外側還形成有推進套管13;半封芯子2:置于所述半封芯子腔11內,為兩個對稱設置的弧形芯子且內弧拼接成一個圓形;全封芯子3:置于所述全封芯子腔12內,其外徑等于所述半封芯子2內弧的內徑;芯子推進裝置4:分別置于所述推進套管13內;所述芯子推進裝置4包括:絲桿41:其一端伸出所述推進套管13;絲套42:設有與所述絲桿41相匹配的內螺紋,其一端套接在所述絲桿41上,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半封芯子2和/或全封芯子3。還包括:壓帽5:其端部設有供所述絲桿41穿過的孔,所述壓帽5套接在所述推進套管13的端部;密封墊環(huán)6:其設在壓帽5與所述推進套管13形成密封;止推軸承7:其固定在所述壓帽5內,并套接在所述絲桿41上。
位于所述全封芯子腔12側的推進套管13的中軸線與位于所述半封芯子腔11側的推進套管13的中軸線垂直。
在起下油管過程中,當需要半封時,轉動位于半封芯子腔11兩側的絲桿41,通過絲套42推動兩側的半封芯子2向內側靠攏,最終抱緊油管,同時二片半封芯子2在井內壓力作用下,緊靠在殼體1的上平面上達到密封油管、套管環(huán)形空間的目的。
當起完管柱需要封閉井口時,可先轉動全封芯子腔12側的絲桿41,通過絲套42將全封芯子3推至中心,然后再轉動位于半封芯子腔11兩側的絲桿41,通過絲套42推動兩側的半封芯子2向內側靠攏,使其抱緊全封芯子3起到全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