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礦山采空區(qū)回填封口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
背景技術:
在礦山開采中為了保護開采環(huán)境,防止采空區(qū)過大造成地勢下陷,同時為了保證新的開采工作區(qū)的安全,對釆空區(qū)回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在回填工程中先要對采空區(qū)硐口實施有效封堵,使回填的水泥砂漿不泄漏,才能使水泥砂漿充填滿整個釆空區(qū)域。所以對采空硐口封堵板墻工程又是采空區(qū)充填工程成功的重要前提保保證。
釆空區(qū)硐口為地平隧道口式硐口。目前,封堵板墻由煤渣水泥磚砌加噴漿或用鋼筋網夾草簾再噴漿而成,缺點是工人勞動強度大,噴漿面積大,耗時耗工耗材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包括外管1、內管2、螺桿3、加強螺母4、中間加強螺母5、尖頭體,其特征在于,外管1一端設置尖頭體,所述的外管1,其內部設置螺桿3,內管2一端設置尖頭體,另一端內部設置加強螺母 4,所述的內管2,其內部設置中間加強螺母5,所述的內管2,其一端設置于所述的外管1內部,且通過加強螺母4、中間加強螺母5與所述的螺桿3配合連接,所述的外管1,其長度為3.6m,外徑為6cm,所述的內管2,其長度為3.65m,外徑為5cm,所述的螺桿3,其長度為2m,直徑為2.5cm,所述的尖頭體,其高為15cm。
所述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1、內管2,其均為無縫鋼管。
所述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尖頭體,其具體為圓錐形結構。
所述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3,其具體為T形螺桿,且其桿頭厚度為0.5cm。
所述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尖頭體,其材質具體為實心鋼。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實用可靠,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工省材料,充填作業(yè)完成砂漿凝固后,能夠有效抗擊采空區(qū)充填的水泥砂漿會產生的側壓力,外管1與內管2相對轉動,即可拆卸回收該立柱,以備下一個板墻用,有效降低了板墻的消耗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外管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內管的剖視圖。
其中,1.外管,2.內管,3.螺桿,4.加強螺母,5.中間加強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礦山回填可回收利用的板墻伸縮立柱,包括外管1、內管2、螺桿3、加強螺母4、中間加強螺母5、尖頭體。
如圖1至圖3所示,外管1一端設置尖頭體,所述的外管1,其內部設置螺桿3,內管2一端設置尖頭體,另一端內部設置加強螺母4,所述的內管2,其內部設置中間加強螺母5,所述的內管2,其一端設置于所述的外管1內部,且通過加強螺母4、中間加強螺母5與所述的螺桿3配合連接,所述的外管1,其長度為3.6m,外徑為6cm,所述的內管2,其長度為3.65m,外徑為5cm,所述的螺桿3,其長度為2m,直徑為2.5cm,所述的尖頭體,其高為15cm,所述的外管1、內管2,其均為無縫鋼管,所述的尖頭體,其具體為圓錐形結構,所述的尖頭體,其材質具體為實心鋼,所述的螺桿3,其具體為T形螺桿,且其桿頭厚度為0.5cm。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將本裝置垂直豎立于要封堵的硐口,外管1與內管2反方向轉動,立柱會自動伸長,使一端尖頭體頂進硐口頂板預留的孔內,另一端尖頭體扎入硐口地面以下,產生上下?lián)瘟?保持立柱牢固地豎立在硐口天板和地板之間,做為板墻抗壓的基礎,用同樣的方法在硐口牢牢豎立一排伸縮立柱,相鄰立柱間隔距離為30cm左右,在此基礎上建立板墻,在立柱內側綁扎由8mm鋼筋焊接成100×100mm網眼的鋼筋網片,再在鋼筋網片內側覆上濾水毛氈布,毛氈布必須與鋼筋網片固定結實,與四周硐壁粘結固定,不留縫隙,完成板墻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