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模式盾構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雙模式盾構機,包括連接法蘭、多個固定座和多組推進油缸,多組所述推進油缸沿所述連接法蘭的圓周均勻布置,所述推進油缸包括缸體和位于所述缸體內的活塞桿,所述缸體的尾端與所述固定座通過球頭連接,所述固定座安裝在所述連接法蘭上,每組所述推進油缸的所述缸體上套設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安裝有偏轉油缸和回正油缸,所述偏轉油缸用于調整所述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的切線方向移動,所述回正油缸用于調整所述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徑向移動。由于設置了偏轉油缸和回正油缸,偏轉油缸用于調整推進油缸的前端沿圓周的切線方向移動,回正油缸用于調整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徑向移動,能夠起到糾滾和防滾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雙模式盾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盾構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自動糾滾和防滾的雙模式盾構機。
【背景技術】
[0002]雙模式盾構機通常采用預制的混凝土管片襯砌支護隧道,并依靠管片與隧道壁的摩擦力提供掘進反力。由于雙模式盾構機的刀盤為單向旋轉,容易造成主機翻滾,嚴重時甚至會引發(fā)主機傾覆。
[0003]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能夠自動糾滾和防滾的雙模式盾構機。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自動糾滾和防滾的雙模式盾構機。
[0005]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雙模式盾構機,包括連接法蘭、多個固定座和多組推進油缸,多組所述推進油缸沿所述連接法蘭的圓周均勻布置,所述推進油缸包括缸體和位于所述缸體內的活塞桿,所述缸體的尾端與所述固定座通過球頭連接,所述固定座安裝在所述連接法蘭上,每組所述推進油缸的所述缸體上套設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安裝有偏轉油缸和回正油缸,所述偏轉油缸用于調整所述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的切線方向移動,所述回正油缸用于調整所述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徑向移動。
[0006]優(yōu)選地,所述卡板套設在所述缸體的前端。
[0007]優(yōu)選地,所述雙模式盾構機還包括擋板和與所述連接法蘭同軸布置的支撐環(huán)梁,所述擋板固定在支撐環(huán)梁上,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擋板連接,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缸體與所述卡板連接。
[0008]優(yōu)選地,所述雙模式盾構機還包括擋板和與所述連接法蘭同軸設置的支撐環(huán)梁,所述擋板固定在支撐環(huán)梁上,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缸體與所述擋板連接,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活塞桿與所述卡板連接。
[0009]優(yōu)選地,所述偏轉油缸設有兩個,兩個所述偏轉油缸分別位于所述卡板底邊的左右兩端;所述回正油缸有四個,四個所述回正油缸分別位于所述卡板的左邊和右邊的上下兩端。
[0010]優(yōu)選地,每組所述推進油缸包括兩個油缸。
[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設置了偏轉油缸和回正油缸,偏轉油缸用于調整推進油缸的前端沿圓周的切線方向移動,回正油缸用于調整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徑向移動,能夠起到糾滾和防滾的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雙模式盾構機的兩組推進油缸的俯視圖;
[0013]圖2是圖1中A-A的截面圖;[0014]圖3是圖2中B-B的截面圖;
[0015]圖4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雙模式盾構機的同向偏離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5是圖4中C-C的截面圖;
[0017]圖6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雙模式盾構機的反向偏離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7是圖6中D-D的截面圖。
[0019]附圖標記對照表:
[0020]I——連接法蘭 2——固定座3——推進油缸
[0021]4——卡板 5——偏轉油缸 6——回正油缸
[0022]7——擋板8——支撐環(huán)梁 31——缸體
[0023]32 活塞桿 51 缸體52 活塞桿
[0024]61——缸體62——活塞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6]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雙模式盾構機的兩組推進油缸的俯視圖,圖2為圖1中A-A的截面圖。雙模式盾構機包括多組沿圓周均勻間隔布置的推進油缸。圖1和圖2只截取了兩組推進油缸的示意圖。通常一臺雙模式盾構機包括了 19組推進油缸。推進油缸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沿油缸的中心軸線伸縮運動。
[0027]如圖3所示,雙模式盾構機包括連接法蘭1、多個固定座2和多組推進油缸3,多組推進油缸3沿連接法蘭I的圓周均勻布置,推進油缸3包括缸體31和位于缸體31內的活塞桿32,缸體31的尾端(即圖3中缸體31左側的一端)與固定座2通過球頭連接,固定座2安裝在連接法蘭I上,每組推進油缸3的缸體31上套設有卡板4,卡板4上安裝有偏轉油缸5和回正油缸6,偏轉油缸5用于調整推進油缸3的前端沿圓周的切線方向移動,回正油缸6用于調整推進油缸3的前端沿圓周徑向移動。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每組推進油缸3包括兩個油缸,卡板4套設在缸體31的前端(即圖3中缸體31右側的一端)。偏轉油缸5設有兩個,兩個偏轉油缸5分別位于卡板4底邊的左右兩端;回正油缸6有四個,四個回正油缸6分別位于卡板4的左邊和右邊的上下兩端。
[0028]由于偏轉油缸5用于調整推進油缸3的前端沿圓周的切線方向移動。又由于推進油缸3的尾端被固定座2固定,只能繞固定座2轉動。推進油缸3的前端在偏轉油缸5的作用下,可以沿切線的方向來回擺動。而回正油缸6用于調整推進油缸3的前端沿圓周徑向移動,當推進油缸3在盾構機的掘進過程中,發(fā)現偏移時,回正油缸6和偏轉油缸5使其能夠回正,保證掘進方向不偏離設定的軌跡。
[0029]較佳地,卡板4還可以套設在缸體31的其他位置。盡管卡板4套設在缸體31的前端對推進油缸3的調節(jié)最靈敏,但卡板4套設在缸體31的其他位置,例如:缸體31的中部,也能起到調節(jié)推進油缸3的作用。
[0030]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雙模式盾構機還包括擋板7和與連接法蘭同軸布置的支撐環(huán)梁8,擋板7固定在支撐環(huán)梁8上,偏轉油缸5和回正油缸6的活塞桿(52、62)與擋板7連接,偏轉油缸5和回正油缸6的缸體(51、61)與卡板4連接。
[0031]如圖4-5所示,在雙模式盾構機掘進時,可通過偏轉油缸5將所有的推進油缸3中心軸線朝同一方向偏離隧道軸線一定角度。此時可提供與刀盤開挖扭矩相反的防滾扭矩,糾正雙模式盾構機主機的滾動,起“一字”糾滾作用。偏轉油缸5推動推進油缸3向圖5中黑色箭頭所指的逆時針方向偏轉。此時,只有卡板4底邊的右側的偏轉油缸5在工作,由于偏轉油缸5的活塞桿52固定在擋板7上,偏轉油缸5伸展,推動推進油缸3向左側(即圖5中的逆時針方向)偏轉。同理,當需要調整推進油缸3向右側(即圖5中的順時針方向)偏轉時,只有卡板4底邊的左側的偏轉油缸5在工作。
[0032]如圖6-7所示,在雙模式盾構機掘進時,可通過偏轉油缸5將推進油缸3中心線偏離掘進軸線一定角度,且相鄰推進油缸3的偏轉方向相反,形成一個八字形結構,從而防止主機因掘進產生的滾動,起“八字形”防滾作用。此時,其中一組推進油缸3的左側的偏轉油缸5進行工作,相鄰一組推進油缸3的右側的偏轉油缸5進行工作。
[0033]當不需要糾滾時,通過回正油缸6和偏轉油缸5將推進油缸3回正,實現正常掘進?;卣透?的工作原理與偏轉油缸5的工作原理相同。
[0034]較佳地,偏轉油缸5和回正油缸6的缸體(51、61)也可以與擋板7連接,偏轉油缸5和回正油缸6的活塞桿(52、62)也可以與卡板4連接。工作方式同上,在此不再累述。
[0035]較佳地,偏轉油缸5也可以安裝在卡板4的頂邊的左右兩端,也能起到調節(jié)推進油缸3沿切線方向來回移動的作用。
[0036]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原理和較佳的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發(fā)明原理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若干其它變型,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模式盾構機,包括連接法蘭、多個固定座和多組推進油缸,多組所述推進油缸沿所述連接法蘭的圓周均勻布置,所述推進油缸包括缸體和位于所述缸體內的活塞桿,所述缸體的尾端與所述固定座通過球頭連接,所述固定座安裝在所述連接法蘭上,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推進油缸的所述缸體上套設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安裝有偏轉油缸和回正油缸,所述偏轉油缸用于調整所述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的切線方向移動,所述回正油缸用于調整所述推進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圓周徑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盾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套設在所述缸體的前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盾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模式盾構機還包括擋板和與所述連接法蘭同軸布置的支撐環(huán)梁,所述擋板固定在支撐環(huán)梁上,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擋板連接,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缸體與所述卡板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盾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模式盾構機還包括擋板和與所述連接法蘭同軸設置的支撐環(huán)梁,所述擋板固定在支撐環(huán)梁上,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缸體與所述擋板連接,所述偏轉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活塞桿與所述卡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雙模式盾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轉油缸設有兩個,兩個所述偏轉油缸分別位于所述卡板底邊的左右兩端;所述回正油缸有四個,四個所述回正油缸分別位于所述卡板的左邊和右邊的上下兩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盾構機,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推進油缸包括兩個油缸。
【文檔編號】E21D9/06GK103742161SQ201310723007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fā)明者】車仁浦, 杜彬, 龍斌, 郝文光, 亢彥軍, 喬文俊, 牛云鵬, 梅勇兵, 張社軍 申請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華新街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