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土木工程支擋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 構造背景技術[0002]近幾年我國市政建設、鐵路建設快速發(fā)展,在城區(qū)市政、鐵路樞紐和車站內(nèi)出現(xiàn)了 大量的下穿大跨度挖方段落,由于受地下水位影響及支擋結構外觀等要求,需要設置下穿 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結構工程。由于U型槽懸臂高,其受力大,如果僅通過加大結構尺寸和 強度來抵抗外力,其工程投資較高;同時由于U型槽結構跨度大,傳統(tǒng)的在U型槽結構頂部 設置橫撐改善其受力和節(jié)約投資的方法沒有實現(xiàn)條件。因此,迫切需求一種能有效改善U 型槽結構受力、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和節(jié)約工程投資的新構造,并符合環(huán)保的要求。實用新型內(nèi)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 具有結構整體性好、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程投資省的特點。[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0005]本實用新型的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包括U型槽結構,其特征是所述U 型槽結構的外側沿縱向間隔設置抗拉加固樁,在U型槽結構和抗拉加固樁的頂部設置與之 固結的連接梁。[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解決了 U型槽結構由于高懸臂結構受力大、跨 度大無法在結構頂部設置橫撐改善其結構受力和工程投資大等問題,其結構整體性好、結 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程投資省,并符合環(huán)保要求,具有廣闊推廣應用前景。
[0007]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兩幅附圖[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的橫斷面示意圖;[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的平面示意圖。[0010]圖中示出構件名稱及對應的標記U型槽結構1、抗拉加固樁2、連接梁3。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2]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包括U型槽結構1, 在該U型槽結構I的外側沿縱向間隔設置抗拉加固樁2,在U型槽結構I和抗拉加固樁2的 頂部設置與之固結的連接梁3。本實用新型利用抗拉加固樁2為高懸臂U型槽結構I提供 抗拉力,改善其結構受力,利用連接梁3把抗拉加固樁2抗拉力傳遞給U型槽結構I。該組 合結構有效地解決了 U型槽結構由于高懸臂結構受力大、跨度大無法在結構頂部設置橫撐改善其結構受力和工程投資大等問題,其結構整體性好、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程投資省, 并符合環(huán)保要求,具有廣闊推廣應用前景。[0013]所述抗拉加固樁2縱向設置間距一般為5 10m,根據(jù)U型槽結構I結構受力和經(jīng) 濟綜合比較確定。所述抗拉加固樁2與U型槽結構I橫向距離一般大于U型槽結構I懸臂 高度的1. 5倍。[0014]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的一些原理, 并非是要將本實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范圍內(nèi),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 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1.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包括U型槽結構(I),其特征是所述U型槽結構(I) 的外側沿縱向間隔設置抗拉加固樁(2),在U型槽結構(I)和抗拉加固樁(2)的頂部設置與之固結的連接梁(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其特征是所述抗拉加固樁(2) 縱向設置間距為5 10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其特征是所述抗拉加固樁(2) 與U型槽結構(I)橫向距離大于U型槽結構(I)懸臂高度的1. 5倍。
專利摘要高懸臂大跨度U型槽組合構造,具有結構整體性好、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程投資省的特點。它包括U型槽結構(1),該U型槽結構(1)的外側沿縱向間隔設置抗拉加固樁(2),在U型槽結構(1)和抗拉加固樁(2)的頂部設置與之固結的連接梁(3)。
文檔編號E02D17/20GK202850031SQ20122044213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日
發(fā)明者姚裕春, 李安洪, 劉洋, 周成, 龐應剛, 李楚根, 葉世斌, 曾永紅, 徐駿, 龔建輝, 李井元, 吳沛沛, 趙青海 申請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