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挖掘裝載機的工作裝置,特別是一種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屬于工程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挖掘裝載機前后端分別為裝載端和挖掘端,同樣一臺整機可以實現(xiàn)裝載和挖掘功能,因此俗稱為“兩頭忙”。目前的挖掘裝載機為了提高裝載端的提升性能一般都會采用正轉八連桿或正轉六連桿機構,綜合考慮裝載端提升的平衡性多數(shù)廠家會選擇正轉八連桿結構。一般正轉八連桿結構會有十一個鉸接點,轉斗油缸、轉斗搖桿和轉斗拉桿共同鉸接于同一點,但是這種三桿鉸接于同一點的工作裝置在發(fā)動機功率相等的情況下掘起力相對較小。正轉八連桿結構的工作裝置的各桿的尺寸比例和鉸接點位置各不相同,因此會導致卸載高度和卸載距離以及掘起力各不相同。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目的為了優(yōu)化挖掘裝載機挖掘端工作裝置的性能,獲得合理的卸載高度和卸載距離,并且在發(fā)動機輸出功率相同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裝載端掘起力,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十二個經(jīng)過優(yōu)化設計的鉸接點的裝載性能更優(yōu)的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
作裝置。技術方案一種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包括前車架、動臂、轉斗油缸、動臂油缸、轉斗搖臂、轉斗拉桿、動臂拉桿、動臂搖桿和鏟斗;所述車架分別與動臂一端鉸接于A點、與動臂拉桿一端鉸接于C點,與動臂油缸一端鉸接于E點,所述動臂另一端與鏟斗鉸接于B點,所述動臂拉桿另一端與動臂搖桿一端鉸接于D點,所述動臂油缸另一端鉸接于動臂中部的F點;所述動臂搖桿的中部與動臂鉸接于G點,G點位于A 1兩點之間; 所述動臂搖桿另一端與轉斗油缸一端鉸接于H點,轉斗油缸另一端與轉斗搖臂一端鉸接于 I點,轉斗搖臂另一端與鏟斗鉸接于J點;所述轉斗拉桿兩端分別與轉斗搖臂和動臂鉸接于K、L兩點,所述K點位于I、J點之間,所述L點位于F、B點之間;所述正轉八連桿機構的點位關系如下令基準長度為 1,則 IK=1,0. 9<AC<1. 2,3. 4<AG<3. 8,2<GH<2. 4,6. 2<GL<6. 8, 2. 2<KL<2. 5,2. 8<KJ<3. 2,1. 6<BJ<1. 9,2. 2<BL<2. 6,1. 2<DG<1. 5,HI 伸縮長度在 5. 04 到 9. 3 之間,EF 伸縮長度在 5. 03 到 8. 9 之間。其中 AC=L 03,AG=3. 6,GH=2. 24,GL=6. 52,KL=2. 35, KJ=2. 93,BJ=L 75,BL=2. 43,DG=L 31。將各鉸接點的連線簡化成八連桿機構前車架上鉸接點A和B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一 AB,動臂拉桿兩端的鉸接點C、D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二 CD,動臂油缸上的兩鉸接點E、F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三EF,動臂搖桿兩端的鉸接點D、H之間的連線構成桿四DH,轉斗油缸兩端的鉸接點H、I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五HI,轉斗搖臂兩端的鉸接點I、J之間的連線構成桿六 IJ,轉斗拉桿兩端的鉸接點K、L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七KL,鏟斗上的兩個鉸接點B、J的連線構成桿八BJ,桿一至桿八構成了正轉八連桿機構。桿六IJ以K點為支點形成了杠桿原理, 增加了本工作裝置的掘起力。為了提高桿六IJ工作的穩(wěn)定性,所述轉斗拉桿為雙板結構分別位于動臂和轉斗搖臂內(nèi)外兩側。有益效果本正轉八連桿機構使得裝載端工作裝置在發(fā)動機功率相同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更大的掘起力,使得整機橋荷分配比較更加合理,提高了作業(yè)效率和作業(yè)平衡性。
圖1為本發(fā)明動臂油缸和轉頭油缸的活塞桿處于收縮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動臂油缸和轉頭油缸的活塞桿處于伸展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一種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包括前車架1、動臂2、轉斗油缸3、動臂油缸4、轉斗搖臂5、轉斗拉桿6、動臂拉桿7、動臂搖桿8和鏟斗9 ;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1分別與動臂2 —端鉸接于 A點、與動臂拉桿7 —端鉸接于C點,與動臂油缸4 一端鉸接于E點,所述動臂2另一端與鏟斗9鉸接于B點,所述動臂拉桿7另一端與動臂搖桿8 一端鉸接于D點,所述動臂油缸4 另一端鉸接于動臂2中部的F點;所述動臂搖桿8的中部與動臂2鉸接于G點,G點位于A 、F兩點之間;所述動臂搖桿8另一端與轉斗油缸3 —端鉸接于H點,轉斗油缸3另一端與轉斗搖臂5 —端鉸接于I點,轉斗搖臂5另一端與鏟斗9鉸接于J點;所述轉斗拉桿6兩端分別與轉斗搖臂5和動臂2鉸接于K、L兩點,所述K點位于I、J點之間,所述L點位于F、 B點之間;所述轉斗拉桿6為雙板結構分別位于動臂2和轉斗搖臂5內(nèi)外兩側;將各鉸接點的連線簡化成八連桿機構前車架1上鉸接點A和B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一 AB,動臂拉桿7兩端的鉸接點C、D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二 CD,動臂油缸4上的兩鉸接點E、F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三EF,動臂搖桿8兩端的鉸接點D、H之間的連線構成桿四DH,轉斗油缸3兩端的鉸接點H、 I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五HI,轉斗搖臂5兩端的鉸接點I、J之間的連線構成桿六IJ,轉斗拉桿6兩端的鉸接點K、L之間的連線構成桿七KL,鏟斗9上的兩個鉸接點B、J的連線構成桿八BJ,桿一至桿八構成了正轉八連桿機構。桿六IJ以K點為支點形成了杠桿原理,增加了本工作裝置的掘起力。所述正轉八連桿機構的點位關系如下令基準長度為1,則IK=1,0.9<AC<1.2, 3. 4<AG<3. 8,2<GH<2. 4,6. 2<GL<6. 8,2. 2<KL<2. 5,2. 8<KJ<3. 2,1. 6<BJ<1. 9,2. 2<BL<2. 6, 1.2<DG<1.5,HI伸縮長度在5. 04到9. 3之間,EF伸縮長度在5. 03到8. 9之間。其中 AC=L 03,AG=3. 6,GH=2. 24,GL=6. 52,KL=2. 35,KJ=2. 93,BJ=L 75,BL=2. 43,DG=L 31 時是最
佳方案。本正轉八連桿機構使得裝載端工作裝置在發(fā)動機功率相同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更大的掘起力,使得整機橋荷分配比較更加合理,提高了作業(yè)效率和作業(yè)平衡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包括前車架(1)、動臂(2)、轉斗油缸 (3)、動臂油缸(4)、轉斗搖臂(5)、轉斗拉桿(6)、動臂拉桿(7)、動臂搖桿(8)和鏟斗(9);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1)分別與動臂(2)—端鉸接于A點、與動臂拉桿(7)—端鉸接于C點, 與動臂油缸(4) 一端鉸接于E點,所述動臂(2)另一端與鏟斗(9)鉸接于B點,所述動臂拉桿(7)另一端與動臂搖桿(8)—端鉸接于D點,所述動臂油缸(4)另一端鉸接于動臂(2)中部的F點;所述動臂搖桿(8)的中部與動臂(2)鉸接于G點,G點位于A、?兩點之間;所述動臂搖桿(8)另一端與轉斗油缸(3) —端鉸接于H點,轉斗油缸(3)另一端與轉斗搖臂 (5)—端鉸接于I點,轉斗搖臂(5)另一端與鏟斗(9)鉸接于J點;所述轉斗拉桿(6)兩端分別與轉斗搖臂(5)和動臂(2)鉸接于K、L兩點,所述K點位于I、J點之間,所述L點位于 F、B點之間;所述正轉八連桿機構的點位關系如下令基準長度為1,則IK=1,0. 9<AC<1. 2, 3. 4<AG<3. 8,2<GH<2. 4,6. 2<GL<6. 8,2. 2<KL<2. 5,2. 8<KJ<3. 2,1. 6<BJ<1. 9,2. 2<BL<2. 6, 1. 2<DG<1. 5,HI伸縮長度在5. 04到9. 3之間,EF伸縮長度在5. 03到8. 9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AC=L 03,AG=3. 6,GH=2. 24,GL=6. 52,KL=2. 35,KJ=2. 93,BJ=L 75,BL=2. 43,DG=L 31。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斗拉桿(6)為雙板結構分別位于動臂(2)和轉斗搖臂(5)內(nèi)外兩側。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挖掘裝載機裝載端正轉八連桿工作裝置,包括前車架、動臂、轉斗油缸、動臂油缸、轉斗搖臂、轉斗拉桿、動臂拉桿、動臂搖桿和鏟斗;正轉八連桿機構使得裝載端工作裝置在發(fā)動機功率相同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更大的掘起力,使得整機橋荷分配比較更加合理,提高了作業(yè)效率和作業(yè)平衡性。
文檔編號E02F3/38GK102518155SQ201210000839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4日
發(fā)明者劉寅, 申碩, 藍強 申請人:江蘇柳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