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鋁電解槽槽內襯側部復合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電解槽槽內襯側部結構,屬于鋁電解槽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鋁電解槽槽內襯側部復合塊由碳氮化硅和普通碳塊復合而成,碳氮化硅塊和碳塊底面平齊,采用這種結構的鋁電解槽在進行鋁電解生產時,鋁液及電解質很容易從復合塊的底面流出,從而導致漏爐,使生產遭受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現有技術中的鋁電解槽在使用時,其使用效果差。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鋁電解槽槽內襯側部復合塊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鋁液及電解質很容易從復合塊的底面流出,從而導致漏爐等不足。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安裝有槽內襯和側板的槽殼,在槽內襯的側部、側板的內壁砌一種碳氮化硅和碳塊的復合塊;復合塊中碳塊的底部比碳氮化硅的底部低20 100毫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將底部平齊的復合塊改為上下錯開的復合塊,避免了該處形成通縫,有效地阻止了鋁液及電解質從該處滲漏。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結構簡單,而且還能有效阻止鋁液及電解質的滲漏、延長鋁電解槽使用壽命的優(yōu)點。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它包括安裝有槽內襯2和側板3的槽殼1,在槽內襯2的左側上部、側板3的內壁砌一種碳氮化硅4和碳塊5的復合塊;復合塊中碳塊5的底部比碳氮化硅4的底部低20 100毫米。施工時,先將碳氮化硅塊4與碳塊5粘接在一起,并使碳塊5的底面低于碳氮化硅塊4的底面2(Γ100毫米;碳塊5比碳氮化硅4低出的部分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
權利要求1. 一種鋁電解槽槽內襯側部復合塊結構,它包括安裝有槽內襯(2)和側板(3)的槽殼(1),在槽內襯(2)的側部、槽殼(1)的側板(3)的內壁砌碳氮化硅(4)和碳塊(5)的復合塊,其特征在于復合塊中碳塊(5)的底部比碳氮化硅(4)的底部低20 10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電解槽內襯側部復合塊結構,它包括安裝有槽內襯(2)和側板(3)的槽殼(1),在槽內襯(2)的側部、槽殼(1)的側板(3)的內壁砌碳氮化硅(4)和碳塊(5)的復合塊,其特征在于復合塊中碳塊(5)的底部比碳氮化硅(4)的底部低20~100毫米。本實用新型在鋁電解槽槽內襯的側部砌一種碳氮化硅和普通碳塊的復合塊,且碳塊底部低于碳氮化硅底部,避免了該處形成通縫,有效地阻止了鋁液及電解質從該處滲漏。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結構簡單,而且還能有效阻止鋁液及電解質的滲漏、延長鋁電解槽使用壽命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C25C3/08GK202323051SQ2011204734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程然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