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實現(xiàn)了構造簡化、輕量化及成本降低的發(fā)動機。將發(fā)動機(1)設為通過嵌合、粘接、焊接中的至少一種來實質(zhì)上橫跨全長地將第一曲軸箱部件和第二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連續(xù)地接合在一起的構成,所述發(fā)動機(1)具備:汽缸(110);第一軸承部(130),至少一部分與汽缸形成為一體,可旋轉(zhuǎn)地對曲軸(210)的第一軸部進行支承;第二軸承部(140),至少一部分與汽缸形成為一體,可旋轉(zhuǎn)地對曲軸的第二軸部進行支承;第一曲軸箱部件(400)及第二曲軸箱部件(500),分別構成收納所述曲軸的曲軸箱的一部分(410)及其余部分(510),并且由樹脂系材料形成。
【專利說明】發(fā)動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發(fā)動機,特別涉及實現(xiàn)了構造簡化、輕量化及成本降低的發(fā)動機。
【背景技術】
[0002]通用發(fā)動機是作為動力源而搭載于例如產(chǎn)業(yè)用及園藝用等的設備的發(fā)動機。
[0003]這種通用發(fā)動機由于低成本化、輕量化等的要求強烈,因此目前也試著進行各種各樣的構造簡化及輕量化。
[0004]作為發(fā)動機的構造簡化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例如,專利文獻I記載的是在船外機用的發(fā)動機中,將可旋轉(zhuǎn)地對曲軸的軸部(軸頸部)進行支承的主軸承的一部分與汽缸形成為一體。
[0005]另外,專利文獻2記載的是如下的技術,即,在二沖程發(fā)動機中,用樹脂材料的注射成型來澆注形成曲軸箱,然后形成將汽缸、活塞、連桿、曲軸、主軸承等裝配而構成的發(fā)動機組。
[0006]專利文獻1:特開昭60 - 27762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特開平7 — 310589號公報
[0008]在通用發(fā)動機中,在例如園藝用等的一部分用途中,用戶對低成本化的要求也非常強烈,另一方面,在發(fā)動機產(chǎn)生了狀態(tài)不佳的情況下,也存在如下的真實情況,即,幾乎不進行分解修理就替換為新的發(fā)動機,故障品被周轉(zhuǎn)到再循環(huán)中。
[0009]以至于這種發(fā)動機都采用由螺栓等將各部件聯(lián)接且可進行分解修理、保養(yǎng)的構造,這種構造會招致構造復雜化、重量增大、成本增大等,不優(yōu)選。
[0010]另外,如果能夠?qū)⑶S箱等應力較小且大型的零件從鋁系合金等鑄造品替換為樹脂成型品,就能夠?qū)崿F(xiàn)大幅度的輕量化、成本下降及發(fā)出音等的噪音降低,優(yōu)選。
[0011]但是,在對使用樹脂制成的曲軸箱的技術進行了記載的專利文獻2中,幾乎沒有對具體的樹脂制曲軸箱的制造方法及形狀等進行記載,另外,記載的是曲軸箱較小且容易確保強度的二沖程發(fā)動機相關的技術,基于該文獻記載的內(nèi)容,不可能實現(xiàn)占據(jù)當前通用發(fā)動機主流的四沖程發(fā)動機的曲軸箱樹脂化。
【發(fā)明內(nèi)容】
[0012]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的問題而完成的,其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可實現(xiàn)構造簡化、輕量化及成本降低的發(fā)動機。
[0013]本發(fā)明通過如下的解決辦法來解決上述的課題。
[0014]第一方面的發(fā)明提供一種發(fā)動機,其具備:汽缸;第一軸承部,其至少一部分與所述汽缸形成為一體,對曲軸的第一軸部進行可旋轉(zhuǎn)地支承;第二軸承部,其至少一部分與所述汽缸形成為一體,對所述曲軸的第二軸部進行可旋轉(zhuǎn)地支承;第一曲軸箱部件及第二曲軸箱部件,分別構成收納所述曲軸的曲軸箱的一部分及其余部分,并且由樹脂系材料形成,所述發(fā)動機的特征為,通過嵌合、粘接、焊接中的至少一種,實質(zhì)上橫跨全長地將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和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連續(xù)地接合在一起。
[0015]據(jù)此,通過將曲軸箱設為樹脂成型品而不是通常的金屬鑄件,能夠?qū)崿F(xiàn)大幅度的重量減輕及成本下降,進而也能夠降低從曲軸箱發(fā)出的發(fā)出噪音。
[0016]另外,通過利用嵌合、粘接、焊接中的至少一種將第一曲軸箱部件和第二曲軸箱部件接合在一起,不需要為將兩者聯(lián)接而設置螺栓等聯(lián)接件,進而也不需要考慮螺栓等組裝空間及容納工具、作業(yè)者的手等的作業(yè)空間,因此能夠?qū)崿F(xiàn)重量減輕、構造的簡化、設計自由度的提聞、制造工序的簡化等。
[0017]另外,通過實質(zhì)上橫跨全長地將第一曲軸箱部件及第二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連續(xù)地接合在一起,在與使用螺栓等的部分性的結合進行比較的情況下,能夠得到較高的結合強度、曲軸箱的剛性及能夠可靠地對潤滑用油及竄漏氣體進行密封的良好密封性。
[0018]第二方面的發(fā)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為,在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的與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形成有突條;在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的與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形成有所述突條要插入嵌合的槽部。
[0019]據(jù)此,通過使突條和槽部嵌合,能夠簡單且強固地將第一曲軸箱部件和第二曲軸箱部件固定。
[0020]另外,通過在槽部內(nèi)預填充有粘接劑及密封劑,也容易可靠地對接合部進行密封。
[0021]第三方面的發(fā)明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為,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通過將所述曲軸箱沿所述曲軸的旋轉(zhuǎn)軸方向一分為二而構成;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具有安裝所述第一軸承部的第一開口 ;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具有安裝所述第二軸承部的第二開口 ;通過嵌合、粘接、焊接中的至少一種,實質(zhì)上橫跨整個一周地將所述第一開口的周緣部和所述第一軸承部的接合部位以及所述第二開口的周緣部和所述第二軸承部的接合部位連續(xù)地接合在一起。
[0022]據(jù)此,在這些部位,也能夠簡單且強固地固定,還能夠得到良好的密封性。
[0023]第四方面的發(fā)明如第一?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為,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汽缸罩部,所述汽缸罩部一體地形成且覆蓋所述汽缸的周圍,并對導入內(nèi)部的冷卻風進行引導。
[0024]據(jù)此,能夠提高汽缸的冷卻效率,并且通過抑制來自汽缸的發(fā)出噪音向外部的排放,從而實現(xiàn)進一步的噪音降低。
[0025]第五方面的發(fā)明如第一?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為,在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一體地形成有動力傳遞部件殼體的一部分,所述動力傳遞部件殼體對從所述曲軸向凸輪軸傳遞動力的動力傳遞部件進行收納。
[0026]據(jù)此,通過將動力傳遞部件殼體的一部分與曲軸箱部件一體化,能夠?qū)崿F(xiàn)零件數(shù)量的降低、輕量化及裝配工序的簡化。
[0027]另外,與在汽缸體的一部分形成動力傳遞部件的殼體的情況相比,能夠良好地冷卻汽缸整個一周。
[0028]第六方面的發(fā)明如第五方面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為,將所述動力傳遞部件殼體的另一部分與鼓風機外殼的一部分形成為一體,所述鼓風機外殼對固定于所述曲軸且在旋轉(zhuǎn)時產(chǎn)生冷卻風的鼓風機風扇進行收納。
[0029]第七方面的發(fā)明如第一?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為,將所述汽缸和汽缸蓋形成為一體,所述汽缸蓋設置于所述汽缸在所述曲軸相反側的端部并具有進氣口和排氣口。
[0030]根據(jù)這些發(fā)明,能夠更進一步實現(xiàn)構造的簡化、重量的減輕、零件數(shù)量的降低。
[0031]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實現(xiàn)了構造簡化、輕量化及成本降低的發(fā)動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圖1是用包含曲軸中心軸及汽缸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應用本發(fā)明的發(fā)動機的實施例剖切而看到的剖面圖;
[0033]圖2是從上方看圖1的發(fā)動機的汽缸體的圖;
[0034]圖3是圖2的III — III部向視圖;
[0035]圖4是圖2的IV — IV部向視圖;
[0036]圖5是圖3的V — V部向視圖;
[0037]圖6是圖3的VI — VI部向視剖面圖;
[0038]圖7是圖2的VI1- VII部向視剖面圖;
[0039]圖8是圖1的VII1- VIII部向視剖面圖;
[0040]圖9是圖1的IX — IX部向視剖面圖;
[0041]圖10是表示從實施例的發(fā)動機卸下鼓風機外殼上半部、反沖蓋及反沖起動器后而從上方(曲軸軸線方向)看到的狀態(tài)的圖;
[0042]圖11是圖10的X1- XI部向視剖面圖;
[0043]圖12是從上方看在汽缸體上組裝有曲軸之后的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圖;
[0044]圖13是用與汽缸的中心軸方向垂直且包含曲軸的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圖12的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045]圖14是從上方看曲軸箱下半部等安裝后的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圖;
[0046]圖15是用與汽缸的中心軸方向垂直且包含曲軸的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圖14的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047]圖16是從上方看曲軸箱上半部等安裝后的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圖;
[0048]圖17是用與汽缸的中心軸方向垂直且包含曲軸的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圖16的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049]圖18是從上方看鼓風機外殼下半部等安裝后的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圖;
[0050]圖19是用與汽缸的中心軸方向垂直且包含曲軸的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圖18的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051]圖20是從上方看成品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圖;
[0052]圖21是用與汽缸的中心軸方向垂直且包含曲軸的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圖20的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053]符號說明
[0054]I 發(fā)動機
[0055]100汽缸體
[0056]110 汽缸
[0057]111散熱片[0058]112點火裝置安裝部
[0059]113基座板安裝部
[0060]114油通道
[0061]120汽缸蓋
[0062]121燃燒室
[0063]122進氣口
[0064]123排氣口
[0065]124進氣閥
[0066]124a 閥簧
[0067]125排氣閥
[0068]125a 閥簧
[0069]126 凸輪軸
[0070]127塞孔
[0071]P火花塞
[0072]128凸輪軸承
[0073]129缸頭蓋
[0074]H橡膠軟管
[0075]130主軸承上半部
[0076]131軸承蓋
[0077]131a 通道
[0078]140主軸承下半部
[0079]141軸承蓋
[0080]142油封
[0081]210曲軸
[0082]220活塞
[0083]230連桿
[0084]240閥驅(qū)動機構
[0085]241曲軸齒形帶輪
[0086]242凸輪軸齒形帶輪
[0087]243正時帶
[0088]250調(diào)速機構
[0089]260鼓風機風扇
[0090]270反沖起動器
[0091]271反沖把手
[0092]Fff 飛輪
[0093]300基座板
[0094]400曲軸箱下半部
[0095]410主體部
[0096]411上緣部[0097]412開口
[0098]413油位表安裝部
[0099]G油位表
[0100]420汽缸罩部
[0101]421開口
[0102]500曲軸箱上半部
[0103]510主體部
[0104]511下緣部
[0105]512開口
[0106]520汽缸罩部
[0107]530帶殼部
[0108]531開口
[0109]532開 口
[0110]533導向面部
[0111]600鼓風機外殼下半部
[0112]610主體部
[0113]620帶殼部
[0114]621連通部
[0115]622油封
[0116]630進氣室部
[0117]631間隔壁
[0118]632空氣濾清器連通部
[0119]633化油器連通部
[0120]634間隔壁
[0121]700鼓風機外殼上半部
[0122]710主體部
[0123]720進氣室部
[0124]800反沖蓋
[0125]910空氣濾清器
[0126]920化油器
[0127]930消聲器
[0128]940燃料箱
[0129]950點火裝置
[0130]960運轉(zhuǎn)控制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131]本發(fā)明通過如下技術來解決提供構造簡化、輕量化及實現(xiàn)了成本降低的發(fā)動機的課題,即,在汽缸體上一體地形成主軸承的一部分,并且由二分割的樹脂成型品形成曲軸箱,并且通過嵌合、粘接等而橫跨整個一周地將其接合部接合。[0132]【實施例】
[0133]下面,對應用本發(fā)明的發(fā)動機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0134]實施例的發(fā)動機是例如大致沿鉛垂方向配置有曲軸的旋轉(zhuǎn)中心軸的通用的單缸四沖程OHC汽油發(fā)動機。
[0135]實施例的發(fā)動機是作為動力源而搭載于例如割草機等園藝用設備、發(fā)電機及其他各種設備的發(fā)動機。
[0136]圖1是用包含曲軸中心軸及汽缸中心軸的平面將實施例的發(fā)動機剖切而看到的剖面圖。
[0137]發(fā)動機I由汽缸體100、曲軸210、活塞220、連桿230、閥驅(qū)動機構240、調(diào)速機構250、鼓風機風扇260、反沖起動器270、基座板300、曲軸箱下半部400、曲軸箱上半部500、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反沖蓋800、空氣濾清器910、化油器920、消聲器930、燃料箱940、點火裝置950、運轉(zhuǎn)控制機構960等構成。
[0138]下面,依次對各部進行詳細說明。
[0139]首先,對汽缸體100進行說明。
[0140]圖2是從上方看汽缸體的平面圖。
[0141]圖3是圖2的II1-1II部向視圖(從進氣口側看到的圖)。
[0142]圖4是圖2的IV — IV部向視圖(從排氣口側看到的圖)。
[0143]圖5是圖3的V — V部向視圖(從下方看到的圖)。
[0144]圖6是圖3的VI — VI部向視剖面圖。
[0145]圖7是圖2的VII —VII部向視剖面圖。
[0146]汽缸體100 —體地形成有汽缸110、汽缸蓋120、主軸承上半部130、主軸承下半部140的主要部分。
[0147]汽缸體100的主要部分通過例如對鋁系合金進行鑄造,然后實施規(guī)定的機械加工來形成。
[0148]汽缸110是活塞插入內(nèi)部且進行往復運動的圓筒狀的部分。
[0149]為了降低零件數(shù)量,汽缸110作為無襯套的電鍍汽缸。
[0150]在汽缸110上形成有散熱片111、點火裝置安裝部112、基座板安裝部113等。
[0151]散熱片111是從汽缸110的外周面法蘭狀地伸出而形成的平板狀的部分。
[0152]散熱片111沿汽缸110的軸方向相互隔開間隔地排列有多個。
[0153]點火裝置安裝部112是將點火裝置950固定于汽缸110的作為基部的部分。
[0154]點火裝置安裝部112從汽缸110向上方突出而形成。
[0155]基座板安裝部113是將基座板300安裝于汽缸110的作為基部的部分。
[0156]基座板安裝部113從汽缸110向下方突出而形成。
[0157]汽缸蓋120設置于汽缸110的曲軸210相反側的端部。
[0158]汽缸蓋120由燃燒室121、進氣口 122、排氣口 123、進氣閥124、排氣閥125、凸輪軸126、塞孔127、凸輪軸承128、缸頭蓋129等構成。
[0159]燃燒室121是與活塞220的球冠面、汽缸110的內(nèi)周面等協(xié)同形成混合器的燃燒空間的部分。
[0160]燃燒室121是設置于汽缸蓋120的面向汽缸110的內(nèi)徑側的部分的凹部。[0161]進氣口 122是將化油器920形成的混合器導入燃燒室121的流道。
[0162]進氣口 122的入口向汽缸蓋120的側方開口。
[0163]排氣口 123是從燃燒室121內(nèi)將廢氣排出到消聲器930的流道。
[0164]排氣口 123的出口向汽缸蓋120的進氣口 122的入口側的相反側的側方開口。
[0165]進氣閥124、排氣閥125是以規(guī)定的配氣正時開閉進氣口 122及排氣口 123的可動閥。
[0166]進氣閥124、排氣閥125由插入形成于汽缸蓋120的開口且進行滑動的軸部即閥桿及形成于閥桿的前端部的傘型閥體構成。
[0167]進氣閥124、排氣閥125將其閥桿配置為水平,并且以進氣閥124在上方的方式平行地排列。
[0168]進氣閥124、排氣閥125具備將這兩個閥向閉閥狀態(tài)側施力的閥簧124a、125a,通過凸輪軸126,在經(jīng)由搖臂而按壓時,進行開閥。
[0169]凸輪軸126以曲軸210的速度的I / 2進行旋轉(zhuǎn),具備以規(guī)定的配氣正時將進氣閥124、排氣閥125開閉的凸輪部(滑動面部)。
[0170]凸輪軸126經(jīng)由可擺動地支承于汽缸蓋120的搖臂,按壓進氣閥124、排氣閥125的閥桿軸端部,對閥進行驅(qū)動。
[0171]在凸輪軸126的上端部,安裝有卷掛正時帶243的凸輪軸齒形帶輪242。
[0172]塞孔127是使燃燒室121內(nèi)的混合氣著火的火花塞P插入的螺紋孔,相鄰配置于進氣口 122、排氣口 123。
[0173]凸輪軸承128是可旋轉(zhuǎn)地支承凸輪軸126的軸承。
[0174]凸輪軸承128是在金屬面的表面形成潤滑油膜而支承軸部的金屬軸承。
[0175]凸輪軸承128的半部通過機械加工,形成于汽缸蓋120,其余半部形成為分體的搖臂支承部件。
[0176]缸頭蓋129是對汽缸蓋120的曲軸210相反側的端部進行包覆的蓋狀部件,覆蓋凸輪軸126、搖臂等。
[0177]缸頭蓋129通過利用樹脂系材料的噴射成型,一體地形成。
[0178]主軸承上半部130、主軸承下半部140是分別可旋轉(zhuǎn)地對形成于曲軸210的上部、下部的軸頸部(軸部)進行支承的軸承。
[0179]主軸承上半部130、主軸承下半部140分別設置于從汽缸110的曲軸210側的端部突出為臂狀的部分的前端。
[0180]主軸承上半部130、主軸承下半部140是在實施了機械加工的金屬表面形成潤滑油膜而支承軸部的統(tǒng)稱為所謂的直接金屬的金屬軸承。
[0181]主軸承上半部130、主軸承下半部140的半部通過對與汽缸體100 —體形成的部分實施機械加工而形成,其余半部通過對分體的軸承蓋131、141實施機械加工而形成。
[0182]在主軸承上半部130的軸承蓋131上形成有通道131a,所述通道131a將在曲軸箱內(nèi)流動的包含油霧在內(nèi)的竄漏氣體等氣體導入而引導到與曲軸210—起的滑動部,進而將該油及竄漏氣體導入后述的帶殼內(nèi)。
[0183]通道131a的入口向曲軸箱內(nèi)敞開,出口向與曲軸210—起滑動的軸承部開口。
[0184]從通道131a導入滑動部的油霧邊對滑動部進行潤滑,邊穿過形成于軸承和軸中的至少一方的槽部而導入帶殼。
[0185]在主軸承下半部140的軸承蓋141上安裝有后述的調(diào)速機構250。
[0186]在主軸承下半部140的下方,設有防止向曲軸箱的下方漏油的油封142。
[0187]曲軸210是發(fā)動機I的輸出軸,其中心軸實質(zhì)上沿鉛垂方向配置。
[0188]在曲軸210的中間部,形成有偏離旋轉(zhuǎn)中心軸而設置的曲柄銷及支承該曲柄銷的曲柄臂。
[0189]在曲柄臂上一體地形成有配重塊。
[0190]在曲軸210的上部,從上方側起依次設有反沖起動器270、鼓風機風扇260、油封622、曲軸齒形帶輪241。
[0191]曲軸齒形帶輪241安裝于主軸承上半部130的正上方。
[0192]曲軸210的下部設為發(fā)動機I的輸出軸部,向基座板300的下方突出,用于安裝作為驅(qū)動對象的設備。
[0193]活塞220是插入汽缸體100的汽缸110內(nèi)而在內(nèi)部進行往復運動,并將燃氣的壓力經(jīng)由連桿230傳遞到曲軸210的部件。
[0194]在活塞220的外周面上,沿軸方向分散地形成有多個環(huán)形槽,嵌入有油環(huán)、活塞環(huán)。
[0195]連桿(連桿)230是分別相對于曲軸210的曲柄銷、插入活塞220的活塞銷而設為可擺動的部件,在兩者之間進行力的傳遞。
[0196]閥驅(qū)動機構240是從曲軸210向汽缸蓋120的凸輪軸126傳遞動力來驅(qū)動進排氣閥的機構。
[0197]閥驅(qū)動機構240由曲軸齒形帶輪241、凸輪軸齒形帶輪242、正時帶243等構成。
[0198]曲軸齒形帶輪241安裝于曲軸210的上部。
[0199]凸輪軸齒形帶輪242安裝于凸輪軸126的上部,具有曲軸齒形帶輪241的2倍的齒數(shù)。
[0200]正時帶243是卷掛于曲軸齒形帶輪241、凸輪軸齒形帶輪242的具有耐油性的齒形帶。
[0201]通過上述的構成,凸輪軸126以曲軸210的I / 2的速度同步旋轉(zhuǎn)。
[0202]調(diào)速機構250是利用離心調(diào)速器來控制發(fā)動機I的轉(zhuǎn)速的機構。
[0203]鼓風機風扇260固定于曲軸210的上端部,在旋轉(zhuǎn)時,形成冷卻發(fā)動機I的氣流。
[0204]另外,鼓風機風扇260為樹脂制成的,組裝于飛輪FW。另外,在實施例中,將鼓風機風扇260設為與飛輪FW分體的零件,但也可以使鼓風機風扇和飛輪一體化。
[0205]反沖起動器270通過操作者牽引反沖把手271 (參照圖20),強制地使曲軸210旋轉(zhuǎn),將發(fā)動機起動。
[0206]基座板300設置于發(fā)動機I的下部,是大致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板狀部件。
[0207]基座板300是將發(fā)動機I安裝于作為驅(qū)動對象的設備的、作為基部的部分。
[0208]基座板300作為例如對鋼板進行沖壓加工而成的面板而形成,為了確保剛性,設置適當?shù)陌纪沟取?br>
[0209]曲軸箱下半部400、曲軸箱上半部500是協(xié)同構成二分割的曲軸箱的部件。
[0210]曲軸箱下半部400、曲軸箱上半部500通過分別對樹脂系材料進行噴射成型而形成為一體。
[0211]曲軸箱下半部400是構成曲軸箱的下半部的部件。
[0212]曲軸箱下半部400具備主體部410、汽缸罩部420。
[0213]主體部410在汽缸110的中心軸更靠下側的區(qū)域,設置為包圍曲軸210、調(diào)速機構250 等。
[0214]主體部410形成為上方開口的容器狀,也作為貯存發(fā)動機I的潤滑用油的油盤發(fā)揮功能。
[0215]在主體部410的上緣部411,實質(zhì)上橫跨全長地形成有槽部,所述槽部被形成于曲軸箱上半部500的主體部510的下緣部511的突條嵌入。
[0216]在主體部410的下端部形成有將主軸承下半部140的下端部嵌入的開口 412 (參照圖15)。
[0217]圍繞該開口 412,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形成的圓環(huán)狀的突條。
[0218]該突條嵌入形成于主軸承下半部140的槽部,進行嵌合。
[0219]另外,在主體部410設有可拆裝地安裝油位表G(參照圖21)的表安裝部413。
[0220]汽缸罩部420實質(zhì)上覆蓋汽缸110的下半部,并且對鼓風機風扇260形成的冷卻風進行引導。
[0221]圖8是圖1的VII1- VIII部向視剖面圖。
[0222]汽缸罩部420與曲軸箱上半部500的汽缸罩部520協(xié)同覆蓋汽缸110的周圍,對鼓風機風扇260發(fā)生的冷卻風進行引導,并且對從汽缸110發(fā)出的噪音進行屏蔽。
[0223]如圖8所示,汽缸罩部420的從汽缸軸線方向看到的剖面形狀實質(zhì)上形成為上方敞開的半圓狀。
[0224]在汽缸罩部420的下端部,形成有排出冷卻風的開口 421。
[0225]曲軸箱上半部500是構成曲軸箱的上半部的部件。
[0226]曲軸箱上半部500具備主體部510、汽缸罩部520、帶殼部530。
[0227]主體部510在汽缸110的中心軸更靠上側的區(qū)域,設置為包圍曲軸210等。
[0228]主體部510形成為下方敞開的容器狀。
[0229]在主體部510的下緣部511,實質(zhì)上橫跨全長地形成有突條,所述突條嵌入形成于曲軸箱下半部400的主體部410的上緣部411的槽部。
[0230]曲軸箱下半部400和曲軸箱上半部500通過向曲軸箱下半部400側的槽部填充具有密封性的粘接劑,且使曲軸箱上半部500側的突條與該槽部嵌合來接合。
[0231]此時,從槽部溢出的粘接劑遍及曲軸箱下半部400的上緣部411和曲軸箱上半部500的下緣部511之間的接合面的實質(zhì)上整個面,將兩者粘接。
[0232]另外,槽部的容積形成為比突條的容積大,以使一部分粘接劑殘留在槽部內(nèi)。
[0233]在主體部510的上端部,形成有被主軸承上半部130的上端部嵌入的開口 512。
[0234]圍繞該開口 512,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圓環(huán)狀的突條。
[0235]該突條嵌入到形成于主軸承上半部130的槽部,進行嵌合。
[0236]另外,在曲軸箱下半部400的主體部410和曲軸箱上半部500的主體部510形成有被沿周向上延伸而由形成于汽缸110的外周面的突條插入的槽部,通過向這些槽部填充粘接劑,且將汽缸110側的突條插入,進行汽缸110的外周面和曲軸箱之間的接合及密封。[0237]汽缸罩部520實質(zhì)上覆蓋汽缸110的上半部,并且對鼓風機風扇260形成的冷卻風進行引導。
[0238]如圖8所示,汽缸罩部520形成有大致沿著汽缸110的中心軸方向及上方方向而形成的平板狀的壁面。
[0239]汽缸罩部520的下端部與曲軸箱下半部400的汽缸罩部420的上端部接合。
[0240]汽缸罩部520的上端部與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的下端部接合。
[0241]帶殼部530是構成與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的帶殼部620協(xié)同收納正時帶243的帶殼的部分。
[0242]圖9是圖1的IX — IX部向視剖面圖。
[0243]如圖9所示,帶殼橫跨整個一周地收納正時帶243,并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冷卻風可穿過的開口 O。
[0244]帶殼部530設置于主體部510及汽缸罩部520的上部,通過使側壁部從實質(zhì)上形成為平板狀的底面部的外周緣部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上方敞開的托盤狀。
[0245]在帶殼部530的主軸承上半部130側的部分,形成有從軸承蓋131的通道131a向帶殼內(nèi)導入竄漏氣體及油的開口 531。
[0246]在帶殼部530的凸輪軸126側的端部,形成有在帶殼內(nèi)從竄漏氣體分離出的油可流向汽缸蓋120內(nèi)的開口 532 (參照圖16)。
[0247]開口 532設置于例如凸輪軸126的滑動面部穿過的區(qū)域的正上方,可向滑動面部和搖臂的滑動部位滴油。
[0248]如圖16所示,在開口 532的周圍,形成有導向面部533,以利用凸輪軸齒形帶輪242的旋轉(zhuǎn)而將油集中于開口 532。
[0249]導向面部533從帶殼部530的外周面部(側壁部)到凸輪軸126的周圍,以沿凸輪軸齒形帶輪242的旋轉(zhuǎn)方向(圖16的順時針)而逐漸向內(nèi)徑側伸出的方式形成為旋渦狀。
[0250]在本實施例中,導向面部533繞凸輪軸126的旋轉(zhuǎn)中心軸而實質(zhì)上等間隔地離開配置有例如三個。
[0251]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是協(xié)同形成收納鼓風機風扇260的空間部即鼓風機外殼的部分。
[0252]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通過分別對樹脂系材料進行噴射成型而形成為一體。
[0253]圖10是表示從發(fā)動機I卸下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反沖蓋800及反沖起動器270后并從上方(曲軸軸線方向)看到的狀態(tài)的圖。
[0254]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具備主體部610、帶殼部620 (參照圖8)、進氣室部630等。
[0255]主體部610是構成鼓風機風扇收納空間部的下半部的部分,通過使側壁部從實質(zhì)上形成為平板狀的底面部的外周緣部向上方突出,形成為上方敞開的容器狀。
[0256]如圖10所示,在從曲軸的旋轉(zhuǎn)軸方向看時,主體部610形成為實質(zhì)上作為與曲軸210及鼓風機風扇260同心的圓形。
[0257]帶殼部620是與曲軸箱上半部500的帶殼部530協(xié)同形成實質(zhì)上密閉的帶殼的部分。[0258]帶殼部620構成帶殼的上半部。
[0259]帶殼部620通過使側壁部從實質(zhì)上形成為平板狀的頂面部的外周緣部向下方突出,形成為下方敞開的容器狀。
[0260]在帶殼部530的上端部,實質(zhì)上橫跨整個一周地形成有槽部,在帶殼部620的下端部,形成有插入該槽部的突條。
[0261]帶殼部530、620與曲軸同樣,通過在槽部內(nèi)填充有具有密封性的粘接劑的狀態(tài)下,將突條插入該槽部內(nèi)使其嵌合而結合。
[0262]在帶殼部620的凸輪軸126的正上部設有連通部621 (參照圖1等),所述連通部621利用凸輪軸齒形帶輪242的旋轉(zhuǎn)的離心力對帶殼內(nèi)的竄漏氣體及油霧進行氣液分離,僅將氣體導入鼓風機外殼的進氣室內(nèi)。
[0263]在連通部621設有防止倒流的針閥。
[0264]另外,圍繞帶殼部620的曲軸210插入的開口部,設有防止從帶殼內(nèi)向鼓風機外殼內(nèi)的漏油的油封622。
[0265]通過這種構成,在發(fā)動機I的運轉(zhuǎn)時,伴同曲軸箱內(nèi)存在的油霧的竄漏氣體經(jīng)由主軸承上半部130的通道131a、曲軸箱上半部500的開口 531,導入帶殼內(nèi)。
[0266]竄漏氣體在帶殼內(nèi)流動,到達凸輪軸齒形帶輪242側,在這里,通過凸輪軸齒形帶輪242的旋轉(zhuǎn)的離心力進行氣液分離,竄漏氣體經(jīng)由連通部621導入后述的進氣室,在發(fā)動機I中進行燃燒處理。
[0267]即,在本實施例中,將帶殼作為將曲軸箱內(nèi)的竄漏氣體排出的通氣流道來利用。
[0268]另一方面,從竄漏氣體分離出的油經(jīng)由開口 532流向汽缸蓋120內(nèi),對凸輪軸126的滑動面等進行潤滑。
[0269]流到汽缸蓋120的下部的油利用例如圖1所示的橡膠軟管H及如圖5所示穿通設置于汽缸體100的內(nèi)部的油通道114,返回到曲軸箱內(nèi)。
[0270]曲軸箱側的返回開口部用于使返回到滯留于曲軸箱內(nèi)的油中,防止竄漏氣體的倒流。
[0271]鼓風機外殼內(nèi)和汽缸罩部520內(nèi)經(jīng)由帶殼部620的外周緣部和汽缸罩部520的壁面之間及形成于帶殼中央的開口 0而連通。
[0272]在發(fā)動機I運轉(zhuǎn)時,如圖8的虛線箭頭所示,鼓風機風扇260形成的冷卻風從這些連通部位進入汽缸罩部520的內(nèi)部,穿過汽缸110的周圍且穿過各散熱片111的間隔內(nèi)流到下方。
[0273]此時,帶殼遠離汽缸110而配置,因此冷卻風能夠橫跨整個一周地對汽缸110進行良好地冷卻。
[0274]冷卻了汽缸110以后的冷卻風從汽缸罩部420下部的開口 421,排放到發(fā)動機I的外部。
[0275]進氣室部630是與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的進氣室部720協(xié)同形成進氣室的部分,所述進氣室由間隔壁631、721從鼓風機風扇收納空間部進行劃分,作為進氣通道的一部分發(fā)揮功能。
[0276]進氣室由進氣室部630、720形成為上下一分為二的容器狀。
[0277]進氣室作為配置于空氣濾清器910和化油器920之間的大容量的輔助消聲器發(fā)揮功能,具有降低進氣噪音,并且通過共振增壓來提高發(fā)動機I的填充效率的效果。
[0278]如圖10所示,進氣室部630由間隔壁631、空氣濾清器連通部632、化油器連通部633、間隔壁634等構成。
[0279]進氣室部630配置于汽缸蓋120的上部周邊。
[0280]間隔壁631將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內(nèi)劃分出主體部610 (鼓風機風扇收納空間部)。
[0281]空氣濾清器連通部632是連接空氣濾清器910且將由空氣濾清器910過濾后的空氣導入的部分。
[0282]空氣濾清器連通部632具有從與鼓風機風扇收納空間相鄰的進氣室部630的底面(下面)向下方突出的管路。
[0283]空氣濾清器910將其出口部與該管路連接。
[0284]化油器連通部633是連接化油器920且將穿過進氣室內(nèi)的空氣導入化油器920的部分。
[0285]化油器連通部633具有從與空氣濾清器連通部632相鄰的進氣室部630的底面(下面)向下方突出的管路。
[0286]管路的下端部(出口部)與化油器920的圓筒部的入口連接。
[0287]間隔壁634從進氣室部630的底面部向上方垂直設置,如圖10所不,在從上方看到發(fā)動機I的狀態(tài)下,從空氣濾清器連通部632和化油器連通部633之間的側壁向進氣室部630的中央側延伸配置。
[0288]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具備主體部710、進氣室部720等。
[0289]主體部710是構成鼓風機風扇收納空間部的上半部的部分,形成為下方敞開的容器狀。
[0290]主體部710將其側壁的下端部與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的側壁的上端部連接。
[0291]在主體部710的上面部,形成有用于反沖起動器270的安裝等的開口 711。
[0292]進氣室部720是與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的進氣室部630協(xié)同構成進氣室的部分。
[0293]進氣室部720通過間隔壁721對主體部710進行劃分。
[0294]間隔壁721從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的上面部向下方突出而形成,其下端部與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的間隔壁631的上端部連接。
[0295]另外,進氣室部720具備從上面部向下方突出而形成且下端部與間隔壁634連接的間隔壁722 (參照圖11)。
[0296]通過設置這種間隔壁634、722,在進氣室內(nèi),空氣濾清器連通部632的出口和化油器連通部633的入口相互屏蔽,能夠防止從化油器920的入口發(fā)出的噪音直接傳遞到空氣濾清器910側而排放到外部。
[0297]另外,如圖10的虛線箭頭所示,通過氣流迂回間隔壁634而U形轉(zhuǎn)彎狀地流動并確保進氣室部720內(nèi)的實質(zhì)的流道長度,能夠利用脈動流來提高發(fā)動機I的填充效率,能夠?qū)崿F(xiàn)輸出的提聞。
[0298]另外,為了減少迂回間隔壁634而U形轉(zhuǎn)彎狀地流動的氣流的紊流及壓力損失,進氣室部630、720的側壁形成為大致沿著氣流的回轉(zhuǎn)方向而彎曲的凹曲面狀。[0299]反沖蓋800是從上方包覆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的開口 711且覆蓋反沖起動器270等的部件。
[0300]另外,如圖20所示,在反沖蓋800及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的主體部710的上面部,形成有將冷卻用空氣導入的多個開口。
[0301]空氣濾清器910將外部氣體導入進行過濾,去除灰塵等異物,并導入鼓風機外殼內(nèi)的進氣室。
[0302]空氣濾清器910構成為例如同心配置而成的雙層筒狀,通過配置于內(nèi)筒之間的濾芯,將從形成于外筒的外周面部的槽部導入的外部氣體過濾,導入內(nèi)筒的內(nèi)徑側。
[0303]空氣濾清器910將其筒軸配置為與曲軸210的旋轉(zhuǎn)中心軸實質(zhì)上平行,并且配置于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的進氣室部630的底面的下方。
[0304]空氣濾清器910的內(nèi)筒與空氣濾清器連通部632連接。
[0305]化油器920在與汽缸蓋120的進氣口 122連接且將燃燒用空氣(新鮮空氣)導入的圓筒部的中間部設置節(jié)流孔,通過文丘里作用發(fā)生燃料噴霧,形成混合器。
[0306]另外,化油器920具備進行發(fā)動機的輸出調(diào)節(jié)的節(jié)流閥及在冷起動時進行阻氣的阻氣閥。
[0307]化油器920經(jīng)由例如樹脂制成的絕熱體安裝于汽缸蓋120的進氣口 122的入口部。
[0308]消聲器930降低發(fā)動機I的排氣能量,抑制噪音。
[0309]消聲器930與汽缸蓋120的排氣口 123的出口部連接。
[0310]燃料箱940是貯存發(fā)動機I的燃料例如汽油的容器。
[0311]燃料箱940與曲軸箱的側面部相鄰配置。
[0312]點火裝置950在規(guī)定的點火時期,經(jīng)由塞線向火花塞供給脈沖狀的電力,使火花塞打火。
[0313]點火裝置950收納在鼓風機外殼的內(nèi)部,并且利用螺栓等緊固于從汽缸110向上方垂直設置的點火裝置安裝部112。
[0314]運轉(zhuǎn)控制機構960根據(jù)由用戶操作的來自節(jié)流操作部、阻氣操作部的輸入,一邊與調(diào)速機構250連動,一邊驅(qū)動化油器920的節(jié)流閥、阻氣閥,對發(fā)動機I的輸出及轉(zhuǎn)速進行控制。
[0315]接著,對上述的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裝配方法進行說明。
[0316]首先,準備完成了規(guī)定的機械加工等的汽缸體100。
[0317]另外,將連桿230的小端部插入活塞220內(nèi),通過活塞銷將連桿230相對于活塞可擺動地連接,然后將活塞220插入汽缸110內(nèi)。
[0318]此時,活塞環(huán)、油環(huán)事先組裝在形成于活塞220的外周面的環(huán)形槽內(nèi)。
[0319]另外,進氣閥124、排氣閥125從汽缸內(nèi)插入各閥導桿,然后安裝閥簧124a、125a和護圈。
[0320]接著,將連桿230的大端部與曲軸210的曲柄銷可擺動地連接,將曲軸210組裝于主軸承上半部130、主軸承下半部140。
[0321]圖12是表示從上方看到曲軸組裝之后的發(fā)動機I (汽缸體100)的狀態(tài)的圖。
[0322]圖13是用與汽缸中心軸垂直且包含曲軸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曲軸組裝之后的發(fā)動機I (汽缸體100)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323]另外,在圖13中,活塞220、連桿230、進氣閥124及排氣閥125均未圖示。
[0324]接著,在汽缸體100的主軸承下半部140,安裝油封142及調(diào)速機構250,進而安裝基座板300及曲軸箱下半部400。
[0325]曲軸箱下半部400的主體部410的開口 412周邊的區(qū)域夾持在主軸承下半部140和基座板300之間。
[0326]此時,為了提高密封性,在主軸承下半部140的槽部內(nèi),填充有具有密封性的粘接劑。
[0327]曲軸箱下半部400的突條插入而從槽部溢出的粘接劑對主軸承下半部140和開口412的周緣部之間的接合面部進行密封,防止漏油。
[0328]另外,在汽缸蓋120上安裝凸輪軸126及挺桿、搖臂等氣門驅(qū)動機構。
[0329]圖14是表示從上方看到曲軸箱下半部400等安裝后的發(fā)動機I的狀態(tài)的圖。
[0330]圖15是用與汽缸中心軸垂直且包含曲軸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曲軸箱下半部400等安裝后的發(fā)動機I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331]接著,在曲軸箱下半部400的上方安裝曲軸箱上半部500。
[0332]此時,如上所述,通過向曲軸箱下半部400的主體部410的上緣部411的槽部填充粘接劑,且嵌入曲軸箱上半部500的主體部510的下緣部511的突條而嵌合,來橫跨整個一周而強固地接合。
[0333]同樣,主軸承上半部130和主體部510的上部也通過槽和突條的嵌合及粘接來接
口 o
[0334]圖16是表示從上方看到曲軸箱上半部500等安裝后的發(fā)動機I的狀態(tài)的圖。
[0335]圖17是用與汽缸中心軸垂直且包含曲軸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曲軸箱上半部500等安裝后的發(fā)動機I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336]接著,安裝曲軸齒形帶輪241、凸輪軸齒形帶輪242、正時帶243、運轉(zhuǎn)控制機構960等,然后安裝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
[0337]其后,安裝點火裝置950、火花塞P、塞線C、燃料箱940等。
[0338]圖18是從上方看到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等安裝后的發(fā)動機I的狀態(tài)的圖。
[0339]圖19是用與汽缸中心軸垂直且包含曲軸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等安裝后的發(fā)動機I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340]接著,將鼓風機風扇260固定于曲軸210,在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的上部安裝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
[0341]其后,安裝反沖起動器270及反沖蓋800,然后將油位表G插入,發(fā)動機I完成。
[0342]圖20是表示從上方看到成品發(fā)動機I的狀態(tài)的圖。
[0343]圖21是用與汽缸中心軸垂直且包含曲軸中心軸在內(nèi)的平面將成品發(fā)動機I剖切而看到的示意剖面圖。
[0344]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能夠相對于組裝有主要機構的汽缸體100,從下方起依次將各部件堆疊而裝配,裝配工序簡化。
[0345]另外,通過將曲軸箱下半部400、曲軸箱上半部500、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鼓風機外殼上半部700、反沖蓋800等各大型零件設為樹脂制成的一體成型品,且利用槽和突條的嵌合及粘接等將這些零件之間接合在一起,能夠通過簡單的作業(yè)而得到較高的接合強度、產(chǎn)品的剛性。
[0346]另外,由于這些樹脂性部件的結合不使用螺栓等聯(lián)接件,因此不需要考慮聯(lián)接空間、工具的作業(yè)空間等,設計自由度提高,還能夠?qū)崿F(xiàn)產(chǎn)品的輕量化。
[0347]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可得到以下效果。
[0348](I)通過將曲軸箱設為樹脂成型品而不是通常的金屬鑄件,能夠?qū)崿F(xiàn)大幅度的重量減輕及成本下降,進而也能夠降低從曲軸箱發(fā)出的發(fā)出噪音。
[0349]另外,通過利用嵌合及粘接將曲軸箱下半部400和曲軸箱上半部500接合在一起,不需要為將兩者聯(lián)接而設置螺栓等聯(lián)接件,另外,也不需要考慮螺栓等的組裝空間及容納工具、作業(yè)者的手等的作業(yè)空間,因此能夠?qū)崿F(xiàn)重量減輕、構造的簡化、設計自由度的提高、制造工序的簡化等。
[0350]另外,通過實質(zhì)上橫跨全長而連續(xù)地將曲軸箱下半部400及曲軸箱上半部500的接合部位接合在一起,能夠可靠地得到較高的結合強度、曲軸箱的剛性及可對潤滑用油及竄漏氣體進行密封的良好密封性。
[0351 ] (2)通過使槽部和突條嵌合而將曲軸箱下半部400和曲軸箱上半部500結合在一起,能夠簡單且強固地將兩者固定。
[0352]另外,通過在槽部內(nèi)預填充有粘接劑及密封劑,也容易可靠地對接合部進行密封。
[0353](3)通過主軸承上半部130和曲軸箱上半部500、主軸承下半部140和曲軸箱下半部400的接合部也通過使槽和突條嵌合且粘接而接合在一起,即使在這些部位,也能夠簡單且強固地固定,還能夠得到良好的密封性。
[0354](4)通過設有與曲軸箱下半部400及曲軸箱上半部500 —體形成的汽缸罩部420、520,能夠提高汽缸110的冷卻效率,并且能夠抑制來自汽缸110的發(fā)出噪音的向外部的排放,從而能夠?qū)崿F(xiàn)進一步的噪音降低。
[0355](5)通過將帶殼的一部分及另一部分分別與曲軸箱上半部500及鼓風機外殼下半部600形成為一體,能夠?qū)崿F(xiàn)構造的簡化、零件數(shù)量的降低、重量的減輕、成本的下降。
[0356](6)通過將帶殼遠離汽缸110配置,進而也使冷卻風穿過形成于帶殼的中央的開口 0,能夠良好地冷卻汽缸110的整個一周。
[0357](7)通過將汽缸110、汽缸蓋120、主軸承上半部130、主軸承下半部140形成為一體,能夠?qū)崿F(xiàn)構造的簡化、零件數(shù)量的降低、重量的減輕、成本的下降。
[0358](變形例)
[0359]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以上說明的實施例,可進行種種變形及變更,這些變形及變更也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nèi)。
[0360]構成發(fā)動機的各部件的形狀、構造、材質(zhì)、制造方法等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例,可適當變更。
[0361]例如,在實施例中,將曲軸箱、帶殼、鼓風機外殼分別沿曲軸方向一分為二,但分割方法及分割的個數(shù)沒有特別限定。
[0362]另外,作為一個例子的實施例的發(fā)動機是鉛垂地配置曲軸的所謂的V軸型的發(fā)動機,但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此,也可應用于水平地配置曲軸的發(fā)動機。
[0363]另外,實施例的發(fā)動機通過槽一突條的嵌合及粘接而將各部件的接合部位接合在一起,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過例如焊接來接合。
[0364]另外,在僅通過嵌合就可得到充分的密封性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粘接、焊接等。
[0365]另外,實施例的發(fā)動機使用正時帶作為從曲軸齒形帶輪向凸輪軸齒形帶輪傳遞動力的部件,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使用正時鏈條。
【權利要求】
1.一種發(fā)動機,其具備: 汽缸; 第一軸承部,其至少一部分與所述汽缸形成為一體,對所述發(fā)動機的曲軸的第一軸部進行可旋轉(zhuǎn)地支承; 第二軸承部,其至少一部分與所述汽缸形成為一體,對所述曲軸的第二軸部進行可旋轉(zhuǎn)地支承; 第一曲軸箱部件及第二曲軸箱部件,其分別構成收納所述曲軸的曲軸箱的一部分及其余部分,并且由樹脂系材料形成,所述發(fā)動機的特征在于, 通過嵌合、粘接、焊接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和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實質(zhì)上橫跨全長地被連續(xù)地接合在一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的與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形成有突條, 在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的與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的接合部位形成有所述突條要插入嵌合的槽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是通過將曲軸箱沿所述曲軸的旋轉(zhuǎn)軸方向一分為二而構成的, 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具有安裝所述第一軸承部的第一開口, 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具有安裝所述第二軸承部的第二開口, 通過嵌合、粘接、焊接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一開口的周緣部和所述第一軸承部的接合部位以及所述第二開口的周緣部和所述第二軸承部的接合部位實質(zhì)上橫跨整個一周地被連續(xù)地接合在一起。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汽缸罩部,所述汽缸罩部一體地形成且覆蓋所述汽缸的周圍,并對導入內(nèi)部的冷卻風進行引導。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曲軸箱部件、所述第二曲軸箱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一體地形成有動力傳遞部件殼體的一部分,所述動力傳遞部件殼體對從所述曲軸向凸輪軸傳遞動力的動力傳遞部件進行收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動力傳遞部件殼體的另一部分與鼓風機外殼的一部分形成為一體,所述鼓風機外殼對固定于所述曲軸且在旋轉(zhuǎn)時產(chǎn)生冷卻風的鼓風機風扇進行收納。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缸和汽缸蓋形成為一體,所述汽缸蓋設置于所述汽缸在所述曲軸相反側的端部并具有進氣口和排氣口。
【文檔編號】F02F7/00GK103670781SQ20131041629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古屋彰 申請人: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