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密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一種周知密封結構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襯墊 (gasket),其布置成被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夾在其間;第三部件,其布置成介由液態(tài)襯墊而面對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其間的間隙。例如,JPH7_167302A(下文稱之為專利文獻1)中披露了三表面互相鄰接部分處的一種周知密封結構。專利文獻1中所披露的密封結構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利用螺栓使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互相固定,同時將襯墊夾在其間。鄰接部分的端部遠離鄰接部分的螺栓固定部,因此,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處于懸臂狀態(tài),也就是,在鄰接部分的端部,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彼此并未固定。在配合部分的端部,設置主墊圈和副墊圈,也就是,設置兩道墊圈。JP2009-264476A(下文稱為專利文獻幻中披露了三表面互相鄰接部分處的另一周知密封結構。根據專利文獻2中所披露的密封結構,第一部件與第三部件介由液態(tài)密封材料互相鄰接,以及,第二部件與第三部件介由液態(tài)密封材料互相鄰接。第三部件的密封面包括用于引導液態(tài)密封材料的凹部,凹部待填充液態(tài)密封材料。然而,根據專利文獻1的密封結構,在墊圈設置部位(墊圈設置成越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鄰接在一起所在部分)處,在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之間會形成裝配導致的階部及間隙,或者,在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之間可能由于熱變形而形成階部等。結果,墊圈會無法對應或者符合密封面中的突然或局部變化,因此,會形成間隙或階部,這會降低密封性能。根據專利文獻2的密封結構,在第一部件與第三部件之間的密封面處,以及,在第二部件與第三部件之間的密封面處,用于引導液態(tài)密封材料的凹部充滿液態(tài)密封材料。因此,機油可能經由或者順著液態(tài)密封材料漏出。因此,對于密封結構存在這樣的需求,密封結構能限制或阻止因密封面之間所形成間隙所致的密封性能降低,并且能限制流體(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機油)經由或者順著液態(tài)襯墊從密封結構漏出。
發(fā)明內容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方面,一種密封結構包括第一部件,其包括第一配合表面;第二部件,其與第一部件相連接,并且包括第二配合表面;第三部件,其與第一部件相連接并且與第二部件相連接,以及,第三部件包括第三配合表面;以及,液態(tài)襯墊,其置于第一配合表面與第三配合表面之間、以及第二配合表面與第三配合表面之間,其中,第一配合表面、第二配合表面、以及第三配合表面中的至少一個形成有將液態(tài)襯墊分隔開的腔部。據此,在第一配合表面與第三配合表面之間、以及在第二配合表面與第三配合表面之間,設置液態(tài)襯墊,從而,因裝配而在配合表面之間形成的階部或間隙被液態(tài)襯墊填充,因此,可以限制密封性能的降低。另外,第一配合表面、第二配合表面、以及第三配合表面中的至少一個形成有腔部,該腔部分隔開液態(tài)襯墊。因此,腔部蓄積經由或者順著液態(tài)襯墊漏出并進入腔部的流體,并限制腔部中的流體漏出腔部。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第一部件包括形成在第一配合表面上的第一凹部,第二部件包括第二凹部,第二凹部形成在第二配合表面上,并且面對第一凹部,第三部件包括第三凹部,第三凹部形成在第三配合表面上,并且面對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以及,腔部由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以及第三凹部構成。據此,由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以及第三凹部構成腔部,因此,腔部中保證了較大的空間。所以,當第一部件與第三部件相連接、以及第二部件與第三部件相連接時,限制從各相連接的部件之間擠出至腔部各內表面的液態(tài)襯墊彼此互相接觸。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腔部包括不含有液態(tài)襯墊的部分。據此,更適宜地限制流體漏出腔部。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腔部包括連通道,用于使流進腔部的流體排出腔部。據此,腔部包括用于將流體排出腔部的連通道。因此,限制經由或者順著液態(tài)襯墊漏出并進入腔部的流體充滿腔部。所以,限制蓄積在腔部中的流體與液態(tài)襯墊相接觸,并限制其經由或者順著液態(tài)襯墊漏出腔部。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密封結構進一步包括設置在腔部內表面處的階部。階部位于第一配合表面、第二配合表面、以及第三配合表面中的任意二者之間。據此,使液態(tài)襯墊從各配合表面之間擠出、并移動至階部,因此,達到更高的密封性能。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第一部件是內燃機的缸體,第二部件是內燃機的缸蓋,以及,第三部件是內燃機的正時鏈殼體。據此,限制位于由缸體與正時鏈殼體以及由缸蓋與正時鏈殼體所形成空間中的流體,阻止其從正時鏈殼體的配合部漏出。
根據下文結合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和優(yōu)點將更為明了,其中圖1是本文所披露第一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軸測圖;圖2是第一實施例的發(fā)動機的側視圖,其中發(fā)動機處于取下頂蓋、曲軸箱、機油盤以及正時鏈殼體的狀態(tài);圖3是放大局部視圖,示出圖2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圖4A是沿圖3的線IVA-IVA的剖視圖,圖示包括待裝配正時鏈殼體的第一實施例,也就是在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前的第一實施例;圖4B是沿圖3的線IVB-IVB的剖視圖,圖示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后的第一實施例;圖5A是剖視圖,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第一變化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其包括待裝配的正時鏈殼體,也就是在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前的狀態(tài);圖5B是剖視圖,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第一變化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
5構,在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后的狀態(tài);圖6是剖視圖,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第二變化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在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后的狀態(tài);圖7是剖視圖,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第三變化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在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后的狀態(tài);圖8是剖視圖,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第四變化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在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后的狀態(tài);圖9A是放大局部視圖,示出根據本文所披露第二實施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以及圖9B是沿圖9A中線IXB-IXB的剖視圖,圖示裝配正時鏈殼體之后的第二實施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20包括缸體2 (即第一部件),其具有配合表面9 (即第一配合表面);缸蓋4 (即第二部件),其與缸體2相連接,并具有配合表面10 (即第二配合表面);正時鏈殼體8 (即第三部件),其與缸體2相連接并與缸蓋4相連接,并且具有配合表面11 (即第三配合表面);以及,液態(tài)襯墊30,其置于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之間、以及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11之間。配合表面9、配合表面10、 以及配合表面11中的至少一個形成有腔部27,該腔部將液態(tài)襯墊30分隔開。換而言之,密封結構20包括具有配合表面9的缸體2、具有配合表面10的缸蓋4、 具有配合表面11的正時鏈殼體8。配合表面9、配合表面10、以及配合表面11各自形成為這樣的形狀,使其與分別面對配合表面9、配合表面10以及配合表面11的配合表面進行面接觸。將缸體2、缸蓋4和正時鏈殼體8互相裝配,同時在缸體2與正時鏈殼體8之間、以及缸蓋4與正時鏈殼體8之間施加液態(tài)襯墊30。配合表面9、配合表面10、以及配合表面11 中的至少一個形成有腔部27,用于容納部分液態(tài)襯墊30,因而,阻止液態(tài)襯墊30從缸體2、 缸蓋4和正時鏈殼體8分別位于裝配件中的配合表面9、配合表面10和配合表面11漏出。 腔部27包括不含有液態(tài)襯墊30的部分,也就是,這部分包括例如空氣。下面,參照附圖,說明第一實施例的密封結構20。(第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發(fā)動機1(即內燃機)包括缸體2,缸蓋4固定至該缸體2,使得缸蓋4布置在缸體2上,同時,將板墊3置于缸體2與缸蓋4之間。頂蓋5固定至缸蓋4的上部。曲軸箱6固定至缸體2的下部。機油盤7固定至曲軸箱6的下部。將正時鏈殼體8固定至處于裝配狀態(tài)下的缸體2、板墊3、缸蓋4和曲軸箱6,成為圖1中觀察時正時鏈殼體8布置于左側的方式。如圖2所示,缸體2和缸蓋4互相裝配,同時,板墊3置于其間。缸體2包括與板墊3相垂直的配合表面9。缸蓋4包括配合表面10,配合表面10與板墊3相垂直,并且與配合表面9相齊平。正時鏈殼體8包括配合表面11 (參見圖4),配合表面11面對相互齊平的配合表面9和配合表面10 二者。如圖3所示,利用多個螺栓,介由液態(tài)襯墊30,使缸體2、缸蓋4和正時鏈殼體8互相固定,也就是,將液態(tài)襯墊30置于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之間、以及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11之間。配合表面9包括螺栓孔21,其中插進多個螺栓中的一個。配合表面10包括螺栓孔22,其中插進多個螺栓中的一個。正時鏈轉動時,機油濺落并粘附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0。如圖4A所示,配合表面10包括凹部M (即第一凹部)。配合表面9包括凹部25 (即第二凹部),凹部25形成為面對配合表面10的凹部M。凹部M開口的橫截面形狀(也就是與板墊3相平行的橫截面形狀)與凹部25的開口橫截面形狀相同。配合表面11包括凹部沈(即第三凹部),凹部沈形成為面對凹部24、凹部25。凹部沈開口的橫截面形狀(也就是與板墊3相垂直的橫截面形狀)與形成在配合表面10、配合表面9上的凹部24、凹部 25的開口橫截面形狀相同。如圖3、圖4A和圖4B所示,腔部27由凹部M、凹部25和凹部沈構成。腔部27 包括內表面50、51、52、53、M、55。如圖3所示,內表面50垂直于板墊3,并且位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0附近。內表面51垂直于板墊3,并且位于發(fā)動機外表面41附近。內表面52平行于板墊3,并且位于螺栓孔21附近。內表面53平行于板墊3,并且位于螺栓孔22附近。如圖 4A所示,內表面M垂直于板墊3,并且位于凹部M、凹部25處。內表面55垂直于板墊3, 并且位于凹部沈處。如圖3所示,在配合表面9、10上設置襯墊施加線60、61、62、63 (各自均為假想線),使其位于腔部27周圍。襯墊施加線60位于內表面50與發(fā)動機內表面40之間的中央。襯墊施加線61位于內表面51與發(fā)動機外表面41之間的中央。襯墊施加線62 位于內表面52與螺栓孔21之間,成這樣一種方式,使得內表面52與襯墊施加線62之間的距離等于內表面50與襯墊施加線60之間的距離。襯墊施加線63位于內表面53與螺栓孔 22之間,成這樣一種方式,使得內表面53與襯墊施加線63之間的距離等于內表面50與襯墊施加線60之間的距離。下面,說明第一實施例的操作、效果及優(yōu)點。在與襯墊施加線60、61、62、63相對應的位置處,將液態(tài)襯墊30施加至正時鏈殼體8的配合表面11。利用包括插進螺栓孔21、22 的螺栓在內的多個螺栓,將正時鏈殼體8固定至缸體2和缸蓋4之后,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此時,在與襯墊施加線60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中的一部分被推出或被擠出至發(fā)動機內表面 40以及腔部27的內表面50,如圖4B所示。推出至發(fā)動機內表面40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 近似等于推出至內表面50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按照與上述類似的方式,在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之后,在與襯墊施加線61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中的一部分被推出至發(fā)動機外表面41以及腔部27的內表面51。推出至發(fā)動機外表面4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近似等于推出至內表面 5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在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 11面接觸之后,在與襯墊施加線62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中的一部分被推出至腔部27的內表面52,以及,在與襯墊施加線63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中的一部分被推出至腔部27的內表面53。通過在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之間、以及在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11之間設置液態(tài)襯墊30,可以由液態(tài)襯墊對因裝配而在配合表面之間所形成的階部或間隙進行填充,因此,可以限制密封性能的降低。因為單個腔部也就是腔部27由配合表面9的凹部M、 配合表面10的凹部25、以及配合表面11的凹部沈構成,在腔部27中保證了容積大于液態(tài)襯墊30擠出量的空間。因此,腔部27使擠出至內表面50的液態(tài)襯墊30與擠出至內表面51的液態(tài)襯墊30彼此分隔開。粘附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0的機油經由或者順著位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0和內表面50之間的液態(tài)襯墊30移動,并蓄積在腔部27中。然而,避免了蓄積在腔部27中的機油粘附至位于內表面51與發(fā)動機外表面41之間的液態(tài)襯墊30。因此,限制蓄積在腔部27中的機油經由或者順著位于內表面51與發(fā)動機外表面41之間的液態(tài)襯墊30漏出至發(fā)動機外表面41。在如圖5A和圖5B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變化例中,對于和第一實施例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部件等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襯墊施加線60a布置成比襯墊施加線60布置得更靠近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0。襯墊施加線61a布置成比襯墊施加線61布置得更靠近于發(fā)動機外表面41。襯墊施加線6 布置成比襯墊施加線62布置得更靠近于螺栓孔21。襯墊施加線63a布置成比襯墊施加線63 布置得更靠近于螺栓孔22。下面,說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變化例的操作、效果及優(yōu)點。在與襯墊施加線60a、 61a、62a、63a相對應的位置處,將液態(tài)襯墊30施加至正時鏈殼體8的配合表面11。在利用多個螺栓將缸體2與正時鏈殼體8固定、并將缸蓋4與正時鏈殼體8固定之后,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此時, 在與襯墊施加線60a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一部分,被推出或者擠出至發(fā)動機內表面40以及腔部27的內表面50,如圖5B所示。此時,推出至發(fā)動機內表面40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大于推出至內表面50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按照與上述類似的方式,在配合表面9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10與配合表面11面接觸之后,在與襯墊施加線61a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一部分,被推出至發(fā)動機外表面41以及腔部27的內表面51。此時,推出至發(fā)動機外表面4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大于推出至內表面5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在與襯墊施加線6 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一部分,被推出至腔部27的內表面52。此時,擠出至內表面52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比第一實施例中的少。在與襯墊施加線63a相對應的位置處,施加至配合表面11的液態(tài)襯墊30的一部分,被推出至腔部27的內表面53。此時,擠出至內表面53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比第一實施例中的少。在第一實施例的第一變化例中,推出或擠出至腔部27的液態(tài)襯墊30的量比第一實施例中的少。因此,限制擠出至內表面50的液態(tài)襯墊30、擠出至內表面51的液態(tài)襯墊 30、擠出至內表面52的液態(tài)襯墊30、以及擠出至內表面53的液態(tài)襯墊30,阻止其互相接觸。如圖6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變化例,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120中的正時鏈殼體108 (即第三部件)包括凹部1 (即第三凹部)。與第一實施例的凹部沈相比,凹部1 形成為在沿圖3的線IVA-IVA、IVB-IVB的方向具有較小寬度,因而,包括有設置在內表面150處的階部500、以及設置在內表面151處的階部501。內表面150、151的階部500、501以這樣一種方式設置,使得在圖6中觀察時,正時鏈殼體108朝腔部127中央凸出。腔部127包括內表面150、內表面151、內表面154、以及內表面155。下面,說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變化例的操作、效果及優(yōu)點。將液態(tài)襯墊130施加至正時鏈殼體108的配合表面111(即第三配合表面)。利用多個螺栓,將正時鏈殼體108 固定至缸體102(即第一部件)并固定至缸蓋104(即第二部件)之后,如此,在配合表面109(即第一配合表面)與配合表面1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110(即第二配合表面)與配合表面111面接觸之后,施加至配合表面111的液態(tài)襯墊130的一部分,被推出或擠出至發(fā)動機內表面140和腔部127的內表面150,如圖6所示。擠出至腔部127的內表面150的液態(tài)襯墊130與配合表面111、內表面150、以及內表面巧4相接觸。按照與上述類似的方式, 利用多個螺栓,將正時鏈殼體108固定至缸體102并固定至缸蓋104之后,如此,在配合表面109與配合表面1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110與配合表面111面接觸之后,施加至配合表面111的液態(tài)襯墊130的一部分,被推出或擠出至發(fā)動機外表面141、以及腔部127的內表面151。擠出至腔部127的內表面151的液態(tài)襯墊130與配合表面111、內表面151、以及內表面IM相接觸。通過在內表面150處設置階部500,液態(tài)襯墊130與配合表面111、內表面150、以及內表面巧4相接觸,因此,形成密封面。按照與上述類似的方式,通過在內表面151處設置階部501,液態(tài)襯墊130與配合表面111、內表面151、以及內表面IM相接觸,因此,形成密封面。因此,改進了腔部127中內表面150的階部500和腔部127中內表面151的階部 501的密封性能。在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變化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的凹部M、25相比,凹部126 形成為在沿著圖3的線IVA-IVA、IVB-IVB的方向具有較小寬度,然而,與第一實施例的凹部 M、25相比,凹部126也可以形成為具有較大寬度。如圖7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三變化例,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220的正時鏈殼體208 (即第三部件)包括凹部2 (即第三凹部)。通過使第一實施例的凹部沈平行于正時鏈殼體208的配合表面211(即第三配合表面)朝發(fā)動機外表面移動,形成凹部 226,從而,形成內表面250上的階部502、以及內表面251上的階部503。在圖7中觀察時, 內表面250上的階部502形成為正時鏈殼體208朝腔部227中央凸出的方式。內表面251 上的階部503形成為缸體202 (即第一部件)和缸蓋204 (即第二部件)朝腔部227中央凸出的方式。下面,說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三變化例的操作、效果及優(yōu)點。將液態(tài)襯墊230施加至正時鏈殼體208的配合表面211。利用多個螺栓,將正時鏈殼體208固定至缸體202并固定至缸蓋204之后,如此,在配合表面209 (即第一配合表面)與配合表面2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210(即第二配合表面)與配合表面211面接觸之后,施加至配合表面211的液態(tài)襯墊230的一部分,被推出或擠出至發(fā)動機內表面MO以及腔部227的內表面250,如圖7所示。擠出至腔部227內表面250的液態(tài)襯墊230與配合表面211、內表面250以及內表面 254相接觸。按照與上述類似的方式,利用多個螺栓,將正時鏈殼體208固定至缸體202并固定至缸蓋204之后,如此,在配合表面209與配合表面2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210與配合表面211面接觸之后,施加至配合表面211的液態(tài)襯墊230的一部分,被推出或擠出至發(fā)動機外表面Ml以及腔部227的內表面251。擠出至腔部227的內表面251的液態(tài)襯墊 230與配合表面209、配合表面210、內表面251、以及內表面255相接觸。通過在內表面250處設置階部502,液態(tài)襯墊230與配合表面211、內表面250以及內表面邪4相接觸,因此,形成密封面。按照與上述類似的方式,通過在內表面251處設置階部503,液態(tài)襯墊230與配合表面209、配合表面210、內表面251、以及內表面255相接觸,如此,形成密封面。因此,改進了腔部227中內表面250的階部502、以及腔部227中內表面251的階部503的密封性能。在第一實施例的第三變化例中,使凹部2 朝發(fā)動機外表面241偏移也就是移位,然而,與之相反,也可以使凹部2 朝發(fā)動機內表面240偏移或移位。如圖8所示,其中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四變化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320,使形成在配合表面309、310 (即第一配合表面、第二配合表面)與內表面350之間的緣部倒角,從而形成倒角部70。使形成在配合表面309、310與內表面351之間的緣部倒角,從而形成倒角部71。使配合表面309、310與發(fā)動機內表面340之間的緣部倒角,從而形成倒角部72。使配合表面309、310與發(fā)動機外表面341之間的緣部倒角,從而形成倒角部 73。下面,說明第一實施例的第四變化例的操作、效果及優(yōu)點。將液態(tài)襯墊330施加至正時鏈殼體308(即第三部件)的配合表面311(即第三配合表面)。利用多個螺栓,固定正時鏈殼體308與缸體302 (即第一部件)以及固定正時鏈殼體308與缸蓋304 (即第二部件)之后,如此,在配合表面309(即第一配合表面)與配合表面3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 310(即第二配合表面)與配合表面311面接觸之后,施加至配合表面311的液態(tài)襯墊330 的一部分,被推出或擠出至位于發(fā)動機內表面340附近的倒角部72、以及位于腔部327中內表面350附近的倒角部70。推出至倒角部72 (位于發(fā)動機內表面340附近)的液態(tài)襯墊 330與配合表面311以及倒角部72相接觸。推出至倒角部70 (位于腔部327的內表面350 附近)的液態(tài)襯墊330與配合表面311和倒角部70相接觸。按照與上述類似的方式,在配合表面309與配合表面311面接觸、以及配合表面310與配合表面311面接觸之后,施加至配合表面311的液態(tài)襯墊330的一部分,被推出或擠出至位于發(fā)動機外表面341附近的倒角部73、以及位于腔部327中內表面351附近的倒角部71。腔部327包括內表面350、內表面351、內表面354、以及內表面355。推出至倒角部73 (位于發(fā)動機外表面341附近)的液態(tài)襯墊330與配合表面311和倒角部73相接觸。推出至倒角部71 (位于內表面351附近)的液態(tài)襯墊330與配合表面311和倒角部71相接觸。通過在配合表面309、310處設置倒角部70、71、72、73,液態(tài)襯墊330在配合表面 311與倒角部70之間、在配合表面311與倒角部71之間、在配合表面311與倒角部72之間、 以及在配合表面311與倒角部73之間分別形成密封面。因此,改進了發(fā)動機內表面340、內表面350、內表面351、以及發(fā)動機外表面341的密封性能。在第一實施例的第四變化例中, 倒角部70、71、72、73設置在配合表面309、310處,然而,倒角部70、71、72、73也可以形成在配合表面311處。(第二實施例)在第二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部件、部分等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如圖9A和圖9B所示,其中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三配合表面配合部的密封結構420,在腔部427的內表面450與腔部427的內表面452彼此鄰接的部分,在缸體402 (即第一部件)處形成連通道80,因而,在腔部427與發(fā)動機內表面440之間建立流體連通。腔部427包括內表面450、內表面451、內表面452、以及內表面453。連通道80 包括設置于腔部427處的第一開口部、以及設置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40處的第二開口部。第一開口部相對于第二開口部在重力方向上位置更高,而第二開口部相對于第一開口部位置更低。另外,發(fā)動機內表面440設置有肋件81,該肋件遮蓋連通道80的第二開口部,使得在重力方向上低于第二開口部的區(qū)域開放(敞開),也就是,肋件81沒有從下方遮蓋連通道 80的第二開口部。
10
下面,說明第二實施例的操作、效果及優(yōu)點。當正時鏈轉動時,機油濺落并粘附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40。粘附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40的機油經由或者順著存在于發(fā)動機內表面440 與內表面450之間的液態(tài)襯墊進入腔部427。腔部427中的機油順著內表面450沿重力方向向下流動,并經由連通道80流回也就是排出至發(fā)動機內表面440。流進腔部427的機油適當地流回至發(fā)動機內表面440,因此,機油不會蓄積在腔部427內。肋件81從除下方之外的其他方向遮蓋連通道80的第二開口,限制了機油從第二開口部進入連通道80。通過設置連通道80,用于從腔部427向發(fā)動機內表面440排出機油,限制了經由或順著液態(tài)襯墊泄漏并進入腔部427的機油充滿腔部427。因此,限制腔部427中所蓄積的機油與存在于發(fā)動機外表面441附近的液態(tài)襯墊相接觸,從而,限制腔部427中所蓄積的機油經由或者順著發(fā)動機外表面441附近的液態(tài)襯墊從腔部427漏出而到達發(fā)動機外表面 441。在第二實施例中,連通道80形成于缸體402處,然而,連通道80也可以形成于正時鏈殼體408(即第三部件)處。另外,在第二實施例中,連通道80形成于缸體402處,位于腔部427的內表面450與腔部427的內表面452彼此鄰接的部分,因而,在腔部427與發(fā)動機內表面440之間建立流體連通。然而,只要相對置于缸體402與缸蓋4之間的板墊403,在重力方向上使連通道80位置更低,連通道80也可以形成于其他部位。
權利要求
1.一種密封結構(20、120、220、320、420),包括第一部件(2、102、202、302、40幻,其包括第一配合表面(9,109,209,309);第二部件0、104、204、304),其與所述第一部件(2、102、202、302、40幻相連接,并且包括第二配合表面(10、110、210、310);第三部件(8、108、208、308、408),其與所述第一部件(2,102,202,302,402)相連接并且與所述第二部件(4、104、204、304)相連接,以及,所述第三部件包括第三配合表面(11、 111、211、311);以及液態(tài)襯墊(30、130、230、330),其置于所述第一配合表面(9、109、209、309)與所述第三配合表面(11、111、211、311)之間、以及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0、110、210、310)與所述第三配合表面(11、111、211、311)之間,其中所述第一配合表面(9、109、209、309)、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0、110、210、310)、以及所述第三配合表面(11、111、211、311)中的至少一個形成有將所述液態(tài)襯墊(30、130、230、 330)分隔開的腔部(27、127、227、327、42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結構(20、120、220、320、420),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102、202、302、40幻包括第一凹部(M),所述第一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配合表面(9、109、209、309)上,所述第二部件(4、104、204、304)包括第二凹部(25),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0、110、210、310)上,并且面對所述第一凹部04),所述第三部件(8、108、208、308、408)包括第三凹部(沈、1沈、2沈),所述第三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三配合表面(11、111、211、311)上,并且面對所述第一凹部04)和所述第二凹部 (25),以及所述腔部07、127、227、327、427)由所述第一凹部(M)、所述第二凹部(25)、以及所述第三凹部(26,126,226)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結構(20、120、220、320、420),其中所述腔部(27、127、227、327、427)包括不含有所述液態(tài)襯墊(30,130,230,330)的部分。
4.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密封結構00、120、220、 320、420),其中所述腔部(27、127、227、327、427)包括連通道(80),用于使流進所述腔部(27、127、 227、327、427)的流體從所述腔部(27、127、227、327、427)排出。
5.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4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密封結構00、120、220、 320、420),進一步包括階部(500、501、502、503),其設置于所述腔部(27、127、227、327、427)的內表面(150、 151、250、251、350、351、450、451),所述階部(500,501,502,503)位于所述第一配合表面 (9、109、209、309)、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0、110、210、310)、以及所述第三配合表面(11、 111、211、311)中的任意二者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5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密封結構O0、120、220、 320、420),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102、202、302、402)是內燃機(1)的缸體(2、102、202、302、402),所述第二部件(4、104、204、304)是所述內燃機(1)的缸蓋(4、104、204、304),以及,所述第三部件(8、108、208、308、408)是所述內燃機(1)的正時鏈殼體(8、108、208、308、408)。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密封結構,包括第一部件(2、102、202、302、402),其包括第一配合表面(9、109、209、309);第二部件(4、104、204、304),其與第一部件相連接,并且包括第二配合表面(10、110、210、310);第三部件(8、108、208、308、408),其與第一部件相連接并與第二部件相連接,以及,該第三部件包括第三配合表面(11、111、211、311);以及,液態(tài)襯墊,其置于第一配合表面與第三配合表面之間、以及第二配合表面與第三配合表面之間,其中,第一配合表面、第二配合表面、以及第三配合表面中的至少一個形成有將液態(tài)襯墊分隔開的腔部。
文檔編號F02F11/00GK102384268SQ20111024349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25日
發(fā)明者松島一矢, 栗田洋孝 申請人:愛信精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