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fā)動機進氣系統(tǒng),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
氣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階段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都只有一條進氣通道,即空氣經空氣濾清器,渦輪增壓 器,中冷器,進氣歧管進入氣缸。無論發(fā)動機處在何種工況下,進氣都必須通過增壓器,中冷 器及較長多彎的管道,這樣對于發(fā)動機負荷較低時,進氣系統(tǒng)內氣流阻力很大,泵氣損失較 多,加之增壓氣體溫度較高,使得氣體膨脹,導致進氣效率下降,發(fā)動機響應性較差,加速滯 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降低泵氣 損失及進氣背壓,提高進氣效率,改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低負荷時的加速滯后,從而降低發(fā)動 機油耗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
為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包括空氣濾清器,節(jié)氣門,中冷 器,排氣歧管,催化轉化器,渦輪增壓器,在所述的空氣濾清器與進氣歧管之間設置旁通管 路,所述的旁通管路與控制其開啟和關閉的控制閥連接。 所述的旁通管路一端連接在空氣濾清器與渦輪增壓器的真空管上,所述的旁通管 路的另 一端連接在進氣歧管的進氣門前端。 所述的控制閥設置在與空氣濾清器后的進氣管路相連接的旁通管路上。 所述的控制閥與空氣濾清器后端的進氣管路連接,控制閥設置為根據空氣濾清器
后端的進氣管路內的真空壓力開啟或關閉的結構。 所述的控制閥與控制控制閥開啟與關閉參數的發(fā)動機ECU連接。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能降低泵氣損失及進氣背壓,提高進氣效率,改善渦輪增壓發(fā) 動機低負荷時的加速滯后,降低發(fā)動機油耗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
下面對本說明書中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流向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空氣濾清器;2、控制閥;3、旁通管路;4、進氣歧管;5、節(jié)氣門;6、 中冷器;7、排氣歧管;8、催化轉化器;9、渦輪增壓器;10、進氣管路11、空氣;12、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 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 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包括空氣濾清器 1 ,節(jié)氣門5,中冷器6,排氣歧管7,催化轉化器8,渦輪增壓器9,在所述的空氣濾清器1與進 氣歧管4之間設置旁通管路3,所述的旁通管路3與控制其開啟和關閉的控制閥2連接。 所述的旁通管路3 —端連接在空氣濾清器1與渦輪增壓器9的真空管10上,所述 的旁通管路3的另一端連接在進氣歧管4的進氣門5前端。 所述的控制閥2設置在與空氣濾清器1后的進氣管路10相連接的旁通管路3上。 所述的控制閥2與空氣濾清器1后端的進氣管路10連接,控制閥2設置為根據空
氣濾清器1后端的進氣管路10內的真空壓力開啟或關閉的結構。 所述的控制閥2與控制控制閥2開啟與關閉參數的發(fā)動機ECU連接。 如圖1所示,在空氣濾清器1后的管路中加一個三通管路,三通管路一個出口仍與
渦輪增壓器9連接,另一個出口與控制閥2相連,旁通管路3將控制閥2與進氣歧管4連接
起來,保證整個管路各接口之間密封良好。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流向示意圖,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當發(fā)動機處 在較低負荷工況時,控制閥2使得旁通進氣管路3開啟,新鮮得空氣11經過空氣濾清器1進 入旁通管路3,從而繞開渦輪增壓器9及中冷器6,直接進入進氣歧管4,再進入氣缸12。這 就使得進氣暢通,進氣溫度低,速度快,提高進氣效率。而當發(fā)動機的轉速提高到發(fā)動機ECU 設定的參數的程度后,控制閥3使旁通管路3關閉,空氣11經原有進氣系統(tǒng)進入氣缸12。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原有進氣系統(tǒng)中增加一個旁通的進氣管路,采用縮短進氣 距離,降低泵氣損失及進氣背壓,提高進氣效率的方法,改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低負荷時的加 速滯后,從而降低發(fā)動機油耗。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現并 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 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包括空氣濾清器(1),節(jié)氣門(5),中冷器(6),排氣歧管(7),催化轉化器(8),渦輪增壓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氣濾清器(1)與進氣歧管(4)之間設置旁通管路(3),所述的旁通管路(3)與控制其開啟和關閉的控制閥(2)連接。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通管路(3) —端連接在空氣濾清器(1)與渦輪增壓器(9)之間的進氣管路(10)上,所述的旁通管路(3)的另一端連接在節(jié)氣門(5)前端。
3. 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閥(2)設置在與空氣濾清器后相連接的旁通管路(3)上。
4. 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閥(2)與空氣濾清器(1)后端的進氣管路(10)連接,控制閥(2)設置為根據空氣濾清器(1)后端的進氣管路(10)內的真空壓力開啟或關閉的結構。
5. 按照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閥(2)與控制控制閥(2)開啟與關閉參數的發(fā)動機ECU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發(fā)動機進氣系統(tǒng)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所述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包括空氣濾清器(1),節(jié)氣門(5),中冷器(6),排氣歧管(7),催化轉化器(8),渦輪增壓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氣濾清器(1)與進氣歧管(4)之間設置旁通管路(3),所述的旁通管路(3)與控制其開啟和關閉的控制閥(2)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降低泵氣損失及進氣背壓,提高進氣效率,改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低負荷時的加速滯后,降低發(fā)動機油耗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
文檔編號F02B37/00GK201486644SQ20092017246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8日
發(fā)明者殷青峰, 賀智炯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