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潤滑油分散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nèi)燃機的潤滑油分散劑。
背景技術:
:在內(nèi)燃機運轉過程中,可能形成許多漆膜、油泥和積炭,造成油路和濾網(wǎng)的堵塞,活塞的磨損,活塞環(huán)粘結,而且由于油泥中含有許多水分,使內(nèi)燃機很容易被銹蝕,縮短了內(nèi)燃機的使用壽命。為解決上述問題,人們廣泛采用在潤滑油中加入分散劑的方法,分散劑的作用是將油泥、漆膜和積炭的前體分散在油中,阻止其形成油泥、漆膜和積炭,延長換油期,從而延長內(nèi)燃機的使用壽命。現(xiàn)代內(nèi)燃機油添加劑配方中主要以丁二酰亞胺型無灰分散劑為主,其使用量占分散劑總量的80%以上。其化學結構由親油基、極性基和連接部分組成,該結構在潤滑油中極易形成膠團,保證了它對液態(tài)的初期氧化產(chǎn)物具有極強的增溶作用,以及對積炭、煙灰等固態(tài)微粒具有很好的膠溶分散作用。同時,無灰分散劑還能夠中和燃燒所生成的酸。因而,可有效地保證內(nèi)燃機油的低溫分散性能,特別有效地解決了汽油機油的低溫油泥問題。目前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丁二酰亞胺分散劑,對黑色油泥分散和吸附不好,不能解決黑色油泥問題。增加丁二酰亞胺無灰分散劑的用量,則對油品低溫粘度影響較大,不利于調(diào)制多級油品。以上原因要求無灰分散劑除分散性能外,還應提高粘度指數(shù),降低對低溫粘度的影響,并可減少粘度指數(shù)改進劑的用量。
發(fā)明內(nèi)容為解決目前潤滑油普遍采用的丁二酰亞胺分散劑對黑色油泥分散和吸附不好的問題,本品提供了一種具有很好的油泥和和漆膜控制能力,優(yōu)良的煙炱分散能力的潤滑油分散劑。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fā)明的潤滑油分散劑是由下述方法制備(1)向聚異丁烯中加入五硫化二磷、硫磺粉、甲苯,升溫至120150°C,回流反應58小時,蒸出甲苯,聚異丁烯的數(shù)均分子量為20005000,聚異丁烯與五硫化二磷的摩爾比為1:0.81.2,硫磺粉的重量為聚異丁烯和五硫化二磷重量的0.1%0.3%,甲苯重量為聚異丁烯和五硫化二磷重量的46倍;(2)將上述反應液維持在170180°C,以水蒸汽鼓泡10小時,冷卻至5060°C,稱重,然后用無水乙醇在506(TC恒溫萃取6小時,分層去除上層液體,無水乙醇的重量為冷卻后所得液體重量的11.5倍;(3)向步驟(2)所得下層液體中加入甘油、二甲苯,加熱至16018(TC回流反應4小時,蒸除二甲苯,即得,聚異丁烯、甘油、二甲苯的摩爾比為1:11.5:3。其中步驟(1)中聚異丁烯的數(shù)均分子量優(yōu)選為30004000,步驟(1)中聚異丁烯與五硫化二磷的摩爾比優(yōu)選為1;步驟(2)中無水乙醇的重量優(yōu)選為冷卻后所得液體重量的1.2倍;步驟(3)中聚異丁烯與甘油的摩爾比為1:1.2。本發(fā)明的潤滑油分散劑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對潤滑油液態(tài)的初期氧化產(chǎn)物具有極強的增溶作用,以及對積炭、煙灰等固態(tài)微粒具有很好的膠溶分散作用,同時降低了對潤滑油低溫粘度的影響,低溫粘度小,對黑色油泥分散和漆膜能有效吸附和控制。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1)向420g(數(shù)均分子量約4200,約0.lmol)聚異丁烯中加入26.7g(約0.12mol)五硫化二磷、0.9g硫磺粉和2000g甲苯,升溫至120150°C,回流反應6小時;(2)將上述反應液維持在170180°C,以IO(TC水蒸汽鼓泡10小時,冷卻至5060°C,得約500g溶液,然后用700g無水乙醇在506(TC恒溫萃取6小時,分層去除上層液體;(3)向步驟(2)所得下層液體中加入9.2g(約0.lmol)甘油、31.8g(約0.3mo1)二甲苯,加熱至16018(TC回流反應4小時,蒸除二甲苯,即得本發(fā)明的潤滑油分散劑A。實施例2(1)向350g(數(shù)均分子量約3500,約0.lmol)聚異丁烯中加入22.2g(約0.lmol)五硫化二磷、0.74g硫磺粉和1500g甲苯,升溫至120150°C,回流反應6小時,蒸出甲苯;(2)將上述反應液維持在170180°C,以IO(TC水蒸汽鼓泡10小時,冷卻至5060°C,得約420g溶液,然后用500g無水乙醇在506(TC恒溫萃取6小時,分層去除上層液體;(3)向步驟(2)所得下層液體中加入llg(約0.12mol)甘油、31.8g(約0.3mo1)二甲苯,加熱至16018(TC回流反應4小時,蒸除二甲苯,即得本發(fā)明的潤滑油分散劑B。實施例3(1)向215g(數(shù)均分子量約2150,約0.lmol)聚異丁烯和17.8g(約0.08mol)五硫化二磷中加入0.45g硫磺粉和1200g甲苯,升溫至120150°C,回流反應6小時;(2)將上述反應液維持在170180°C,以IO(TC水蒸汽鼓泡10小時,冷卻至5060°C,得約280g溶液,然后用350g無水乙醇在506(TC恒溫萃取6小時,分層去除上層液體;(3)向步驟(2)所得下層液體中加入13.8g(約0.15mol)甘油、31.8g(約0.3mo1)二甲苯,加熱至16018(TC回流反應4小時,蒸除二甲苯,即得本發(fā)明的潤滑油分散劑C。潤滑油在加熱使用的情況下會加速氧化,氧化的結果是在反應器壁上形成沉積物,沉積物主要是積炭,將單位體積燃料在反應器壁上的沉積量M作為衡量標準對添加劑性能進行評價。使用本發(fā)明中所述分散劑與使用工業(yè)分散劑聚異丁烯丁二烯酰胺的對比結果如下表1使用本發(fā)明分散劑與使用聚異丁烯丁二烯酰胺對潤滑油分散性能對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由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本發(fā)明的分散劑對潤滑油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有效減少了潤滑油使用過程中的沉積。權利要求一種潤滑油分散劑,其特征是由下述方法制備(1)向聚異丁烯中加入五硫化二磷、硫磺粉、甲苯,升溫至120~150℃,回流反應5~8小時,蒸出甲苯;聚異丁烯的數(shù)均分子量為2000~5000,聚異丁烯與五硫化二磷的摩爾比為1∶0.8~1.2,硫磺粉的重量為聚異丁烯和五硫化二磷重量的0.1%~0.3%,甲苯重量為聚異丁烯和五硫化二磷重量的4~6倍;(2)將上述反應液維持在170~180℃,以水蒸汽鼓泡10小時,冷卻至50~60℃,稱重,然后用無水乙醇在50~60℃恒溫萃取6小時,分層去除上層液體;無水乙醇的重量為冷卻后所得液體重量的1~1.5倍;(3)向步驟(2)所得下層液體中加入甘油、二甲苯,加熱至160~180℃回流反應4小時,蒸除二甲苯,即得;聚異丁烯、甘油、二甲苯的摩爾比為1∶1~1.5∶3。2.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潤滑油分散劑,其特征是步驟(1)中聚異丁烯的數(shù)均分子量為30004000。3.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潤滑油分散劑,其特征是步驟(1)中聚異丁烯與五硫化二磷的摩爾比為1。4.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潤滑油分散劑,其特征是步驟(2)中無水乙醇的重量為冷卻后所得液體重量的1.2倍。5.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潤滑油分散劑,其特征是步驟(3)中聚異丁烯與甘油的摩爾比為1:1.2。全文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潤滑油分散劑,其由下述方法制備首先向聚異丁烯中加入五硫化二磷、硫磺粉、甲苯,升溫回流反應5~8小時,蒸出甲苯,然后將上述反應液維持在170~180℃,以水蒸汽鼓泡10小時,冷卻至50~60℃,再用無水乙醇萃取分層去除上層液體,然后加入甘油、二甲苯,加熱回流反應4小時,蒸除二甲苯即得;本發(fā)明的潤滑油分散劑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對潤滑油液態(tài)的初期氧化產(chǎn)物具有極強的增溶作用,對積炭、煙灰等固態(tài)微粒具有很好的膠溶分散作用,同時降低了對潤滑油低溫粘度的影響,低溫粘度小,對黑色油泥分散和漆膜能有效吸附和控制。文檔編號C10M153/02GK101709242SQ20091023005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1日優(yōu)先權日2009年11月11日發(fā)明者張成如申請人:濟南開發(fā)區(qū)星火科學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