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粉末涂料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熱固性靜電粉末涂料磨粉加工的磨粉設備,制造難度大、軸承壽命短和維修困難的問題,例如專利號為cn201445974u的專利,包括電機、磨盤和磨盤軸,磨盤軸有元寶螺栓固定,在使用過程中元寶螺栓固定連桿和凹槽,雖然解決了軸承壽命短的問題,但是仍然存在維修更換時拆卸困難,導致維修不方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粉末涂料加工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粉末涂料加工設備,包括底座和外殼,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裝有外殼,所述底座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支腳,所述外殼的上表面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頂端設有金屬圓環(huán),所述金屬圓環(huán)的內(nèi)壁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底端設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軸承與外殼相連,所述轉軸的底端設有葉片,所述外殼的底端設有凸塊,所述凸塊的底端設有凹槽,所述外殼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彈簧槽,所述第二彈簧槽的內(nèi)部設有第三彈簧,所述第三彈簧的左端設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左端設有第一卡塊,所述第一卡塊的上方設有第二卡塊,所述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之間配合搭接,所述第一卡塊的左側設有第一彈簧槽,所述第一彈簧槽的內(nèi)部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內(nèi)部設有金屬棍,所述金屬棍的外圍圓周設有突環(huán)。
優(yōu)選的,所述外殼的上表面設有圓筒,所述圓筒的上方設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內(nèi)部設有第一蓋板,所述第一蓋板的表面設有多個通風口,所述空槽的內(nèi)部設有金屬連桿,所述金屬連桿貫穿第一蓋板與空槽相連,所述第一蓋板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蓋板的上表面設有多根支桿,所述支桿的上表面安裝有第二蓋板。
優(yōu)選的,所述金屬圓環(huán)通過螺栓與電機相連。
優(yōu)選的,所述凹槽的底端設有橡膠圈。
優(yōu)選的,所述金屬棍的左端設有按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粉末涂料加工設備,通過第一卡塊和第二卡塊進行相互搭接將外殼和底座進行連接,通過外殼設有的凸塊,和底座設有的凹槽進行連接將整體進行密封,通過向右推動金屬棍,使金屬棍向右運動,在金屬棍運動的同時,金屬棍表面的突環(huán)向右壓縮第二彈簧,通過金屬棍的右端推動第一卡塊,通過第一卡塊向右運動,使第二卡塊無法卡住第一卡塊,從而可以將外殼拆卸,通過拆卸外殼可以方便清理檢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卡塊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圓筒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按塊,3、支腳,4、底座,5、橡膠圈,6、葉片,7、轉軸,8、軸承,9、連接桿,10、金屬圓環(huán),11、螺栓,12、圓筒,13、第一蓋板,14、支桿,15、第二蓋板,16、第一彈簧,17、空槽,18、電機,19、金屬棍,20、突環(huán),21、第一彈簧槽,22、第二彈簧,23、第一卡塊,24、凹槽,25、金屬連桿,26、凸塊,27、第三彈簧,28、第二彈簧槽,29、滑塊,30、第二卡塊,31、通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粉末涂料加工設備,包括底座4和外殼1,底座4的上方安裝有外殼1,底座4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支腳3,外殼1的上表面設有圓筒12,圓筒12的上方設有空槽17,空槽17的內(nèi)部設有第一蓋板13,第一蓋板13的表面設有多個通風口31,通過通風口31可以保持圓筒12內(nèi)部空氣的正常流動,空槽17的內(nèi)部設有金屬連桿25,金屬連桿25貫穿第一蓋板13與空槽相連,第一蓋板13可以在空槽17的內(nèi)部上下運動,金屬連桿25對第一蓋板1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蓋板13在空槽17的內(nèi)部運動發(fā)生偏位的現(xiàn)象,第一蓋板13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彈簧16,第一彈簧16的彈性系數(shù)為10n/cm,通過第一彈簧16向上推動第一蓋板13,使第一蓋板13位于金屬連桿25的上部,當?shù)谝簧w板13收到撞擊通過第一彈簧16的收縮進行減震,第一蓋板13的上表面設有四根支桿14,支桿14的上表面安裝有第二蓋板15,設有第二蓋板15可以防止第一蓋板15上方掉落的物品通過通風口31落入圓筒的內(nèi)部,外殼1的上表面設有連接桿9,連接桿9的頂端設有金屬圓環(huán)10,金屬圓環(huán)10的內(nèi)壁安裝有電機18,金屬圓環(huán)10通過螺栓11與電機18相連,通過金屬圓環(huán)10和連接桿9的配合將電機固定,減小電機18運轉時產(chǎn)生的震動,接通電機18的外界電源電機18開始運轉,電機18的底端設有轉軸7,通過電機18帶動轉軸7轉動,轉軸7通過軸承8與外殼1相連,轉軸7的底端設有葉片6,通過轉軸7的轉動帶動葉片6進行轉動,外殼1的底端設有凸塊26,凸塊26的底端設有凹槽24,凹槽24的底端設有橡膠圈5,通過凸塊26與凹槽24之間的額配合相連將外殼1與底座4之間進行緊密連接,外殼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彈簧槽28,第二彈簧槽28的內(nèi)部設有第三彈簧27,第三彈簧27的彈性系數(shù)為5n/cm,第三彈簧27的左端設有滑塊29,滑塊29的左端設有第一卡塊23,通過第三彈簧向左推動滑塊29,滑塊29在第二彈簧槽28的內(nèi)部向左移動,通過滑塊29向左移動帶動第一卡塊23向左移動,通過第一卡塊23的上方設有第二卡塊30,通過第一卡塊23和第二卡塊30之間配合搭接,通過第一卡塊23和第二卡塊30之間的配合搭接將外殼1固定在底座4的上方,第一卡塊23的左側設有第一彈簧槽21,第一彈簧槽21的內(nèi)部設有第二彈簧22,第二彈簧22的內(nèi)部設有金屬棍19,金屬棍19的左端設有按塊2,金屬棍19的外圍圓周設有突環(huán)20,通過向右推動金屬棍19,金屬棍19帶動突環(huán)20向右運動,通過突環(huán)20壓縮第二彈簧22,金屬棍19的右端推動第一卡塊23向右運動,通過第一卡塊23向右運動,使第二卡塊30無法卡住第一卡塊23從而將外殼1與底座分離,方便了進行維修更換。
使用時通過滑塊29向左移動帶動第一卡塊23向左移動,通過第一卡塊23的上方設有第二卡塊30,通過第一卡塊23和第二卡塊30之間配合搭接,通過第一卡塊23和第二卡塊30之間的配合搭接將外殼1固定在底座4的上方,當設備出現(xiàn)問題時只需要向右推動金屬棍19,金屬棍19帶動突環(huán)20向右運動,通過突環(huán)20壓縮第二彈簧22,金屬棍19的右端推動第一卡塊23向右運動,通過第一卡塊23向右運動,使第二卡塊30無法卡住第一卡塊23從而將外殼1與底座分離,方便了進行維修更換。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