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再化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029862閱讀:28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再化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再化合裝置,用于催化地再化合在蓄能器或換能器內出現(xiàn)的氫。
背景技術
所稱類型的再化合裝置從現(xiàn)有技術中早已公知,因此在這里無需進行文字上的單獨說明。
公知再化合裝置具有催化體。作為催化體公知的首先是鉑族金屬,特別是鈀,它以薄層的方式涂覆在例如可以由銅、氧化鋁或者這類材料制成的載體棒上。按照這種方式構成的催化體棒同心地裝入由例如透氣陶瓷管的透氣材料制成的管內,其中,管內處于催化體棒與管內表面之間的自由環(huán)形間隙內填充吸收材料。氧化鉛、氧化銀、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鋁、氧化錳或者這類材料特別適合作為吸收材料。容納催化體棒和吸收材料的管在任何情況下均以自支撐的方式設置在一個最好是塑料容器的氣密容器內部,該容器端面封閉。該容器具有連接于蓄電池的連接管,一方面用于輸送氣體并且另一方面用于排水。
在蓄電池工作時,特別是在充電期間產生的氣體氫和氧通過容器的連接管輸送到容器內,在那里通過透氣管和吸收材料并然后在催化體上再化合成水。再化合反應放熱,因此在催化體上再化合的水首先以水蒸汽的方式存在。催化體上產生的水蒸汽然后凝結在容器內壁上,冷凝并通過為此設置的連接管流回到蓄電池內。
采用上述類型再化合帶來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蓄電池工作時釋放的氣體氫和氧通過再化合裝置再化合成水,這些水沒有損失,而是返回到蓄電池的電解液內。因此不需要向蓄電池的電解液內補充蒸餾水。就此而言,事實證明,根據(jù)蓄電池的大小設有一個或者多個再化合器的蓄電池不需要維護。
雖然實踐證明上述類型的再化合器或再化合裝置是有效的,但它們也存在缺陷。
再化合器的再化合效率必須依據(jù)蓄電池容量設計,也就是說依據(jù)蓄電池工作時所釋放的氫和氧量設計。這樣做的后果是,再化合器的再化合效率必須匹配蓄電池容量。結果必須為不同的蓄電池規(guī)格提供不同的再化合器,從而使再化合器的生產變得復雜和昂貴。此外,上述再化合單元具有如下缺點吸收材料被催化體上產生的水蒸汽在不可預見的部位上浸透,從而會導致這些部位上至少有時功能失效。由此再化合器的再化合效率受到不利影響。

發(fā)明內容
從上述現(xiàn)有技術出發(fā),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在避免上述缺陷的情況下提供一種再化合裝置,該裝置可選地用于不同工作條件的蓄能器系統(tǒng)或換能器系統(tǒng)并有助于消除局部功能失效。
該目的通過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再化合裝置得以實現(xiàn),該裝置用于催化地再化合在蓄能器或換能器中產生的氫,該裝置由能以模塊方式相互組合的各個再化合件構成,這些再化合件各自具有至少一個催化體。
本發(fā)明意義上的蓄能器或換能器是指蓄電池,例如鎳鎘蓄電池、鉛蓄電池或者類似蓄電池以及其他系統(tǒng),例如像燃料電池或者類似電池。
與現(xiàn)有技術的區(qū)別在于,本發(fā)明的核心目的是再化合單元不是作為只能按其標定結構使用的那種再化合單元構成,而是相反提供彼此結構相同或者結構不同的再化合件,它們根據(jù)所要求的再化合效率可以相互組合成一個共用的再化合單元。根據(jù)所使用的再化合件數(shù)量,再化合于是多級進行并由此更加有效。
再化合裝置的核心部分是催化體。催化體可以由例如采用過渡族特別是鉑金屬涂層的載體件構成。再化合裝置由多個單個的再化合件構成,其中再化合件能夠以模塊方式相互組合。本發(fā)明意義上的“以模塊方式”是指再化合件的形狀、規(guī)格、再化合效率等不同并且它們能夠根據(jù)整體所要產生的再化合裝置可選地相互組合。這樣可以有利的方式將標準化的再化合件用于構成極其不同的再化合裝置。因此與從現(xiàn)有技術中公知的再化合裝置的區(qū)別在于,使同一裝置的制造簡化并也更加物美價廉地構成,因為并不進一步要求根據(jù)以后應用、也就是說根據(jù)與蓄電池容量配合提供相應構成的再化合裝置,因為相應的再化合裝置可以通過不同再化合件的組合可選地進行組裝。
為了構成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必須重疊設置多個單個的再化合件,最好在垂直方向上重疊設置。在這里可以想到兩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
依據(jù)第一構成方式,每個再化合件的催化體由透氣材料的外殼包圍。如果將多個再化合件沿垂直方向重疊設置,那么形成一種棒狀結構的再化合裝置,它一方面由催化體并且另一方面由透氣材料的外殼構成。在此方面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建議,設置在垂直方向上最上面的再化合件具有封閉件。這種封閉件可以按照蓋的形式構成并同樣由透氣材料例如陶瓷制成。設置在垂直方向上最下面的再化合件下面設置有吸收體,該吸收體可以由公知的氧化鉛、氧化銀、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鋁、氧化錳或者這類吸收材料制成。
依據(jù)本發(fā)明可選的第二構成方式,再化合件沿垂直方向重疊設置在一端封閉的例如陶瓷的透氣材料制成的管內,其中,管的內徑基本上相當于再化合件的外徑。與所述第一選擇的區(qū)別在于,并非每個再化合件本身均具有透氣材料的外殼,確切地說,各個再化合件由透氣材料制成的共用管容納。結果產生這樣一種由透氣材料管構成的再化合裝置,該管容納多個沿垂直方向重疊設置的再化合件。管的內部另一端設置有吸收材料制成的吸收體,其中吸收體的外徑基本上相當于管的內徑。
上述兩種構成方式的共同之處在于,再化合裝置的催化體不是像現(xiàn)有技術中公知的那樣完全由吸收材料包圍。確切地說,由吸收材料構成的吸收體相對于再化合裝置的垂直方向設置在催化體的下面。本發(fā)明這種特殊構成的優(yōu)點是,吸收體的浸透性特別是在充電電流很低時可以盡可能地得到抑制。從蓄電池排出的氣體氫和氧在它們進入再化合器的體積空間之前,首先經過設置在再化合裝置催化體下面的吸收體。進入再化合器內的氣體按照這種方式得到凈化并且特別是釋放氫化物。吸收體就此而言起到過濾體的作用。凈化的氣體氫和氧然后進入由再化合器包圍的體積空間并在催化體上再化合成水。催化體上由于再化合產生的水蒸汽凝結在它所要冷凝的再化合器的容器內表面上。
因為吸收體考慮到再化合裝置的垂直延伸處于催化體的下面,而且不是像從現(xiàn)有技術中公知的再化合裝置中那樣直接設置在催化體附近,所以明顯降低吸收體的浸透,因為催化體上產生的水蒸汽不經過該吸收體。特別是在充電電流較低時這種設置具有優(yōu)點,因為如果僅存在小充電電流,放熱作用在再化合時作用比較小。過去這一點通常導致直接設置在催化體旁邊的吸收材料浸透,因為該材料在放熱作用比較小的情況下只能非常緩慢地干透。為解決這個問題,產生了吸收材料借助于附加的加熱元件進行干燥的方案。再化合器由此產生的高花費和復雜結構在使用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情況下可以得到避免。因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這種實施方式吸收體不直接設置在催化體的附近,明顯減少吸收體的浸透,從而在很小的充電過程中釋放出的熱量也足夠干燥吸收體,也就是吸收材料。這樣以有利的方式避免吸收體的局部功能失效。
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構成可以進行多級再化合過程。在氣體氫和氧在催化體上有效再化合成水之前,氣體經過設置在催化體下面的吸收體,因此氣體得到凈化。被凈化的氣體然后進行有效的再化合過程。這種多級方法的實施產生上述優(yōu)點。此外,本身的再化合過程也根據(jù)所使用的再化合件進行,從而提高再化合效率。
在本發(fā)明另一種可選擇的實施方式中,再化合件各自具有至少一個由催化體和包圍催化體的吸收材料構成的催化體組件。在此方面,吸收材料按照外殼的方式包圍催化體。這樣構成的再化合件也可以有利的方式按照模塊方式相互組合成一個總再化合裝置。
與本發(fā)明所述的第一構成方式的區(qū)別在于,由吸收材料制成的吸收體不是在催化體的下面,而是包圍催化體構成,其中,再化合裝置的每個再化合件具有相應的吸收材料。因為再化合裝置由各個在垂直方向上重疊設置的再化合件構成,所以吸收材料局部不可控制的功能失效基本上可以得到避免,因為通過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產生的再化合由于再化合裝置由多個單個再化合件構成這種情況而多級進行。也就是說,如果由于再化合使一個再化合件的吸收材料產生浸透,那么并不涉及再化合裝置其他再化合件的吸收材料,結果是其他再化合件的吸收材料因此保持干燥。一個再化合件吸收材料的浸透因此以有利的方式不向其他再化合件的吸收材料擴散。因此在再化合范圍內其中出現(xiàn)的吸收材料浸透可以控制,從而可以使整個再化合裝置的再化合效率與在再化合裝置的確定用途下出現(xiàn)的吸收材料浸透相應,通過與大量再化合件相應的組合確定尺寸。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因此與從現(xiàn)有技術中公知的再化合裝置相比功能更加可靠。
為進一步提高依據(jù)本發(fā)明再化合裝置的功能可靠性,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特殊建議,可以選擇再化合裝置的各個再化合件在中間設置隔離件的情況下相互組合。隔離件最好由一種透氣材料制成,該材料可以使氣體氫和氧通過,但同時抑制水蒸汽從一個再化合件向另一個再化合件轉移,從而由此可以實現(xiàn)制成隔離件的材料具有不同于包圍再化合件的透氣材料的密度。按照這種方式,附加支持利用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產生的多級再化合過程。在此方面,根據(jù)再化合裝置的構成,不同厚度的隔離件既可以選擇也可以組合使用。
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特征,以上述方式具有催化組件的再化合件沿垂直方向重疊設置在一端封閉的由透氣材料制成的管內,其中,管的內徑基本上相當于再化合件的外徑。依據(jù)本發(fā)明的這種構成方式,包圍再化合件吸收材料的透氣材料借助于管提供,其中,再化合件為了再化合裝置確定構成的目的設置在該管的內部。為了構成根據(jù)本發(fā)明再化合裝置,根據(jù)所要求的再化合效率,相應地將多個的再化合件插入上述類型相應長度構成的管內。如上所述,如果各個再化合件需要使用彼此分離的隔離件,那么提供相應加長的管。由再化合件、需要時隔離件和管構成的再化合裝置然后可以適當?shù)囟ㄎ辉谟稍倩掀魈峁┑娜萜鲀炔俊?br> 依據(jù)本發(fā)明一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每個再化合件的催化組件由透氣材料的外殼包圍。依據(jù)本發(fā)明這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不需要容納再化合件的管。每個單個再化合件在它那方面具有包圍吸收材料的透氣材料外殼,從而為構成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僅需組合上述類型的再化合件。各個再化合件最好沿垂直方向重疊設置,其中設置在垂直方向上最上面的再化合件可以設有封閉件。封閉件在此方面可以按照蓋的形式構成并由透氣材料例如陶瓷制成。
為確保各個再化合件位置可靠地連接成一個共用的再化合裝置,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特征,各個再化合件的平面具有連接件。本發(fā)明的這種特殊構成既可以用于依據(jù)第一實施方式僅具有一個催化體的再化合件,也可以用于依據(jù)第二實施方式具有催化組件的再化合件。適用的連接件例如可以是卡式連接、插塞連接、縮緊連接或者這類連接。重要的僅在于,連接件的作用是將在垂直方向上重疊設置的再化合件或吸收體彼此位置可靠地定位并且彼此之間不會相對移動。但使用連接件純粹是一種選擇并且不是必須的。這樣例如在再化合裝置的各個再化合件如上所述設置在管內部的情況下,可以取消這種連接件的構成。在這種情況下,包圍再化合件的管起到位置可靠保持各個再化合件的作用。作為對上述內容的補充需要注意的是,各個再化合件也可以通過粘接實現(xiàn)。


從參考附圖的說明中可以得到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和特征。其中圖1示出依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再化合器及再化合裝置;圖2示出依據(jù)圖1剖切線II-II的再化合件的剖面?zhèn)纫晥D;圖3示出依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再化合器及再化合裝置;圖4示出再化合器的一種可選擇的構成;圖5示出依據(jù)本發(fā)明一種可選擇實施方式的再化合器及再化合裝置;圖6示出依據(jù)圖5剖切線VI-VI的再化合件的剖面?zhèn)纫晥D;圖7示出依據(jù)一種可選擇實施方式的再化合裝置;圖8示出依據(jù)另一種可選擇實施方式的再化合裝置;以及圖9示出依據(jù)另一種可選擇實施方式的再化合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以局部剖面?zhèn)纫晥D示出再化合器17,它具有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1。再化合器17以本身公知的方式由連接管8、在垂直方向15處于連接管上面的連接管件6、不透氣材料制成的容器4以及連接容器4與連接管件6的密封環(huán)7構成。連接管8上可以成型圖中未示出的凸緣,以便以卡式連接的方式將再化合器17設置在圖中未示出的蓄電池的電池口上。沿垂直方向15設置在連接管8上的安裝凸緣9可以用于容納圖中未示出的密封圈。此外,再化合裝置1可以具有例如熔料或者閥門形式的圖中未示出的回火保險。這種回火保險可以是圖中未示出的排氣通道的組成部分。
在由容器4包圍的體積空間10的內部設置有由連接管件6支承的底座3,該底座3可以按照套管的方式構成并用于容納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1。
底座3、連接管件6、安裝凸緣9和連接管8最好作為整體結構件構成并由塑料制成。最好同樣由塑料制成的容器4在連接管件側敞開構成并為了在連接管件側連接到連接管件6可以具有相應的連接件和/或定位件。此外,密封環(huán)7用于將容器4可靠固定在連接管件6上。
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1如從圖1可看到的那樣以本身公知的方式構成為棒形。依據(jù)本發(fā)明,再化合裝置1由各個在垂直方向15上重疊設置的再化合件2構成。設置在垂直方向15上最上面的再化合件2在此方面具有蓋形式的封閉件16。再化合件2的詳細結構可參閱圖2。
圖2所示的再化合件2一方面由催化體12和另一方面由包圍催化體12的例如陶瓷的透氣材料外殼14構成。催化體12可以傳統(tǒng)方式構成并例如由外圓周面采用催化材料涂層的載體件構成。例如可以使用鈀作為催化材料。特別是如從圖1可看到的那樣,催化體的載體件基本上分段構成并且例如可以由陶瓷、氧化鋁或者這類材料構成??傮w上優(yōu)選高透氣性、耐熱和耐腐蝕的材料。
如借助于圖2示例性的描述,為了構成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1,再化合件2沿垂直方向15重疊設置,其中,根據(jù)所要求的再化合裝置1的再化合效率,可以按照模塊方式組合相應多個再化合件2。為了位置可靠地設置再化合件2,這些再化合件可以在其平面上各自具有圖中未示出的連接件。
特別是如從圖2可看到的那樣,再化合件2基本上構成為圓盤形,但不言而喻,也可以選擇其他幾何形狀。
如圖1所示,在設置在垂直方向15最下面的再化合件2的下面設置有吸收體19,該吸收體由吸收材料制成,例如像氧化鉛、氧化銀、氧化鐵、氧化銅或者這類材料。
依據(jù)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構成方式,氣體氫和氧通過連接管8和連接管件6流動到由再化合器17提供的體積空間10內。它們通過吸收體19,其中它們所釋放出的雜質特別是氫化物因此得到凈化。得到凈化的氣體然后可以通過透氣外殼14到達催化體12,在那里它們再化合成水。
圖3示出再化合裝置1的一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與圖1和2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包圍催化體12的外殼14由管5構成,該管由透氣材料例如陶瓷制成。與圖1和2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沒有單獨包圍催化體12的外殼14。圖3所示和僅由催化體12構成的再化合件2為了構成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1沿垂直方向15重疊設置在管5的內部。該管5也如依據(jù)圖1實施例的外殼14那樣,由透氣材料例如陶瓷制成。圖3示例性所示再化合件2的數(shù)量根據(jù)需要取得的再化合裝置1的再化合效率確定,其中,管5與重疊設置的再化合件2的高度相應構成并具有相應的長度。再化合件2與管5共同構成再化合裝置1,其中,管5內部與管5的封閉端相對的端部上設置有吸收體19。正如前面已經借助于圖1介紹的那樣,氣體氫和氧在它們進入由再化合器17包圍的體積空間10的路徑上,首先經過吸收體19,因此得到凈化。然后,如上所述在催化體12上再化合成水。
圖4示出再化合器17的一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與上述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這里所示的再化合器17與連接管8橫向,也就是說沿圖中未示出的蓄電池蓋定向。但再化合裝置1的構成與已經借助于圖3介紹的實施方式相應,其中,垂直方向15與再化合器17的定向相應,在圖4的實施例中指向圖平面的右側。
圖5和6示出本發(fā)明的一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這里所示的再化合裝置1一方面由再化合件2和另一方面由隔離件18構成,其中,在垂直方向15上彼此交替設置再化合件2和隔離件18。
與圖1至4的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根據(jù)圖5和6實施例的再化合件2具有催化組件13。特別是如從圖6可看到的那樣,催化組件13一方面由催化體12和另一方面由吸收材料11構成,該材料按照外殼的方式包圍催化體。無論是催化體12還是吸收材料11均可以傳統(tǒng)方式構成。每個再化合件2的催化組件13由透氣材料的外殼14包圍。將各個再化合件2彼此分離的隔離件18也由相同材料制成,如圖5所示那樣,隔離件構成在垂直方向15上重疊設置的每兩個再化合件2之間。
隔離件18的意義和目的是,按如下所述促進再化合裝置1的多級運行,即不讓凝結在再化合件2的吸收材料11內的水蒸汽不受控制地轉移到相鄰再化合件2的吸收材料11上。由此可以盡可能有利地抑制吸收材料11不可控制的局部功能失效。
在圖5和6所示實施方式的變型中,包括催化組件13的再化合件2也可以設置在由透氣材料構成的管內部。依據(jù)這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在管5內交替插入再化合件2和隔離件18。正如從上述實施例所看到的那樣,隔離件可選地插入。不言而喻,隔離件因此也可以在圖1至4的實施方式中使用。同樣也可以省略依據(jù)圖5和6實施方式的隔離件。
圖7和8示出依據(jù)本發(fā)明再化合裝置1的可選擇的構成方式。
圖7示出一種再化合裝置1,如前面已經借助于此前附圖介紹的那樣,它由多個在垂直方向上重疊設置的再化合件2構成。這種再化合裝置1的特殊之處在于,各個再化合件2的規(guī)格是不同的。如所看到的那樣,再化合件2以錐形的方式重疊設置,其中,設置在最下面的再化合件2與其他再化合件2相比,根據(jù)錐形的構造具有最大或最小的底面。如從圖7所看到的那樣為階梯狀。
直至設置在最下面的再化合件2,再化合件2由吸收材料11包圍。例如在上下文中,吸收材料11可以套筒形式構成,里面設置再化合件2。為了更清楚,圖7未示出由透氣材料制成的可能外殼。
圖8示出圖7所示再化合裝置結構變型的一種可選擇構成方式。依據(jù)該構成方式,各個再化合件2也可以以錐形的方式沿垂直方向重疊設置。但與圖7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不是階梯狀構成。在此方面,在本發(fā)明的意義上再化合件2也可以整體構成一個總單元。再化合過程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多級性在此方面根據(jù)構成一個共同單元的再化合件2的錐形構成獲得,因為錐形的橫截面積在垂直方向上遞減。這種沿垂直方向的橫截面減小產生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多級再化合過程。
圖9示出再化合裝置另一種可選擇的構成方式。與圖7構成方式的區(qū)別在于,在圖9的構成方式中,在設置在最下面的再化合件2的下面,在最后設置的再化合件2與吸收材料11之間具有一個空間20。
不言而喻,圖7至9所示的實施方式僅作為示例并且再化合裝置1例如也可以這樣構成,使設置在最下面的再化合件2具有所使用的所有再化合件2中最小的底面。
如圖7至9示例性所示那樣,吸收材料11可以任意構成。例如可以使用擠壓的球體。吸收材料的功能最終僅在于一方面透水并使其消毒和另一方面起到氣體緩沖的作用。
上述實施方式僅用于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并因此無限制性。所示的組件并未反映實際尺寸。此外,在本發(fā)明的框架內具有類型、規(guī)格、再化合效率等參數(shù)彼此不同的再化合件2。對于本發(fā)明重要的僅在于,再化合裝置1由能以模塊方式可選地相互組合的再化合件2構成,其中,各個再化合件2的每一個或者僅具有一個催化體,或者具有由催化體和吸收材料構成的催化組件。在所述的第一種情況下,沿垂直方向15設置在最下面的再化合件下面設置有由吸收材料單獨構成的吸收體。隔離件18的使用可以選擇而并非強求。附圖所示相同附圖標記表示相同部件。
就此而言,借助上述附圖介紹的例子并不表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化合裝置僅局限于在蓄電池上使用。確切地說,再化合裝置完全可以在與蓄能器或換能器的結合下普遍使用,例如也可以在燃料電池上使用。在本發(fā)明的意義上,在此方面蓄能器或換能器是那種至少釋放氫的儲存器或轉換器。
附圖標記1 再化合裝置2 再化合件3 底座4 容器5 管6 連接管件7 密封環(huán)8 連接管9 安裝凸緣10 體積空間11 吸收材料12 催化體13 催化組件14 外殼15 垂直方向16 封閉件17 再化合器18 隔離件19 吸收體20 空間
權利要求
1.一種再化合裝置,用于催化地再化合在蓄能器或換能器中產生的氫,該裝置由能以模塊方式相互組合的各個再化合件(2)構成,所述再化合件(2)各自具有至少一個催化體(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再化合件(2)的催化體(12)由透氣材料制成的外殼(14)包圍。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再化合件(2)沿垂直方向(15)重疊設置。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方向(15)設置在最上面的再化合件(2)設有封閉件(16)。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方向(15)設置在最下面的再化合件(2)的下面設置有吸收體(19)。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再化合件(2)和/或吸收體(19)的平面各自具有連接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再化合件(2)沿垂直方向(15)重疊設置在一端封閉的透氣材料制成的管(5)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管(5)內部另一端設置有吸收體(19),其中管(5)的內徑基本上相當于該吸收體(19)的外徑。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再化合件(2)的催化體(12)由吸收材料(11)制成的外殼包圍。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吸收材料(11)的成分和材料等級與吸收體(19)的材料相應。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催化體(12)與包圍該催化體的吸收材料(11)制成的外殼共同構成催化組件(13)。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再化合件(2)的催化組件(13)由透氣材料制成的外殼(14)包圍。
13.如權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再化合件(2)沿垂直方向(15)重疊設置。
14.如前述權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方向(15)設置在最上面的再化合件(2)設有封閉件(16)。
15.如前述權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再化合件(2)的平面各自具有連接件。
16.如前述權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再化合件(2)沿垂直方向(15)重疊設置在一端封閉的透氣材料制成的管(5)內,其中管(5)的內徑基本上相當于再化合件(2)的外徑。
17.如前述權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再化合件(2)沿垂直方向(15)在中間設置隔離件(18)的情況下重疊設置。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再化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隔離件(18)由透氣材料構成,優(yōu)選地由陶瓷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再化合裝置(1),用于催化地再化合在蓄能器或換能器中產生的氫。為了提供一種可選地用于不同工作條件的蓄能器或換能器系統(tǒng)并有助于消除局部功能失效的再化合裝置(1),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再化合裝置(1),該裝置由能以模塊方式相互組合的各個再化合件(2)構成,這些再化合件(2)各自具有至少一個催化體(12)。
文檔編號B01J12/00GK101084159SQ200580043973
公開日2007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23日
發(fā)明者貝恩哈德·里格爾, 讓·魯赫, 愛德華多·卡塔內奧 申請人:荷貝克電池有限商業(yè)兩合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